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光
摘 要: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錯誤的認識及處理方式的不當,造成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出現種種誤差。如何矯正這些誤差是現在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手段;語文學科;關系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7)35-0050-04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手段已經在語文教學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眾多教師(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師)積極探索,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給語文教學創(chuàng)造了一個蓬勃的局面。在很多情況下,這些手段確實對于語文教學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但是,伴隨著成績的取得,很多語文教師在使用這些手段的時候,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對此我們應該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
首先,要在思想觀念上有一個清楚的認識,要擺正多媒體教學與學科教學的關系。
多媒體教學是一個武器,它是達成學科教學目的的一個手段,不能取代學科教學本身。我們必須確定多媒體教學與語文學科教學的關系,這樣才能擺正它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的地位?!霸诮虒W、教育過程中,使用幻燈、電影、錄音、廣播、電視、錄象、語言實驗室、程序教學機、電子計算機等電教器材,和教學、教育幻燈片、唱片、影片、錄音帶、程序片等電教教材,對學生傳授知識,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叫電化教育?!薄半娊坦ぞ甙▋蓚€方面:硬件與軟件。硬件指的是各種電教器材,軟件指的是各種電教教材(或稱資料)?!保ā督逃龑W》,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從上述論述可以看出兩個問題:第一,多媒體教學賴以完成的器材(包括計算機)是一個工具;第二,教師設計或專家設計的多媒體教學課件也是一個工具。它們分別體現為電教工具的硬件和軟件的兩個方面。
我們利用電教這個工具所從事的教育活動,就是電化教育。那么我們進行電化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根據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出,是“對學生傳授知識,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所以,在多媒體教學與學科教學之間存在著一個手段和目的的關系,多媒體教學是手段,學科教學是目的。手段從屬于目的,要為完成特定的教學目的服務。
在巴班斯基主編的《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中對于教學目的達成有這樣一段論述:“教導過程的內在動力是教師提出來的認識性的、勞動性的、實踐性的和公益性的要求同受教育者完成這些要求的實際可能性之間的矛盾?!辈⑶抑赋觯骸敖虒W方法和手段規(guī)律性地決定于教學的任務和內容?!边@樣,在語文教學中從事多媒體教學,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完成教師提出來的要求、使受教育者達成要求的可能性與教師提出來的要求之間的關系從矛盾狀態(tài)走向統(tǒng)一。多媒體教學是一個手段,尤其是在科學技術日益發(fā)達的今天,它是一個得天獨厚、無法替代的手段。
那么,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到底具有哪些作用呢?根據目前的教學實際情況,可以總結出下列一些方面。
一、直觀教學
比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教學。這首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在“安史之亂”中的寶應元年(762),唐軍在洛陽附近打了一個大勝仗,收復了洛陽和鄭(鄭州)、汴(開封)等州,叛軍首領相繼投降。此時,逃亡在梓州(今四川三臺)過著漂泊生活的杜甫聽了這個消息,欣喜若狂,以飽含感情的筆墨,寫下了這篇著名的詩作。詩歌當中,出現了大量的地名,這些地名在詩歌的內容和感情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表現了當時戰(zhàn)爭的進程,一方面在詩歌的尾聯(“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充沛淋漓地表達了作者欣喜的感情??墒敲鎸χT如“河南”“河北”“劍外”“薊北”“巴峽”“巫峽”“襄陽”“洛陽”這些地名,學生如入五里迷霧,看不出其中的歷史內涵和感情內涵。在這個時候,借助歷史地圖(教師可以在有關資料中掃描),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安史之亂”的歷史進程,從而具體理解詩歌內容和作者思想感情觸發(fā)的原因,還可以知道作者設計的回鄉(xiāng)路線是怎樣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充沛淋漓地表現了出來。在這種情況之下,一幅圖片,發(fā)揮了非常好的直觀教學作用。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學生誦讀詩歌,學生學得明白、感受得具體。再比如《中國石拱橋》的教學。文章當中有這樣一段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形成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边@段話,雖然比喻形象貼切,但是因為學生缺乏直觀的知識,不能理解各道拱圈的結構關系。一直以來,教師們總是把它當作一個教學難點處理。在八九十年代,有些教師做了可貴的嘗試,他們把泡沫板切割成弧形,拼合28道,給學生做直觀演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泡沫板終歸體積較大,并且不宜保存。現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有的教師通過計算機繪畫制作了一個趙州橋的立體截面圖,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了28道拱圈怎樣獨立支撐橋身的重量,進一步體會出作者語言表達的嚴密貼切。
二、烘托教學氣氛
語文教材是有情的。語文教學,除了教給學生必要的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必要的語文能力之外,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同時,一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給學生一些必要的音樂補充,或者畫面背景,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在一種特定的情感氛圍之中學習,從而加深對于作品的理解、激發(fā)學習熱情。因為文學作品必定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多媒體手段可以從其他感受角度給文學作品的學習以必要的補充。
比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抒發(fā)了詩人對丈夫趙明誠的極度相思之情,感情抒發(fā)得極為含蓄,借助眾多的意象,給人的聯想具體、豐富。怎樣讓學生深刻理解這種感情呢,怎樣讓學生帶著感情來學習這篇課文呢?完全可以借助MTV作品《月滿西樓》。尤其應該注意的是,像《一剪梅》這種詞曲,本來就是合轍壓韻的,本來就適合譜曲演唱,采取MTV作品配合教學,能夠收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此外,其他的一些優(yōu)美的散文,比如《春》《濟南的冬天》等,采取這種方法,都能夠達到烘托教學氣氛、增強作品感染力的效果。endprint
三、展示作品背景
眾多語文課文,不管是文學作品,還是紀實性作品,都有它產生的特定歷史背景,學生把握這種歷史背景,可以加深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準確把握作品的現實意義。在這里,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收到融歷史與現實為一體,在深厚的作品背景之下更深刻理解語言含義的作用。
比如教學《南京大屠殺》,有的教師先給學生提供當前日本有些右翼分子參拜靖國神社、抹殺戰(zhàn)爭罪行的有關影視資料,然后閱讀課文。這種做法,使學生的學習飽含民族感情,學習的熱情空前高漲。在此基礎之上,組織學生觀看歷史資料片《南京大屠殺》,影片中的內容給課文的學習提供了具體的背景,同時與課文的內容相互印證,充分體現了紀實文學用事實說話的特點?!秳e了,不列顛尼亞》是一篇著名的通訊,報道了香港回歸祖國的交接過程。課文之中牽涉到眾多的歷史事件,比如“一百五十六年前,一個叫愛德華·貝爾徹的英國艦長帶領士兵占領了港島,在這里升起了英國國旗”“從1841年1月26日英國遠征軍第一次將米字旗插上海島,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紅旗在香港升起,一共過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個月零四天。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這些問題,是學生理解課文的一個屏障。怎么解決呢?有的教師制作了一個香港地區(qū)逐漸被英國掠奪的地圖圖示,展示了1842年《南京條約》、1860年《北京條約》、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中英國一步步把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從祖國分割出去的過程,使得學生對于這個歷史問題有了充分的認識,從而促進了課文的學習,激發(fā)起高昂的愛國熱情。
四、引導學生通過網絡進行互動
當前,我們應該有一個廣義的閱讀概念。閱讀不僅僅是閱讀印在書本上的文字或文章,也包括閱讀網絡上的相關資料。表達,也不僅僅是把文字寫在紙面上,也包括通過網絡表達意見、抒發(fā)感情。在這種觀念下,可以搭建一個基于網絡的語文學習平臺。比如教學《周莊水韻》,可以在一個每人一臺機器的多媒體教室進行。師生共同學習課文,把握周莊水的特點,體會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在此基礎之上,學生可以獨立查閱有關周莊的網絡資料,與課文的內容以及表現手法進行比較,提出自己的意見、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教師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與者,平等地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之中。這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互動學習。實際上,可以采用這種方式教學的課文還很多,比如《兵車行》《板橋題畫》等等。凡是一些傳統(tǒng)的課文,都有前人研究的成果,都有前人學習的體會,這些內容,在網絡上都可以搜索,都可以作為網絡學習的語文資源。
五、代替板書,增加教學密度
我們不是主張取消板書,因為教師的板書對于學生的識字與寫字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但是如果板書過多,必然影響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在這種情況下,投影片可以部分代替板書,增加教學密度。比如詞語教學,傳統(tǒng)的方法是教師傳授新課,板書重點詞語,在復習課上復現詞語,加強學生的識記。如果采用投影片教學,可以創(chuàng)造鏈接,具體地展示詞語的字形、字音、含義和用法,重點漢字教師才給以板演,這樣可以節(jié)省教師的很多精力,比傳統(tǒng)的方法進步許多。其他語文知識的教學,也可以采用類似的方法,比如病句評改、語句的連貫與銜接等等。
以上,我們對于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給了一個初步的論述,不一定全面。下面,我們談論一下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的泛濫問題。
(一)圖片學習取代了文本的閱讀
有的課文網絡資源豐富,教師就下載大量的圖片給學生演示,結果造成學生大量閱讀圖片,沒有閱讀課文,圖片直觀取代了語言直觀。這種現象,在說明文的教學中比較常見,比如《洲際導彈自述》《中國的橋》等。這些課文,存在著大量的網絡資源,洲際導彈的種種類型在網絡上都有清晰的圖片,中國的橋的圖片在網絡上也是浩如煙海。在這種前提下,有的教師追求新穎的教學方式,把閱讀課上成了圖片欣賞課。
(二)強烈的音效,嚴重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
有的教師,在制作教學課件的時候,設計了大量的飛入音,結果嚴重干擾了學生的學習。還有的教師,在設計配樂朗誦的時候,設置了不恰當的背景音樂,結果造成配樂的節(jié)奏與風格和作品的節(jié)奏與風格風馬牛不相及。還有的教師,錯誤地認為只要是課文,就可以設計配樂朗誦,結果上說明文閱讀課、議論文閱讀課,也搞配樂朗誦,事與愿違,嚴重干擾了學生的學習。
(三)借助多媒體,對于教學內容進行了無限制的擴展
有的教師認為,給學生的資源越多,越能產生好的教學效果。結果在上課的時候,借助多媒體,給學生補充了大量的與課文相關的內容,反而沖淡了課文本身的學習。比如教讀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引入了大量關于《鄉(xiāng)愁》的詩歌,諸如冰心的鄉(xiāng)愁詩、席慕容的鄉(xiāng)愁詩、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等,看似紅花熱鬧,實際哪一首詩歌也沒有學透,一節(jié)課下來,課文本身這樣一首很美的詩卻沒有當堂成頌。
(四)用影視直觀直接破壞語言直觀
文學作品是一種語言的藝術,通過語言形象反映社會生活,學生要通過閱讀紙面上的文字來把握語言形象、體會作品的內容、開發(fā)想像能力。但是有些教師過度使用影視材料,嚴重破壞了學生對于語言藝術的感悟。比較典型的,就是通過看電視劇取代課文的學習。比如《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等等,都已經拍攝成了電視劇,《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樣的課文也具有與其內容相吻合的影視資料。合理利用這些資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如果使用它們取代了對于課文的學習,就和語文教學中文學作品的閱讀規(guī)律背道而馳了。
以上,是筆者對于目前多媒體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的一些粗淺認識,還望廣大同仁根據自己經驗多研究,力求讓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起到相應的作用。
【責任編輯 李曉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