洪飆
摘 要:提高高中生足球水平,除了要培養(yǎng)良好的身體素質和足球技術外,必須著力提高他們的足球戰(zhàn)術意識。意識是人類特有的反映客觀現實的最高級認識形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在足球訓練中進行針對性的戰(zhàn)術指導,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應變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充分發(fā)揮足球的團隊優(yōu)勢。
關鍵詞:高中體育 足球 戰(zhàn)術意識
高中生在身體素質和足球基本功方面都進入了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階段,要進一步提升足球水平,關鍵在于戰(zhàn)術意識的培養(yǎng)。但是在當下的高中體育教學中,偏重的仍然是學生個體足球技能的訓練,而忽視了戰(zhàn)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往往都是到了臨場比賽時,教師再進行現場的指導和督促,但結果仍然是以學生個人的單打獨斗為主,戰(zhàn)術意識的缺乏已經成為高中生足球水平提升的障礙。為此,在高中足球教學中,要把戰(zhàn)術意識的培養(yǎng)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一、高中生在戰(zhàn)術意識上存在的問題
在近兩年本地區(qū)舉行的高中生足球聯賽中,筆者經過觀察、調查、分析,總結出了高中生在戰(zhàn)術意識上存在以下問題。
1.基礎理論缺乏
學生對于足球的熱愛都基于對這項運動的濃厚興趣,對足球的接觸基本上都在球場之上,所具備的足球知識大都是通過親身體驗和口傳身授獲得的。而大部分高中生的足球基礎理論知識是不系統(tǒng)的,甚至對一些常識都不甚了解。例如對越位、定位球、犯規(guī)等都是一知半解,這已經成為制約學生足球水平提升的瓶頸。
2.傳接能力不強
高中生在傳球時機的把握和傳球力量的控制上比較薄弱,在球場上經??吹綄W生只顧著自己盤帶,等到對方球員拼搶時才想起傳球,根本無暇顧及隊友已經跑出的空檔。倉促之間的傳球力度和路線都把握不準,丟球的概率非常大。傳球意識的缺失嚴重制約了進攻的流暢程度和同伴間的協(xié)同意識。
3.跑位意識欠缺
球場上最常見的場景就是學生一窩蜂地圍著足球進行爭搶,球到了哪里,人群就到了哪里,足球就在人縫里艱難地“掙扎”著。整場比賽基本上都是“肉搏戰(zhàn)”,沒有前鋒、中場和后衛(wèi)的角色分配,進攻時全都上,防守時全都退,沒有穿插跑動的意識,常常會出現防守空位,使得足球比賽喪失了配合與協(xié)作。
4.整體配合較差
足球是一項講究團隊協(xié)作的運動,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需要全體球員的通力協(xié)作。不少高中生逞個人英雄,喜歡單打獨斗;其他隊員則習慣袖手旁觀,變成了球場上的隱形人。在防守時不會卡位、沒有保護、缺乏協(xié)同,失球后習慣于相互埋怨,使得不團結的種子生根發(fā)芽。這種缺乏主動配合的習慣嚴重制約了球隊整體水平的提升,也影響了高中生足球思維的發(fā)展。
二、高中生足球戰(zhàn)術意識培養(yǎng)策略
上述問題在高中生身上應該是一種普遍現象,這為我們日常的足球教學提供了改進的方向,明確了教學的重點。如何有效提升高中生的足球戰(zhàn)術意識呢?
1.拓展教學途徑,豐富足球知識
足球理論知識的儲備是培養(yǎng)高中生足球戰(zhàn)術意識的必備基礎,為此,在高中體育課中安排一定量的足球知識課是非常必要的。重點要讓學生了解現今世界足球的發(fā)展趨勢、主流打法、常用戰(zhàn)術等,引導學生體會足球運動的魅力和內在規(guī)律。在教學方式上要靈活多樣,例如可以通過觀摩精彩比賽、搜集球員資料、網絡閱讀、沙龍研討等多種途徑,引導學生觀察、學習和感悟。再者,每次比賽時都盡量安排專人進行現場攝像,然后組織學生觀看比賽錄像,進行討論和分析,引導學生總結經驗教訓,尋找失誤和欠缺,研究改進對策。通過多層次的足球理論知識熏陶,為高中生足球戰(zhàn)術意識的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
2.優(yōu)化專項訓練,提升足球意識
足球意識的形成和提高需要在實際訓練中得以實現,有了必備的足球知識,將之用來指導實踐,在實踐中進一步認識和領會,從而不斷豐富和提升足球意識。因此科學有效的專項訓練對提升高中生的足球素養(yǎng)至關重要。一是要進行專門的技巧訓練,例如控球、突破、射門、封堵等技術動作,要對各個技術的動作要領進行分解,然后對學生進行細化指導,并適時通過示范、展示、評比等多種反饋活動提高訓練成果。二是要進行攻防訓練,通過“二對一”“二對二”“三對三”等攻防練習,不斷提升學生的應變能力與合作意識,這樣能為后續(xù)戰(zhàn)術的教學奠定基礎。三是要組織對抗訓練,對于高中生而言,一步登天式的戰(zhàn)術意識培養(yǎng)無疑是不切實際的,他們畢竟不是專業(yè)的運動員,所以應該從小范圍的技戰(zhàn)術訓練入手。例如可以組織半場攻防訓練,演練邊路進攻、短傳滲透、包抄射門等套路。防守則可以訓練緊逼盯人、區(qū)域協(xié)防、防守反擊等,從而多層次、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整體足球意識。
3.注重無球跑動,訓練有序隊形
在一場足球比賽中,球員真正接觸足球的時間只有幾分鐘,大部分時間都處于無球的狀態(tài)。但是在當下的高中足球教學中,幾乎是每人一球,每次都是進行有球訓練,看似提高了基本技術,但這只是個體能力的提升,對于球隊整體水平的提高卻沒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高中足球課的無球訓練不可或缺。首先要訓練學生跑動的習慣。組織學生進行穿插、迂回、回撤、反跑、扯動、換位等多種形式的無球跑動,這樣使得學生在比賽中能夠積極跑動,避免了無球就無所適從的狀態(tài)。其次要訓練學生策應的意識。要引導學生以足球為中心,遵循球的運動軌跡,進行隊形的轉換。要提醒學生在跑動的同時善于觀察、判斷同伴的傳球意圖和球的落點,預判對方防守隊員的位置和動作,根據球的變化和同伴的運動做出保護、接應、牽制等策應動作。通過無球跑動訓練,可以提升高中生隊形的整體意識,改變一味盯著足球的壞習慣,能夠從全局對賽場信息做出判斷,果斷地跑動,延伸進攻和防守的空間。從而使得整個球隊形成有層次、有縱深,緊湊默契的隊形,形成主動牽制、積極前插、適時接應的有效場面。
4.推行以賽代練,內化戰(zhàn)術素養(yǎng)
足球訓練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能夠馳騁綠茵場,在比賽當中一展身手。足球比賽也是教學訓練的有效延伸,通過比賽,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的戰(zhàn)術運用于實踐之中,同時教師檢查學生技戰(zhàn)術的掌握情況,并在后續(xù)的教學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促進技戰(zhàn)術的運用更加靈活、多樣、合理。以賽代練并不是要經常性地組織標準的足球賽事,這對以學業(yè)為主的高中生而言也不現實。但是我們可以組織小型的足球賽事,例如可以將足球賽納入學校體育運動會的項目,每學期分年級開展一次校園足球聯賽,體育課上也可以不定期舉行分組對抗賽,從而讓比賽成為足球教學和訓練的一種有效形式,這種比賽不求激烈的對抗程度,而要重在技戰(zhàn)術的訓練。為此,在比賽之前要進行專題指導,讓學生明確比賽過程中需要貫徹的戰(zhàn)術要求。比賽之后要及時進行總結和點評,使得學生明確自己戰(zhàn)術的執(zhí)行情況。通過多次的反復指導和訓練,學生在比賽過程中將會越來越嫻熟地運用各種技戰(zhàn)術,不斷增強球隊的協(xié)同力和凝聚力。
意識是人類特有的反映客觀現實的最高級認識形式,個人能力只有在科學戰(zhàn)術的組織下才能發(fā)揮最大功效。讓我們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弊端,有針對性地改進教法,不斷提升學生的戰(zhàn)術意識,中國足球后備力量整體水平的提升將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呂利民.高中足球選修課教學方法運用的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3(07).
[2]宋波.新課標下高中足球技戰(zhàn)術教學的對策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5(09).
[3]周遠軍.小場地對抗賽在高中足球技術及戰(zhàn)術訓練中的運用[J].運動,2016(04).
[4]石磊.高中足球選項課教學內容設計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05).◆(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中學)
□責任編輯:胡波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