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欽 編輯/韓英彤
大宗商品信用證二次結算中的幾個問題
文/李欽 編輯/韓英彤
大宗商品受特殊定價機制和市場的影響巨大,因此大宗商品信用證二次結算,特別需要注意預估價格的適當性,避免出現(xiàn)最終結算價格低于臨時結算價格,導致受益人需要退還資金的尷尬情況。為避免此類情況的發(fā)生,本文將就大宗商品信用證實務中,特別是在大宗商品信用證二次結算過程中經常遇到的一些問題,通過引述和分析相關ICC OPINION和DOCDEX意見,給出相應建議。
二次結算,是大宗商品信用證明顯區(qū)別于普通信用證的一個重要特征,一般在原油、有色金屬、鐵礦石和煤炭信用證中均能看到。所謂二次結算,即結算按臨時結算和最終結算分兩次進行。如在鐵礦石結算中,分為PART A/B進行結算。其中,PART A部分通常會以某一預估的價格為基礎價格,進行部分貨款的結算,即臨時結算;PART B部分需要根據卸貨港檢驗結果調整貨物價格,并在最終價格確定后,再通過第二次結算支付剩余貨款,即最終結算(最終結算=最終價格-臨時價格)。因此,大宗商品信用證通常需要通過臨時付款和最終付款二次結算來完成整個結算過程。
大宗商品信用證二次結算,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預估價格的適當性,盡可能避免出現(xiàn)二次結算確定的最終價格低于已經支付給受益人的臨時結算價格,導致出現(xiàn)受益人需要退還資金的尷尬情況。
雖然依照I C C O P I N I O N TA.812rev,ICC建議,“當最終價格低于臨時結算價格,出現(xiàn)受益人要退還資金給申請人,信用證應該規(guī)定好相關處理的機制”,但在該案例中,ICC也多次強調,“如此的安排,既沒包括在UCP600的范疇中也不被鼓勵。由于受益人的付款責任不在UCP范疇內,如果出現(xiàn)受益人退款,只能在信用證之外進行處理”。“申請人支付容易,而受益人退還難”是不爭的事實,更是申請人和開證行面臨的潛在風險。因此,申請人應該做足、做好預估價格的功課,對大宗商品的市場行情、產品特性、運輸損益等影響最終價格的因素,需要在商務談判中多加考量;或者盡可能把臨時結算比例降到最低,給最終價格留出空間。
大宗商品信用證二次結算的特性,決定了PART A/B結算分別要求提交臨時發(fā)票(PROVISIONAL INVOICE)與最終發(fā)票(FINAL INVOICE)。首次提交的一般都是臨時發(fā)票,主要用于支取臨時結算價格。臨時發(fā)票不像商業(yè)發(fā)票那樣具有嚴格的法律效力,里面涉及的價格也都是暫時定價。對于二次結算二次提交的最終發(fā)票,主要用于確定貨物的最終價格并支取貨物尾款(最終價格與臨時結算價格的差額)。
針對臨時發(fā)票,首先,需要判斷提交的發(fā)票是否是臨時發(fā)票。筆者提出以下判定標準:一是單據名稱為臨時發(fā)票(PROVISIONAL I N V O I C E);二是雖然單據名稱為發(fā)票或商業(yè)發(fā)票,但單據內容明確了價格是臨時的(PROVISIONAL)。其次,需要明確審核臨時發(fā)票的依據。對此,ICC OPINION R769 (TA.720rev〔UCP600〕FINAL)中對不符點2的意見可資借鑒。該案例背景是:信用證要求提交簽署的臨時發(fā)票(SIGNED PROVISIONAL INVOICE),但提交的臨時發(fā)票沒有顯示信用證貨物描述中的部分化學元素的含量(如SIO2,AL203,P,S,MGO,CR∶ FE RATIO and Size)。ICC分析認為,“發(fā)票漏顯示信用證貨物描述中規(guī)定的‘SIO2,AL203,P,S,MGO,CR∶ FE RATIO and Size’,臨時發(fā)票中的貨物描述與信用證規(guī)定不一致”。上述ICC分析完全源自UCP600第18條C款,因此,以UCP600第18條作為審核臨時發(fā)票的依據,不應存在爭議。
針對最終發(fā)票,需要判斷提交的是否是最終發(fā)票。當然,如果單據名稱為最終發(fā)票(FINAL INVOICE)是判斷方式之一;另外發(fā)票雖然無“FINAL”字樣,但從發(fā)票本身可以確定價格就是最終的,也是最終發(fā)票。其實,無論冠以發(fā)票、商業(yè)發(fā)票、海關發(fā)票、稅務發(fā)票、領事發(fā)票等,其實質都是“最終”的發(fā)票。類似的情況,可以參照ICC OPINION R702(TA606)的意見。該案例要求提交“經證實和加安全印章的最終發(fā)票”,實際提交的是“經證實和加安全印章的發(fā)票”,但名稱中無“FINAL”字樣。ICC認為,“因為已經經證實和加安全印章,此發(fā)票就是最終發(fā)票,‘最終’字樣不需要顯示”。
還是基于大宗商品信用證二次結算的特性,當在CIF價格下,PART A臨時支款時,需要提交保險單據。但此時最終貨物價格尚未確定,保險單據的投保金額怎樣約定呢?先讓我們看看ICC OPINION R769 (TA.720rev (UCP600)_FINAL)不符點1涉及的案例情形:
信用證對保險單據的要求是“全套保險單/保險證明投保110%的臨時發(fā)票金額(INSURANCE POLICY/CERTIFICATE IN FULL SET FOR 110 PERCENT OF THE PROVISIONAL INVOICE VALUE)”;對臨時發(fā)票的要求是“發(fā)票為95%的貨值且視為臨時發(fā)票金額(INVOICE ISSUED AT 95% OF THE VALUE OF G O O D S A S P R O V I S I O N A L INVOICE)”。提交的發(fā)票顯示“價值:USD 561.28×1095.16 DMT=USD 614691.40,95%的貨值:USD 583956.83”,保險單據按照USD 583956.83(臨時發(fā)票金額)的110%(即USD 642352.51)投保。開證行認為,沒有按照USD 614691.40(貨值)的110%投保構成不符。ICC認為,“基于信用證要求按照110%的臨時發(fā)票金額投保,而臨時發(fā)票金額為USD 583956.83,因此投保金額為USD 642352.51是相符的”。
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對于大宗商品信用證,由于投保時點最終貨物價格尚未確定,慣常按照臨時發(fā)票金額的110%投保,ICC是認可的。實務中,投保人與保險公司都會在保險合同中約定,在最終貨物價格確定后,對投保金額進行調整。這也是大宗商品保險的行業(yè)慣例,需要在信用證審核中多加注意。
大宗商品受市場行情影響較大,所以定價機制特殊,且具有不確定性,給大宗商品信用證結算帶來一定的影響。目前,國際大宗商品的定價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期貨定價方式,一種是談判定價方式。
大宗商品因其特殊定價機制,導致大宗商品信用證價格無法直接從信用證內確定,從而給申請人和開證行履約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這點在DOCDEX裁決281號意見中體現(xiàn)得非常充分。該案例信用證規(guī)定“價格:CIF塞得港,每噸等于提單日當日普氏歐洲市場含硫量3.5%的貨物‘CIF地中海熱亞那-拉瓦拉’報價的CIF最高價”。非常明顯,如果按此條款,開證行是無法從信用證內確定價格的,需要查閱提單日當日普氏歐洲市場報價后才能確定;但這顯然違背了信用證單據表面審核的原則。ICC對此案例給出了同樣的意見:“在跟單信用證中使用浮動條款經常引發(fā)問題。根據UCP600第14(a)條,銀行應能夠‘……審核單據,并僅基于單據本身確定其是否在表面上構成相符交單’。銀行不可能審核外部來源,例如普氏報價,來確定是否為相符交單。”
大宗商品特殊定價機制與信用證運作基理不可調和的矛盾,目前并沒有一個好的解決辦法,這是大宗商品固有特性決定的。但筆者認為:雖然大宗商品信用證對價格難以控制,但可以退一步,轉而對信用證開證金額加以控制,原則是確保申請人和開證行承擔的最高責任不被突破;另一方面,申請人在尾款結算中,也盡可能力爭在信用證中加入提交可以證明最終價格書面證明的要求,以方便開證行判斷是否為相符交單。
由于在當前的大宗商品貿易中,我國還處于缺乏話語權的地位,很多情況下,我國申請人不得不接受受益人顯失公平的不合理要求,并因此面臨利益缺乏保障的風險。其中,尤為明顯的是大宗商品的金額敞口風險。所謂金額敞口風險,即受益人利用大宗商品的特殊定價機制和最終價格波動較大的特點,為最大限度獲取盈利,要求在信用證中加入類似“如果最終價格與臨時結算價格的差額超過信用證金額,可以接受”的條款,從而可能形成信用證的金額敞口。這是大宗商品信用證下申請人和開證行的“大忌”。在DOCDEX裁決281號意見中,ICC對此給出了如下意見:
對于信用證所包含的“信用證金額可根據上述價格條款上升下降,無需我行修改信用證(THE V A L U E O F T H E L/C M A Y ESCALATE DEESCALATE IN RELATION TO ABOVE PRICE C L A U S E W I T H O U T A N Y FURTHER AMENDMENT ON OUR PART)”的特別條款,ICC認為,“上述語句應被視作自動和無限制地,且可在任何情況下,不按開證申請人的聲明來確定支取金額”。
大宗商品金額敞口條款,是非常危險的條款,本就不應該出現(xiàn)在信用證中。對此筆者建議,我國大宗進口企業(yè)要認真研究大宗商品價格的變動趨勢,在與受益人簽訂合同時做到心中有數,即使考慮到大宗商品最終價格波動的因素,也寧可在合同金額上預加10%—20%的價格波動空間,而不能允許金額完全敞口。開證行更要慎之又慎地對待大宗商品金額敞口條款,將其視為開證紅線。對開立金額敞口條款的申請人,務必進行名單式管理,在授信風險釋放政策上進行特殊考量。
實務中,大宗燃料油信用證下,絕大多數允許提交保證書(L O I- L E T T E R O F INDEMNITY)替代提單等商業(yè)單據。究其原因,主要是燃料油貿易中,轉手現(xiàn)象非常常見,提單和其他單據因貨物的轉賣而在各賣家和買家之間流轉。由于單據流轉到達的時間往往遲于貨物到港的時間,或者貨物未到港轉賣已經結束,導致燃料油信用證下受益人不能通過銀行提交正本提單等商業(yè)單據。為了解決正本提單等商業(yè)單據的流轉錯位問題,大宗燃料油信用證下,允許提交保證書替代提單等商業(yè)單據已成行業(yè)操作習慣。
目前,一般都會在信用證中顯示LOI 的出具格式,絕大多數是受益人出具給申請人,用以替代正本提單等商業(yè)單據,并承諾如果不能及時提交正本提單等商業(yè)單據給申請人,將賠償申請人的一切損失。此外,對LOI 效力的終止時間,也直接規(guī)定在申請人收到提交的正本提單等商業(yè)單據之時。
按照這一安排,開證行不但被排除在LOI“受益人”之外,而且也無對LOI效力終止的控制權。對此,如果開證行提供了授信支持,應該要求受益人的LOI出具給開證行,且須規(guī)定,LOI的效力終止以開證行收到正本提單等商業(yè)單據之時為準。如此限制有利于開證行控制風險:一是能把控貿易的真實性,二是對提單有了一定的控制力,三是擁有了LOI效力終止的控制權。在ICC OPINION R330中,ICC也提出“在信用證和/或LOI中,要清楚規(guī)定LOI效力終止的基礎,是直接替換就終止,還是需要滿足具體條件才終止”??梢?,提供授信的開證行,在無法改變貿易慣常做法的情況下,必須要高度關注LOI內容和終止條件的設定。
大宗商品信用證因其特殊定價機制和供求關系,與普通信用證相比,具有開證金額巨大、授信依賴性高、條款個性化強、合同化條款多等突出特點,因而與信用證作為一項獨立承諾,獨立于合同、獨立于貿易,憑單付款的基本操作原則形成矛盾。這導致大宗商品信用證的操作難度較大,面臨的風險也更多,一旦市場出現(xiàn)不利情形或貿易糾紛,大宗商品進口企業(yè)和開證行均會面臨較大的風險隱患。對此,相關企業(yè)與銀行應高度關注大宗商品信用證的風險,防患于未然。
作者單位:中國銀行國際結算單證處理中心(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