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本政
(長豐縣雙鳳中心校 安徽合肥 231100)
作為語文老師,我們應設身處地地思考學生寫不出、寫不好作文的原因,反思時下的作文教學,學生寫不好作文的原因是否與我們教學觀念的認識不到位有關。
首先,我們絕大部分老師沒有把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當作自身教學任務去著力落實。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始終處于談起來“重要”,落實起來“次要”的尷尬境地。學生在寫作中看不到自己的進步,得不到老師的鼓勵,寫文章當然沒有興趣。學生缺乏興趣,硬著頭皮去寫,久而久之便會對寫作產生厭倦和排斥情緒。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應該先了解學生的實際寫作能力,不能用統一的標準要求每一位學生。我們在批改作文時,應多表揚,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先要讓其敢寫。
其次,我們的作文教學缺乏對學生寫作觀念的正確引導。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寫作應該貼近學生實際,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而當前寫作教學脫離現實的現象比較突出,一些學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實感,充斥假話、大話、套話。我們應該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身邊的人和事,真實表達內心感受,鼓勵學生在作文中說真話,寫真事,表真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寫作感興趣,這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基石。我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一些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的方法,這些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使得大部分學生逐漸喜歡上寫作。我的做法大略有以下幾種:
語文教材中所編選課文基本出自名家之手,都是文質兼美,思想性、藝術性價值極高的作品,是我們學習語言文字,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范本。我們不僅可以利用課本指導學生學習語文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語文基本能力、基本素養(yǎng),也可以挖掘語文教材文本內涵,多渠道引導學生進行練筆,將學習課文與練習寫作相結合,形式靈活,讓學生感覺不到負擔。綜合教材內容、文體類型、表達方法等方面情況,我往往讓學生進行仿寫、改寫、縮寫、續(xù)寫等形式的小練筆。例如:我在教授完每一首古詩后都會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在小作文本上用自己的話寫出詩句及整首詩的意思,說出自己的理解。每首古詩后的小練筆成了學生發(fā)揮想象的第二課堂,加深了他們對古詩的了解。在現行教材里有不少古詩詞,如何更加深入理解詩詞內容?我往往通過改寫詩詞的方式讓學生寫出自己的體會,而對字數多少不做要求,同時允許學生有理解上的偏差。我在平日的課文教學中會隨時根據課文內容抓住關鍵語句和段落讓學生談體會、寫感受。如《賣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兩篇課文結尾分別寫道小女孩帶著微笑離開人世和凡卡懷著甜蜜的希望睡熟了,兩篇文章的留白之處給我們豐富的想象。我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開展小組合作,寫寫對賣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命運的關切。同學們立刻議論紛紛,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紛紛動筆寫出了《我與凡卡比幸福》《天堂里的小姑娘》等文章,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情感。
日記是一種很活潑自由的作文體式,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通過日記的形式可以得到自由的宣泄,我要求學生平時多寫日記或周記,并兩周進行一次日記(周記)收獲交流。每學期的幾次交流讓同學們體驗到了寫作帶來的收獲感,這對于他們積累寫作素材,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幫助很大。有些日常作文寫作,同學們就是從自己所寫日記中直接取材,既避免了無素材寫不出的尷尬,又通過寫自己的經歷和身邊之事,寫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使文章更加出彩。
小學生把握生活的能力較差,他們往往對于眼前發(fā)生的事情加以關注,而對以前發(fā)生的事情很少留有印象,因而在動筆寫作時常感到沒有東西可寫,不知道要寫什么。我針對學生的這一年齡特征常常在課堂上開展一些活動,引導他們動用“眼、耳、鼻、口、舌”感官功能張口講話、動手操作、引發(fā)思考,先做后寫,邊活動邊寫作。這種類似“邊玩邊寫”的教學形式把學生參與活動、練習寫作的情緒調動得很高,先指導做,再指導寫,這樣“下筆難成文”的厭倦等情緒便一掃而光了。實踐證明:這種互動式作文對于仿寫類、實驗類、表演類、比賽類等素材的寫作是很奏效的,既幫助學生學會攝取“現時的生活素材”,又激發(fā)了他們動筆寫作的激情,邊“玩”邊寫,樂在其中。學生有話寫,文章的層次、結構、主次詳略及時把握,寫作有效率,效果很顯著。同時在課堂學生寫作過程中我會教給學生一定的寫作方法和技巧,逐步地引導他們如何開頭、如何過渡、怎樣收尾,提示學生提煉自己文章的中心,指導他們掌握文章的結構,重點部分詳細寫,簡略部分少寫點。學生在練筆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掌握了一些寫作方法和技巧,極大地提高了自己的習作水平。
傳統的作文評改過程大多都是把學生作文收繳上來,老師花費許多時間去進行“精批細改”,再發(fā)還到學生手里。盡管老師花費了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寫下了評改意見,但對于老師的良苦用心,學生往往不領情,很少花時間去認真閱讀老師的批語。這種評改方法對學生寫作興趣的提高收效甚微。因而改革傳統的作文批閱方式勢在必行,把評閱習作的權利交還給學生,反而會調動他們閱讀、修改自己和他人作文的積極性,同時教會學生修改文章的本領。只不過評改作文一定要注意時效和實效,時間上不能拖,質量上要追求效果。我通常會在學生作文交上后馬上花費半天至一天時間對學生作文進行瀏覽,將精妙的詞句畫上紅線加以紅五星體現表揚,病句畫上橫線,概括出通病,于下次課上講評。講評時盡可能地講清楚“病”在何處,同時挑選優(yōu)秀習作加以對比,以使學生明白該如何修改,然后把作文發(fā)還學生,本人修改后再度收繳上來,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評判。評判當是旁批、點評,對文章精彩之處要予以肯定,對不足之處予以改正。這種把評改的權力交還給學生的方法對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起到了促進作用,學生寫作的激情得以釋放。
總之,在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上,作為老師的我們只要理性分析問題成因,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逐步體驗到寫作獲得感,就能讓每個學生寫作文時都有話可說,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