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思+元芳
洛陽博物館藏有一件北魏彩繪陶“昆侖奴”俑(圖一),高9.5厘米,出土于洛陽老城盤龍冢村元邵墓。
這件小型彩繪陶俑并腿蹲坐,左臂置于膝上,深深垂首,右臂撫于頸后,從側面看去,整個身體緊緊蜷縮在一起,煞是可憐。觀其服飾,身著束腰袍,下著褲,足穿長筒靴,身施紅彩。唯一可從那一頭卷發(fā)判斷其身份,可能是個遠道而來的“異族人”,既非漢人,亦非鮮卑人。從可見的外貌服飾來看,“他”也許從西方來,也許從南方來,加上獨特的造型,留給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
陶俑出土于洛陽北邙的一座北魏墓葬,墓主為北魏孝文帝之孫元邵(528年)。該墓新中國成立前曾遭盜掘,其后文物大部分被追回,1965年洛陽博物館又對其進行清理發(fā)掘。現(xiàn)存遺物120余件,其中俑類115件。
這件彩繪陶俑高度不足10厘米,卻顯得如此獨特。不僅是因為在目前發(fā)現(xiàn)的北魏陶俑中,其造型是孤例。更因為工匠在設計其造型上的巧思令人動容,一個來到中原的異族人,埋首而坐,我們看不到其容貌,“他”是哪國人?是悲傷抑或是孤獨?
這件俑從被發(fā)現(xiàn)時,對其定名就不一致,發(fā)掘報告上稱其為“童俑”,也有泛稱其為“胡俑”,目前比較流行的名稱為“昆侖奴俑”,這更引起了我們對這件小型陶俑的極大興趣。
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沒有充分的證據去證明這件蹲坐陶俑一定為“昆侖奴”俑。在元邵墓出土的115件陶俑中,另有2件特征明顯的胡俑(圖二),深目高鼻,卷發(fā),虬髯,身著窄袖束腰圓領袍,下著褲,左臂稍曲,右臂下垂,站立狀??梢钥隙ㄟ@兩件卷發(fā)虬髯、高鼻深目的胡俑,塑造的應是來自中亞或西亞的胡人?!妒酚洝ご笸鹆袀鳌分刑岬剑骸白源笸鹨晕髦涟蚕?,國雖頗異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須髯,善市賈,爭分銖?!薄段簳の饔騻鳌诽岬降乃谔乜祰?,“人皆深目、高鼻、多髯?!?/p>
北方草原鮮卑族拓跋氏建立北魏政權,這結束了少數民族對中國北方的紛爭局面。公元398年北魏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494年遷都洛陽。鮮卑族相對于漢人亦是胡人,在南朝人眼中,北魏是一番“胡風國俗,雜相糅亂”的景象。所以有學者認為,北朝墓葬中出土的“胡俑”,其實大多數代表鮮卑人。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其中也不乏鮮卑族以外的胡人。
北魏太武帝控制西北后,開始了中斷多年的對外交往。西域各國通過朝貢、貿易等形式與北魏來往密切?!堵尻栙に{記》中提到:“自蔥嶺以西,至于大秦,百國千城,莫不歡附,商胡販客,日奔塞下,所謂盡天地之區(qū)已。樂中國土風,因而宅者,不可勝數……”可見北魏洛陽城中胡人云集。
除了元邵墓中的胡俑,洛陽地區(qū)出土的北魏胡俑另有十余件,包括侍者、舞者、牽駝(馬)者等_,多數為頭戴小圓帽、深目高鼻、卷發(fā)虬髯的形象。元邵墓出土“昆侖奴”俑亦為卷發(fā),服飾與北魏王溫墓出土的胡俑服飾相同,褲子扎進靴子,靴子上的褶皺(或綁腿)皆同,而這件胡俑的面貌應為很標準的西方胡人(圖三)。
那么,為什么有學者將其稱為“昆侖奴”俑呢?
“昆侖”并非專指一個國家或一個族群,其大致范圍在今南海諸島和印度洋部分地區(qū)。三國吳一萬震《南州異物志》已經出現(xiàn)關于昆侖的記載,此后常見于唐代各類史書和筆記小說中?!稌x書·孝武李太后傳》稱:“時后為官人,在織坊中,形長而色黑,官人皆謂之昆侖。”《舊唐書·林邑國傳》提到:“自林邑(約在今越南中南部)以南,皆拳發(fā)黑身,通號為‘昆侖?!?/p>
昆侖人與古代中國交往的通道,學界普遍認為有兩條:一為從海上途經河西走廊,經敦煌而來的非洲昆侖人,其中一部分是隨大食和阿拉伯人經商而來的;二為南海而來,從廣州登陸,唐詩云“南海歲有昆侖舶”。唐代時昆侖人常被販賣到兩京,多做奴仆、樂工,所以常被稱為“昆侖奴”,昆侖奴在市場上非常搶手,擁有昆侖奴變成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
關于昆侖人的外貌服飾,《晉書·扶南傳》(扶南為今東南亞一帶)稱:“(人)皆丑黑、拳發(fā)、裸身、跣行?!碧拼鷱埣摹独鰞骸芬辉娬f:“昆侖家住海中州,蠻客將來漢地游。言語解教秦吉了,波濤初過郁林洲。金環(huán)欲落曾穿耳,螺髻長卷不裹頭。自愛肌膚黑如漆,行時半脫木棉裘。”由此可見,昆侖人膚色黑,螺髻卷發(fā),裸身,赤腳。的確,這樣的描述在唐代墓俑中得到了驗證,如唐鄭仁泰墓出土的一件彩繪昆侖俑(圖四),可以看出其服飾、體態(tài)與文獻記載相同。
我們目前沒有在北魏的遺跡中發(fā)現(xiàn)確切的昆侖人的形象,但在同時期南朝梁(502557)著名畫家蕭繹所繪外國使臣像中,發(fā)現(xiàn)來自南海的“狼牙修國使”,便是文獻中所描述的樣貌(圖五)?!读簳ぶT番傳》有“海南諸國”條,“狼牙修國,在南海中……土氣物產與扶南略同……”
北魏元邵墓這件被稱為“昆侖奴”的小型墓俑,對照文獻和其他實例,比較符合昆侖奴特征的是一頭濃密的卷發(fā),所謂“螺髻長卷不裹頭”,這的確也是工匠著力表現(xiàn)的部位。而從其服飾上來看,著袍、褲、靴卻與裸身、跣足的常態(tài)不符。然而縱觀歷代所出昆侖奴俑,著袍服和尖靴的形象恰恰也是存在的,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一件唐代昆侖奴俑就是這樣的裝扮(圖六)。由于目前發(fā)現(xiàn)的北朝墓葬中缺乏這樣的實例,關于這件“昆侖奴”俑的身份問題,還有待進一步地探索。
隨葬俑群作為制度大約出現(xiàn)在東周時期,它的出現(xiàn)代替了人殉。俑是墓主在地下世界的陪伴,在發(fā)展中分化出各種角色,墓主的身份、地位、財力決定了俑的數量、種類和質量。俑群主要的構成為鎮(zhèn)墓俑、儀仗俑、侍仆俑幾大類。在俑的發(fā)展進程中,異族人的形象也加入進來,學界泛稱其為“胡俑”,仍屬侍仆、儀仗或鎮(zhèn)墓俑系統(tǒng),在唐代時最為盛行。
“胡人”的概念十分寬泛,漢代時指北方游牧民族,后泛指異于漢民族的其他族類。在山東滕州一座西晉墓中出土過一件頭戴尖頂帽,深目高鼻的墓俑,背部刻一“胡”字,證明我們將這種異族人形象的俑稱為“胡俑”是正確的。但要明確的是,我們不能將墓中的胡俑當作現(xiàn)實的反映,它只是一個高度概括的形象。絲路、海路暢通后,往來中原的大約有幾十個國家,許多國家的人種、風俗相近,如果我們根據墓俑一一辨認其國別,恐怕十分困難,我們更關心的是這些異域來客在墓葬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在墓葬中的意義如何?
“昆侖奴”俑埋頭于膝,刻畫了一種悲傷、疲憊、自卑的情緒。縱觀目前出土的歷代胡俑,胡人的體貌特征被刻畫得十分鮮明,這在唐代尤為明顯。不僅如此,工匠還善于塑造胡人的身份和情緒。胡俑大部分地位較低,多被塑造為儀仗、侍仆、伎樂雜技、行旅商人這幾類,情緒則多為攢眉不展、自信缺失的狀態(tài)。漢代王延壽在其《魯靈光殿賦》中形容胡人“狀若悲愁”,唐代李白、杜甫的詩歌中也曾用“愁胡”來形容胡人的面貌,這些文學性的表述,也充分反映在胡俑上,其身份卑微、神情愁苦的狀態(tài),是匠師們想象力的源泉。
據《高僧傳》記載,東晉康僧淵本為西域人,因鼻高眼深而為瑯琊王茂弘譏諷?!侗饼R書·恩悻傳》說“胡小兒等,眼鼻深險,一無可用。非理愛好,排突朝貴,尤為人士之所疾惡”。據史料載,唐朝人對外域人的稱謂有很多俚語,如“富波斯”“黑昆侖”等,當時人們還常在酒宴上擺放一個頭戴寬檐帽、藍眼睛、高鼻梁的小木偶人,用它來表示喝醉的胡人,當這個小木偶通過游戲倒向哪位賓客,這位賓客就必須將杯中酒喝干……
漢、晉胡俑發(fā)現(xiàn)的數量并不多,較為粗陋,在洛陽西晉墓中出土的胡俑為深目高鼻、頭戴尖帽的仆從形象(圖七)。北魏胡俑雖比不上隋唐豐富、生動,但種類較前代更多,有御者、侍從、舞者、牽駝者、伎樂人等(圖八至圖十)。
現(xiàn)實中雖然也有不少外國人在華做官,但相當數量的胡人不是自愿來到這里,這些人包括戰(zhàn)俘、奴隸、人質和貢人等。匠師們塑造的胡俑,我們可以理解為強盛王朝對異己的一種自我優(yōu)越感,連本身為胡人的鮮卑族統(tǒng)治者也不例外。
另外,我們可以把“昆侖奴”俑理解成為墓主表達悲傷和哀思之作。關于這種類型的俑,沒有制度可言,但在墓葬中還是有可以類比的例子。
在山東陽谷吳樓1號漢墓中出土過一組陶俑,姿勢前仰后合,撫地痛哭,發(fā)掘報告稱這組俑為“哭喪俑”,有學者認為這組陶俑與當時的喪禮相關。河南博物院藏一件隋代女俑(圖十一),席地而坐,右手托腮,頭微側,眼下視,表情哀婉沉思,被命名為“哀思女俑”,有學者認為這類俑寄托了對死者的哀思。相似的例子還見于山西長治王琛墓出土的一件“哭泣女俑”(圖十二),女俑俯身抱膝,面容哀傷,似在哀悼墓主。另有一件騎駱駝胡裝女俑,側坐于駱駝上,右臂掩面俯于駝峰上,雖命名為“小憩女俑”,但在墓葬的環(huán)境中,將其理解為悲傷之態(tài)也不為過。
因此,我們沒有必要將墓葬中的異族人形象看作是現(xiàn)實的反映,在漢代,胡人形象常出現(xiàn)在墓葬中的胡漢交戰(zhàn)圖中,也常與仙人聯(lián)系在一起,唐代時胡人深目大須的形象也被鎮(zhèn)墓獸借用,胡人在墓葬中的意義是豐富多元的。北魏元邵墓的抱膝蹲坐俑是胡人還是昆侖人已經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從它身上看到了時人對異族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