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騫
【摘要】針對中小學生對英語學習存在的厭學情緒,結合自己從初中到小學任教這一教學經(jīng)歷,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不斷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從原來的“教師教”變?yōu)椤皩W生學”,讓學生想學樂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生本教育;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探索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3-0178-01
近年來我一直學習郭思樂教授的生本教育。生本教育的特點主要是突出學生、突出學習、突出合作、突出探究。對此我感觸頗多,認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應為――還課堂于學生,還時間于學生。其核心應是——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動起來應先讓學生樂學。針對英語教學,我進行了如下探索:
很多學生在剛學會ABC時,回家后可能手舞足蹈的對父母說“我會ABC了”,之后一遍又一遍的重復這幾個字母,可時間一長,他們會對英語產(chǎn)生厭倦感?;氐郊姨貏e是考完試后不想和家長談學習,漢語都不想說了,更不用說英語了。試想家長、學校、社會能讓學生感受到學校有許多朋友可交,有許多活動可玩、有許多知識可學,學校的學習少一點考試、多一點快樂。教師少一點刻板的說教,多一點誠摯的微笑,學生會多么期望學習啊!
讓學習快樂起來,教師扮演了重要角色。課堂上教師的機智、幽默、生動、風趣可以讓一堂枯燥的課“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一堂鮮活的課是學生學習的根本,快樂學習是學生增長知識的源泉。從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本劇表演時學生的躍躍欲試、爭先恐后中我們可以看到原來學習是可以如此快樂的!
在過去的課堂教學中,我有以下幾點不足:
A.教師只注重教,忽視學生的學。
B.注重知識傳授,忽視情感激發(fā)。
C.注重習題訓練,忽視能力培養(yǎng)。
如今我開始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細化教學過程檢查,把原來的月查改為周查,做到及時檢查,及時糾正,及時促改;以學生為本,了解學生的心態(tài),設身處地的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做到:
一、采取多種形式,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快樂學就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從學生感興趣的地方入手,就可以牢牢地抓住學生的心,再加以適當?shù)囊龑?,那么知識的拓展、應用和深化等都會水到渠成了。
二、教學中學會給學生“抖包袱”
在教學時,通過設置各種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各種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注重選題難度和梯度,提高學習熱情
有時我會選幾個和當時所學習的知識聯(lián)系比較緊密的檢測題,并將其中的一道題作為例題在課堂上展示出來。起初,并沒有告訴學生這是檢測題,只是將這道相對復雜的問題拆分成為幾個相對簡單而又彼此聯(lián)系的問題,引導學生按照設置的問題按部就班地分析出來,學生當時的反應很一般。最后我告訴學生這是一道去年的期末檢測題時,學生們都很驚訝,感覺期末檢測題不過如此,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可怕。這時,又將其他的題目展示出來,學生們沒有了恐懼心理,按照剛才分析例題的方法開始解決問題,效果還是不錯的。
四、練習是掌握和鞏固知識的必要途徑
英語學科要掌握和鞏固知識,必須靠適當?shù)木毩?,怎樣練習才更有效呢?我做到了以下五點:
1.練習要有目的性,明確這個題為什么要練,不要盲目練,以免加大學生課業(yè)負擔,練習時,老師深入到學生當中去,這樣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
2.要保證練習時間,讓學生盡量在課內練習發(fā)現(xiàn)問題,老師一對一地進行及時更正,這樣學生就掌握了所學內容,對于共性化的問題,老師要講解,對于個性化的問題要個別糾正。
3.合理安排練習內容,精心設計練習主題。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練習對他來說恰到好處的題型題量,使他們取得自己能力范圍的最大進步。
總而言之,課堂上要注意問題的生成,這樣,課堂內出現(xiàn)的問題多了,課堂外出現(xiàn)的問題就會少些。還有,就是要落到實處,學生每次的練習都要有針對性,不能只求數(shù)量不要質量。
只有樂學才會主動做??鞓穼W,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學會從學習中獲取快樂,從而讓學生自己主動的進行學習,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讓每個學生都有話說、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獲;老師在認真傾聽學生討論、發(fā)言的基礎上進行“點火”,讓學生的思維進行碰撞、讓智慧之火熊熊燃燒、讓學生的潛能得到發(fā)揮與拓展。
快樂學主動做我能行!
參考文獻
[1]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J].2012.
[2]Ridley.自主課堂[J].2001(7).
[3]李芙艷.突出學生突出學習突出合作突出探究[J].小學科學:教師,201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