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生
恣游人、無限馳驟,嬌馬車如水。
初來到大西北這片廣袤的大草原上,我的心便隨著這兒的藍天白云自由地翱翔,耳畔拂過“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的歌聲。有一個漂泊的靈魂,曾扶著一輛老式的自行車,在大西北的草原上漂泊。他路過達坂城,創(chuàng)作了《達坂城的姑娘》;他騎著車在大草原上,在卓瑪調皮的皮鞭下,誕生了《在那遙遠的地方》。騎著這輛自行車,王洛賓輾轉在大草原的各個角落,將西北的民歌收入囊中,整理成集子,傳播到五湖四海。
在那個年代泛黃的相片里,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車,人們悠閑地踩著踏板,也不必急匆匆趕往目的地。正如丁立梅在《風會記得一朵花的香》中寫下的文字:“活著的最好態(tài)度,原不是馬不停蹄一路飛奔,而是不辜負。不辜負身邊每一場花開,不辜負身邊一點一滴的擁有,用心地去欣賞,去熱愛,去感恩。每時,每刻?!笨v然在年老之后,王洛賓依然執(zhí)著地騎著這輛老自行車,在烏魯木齊的大街上成了一道風景。他懂得生活的真諦,便是在夕陽里,也騎著自行車悠閑地享受。
但隨著時光的推移,時代在變,人心也在變?!端俣扰c激情》的頻頻上映象征著這個時代的追求,人們不再渴望《從前慢》里“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這樣的生活。這個時代在飛速地變化著、前進著,生活在其中的我們,不得不加緊自己的步伐,在疾馳的小轎車里趕往前方。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慢下來,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曾幾何時,祖父的自行車載著年幼的我行駛在鄉(xiāng)間小路上,它承載著人間的一份真情;但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它載著王洛賓在大西北的草原上漂泊,給他以慰藉。于王洛賓而言,自行車與音樂一樣延續(xù)了他的生命,讓他的靈魂在西北音樂的殿堂里暢游。而如今,人們常常會因為堵車而忍不住破口大罵,車主與車主之間的感情被打破。我們只是簡單地把車當作我們的交通工具,王洛賓卻感恩于這輛自行車。人與車的感情,車主之間的感情,都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我總以為時代在帶著我們一同前進,但是,事實卻讓我羞愧,科技在飛速發(fā)展,而人的素質卻在急劇后退。相反,在那輛老式的自行車上,我看到的是人性美的靈魂。一輛老自行車,承載了多少生命的重量!
我渴望著,渴望著像王洛賓那樣騎著那輛老舊的自行車,回到人性最初的原點,在兩排水杉樹間前行,嘴里哼著那熟悉的旋律:“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點評
文章詩意裊裊。作者通過兩組鏡頭的對比來昭示主旨:一組是慢鏡頭,王洛賓騎的是老式自行車,但心情是悠閑的,能感受生活,享受生活,因而精神是豐盈的;另一組是快鏡頭,當代人駕的是疾馳的小轎車,心情是急躁的,在無奈地加緊步伐,趕往前方,因而精神是空虛的。這是發(fā)展的一個悖論,一邊是物質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而另一邊卻是人情美、人性美的不斷式微。但作者通過深刻的思辨最終指明了出口:人無法改變科技飛速發(fā)展的客觀環(huán)境,但可以改變自己浮躁的心境,放慢生活的節(jié)奏,回到人性最初的原點。這就使得文章既得詩意美感,又得理性光華,蘭質蕙心,熠熠生輝。
得分: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