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詠史懷古詩是韓國古代文人李齊賢詩歌中較有特色的一類,詩中記錄了李齊賢在中國的行跡,及其對中國歷史人物、故事的感知。李齊賢的詠史懷古詩創(chuàng)作,特別是其中所涉及到的中國歷史、人物及其典故,一方面顯示了其對于中國文化的熟識,并為其詩歌注入了深厚的思想意蘊;另一方面他還用這些歷史典故來表明其對于“立功、立德、立言”的倫理與生命價值的追求。
[關(guān)鍵詞]李齊賢;詠史懷古詩;“三不朽”;生命價值追求
[中圖分類號]I3120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007(2018)04-0018-06
[收稿日期]2018-03-20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項目《唐詩在古代朝鮮半島的影響研究》,項目編號:17XZW012。
[作者簡介]劉輝,女,延邊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中韓(朝)比較文學。(延吉133000)
“三不朽”是中國古代文人最為看重的倫理思想之一,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文人的生命價值追求,因而具有異常深遠的影響。有關(guān)“三不朽”的論述,最早見于《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其中言道:“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盵1](790)自產(chǎn)生之后,“三不朽”思想就成為了歷代中國文人自覺的生命價值追求,很多文人還對其進行闡釋以明其理。
中國古代的很多思想都在朝鮮半島具有重大的影響力,“三不朽”思想同樣如此。它很早就傳到了朝鮮半島,并成為了評價文人的重要標準之一。例如,崔錫鼎在《<林西河集>重刊序》一文中就以此評價林椿的文學創(chuàng)作:“古稱三不朽,立言居其一……林西河耆之先生,生負絕藝,大鳴一世?!盵2](199~200)林再茂在《<西河集>跋》中亦寫道:“及聞其所由得狀,果知吾先祖不朽之文晦而復顯于今日文明之世矣?!盵3](280)不僅如此,很多韓國古代文人還在他們的文章中表達了追求“不朽”的價值取向,這在包括崔致遠、李仁老、李奎報等著名文人的詩文之中皆可發(fā)現(xiàn)端倪。本文以李齊賢的詠史懷古詩為對象,不只是希望探討其中所體現(xiàn)的“三不朽”思想,更是希望以此來發(fā)現(xiàn)“三不朽”思想在韓國古代的傳播與演變情況。
一、李齊賢及其詠史懷古詩創(chuàng)作
李齊賢(1287—1367),字仲思,號益齋,是高麗朝末期杰出的詩人之一,其父為高麗時期著名詩人李瑱。李齊賢28歲時,留在元朝的高麗朝忠宣王因感慨“京師文學之士,皆天下之選,吾府中未有其人,是吾羞也” ,[4](612)遂將李齊賢召入元朝作其內(nèi)侍。從此,李齊賢便與中國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李齊賢不但與虞集、張養(yǎng)浩、元明善、趙孟頫等元朝著名文人結(jié)識,還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相互之間多有詩歌酬答,如《和呈趙學士》《張希孟侍郎見示江湖長短句一編,以詩奉謝》《奉和元復初學士贈別》《楊花》《楊安普國公宴太尉沈王于玉淵堂》等。
李齊賢在元朝,不僅在元大都居住過,還曾到過西蜀(成都、峨眉山)、江南(揚州、鎮(zhèn)江、杭州)等地。西蜀與江南有很多名勝古跡,李齊賢經(jīng)過這些古跡時,想起與其相關(guān)的人物、故事,感慨頗多。他極力頌揚那些高揚生命價值的中國古人,在感受著他們的故事與事跡的同時,還思考著自己國家的命運。
李齊賢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詩文,但很多書稿都已在戰(zhàn)亂中散佚,今留有《益齋亂稿》《櫟翁稗說》《孝行錄》《西征錄》《史略》等。在對其詩歌的研究中,學者們多關(guān)注其詩歌理論及其詩歌與李白、杜甫等中國詩人的關(guān)系,而從題材上對其詩歌的研究不是很多。詠史懷古詩是李齊賢詩歌中較有特色的一類,它不僅記錄了李齊賢在中國的行跡、與中國文人的交往,還在其詩中大量引用中國典故,進而為其詠史懷古詩注入了深厚的思想意蘊。同時,李齊賢還在詠史懷古詩中靈活地結(jié)合自己的心境或者高麗朝的實際,使其成為了“自成一家”且有新意的詩歌。從這個角度來說,探究李齊賢詠史懷古詩中的中國典故及其所體現(xiàn)的“三不朽”思想,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李齊賢的詩歌思想及其高揚的生命價值等。
二、詠史懷古詩中所體現(xiàn)的“三不朽”思想就東亞的漢文化圈來說,儒家思想的影響最大,其現(xiàn)世追求無非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已。然而,儒家思想不立彼岸,所以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文人大多追求身后之名。在古代,身后之名的實現(xiàn)主要有三種途徑,即立德、立功和立言。但是,經(jīng)過長時間的浸染與熏陶,此三者逐漸超脫了途徑的范疇,并內(nèi)化為絕大多數(shù)古代東亞文人自覺的生命價值追求,而后世文人在評價前人之時也大多從此三者入手。李齊賢是韓國古代最偉大的文人之一,其漢詩作品澤被不只一代。同時,他為高麗朝忠宣王四處奔走的事跡,為高麗朝殫精竭慮的精神,無不對后世的文人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后世對于李齊賢及其漢詩創(chuàng)作的夸贊甚多,然而最能切中其古代文人身份精神內(nèi)核的無疑就是從“三不朽”視角進行的評價。朝鮮朝文人柳成龍在《<益齋先生文集>跋》中寫道:
為夫德厚者流光,其遺風余韻,將百世而猶存,豈但以五世限之哉?古之所謂不朽者三,德也,功也,言也。然有德者未必有功,有功者未必有言。高麗五百年間,名世者多矣,求其本末兼?zhèn)?,始終一致,巍然高出,無可議為者,惟先生有焉。[4](498)
李寅燁在《<益齋亂稿>跋》一文中也寫道:
噫! 先生之道德文章,震耀赫舃,至今為我東所宗仰。則先生之不朽,豈系于斯集之顯晦也。雖然累百載之后,聲光益渺然,后人之遡余韻而寓深慕者,獨其書在爾,又曷可無傳也哉。[5](621)
很顯然,柳成龍和李寅燁都認為李齊賢德、功、言三者兼?zhèn)?,不僅將不朽于朝鮮半島文學史中,也必將不朽于朝鮮半島歷史之中。事實上,在某一段歷史當中,能有人或因德、或因功、或因言三者之一而不朽者已是不易,更遑論三者兼?zhèn)湔?,但李齊賢做到了,所以才能得到后人的一致推崇。
然而,“三不朽”不僅是后人對于李齊賢的褒揚之辭,同時還是李齊賢評價他人的標準,更是他自己的生命價值追求。李齊賢在《送金海府使鄭尚書國徑》中言道:“讀書思古人,常恨不同時……東人遺文手自錄,又有拙稿皆倔奇。一觀直欲覆醬瓿,攘攘可笑群兒癡。殷勤鏤板垂不朽,今世古人非子誰?!盵6](537)在這里,李齊賢有對于鄭尚書的贊揚,但是更有對于高麗朝出現(xiàn)不朽之文和不朽之人的殷切期待,同時也可發(fā)現(xiàn)他對于“三不朽” 的追求。李齊賢直接表達其對于“三不朽”追求的詩文不是很多,但是他的詠史懷古詩及其中所運用的各類中國典故卻體現(xiàn)出了他的這種思想與追求。
(一)“立功”的追求與對開國能臣的稱頌
作為古代文人,李齊賢具有“治國平天下”的強烈意愿,進而最大程度地實現(xiàn)自身的生命價值。為此,他向往“大丈四游,必取功名”的漢臣終軍,甚至希望自己能像初入長安,敢于題市門“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也”的司馬相如一樣,由此可見,李齊賢是以求取功名并實現(xiàn)不朽的生命價值作為自己的志向的。
李齊賢在其詠史懷古詩中歌詠了很多中國古代的開國能臣,如漢代的蕭何、曹參、陳平、韓信、劉敬等人。這些歷史人物立功的途徑不盡相同,有的因守業(yè)而功績卓著,有的因智謀而建功,但都名留千古。李齊賢稱頌這些歷史人物,顯然不只是因為他們在輔佐君王統(tǒng)一天下及實現(xiàn)國家富強的過程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更是因為李齊賢希望自己能像這些開國能臣一樣,為高麗朝立下不世功勛,進而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不朽。例如《蕭何》一詩:
秦家圖籍漢山河,功比曹參百倍加。
白首年來還見縶,只應羞殺召平瓜。[6](535)
此詩簡單地概括了漢代“開國第一侯”蕭何的一生,其著眼點一方面在蕭何為劉邦滅秦、統(tǒng)一天下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另一方面則在蕭何年老之后的情形。在這兩方面的前后對比中,詩人看似有諷刺蕭何不知進退之意,但是也體現(xiàn)了李齊賢作為一個臣子對于“功成身退”的理解。然而,對于李齊賢來說,他首先是希望自己能為高麗朝立下蕭何一樣的功業(yè)。在元朝期間,李齊賢曾為救忠宣王而四處奔走,也曾為高麗朝免于被元朝直接吞并而殫精竭慮。對于高麗朝文人來說,這些都是他立下的不朽功勛,但是李齊賢并沒有因此而自傲,相反,他一直希望能夠功成身退,因此在暮年,他多次向高麗國王上書請求辭官??梢哉f,李齊賢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蕭何》一詩中的思想,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得到后人的無限敬仰。
李齊賢對于我國漢朝很多開國元勛的贊頌都是建立在上述原因基礎(chǔ)之上的,所以在漢朝眾多功臣中,他雖然稱譽張良,也夸贊陳平,但最敬仰的卻是“隨蕭規(guī)”的曹參。在《曹參》一詩中,李齊賢寫道:
病瘡余痛九州同,俞扁何施藥砭功。
不作□呼終日醉,膠西枉見白頭翁。[6](535)
在這首詩中,李齊賢以醫(yī)病為喻,在看似病狀相同的情況下,俞跗、扁鵲兩位名醫(yī)卻能“施藥砭功”,究其因,是因為他們能找到病癥所在,對癥下藥。在李齊賢看來,曹參治國就如同俞跗、扁鵲治病一樣,找到了治國的根本,他按照膠西德高望重的蓋老先生的建議,推行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的政策,從而促進了漢朝早期社會經(jīng)濟的恢復和發(fā)展。事實上,李齊賢也希望能成為曹參一樣的能臣,在使國家強大的同時,還能使自己國家的人民富足。由此,他說曹參“不作□呼終日醉”,表面在描寫他不作為,無功可談,但是實際上卻于國于民有大功。
(二)“立德”的信仰與對忠臣的贊揚
在古代,“孝親”與“忠君”是立德之人所追求的德行之基。作為高麗朝時期傳播性理學重要人物之一的李齊賢,更是看重“忠孝”的意義,曾言“入為孝子出忠臣” ,[6](516)贊譽“高麗國王王昛,移孝為忠”。 [6](581)李齊賢詠史懷古詩中出現(xiàn)的中國古人多是大忠、大孝之人。例如,他為冬日為滿足母親“思筍煮羹食”心愿而哭筍,孝感天地的孟宗作詩。還特別稱贊既忠于國,又以德報怨、為后母“臥冰取魚”的孝子王祥。在李齊賢看來,“忠”與“孝”是“小孝孝于親,大孝忠于國”的一體兩面。王祥與孟宗在家能孝順父母,才會在朝為臣忠于國?!拔┲椅┬ⅰ敝模瑘远死铨R賢“忠孝,人臣之大節(jié)”“仕而所欲忠者主耳”的為臣理念,由此,“忠”成為了他愛國的內(nèi)在精神指向?!氨M心為忠 ” “事君以忠”,是李齊賢所秉持的重要思想,他希望自己一生如眾星“拱北辰之居所”一般,圍繞在君王身邊,為君為國“庶效忠誠”。他借對忠孝之士的贊頌,傳達其忠君愛國之情。
延祐丙辰(1316)夏,李齊賢奉命代忠宣王至成都、峨嵋進香,“道趙魏周秦之地,抵岐山之南,逾大散關(guān),過褒城釋,登棧道,人劍門以至成都。又舟行七日,方到所謂峨嵋山者”。[7](147)在此次蜀都之行中,李齊賢途經(jīng)比干墓時,憑吊比干,并思及另一位忠臣賢相魏征?!侗雀赡埂芬辉妼懙溃?/p>
周王封墓禮殷臣,為惜忠言見殺身。
何事華陽歸馬后,蒲輪不謝采薇人。
從來忿欲蔽良知,日暮令人有逆施。
哿矣親祠比干墓,胡然卻仆魏征碑。[6](509)
李齊賢在此詩中,雖然用了與比干和魏征相關(guān)的典故,看似歌頌了兩人的忠,卻“意在言外”,這與他強調(diào)的“古人多有詠史之作,若易曉而易厭,別在述其事,而無新意者也” [7](156)的觀點一致。即李齊賢化用比干、魏征二人之典,更多的是感慨臣子的“忠”需要君王的認可。他寫唐太宗既能“親祠比干墓”,卻又“胡然卻仆魏征碑”。這不是批評唐太宗的“忿欲”“日暮”,而是著力闡述君臣知遇是一件十分難得之事。當比干看到商紂王暴虐荒淫時,為了實現(xiàn)其忠,他來到摘星樓強諫三日不去。結(jié)果,商紂王不但沒聽取比干之諫言,反倒殺比干剖其心。而生前因直諫被唐太宗盛贊為忠臣賢相的魏征,卻在死后被唐太宗親毀其忠臣形象。唐太宗推倒魏征碑之行,足以證明他對魏征忠心的懷疑,雖然在征遼失敗后,他再次想起這位曾經(jīng)敢于直諫的忠臣,但君臣知遇的佳話卻受到了質(zhì)疑。
比干、魏征對國家和君王的忠心體現(xiàn)在他們?yōu)閲鴵鷳n,冒著犯逆鱗的危險敢于直諫的行為上,然而結(jié)果都未能得到君王的完全信任,這對于忠臣來說是一件可悲的事情。李齊賢一生為君、為國奔走于高麗與元朝之間,其忠心日月可鑒??墒窃谄浠貒?,卻受到一些群小的讒言構(gòu)陷,他深知雖有一顆忠心,其盡忠的道路卻未必能一帆風順。
“忠”可以體現(xiàn)在很多方面:慮國忘家可以稱得上“忠”;推賢盡誠也可以稱得上“忠”;危身利國也可以稱為“忠”;安居不念也算一種“忠”;臨患不反算得上“忠”;廉方公正也算為國盡“忠”;事君盡節(jié)也可謂“忠”。相對于比干來說,他更傾慕于像諸葛亮、藺相如那樣的智勇忠臣。他在《諸葛孔明祠堂》一詩中寫道:
群雄蜂起事紛拏,獨把經(jīng)綸臥草廬。
許國義高三顧后,出師謨遠七擒余。
木牛流馬誰能了,羽扇綸巾我自如。
千載忠誠懸日月,回頭魏晉但丘墟。[6](507)
詩中贊譽了在漢末諸侯并峙、群雄爭立、風起云涌的年代里,憑借自己的智慧,羽扇綸巾、儒雅鎮(zhèn)定地為劉蜀集團出謀劃策的諸葛亮。尤其是在劉備死后,諸葛亮不改其初衷,忠心輔佐劉禪,為劉蜀統(tǒng)一天下設計“七擒孟獲”,用“木?!薄傲黢R”讓司馬懿損失了大批糧草。如今三國鼎立的贏家魏國早已湮沒在歷史長河中,而諸葛亮的“忠誠”卻猶如日月高懸,千載不朽。
在《澠池》一詩中,李齊賢高揚藺相如面對強秦的風采,“杖劍立左右,叱咤生風雷。萬乘自擊缶,桓桓百萬兵”。[6](509)李齊賢生活的高麗時期,高麗對元朝的懼怕猶如老鼠對虎的擔心一樣,但是李齊賢希望自己能像藺相如一樣,或者說正是藺相如敢于面對強敵的無畏精神激勵著李齊賢不斷地為國為君爭利。
諸葛亮與藺相如都為國盡忠,但諸葛亮的“忠”主要表現(xiàn)為以智利國,藺相如的“忠”突出表現(xiàn)為以勇衛(wèi)國。李齊賢希望自己能做到像諸葛亮那樣竭盡一生精力,為國奔走;也希望能像藺相如那樣臨危不懼、不畏強敵。李齊賢確實做到了,當他聽說忠宣王因被其侄兒王暠等人讒陷,被元朝流放到吐蕃時,十分氣憤。一方面,為了高麗朝不被奸人掌權(quán);一方面,為了給忠宣王洗冤,李齊賢“守京師邸”,作詩《在上都,奉呈柳政丞、吳贊成》,以敘憤感之意:
去年怪事不忍聞,稷蜂肆毒蠅止樊。一封譴勅下天門,白日洶洶云雷屯。三韓主父皇外孫,一去萬里投西蕃。界天雪嶺逋昆侖,魍魎晝嘯黃河源?;仡^卻望榆塞垣,痛哭淚盡雙眸昏。衣冠縮縮疑排根,百煉繞指愁劉琨。孤臣孑立無攀援,守株舊轍瞻歸軒。信音漸稀空斷魂,天光那肯照覆盆。緹縈獻書悟至尊,好生仁化沾無垠。況今嗣王躬朝元,一言庶得蠲煩冤。豈料下車席未溫,鬩墻謗讟蛙蟈喧。葛藟誰令庇本根,四維蕩若風中幡。緬懷神圣起鐵原,櫛沐風雨饑忘飧。創(chuàng)垂蘿圖裕后昆,四百余載流風存。邇來事大義彌敦,世承禁臠榮諸藩。過如曰青何足論,有信尙可羞蘋蘩。桑谷生朝錫祉繁,法星退舍由片言。君臣之分父子恩,造次顛沛不可諼。至誠若能感乾坤,悔禍產(chǎn)祥猶掌翻。二公德馨逾蘭蓀,輔漢盛業(yè)推楊袁。故投苦語代叫閽,勿倚絲竹輕芹暄。[6](516)
李齊賢憤慨于忠宣王作為元朝的外孫(其母為元世祖之女元成公主忽都魯揭里迷失),竟被人構(gòu)陷而流放于蠻荒的、條件惡劣的西蕃之地。借用劉琨的“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之意,闡明堂堂的高麗王竟落到孤立無援、任人宰割的地步。而忠宣王是一位識禮、對元朝真誠奉行“事大”的君王,卻被自己的親人構(gòu)陷。所以在李齊賢看來,無論是從忠宣王的為人,還是從忠宣王與元朝的關(guān)系看,元朝都應該猶如葛藟庇護本根一樣相信忠宣王。李齊賢在其詩文之中不止一次提及中、朝之間多年的友好關(guān)系,如其在《題長安逆旅》一詩中寫道:“海上箕封禮義鄉(xiāng),曾修職貢荷龍光。河山萬世同盟國,雨露三朝異姓王。貝錦誰將委豺虎,干戈無奈到參商。扶持自有宗祧力,會見松都業(yè)更昌?!盵6](519)但是,從本質(zhì)上來說,李齊賢屢次提及中朝兩國傳統(tǒng)友誼的原因還是為了維護忠宣王以及高麗朝,并在其中表白了他的忠心。所以,當高麗朝面臨著將被元廷吞并的危機時,李齊賢敢于以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直面元廷,其《上征東省書》一文更是表明自己國家雖為小邦,可一旦被侵及疆土,“勤王敵愾之志” [6](616)會“益堅”,“欲抗天威”也是在所難免。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說元朝放過高麗,維護高麗應有的權(quán)益等等事跡都彰顯了李齊賢的拳拳忠心。
李齊賢的忠心既表現(xiàn)在護國之上,又體現(xiàn)在保君等方面,還表現(xiàn)在為了國家而應時刻提高警惕。例如《白溝》一詩:
誰將督亢餌強鄰,空費金繒歲結(jié)親。
尺水區(qū)區(qū)遏南牧,可能臥榻不容人。[6](517)
白溝自古是兵家爭奪之重地。戰(zhàn)國時秦國欲奪燕國的“白溝”和“督亢”為己有,引發(fā)了“荊軻刺秦王”之事。在宋、遼戰(zhàn)爭中,宋在寇準的堅持下,取得了抵抗戰(zhàn)爭的勝利,結(jié)果宋真宗卻“空費金繒歲結(jié)親”,以銀帛為條件求和于遼,宋朝半壁江山拱手讓人?!俺咚畢^(qū)區(qū)遏南牧,可能臥榻不容人”典出于宋太祖回絕南唐后主李煜求情時所言:“天下一家,臥榻之側(cè),豈可許他人鼾睡?!崩铨R賢用這兩個典故,表示對自己祖國的擔憂。他來到白溝這個曾經(jīng)被宋割給遼的傷痛之地,擔憂的是高麗能否在元朝虎視眈眈的覬覦下保住自己的領(lǐng)土。
在忠心為國的擔憂中,他極力高揚那些播揚正義的仁德之人。例如《王陵》一詩:
當時王呂議難勝,他日安劉力可能。
慈母一言今在耳,不因存沒負長陵。[6](535)
在這首詩中,李齊賢主要歌頌了品行正直的王陵,同時還歌頌其母美好的德行。再如《夏侯嬰》一詩:
攀龍附鳳豈無人,驂乘初終只一臣。
擁樹兩兒誠不忍,帝心應念放麑仁。[6](535)
這首詩用“擁樹”之典故,寫夏侯嬰之仁德。由上觀之,忠孝和仁義都是李齊賢非常重視的倫理思想,他不僅在他的詩文中通過引用中國的各類典故來頌揚忠孝和仁義思想,還積極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踐行這些思想,進而為后世的文人樹立了不朽的典范。
(三)“立言”的渴望與對中國著名文人的贊頌和學習
李齊賢的“功”和“德”都足以垂范后世,但從本質(zhì)上來說他是一位詩人,他用詩達志傳情并將其一生的經(jīng)歷、情感記錄了下來,其詩文成為朝鮮半島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同時,在“三不朽”中,對李齊賢影響最大的是那些因言而留名于世的文人,李齊賢不但記錄和表達了他對“立言者”,包括對于寫書論著育化后人者的向往與推崇,還積極向中國著名文人學習,進而成就了其在朝鮮半島古代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例如,他在《陸賈》一詩中就贊頌了有“說越之功”的陸賈:
將相同心業(yè)再昌,漢家聲教到南荒。
擊鮮樂飲真良計,枉費機關(guān)為辟陽。[6](536)
陸賈有因游說南越而使朝廷穩(wěn)定之功。劉邦平定中原后,趙佗在南越稱王,為“將相同心業(yè)再昌”,劉邦便派陸賈出使南越,將“漢家聲教到南荒”。陸賈細數(shù)趙佗的中原出身,又結(jié)合楚漢之爭的歷史,指出南越和漢朝實力上的強弱懸殊,曉以情理,迫使趙佗改顏謝罪。李齊賢夸贊陸賈在“擊鮮樂飲”中完成了此次任務,其言語功績比那些“枉費機關(guān)為辟陽”的人強很多。再如,對以著書育化后人的孔子,李齊賢并未專門作詩加以歌頌,但其儒學思想,尤其是“仁”“義”等思想,受孔子影響很大。在《入孔門則愿學者何事而代仲偃通錯則何以處之》一文中,李齊賢以《論語》中“孔子問志”之事,來闡述對“仁”與“禮”的認識。他還將“斷自唐虞,下訖于周”的刪書者孔子尊稱為“百王之師”。[6](581)
李齊賢對中國古代文人杜甫、李白、白居易、李商隱、“三蘇”、黃庭堅等人的不朽詩才非常仰慕。在中國期間,他曾到成都尋訪杜甫草堂,仿照杜甫的語言風格寫過《洞仙歌》。李齊賢對國事的記載、對民關(guān)懷的現(xiàn)實主義詩風,在很大程度上受杜甫影響,因此,李齊賢有“東國杜子美”之美譽。杜甫與蘇軾對李齊賢的影響,實際與高麗朝時期“學杜宗宋”的風氣有極大的關(guān)系,自新羅至高麗朝初,朝鮮詩壇崇尚唐詩,推崇李白、杜甫、韓愈和柳宗元,而高麗朝中、末葉則轉(zhuǎn)而宗宋,以崇尚蘇軾、歐陽修之詩為尚。在這樣的風氣影響下,杜甫、蘇軾等人的詩歌早已被高麗詩家所熟知,李齊賢夸贊杜甫“地偏江動蜀,天遠樹浮秦”之句,為“秦蜀傳神,而妙處正在阿堵中也”。[4](521)經(jīng)過峨眉山,想到了李白的《蜀道難》一詩。受李白影響,他還創(chuàng)作了《蜀道》與《路上(自蜀道歸燕)》兩詩。在詩歌理論方面,江西詩派的“奪胎換骨”“點鐵成金”等對朝鮮詩壇也影響很大,李齊賢就明確表示贊同黃庭堅“隨人作計終后人,自成一家乃逼真”的詩論。由此,可以看出李齊賢對這些“立言”不朽者的敬仰之心。
李齊賢贊頌那些因“立言”而不朽者,他同時也因其文章而不朽。李時發(fā)在《〈益齋亂稿〉跋》中贊譽說,李齊賢“道德文章之盛,傳之信史,載之志銘,班班可考,非后人之所容追贅也”。[8](620)確實,李齊賢對后世影響最著者,實為文學,并因之而得以不朽。
三、結(jié)語
李齊賢是朝鮮半島古代最為偉大的文人之一,其中詩歌的影響最大,但是李齊賢本身的影響卻大大超出了文學的范疇,其為國為民而殫精竭慮的道德品行同樣被后世無限敬仰。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作為封建社會的傳統(tǒng)文人,李齊賢一直將自身的功業(yè)追求、忠孝觀念乃至文章創(chuàng)作與高麗朝及其君王聯(lián)系在一起,或者說,李齊賢對于傳統(tǒng)的“三不朽”的倫理道德和生命價值的追求是與封建王朝和君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一點在他的很多詩歌之中都能夠有所發(fā)現(xiàn)。
李齊賢的詠史懷古詩是李齊賢在中國期間所創(chuàng)作的詩歌,其中多用中國的人、事及相關(guān)典故來表情達意。同時,這種情感雖是針對李齊賢自身的遭遇或國家民族的境況的,但是其詩歌及其情感狀態(tài)也明顯具有東亞傳統(tǒng)文人的共性,即將自身與國家、民族緊密地結(jié)合在一起,表現(xiàn)出東亞文人的強烈的“家國觀念”。而就詩歌本身而言,李齊賢的詠史懷古詩在化用中國典故的同時,又能靈活地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與高麗朝的實際,創(chuàng)作了“自成一家”且有新意的詩歌。在這些詩歌之中,李齊賢借追思、憑吊那些“不朽”的中國歷史人物,來傳達其渴望建功立業(yè)的愿望;借呼喚有仁義、忠孝之德的功臣來表現(xiàn)其忠君愛國的思想;同時又借歌頌那些依憑言行與文章而被歷史銘記的文人,來表達其渴望以文章傳世的宏愿??傊?,李齊賢“三不朽”的倫理道德思想與生命價值追求雖有其歷史的局限性,但是對于古代東亞文人來說,這種思想與追求卻是無法擺脫和剝離的,甚至可以說是東亞文人的共同體驗與心理。此外,伴隨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道德與文化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并出現(xiàn)了復興的跡象。[9](66~70)所以,當我們以當下的視角來審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東亞范圍內(nèi)的傳播與接收情況的時候,可以發(fā)現(xiàn),李齊賢詠史懷古詩中所體現(xiàn)的“三不朽”的倫理道德思想與生命價值追求對當今東亞的文化共同體與命運共同體建設同樣具有一定的借鑒和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1]《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左傳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韓]崔錫鼎:《<林西河集>重刊序》,《韓國文集叢刊(1)》,首爾:景仁文化社,1997年。
[3][韓]林再茂:《<西河集>跋》,《韓國文集叢刊(1)》,首爾:景仁文化社,1997年。
[4][韓]李齊賢:《益齋亂稿》,首爾:韓國古典翻譯院,1990年。
[5][韓]李寅燁:《<益齋亂稿>跋》,《韓國文集叢刊(2)》,首爾:景仁文化社,1997年。
[6][韓]李齊賢:《韓國文集叢刊(2)》,首爾:景仁文化社,1997年。
[7]蔡美花、趙季:《韓國詩話全編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
[8][韓]李時發(fā):《<益齋亂稿>跋》,《韓國文集叢刊(2)》,首爾:景仁文化社,1997年。
[9]楊輝:《儒家的“修身”論及其內(nèi)生現(xiàn)代性轉(zhuǎn)化》,《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17年第2期。
[責任編輯張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