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跨學科視域下文化研究新范式初探

2018-01-07 11:14袁文卓
中州學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文化研究傳播學文學

袁文卓

摘 要:“文化研究”自20世紀80年代末引入國內(nèi)以來,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不同學科從各自研究視域對其進行多維闡釋,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隨著文化研究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如何突破研究的固有藩籬,打破學科之間的學術壁壘,并在交叉學科視野下構建新型的文化研究范式,逐漸成為學界的關注點。這種新范式的構建需要從四個方面著手:第一,加強與國際“文化研究”學術界的溝通與交流。第二,要從不同的學科基點出發(fā),分別形成一定的學術研究圈,這些學術圈之間要更多地從“文化研究”本體出發(fā),進行深層次的交流和溝通,辯證地吸納各個學科視域下的“文化研究”成果。第三,高等院校應該在“文化研究”相關課程的開設,以及交叉學科學術方法的倡導與運用中,起到一種引導促進、示范和帶頭的作用。第四,“文化研究”應時刻保持對主流文化價值觀的引領。

關鍵詞:文化研究;傳播學;文學;新范式

中圖分類號:G0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751(2018)12-0160-06

萌生于西方當代文化研究視域中的“文化研究”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入國內(nèi)以來,呈現(xiàn)出蓬勃的生命力,“文化研究”逐漸被文學、傳播學、社會學等學科所借鑒和運用,不同學科從各自研究視域對其進行多維闡釋。以文學和傳播學為例,在文學學科的視域中,主要將文化研究視為一種西方文學理論的研究視角來推介;而傳播學領域中的文化研究,主要將視野聚焦于對大眾文化的研究,重點考察傳播媒介的信息由發(fā)布到反饋的全過程。由此可知,“文化研究”在引入中國之后,經(jīng)過不同學科的發(fā)展與闡釋,逐漸形成不同的學術范式和研究路徑。從不同學科視野中的文化研究著手,不僅可以厘清各學科中文化研究的側重點,而且可以為我們創(chuàng)造性地吸收各學科領域的文化研究模式,提供某種借鑒與參考。

一、文學視野中的文化研究轉向

提到“文化”和“文學”,不少學者經(jīng)常將二者混為一談,其實“文化”的概念要遠大于“文學”。文學視野中的“文化研究”,更多時候是作為一種西方文學理論引入文學研究。譬如馬新國在《西方文論史》第三版出版時,特意增設“文化研究批判理論”一章,他從“文化研究的由來與發(fā)展”和“文化研究的主要問題域與研究方法”兩個層面,對文化研究進行推介與闡釋。陶東風在主編《文學理論基本問題》一書時,也將“文學和文化、道德及意識形態(tài)”①列單章進行探討。其實不論是從文論批評的視角來對“文化研究”進行闡釋,還是從“文化”與“文學”之間比較的視野來對其進行界定,學界儼然已經(jīng)注意到“文化研究”這一概念本身所具有的學術張力。但如果忽略中國具體的文化語境,未從深層意義厘清文化研究誕生發(fā)展的歷史背景,顯然不利于對問題本身的掘進與探究。

首先,應該明晰“文化研究”并不等于“對文化的研究”。我國對文化的研究古已有之,“文化研究”則起源于西方?!拔幕芯俊狈浅V匾曃幕旧淼摹吧鐣δ堋雹冢⒆裱洹白陨淼囊?guī)律”③。有論者曾指出:“文化研究發(fā)端于文學批評,受惠于新左派知識分子的文化政治,這些政治激進派也無志直接在政治和經(jīng)濟上改造現(xiàn)存資本主義,只好從思想和文化角度入手進行社會批判和抗爭,力求整個社會朝著更加民主和公正的方向走去。”④其實“文化研究”之所誕生于西方,主要是由于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們期待從理論研究的視野,即意識形態(tài)與文化研究的角度,來解釋經(jīng)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存在的一些與實際不相符的情況。除此之外,當時英國國內(nèi)存在的“精英主義的文化和文學批評傳統(tǒng)受到了新通俗文學的沖擊”⑤。以往被排斥于主流文化之外的通俗文化,在發(fā)展過程中呈現(xiàn)出勃勃生機,并對精英文化構成巨大的沖擊,文化界亟須對通俗文化做出重新的調整與規(guī)約。

其次,文學研究很顯然已被囊括進文化研究的體系和范疇。文化研究涉及的領域很廣,如社會階級、性別以及種族差異,邊緣以及亞文化,消費以及大眾文化(廣播電視音樂等流行文化)等都屬于文化研究的范疇。一般認為,在文學研究中運用到的方法和范式,也可以運用于文化研究;同樣,文化研究中的視野和學術創(chuàng)新,也可以運用于文學研究,這兩者之間可以互補互通。有論者曾從文學變革轉型的背景出發(fā),指出新時期以來的文學以及文學研究發(fā)生了兩次較大的轉向:“第一次轉向從80年代初期開始,文學實踐上由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向現(xiàn)代性形態(tài)轉向,與此相關聯(lián),文學研究也開始從‘外部研究轉向‘內(nèi)部研究,或者說是由社會歷史批評轉向審美批評;第二次是90年代以來,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學不斷走向泛化,走向邊緣化、大眾化、世俗化,文學研究也再次由內(nèi)向外突圍轉向,即由審美批評走向文化研究?!雹迣嶋H上,第一次轉向自“文革”結束后便已經(jīng)開始,第二次轉向則始于1992年市場經(jīng)濟體制逐步確立之后。如果以20世紀80年代中期為界,文學以及文學研究的范式實際上已經(jīng)開始發(fā)生轉化。其實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以劉心武的《班主任》等一批作品的發(fā)表為標志,文藝界已經(jīng)開始對之前的文學創(chuàng)作模式進行反思。這一時期,伴隨著“人道主義”的復歸,出現(xiàn)了具有較大影響的80年代新啟蒙文學,它以“傷痕文學”和“反思文學”為標志。這一時期,文學更多扮演的是一種打破思想禁忌、解放思想的角色,與公眾保持著密切聯(lián)系。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隨著“方法論”熱潮的來襲以及“尋根文學”的出現(xiàn),文學開始回歸本體,并朝著自身內(nèi)部進行深挖。20世紀90年代之后,隨著消費主義熱潮的來臨,出現(xiàn)文化研究的熱潮,文學自身也不斷調整以便適應轉型社會。因此,20世紀80年代的文學研究范式,大抵經(jīng)歷了一種由“外部研究”向“內(nèi)部研究”、由“社會歷史批評”向“形式主義批評”的范式轉換。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化研究”的地位和作用愈發(fā)凸顯,實際上也發(fā)生了由“文學研究”向“文化研究”的轉化。

既然“文化研究”發(fā)源于“文學研究”,那么這種由“文學”到“文化”的研究轉向到底是“文學研究”范圍和領域的拓展,還是“文化研究”對“文學研究”的“侵略”呢?有學者曾指出:“文學研究向文化研究的轉向,反映的是所謂的文學研究者不甘心于現(xiàn)實生活干預的無力感,體現(xiàn)的是人文社會工作者的責任感,尋求的是對人類命運的終極關懷?!雹哌@種觀點已經(jīng)在某種程度上觸及問題的核心。在筆者看來,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文化研究”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背后,不僅有文學研究者本身所具有的社會責任感這一內(nèi)在驅動力,而且有日益變化和發(fā)展的社會經(jīng)濟與政治環(huán)境這一外在驅動力。從文學研究的本身而言,純文學在網(wǎng)絡文學、通俗文學以及消費文學等大眾化的熱潮中,逐漸失去20世紀80年代初期那種與公眾的緊密關系。尤其當文學面臨“失卻轟動效應”、大眾對娛樂文化日益尊崇的嚴峻現(xiàn)實時,以往以高姿態(tài)示人的純文學本身必須進行較大的調整。在這一調整過程中,市場和公眾的審美趣味對文學市場的分割會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其結果便是將純文學融入20世紀90年代多元化文學并存的格局之中。事實上,在20世紀90年代消費社會的具體語境下,純文學實際上也在積極調整自身以便更好地融入轉型社會。有論者指出:“文化研究是對原有文學研究范式的全面改造。在對象上,文化研究已從文學經(jīng)典走向了大眾文本;在方法上,文化研究從審美沉浸走向文化分析;在結果上,文化研究從封閉的文學理論知識體系走向了大眾的文化實踐;在思維方式上,文化研究從原來文藝學中的本質主義走向了后結構主義式的文化語境政治闡釋。所有這些轉變都使得文化研究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文藝學研究。”⑧由此可見,文學視野中的“文化研究”已經(jīng)發(fā)生了轉向。為此,也有研究者坦言:“從文學研究到文化研究的范式轉型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學科更名、院系換牌的問題。文化研究挑戰(zhàn)的不僅是關于‘文學、‘經(jīng)典等理論假說,它還有一個更大的目標,即以學科為形式的學院知識組織體系?!雹崞鋵嵾@樣還不夠,我們需要在結合“文化研究”具體語境的前提下,破除學科之間的固有壁壘,營造一種新的闡釋框架與范式。

二、傳播學視野中的文化研究

在文學視域里,“文化研究”已經(jīng)發(fā)生轉向,那么在傳播學視域中的“文化研究”又會具有怎樣的內(nèi)核與外延呢?厘清傳播學視域中“文化研究”的發(fā)展路徑,首先要回溯傳播學在中國的發(fā)展史。早在20世紀20至30年代,傳播學相關的理論知識便開始在國內(nèi)傳播,后來囿于國內(nèi)外的局勢和環(huán)境而一度中斷。改革開放之后,傳播學開始作為一門學科走進大學課堂,“1999年以后進入持續(xù)的引進、研究的高漲期”⑩。作為一門研究社會信息系統(tǒng)及其運行規(guī)律的科學的交叉學科,傳播學自誕生之初便與新聞學、文化人類學、文學、社會學等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從社會傳播的系統(tǒng)性角度來看,傳播學通??梢苑譃槿祟悅鞑?、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和大眾傳播這五種基本類型。在這幾種傳播類型中,前四種傳播模式均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互通,大眾傳播具有前四種傳播模式所不具備的特質。大眾傳播主要指的是“專業(yè)傳播機構從事的有組織的傳播活動;傳播對象是廣泛而分散的、不定量多數(shù)的一般社會成員;采用現(xiàn)代化技術手段大量生產(chǎn)、復制和傳播信息;傳播內(nèi)容是公開的,有別于私下或內(nèi)部傳播活動;大眾傳播也有反饋機制,但這種反饋一般是滯后的,受眾對傳播過程缺乏即時的干預能力”B11。大眾傳播的傳播主體直接指向具有組織能力的傳播機構,面對的傳播對象則是全體的社會成員。在傳播過程中,大眾傳播采用的是現(xiàn)代化的技術手段,是一種公開的傳播。由于大眾傳播屬于一種單向度的給予和議程設置,因此受眾的反饋機制和渠道有限。

談到傳播學視野中的“文化研究”的發(fā)展嬗變,不能忽略霍爾的影響?;魻栐趽尾骱泊髮W當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之后,將20世紀60年代以后的結構主義、后結構主義思潮,與中心在成立之初確立的學術宗旨結合起來,使得其理論著作重心集中于對媒介、意識形態(tài)、文化身份以及民族志這一類問題的探究。隨著文化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文化研究更多的指向大眾文化研究。理查德·約翰遜曾在《究竟何謂文化研究》一文中指出:“文化研究主要指的是大眾文化研究。”B12在當下文化研究的語境之下,文化研究的研究重心似乎已向大眾文化傾斜。眾所周知,大眾文化的核心是傳播媒介。在當今流行文化以及大眾文化元素中,那些諸如電視娛樂節(jié)目等流行元素和符號,已經(jīng)逐漸成為文化研究的重要領域。這些潛移默化的轉變,在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看來,都屬于嚴肅并且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研究課題。

既然傳播學視野中的“文化研究”主要指向的是大眾文化研究。那么究竟何為“大眾傳播”?一般認為,大眾傳播主要是指“專業(yè)化的媒介組織運用先進的傳播技術和產(chǎn)業(yè)化手段,以社會上一般大眾為對象而進行的大規(guī)模的信息生產(chǎn)和傳播活動”B13。這種專業(yè)化的媒介組織通常指的是新聞發(fā)布機構,比如報社、廣播電臺以及電視臺等。而“社會上一般大眾”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受眾,他們既是媒介信息的接受者,也是媒介生產(chǎn)和運行最直接的消費者。關于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不同學者從各自的研究角度進行了多維闡釋。譬如H.拉斯韋爾提出了三功能說(環(huán)境監(jiān)視功能、社會聯(lián)系與協(xié)調功能、社會遺產(chǎn)傳承功能);美國學者C.R.賴特在H.拉斯韋爾基礎上拓展至四功能說(環(huán)境監(jiān)視、解釋與規(guī)定、社會化功能、提供娛樂);施拉姆對前兩者的功能觀進行總結和提煉,并從政治功能、經(jīng)濟功能以及一般社會功能三個方面進行了概括;拉扎斯菲爾德和默頓則特別強調了大眾傳播的“社會地位賦予功能”“社會規(guī)范強調功能”和“作為負面功能的麻醉作用”這三種功能。從傳播學學科視域中的文化研究指向以及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可以看出,文化研究在傳播學中主要的研究基點幾乎貫穿了傳播媒介信息傳遞的全過程。正是因為大眾文化研究涵蓋諸如電視廣播報紙、電影音樂以及消費和流行文化等各類信息傳播活動,從而使得從多元角度進行文化研究成為可能。

從方法論的視角看,傳播學中主要采取的是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盡管在一定時期里,這種學術方法對傳播學學科的發(fā)展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但隨著消費主義和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實證主義方法由于本身對人文關懷的缺失,逐漸凸顯出研究的弊病。有論者曾指出:“隨著商業(yè)贊助和政治干預的不斷影響,實證研究漸漸偏離了維護民主的初心,狹隘化到以一種工具理性的視角來看待傳播技術:將受眾降格為單一的變量因素,用冷冰冰的量化方法測量旨在改變其態(tài)度和行為的短期效果?!盉14傳播學視域中所常用的實證方法,由于缺少探討媒介與社會關系的人本主義精神而備受詬病。然而,人本主義關懷卻是文學學科里慣用的重要方法。感時憂國的文學傳統(tǒng),悲天憫人的人文情懷,在中國文學中隨處可見。由此觀之,在具體的發(fā)展過程中,文學和傳播學這兩個學科在“文化研究”等層面,實際上可以實現(xiàn)更為廣泛的互動與溝通。

三、關于建構文化研究新范式的思考

通過對傳播學和文學視域中文化研究的考察,我們對這兩種學科中的“文化研究”概念的內(nèi)涵與外延有了一個基本認識。文學視域中的“文化研究”主要是以一種西方文學思潮的視角來看待文化研究?,F(xiàn)代性、后現(xiàn)代性、結構主義、后結構主義、消費文化以及流行文化,幾乎都被囊括進文化研究的“大包裹”中。正是由于“文化研究”本身的這種屬性特質,才賦予其研究本身很大的學術彈性。傳播學中引入“文化研究”,則主要集中于對大眾文化本身的探索。大眾文化的核心是傳播媒介,傳播學中關注的“文化研究”主要是對大眾傳播媒介本身的研究與探討。文學學科引入“文化研究”是文學在市場化的作用下所做出的積極調整,由“文學研究”轉向“文化研究”不僅是大眾文化發(fā)展的結果,更是文學發(fā)展到新時期的必然之選。從某種程度而言,由“文學研究”向“文化研究”的轉型和嬗變,不僅是市場化作用下文學自身調整的結果,其背后還有政府這只無形的手,這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

對于“文化研究”而言,不僅要從內(nèi)部研究與外部研究雙重視域著手,去探尋“文化研究”的固有學術路徑,還必須打破學科與專業(yè)之間的限制壁壘,在交叉學科的視野里構建“文化研究”的新范式。構建“文化研究”的新范式,要突破之前的單一學科限制,創(chuàng)造性地融合文學與傳播學等多學科視域中有關“文化研究”的學術路徑。這一學術理路的立論基點,首先在于肯定“文化研究”作為當今熱門學術研究關鍵詞本身所具有的理論價值。破除學科之間的壁壘,有利于將不同學科中對“文化研究”的方法和范式進行組合、升華、調整和提煉,達到化為己用的目的。究竟應該如何開闊思路,并在此基礎上建構新的“文化研究”范式呢?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第一,從“文化研究”的外部而言,應該加強與國際“文化研究”學術界的溝通與交流?!拔幕芯俊迸d起于英國,并在歐美國家得到長足的發(fā)展,這一外部語境和研究資源不應被遮蔽。但同時,我們也不應忽視本國的具體情況,必須在充分考察“文化研究”在西方發(fā)展嬗變的基礎之上進行批判式吸收。有論者曾指出:“在后殖民批判與第三世界批評領域,忽視第一世界國家與第三世界國家(或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的歷史與文化錯位,機械‘進口、搬用西方文化理論的話語乃至話題的現(xiàn)象同樣十分普遍。”B15因此,我們在汲取西方文化研究的相關理論的過程中,絕不能生搬硬套和“強制闡釋”B16,而必須結合本土的具體學術語境。因為意識形態(tài)以及國情的具體差異,我國面臨著與國外不同的社會背景和文化模式,因此對于“文化研究”相應的研究對象也應該有所區(qū)別。尤其是當伯明翰學派在后現(xiàn)代轉向的過程中,由于“過于倚重語言學—符號學模式的意義建構論”B17,造成忽視政治經(jīng)濟以及社會政治模式的弊端,我們更應該引以為戒。因此,中國化的“文化研究”模式,必須是基于充分論證和理性思考基礎之上,汲取西方文化研究過程中的優(yōu)點,權衡利弊之后形成的富有中國特色的綜合學術本體。

第二,從“文化研究”的內(nèi)部來看,要從不同的學科基點出發(fā),分別形成一定的學術研究圈,圍繞各自的研究圈和學術團體又會形成一定數(shù)量的研究群。例如,從新聞傳播學學科出發(fā)的學者,形成“文化傳播研究群”;從文學研究和藝術研究等人文社會科學出發(fā)的學者,形成“文化藝術理論研究群”。當然,如今的文化研究并非僅局限于這兩支文化研究群體,還有社會學及其他學科中的研究群體。盡管這些研究群體已取得較為豐碩的科研成果和理論實績,但它們各自為政、互不搭理的格局必須改變,因為文化研究的各個學術圈之間需要進行深層次的交流和溝通。這種交流互通,應該突破單純學科方法之間的互鑒,更多地從“文化研究”本體出發(fā),辯證地吸納各個學科視域下的“文化研究”成果,少一些學科之間固有研究理路的爭論,多一些學科之間方法和理論的交流與互通。

就文學和傳播學這兩個學科之間有關“文化研究”的具體操作而言,文學學科尤其是文學評論這一領域,可以更多地借鑒傳播學中大眾傳播媒介的社會批判功能;在傳播學領域,則應該更廣泛地吸納文學學科領域里的人文關懷,以便打破之前單純依靠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所造成的工具模式化等忽視具體語境的弊病。在批評方面,文學和傳播學面臨著相同的問題。譬如在新聞傳播學領域,與管理學派對應的批判學派所提出的主張往往以批判的立場直面現(xiàn)實問題,在切中時弊的同時,也對社會發(fā)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而這種批判立場和批評意識,在文學領域里也同樣需要得到廣泛運用。當文學批評家在評判具體的文學作品時,會采用社會歷史批判的方法對其進行綜合評價。因此,這種社會批判的視角,值得被文學學科進一步深入借鑒與運用。除此之外,這種批評視角本身對知識分子也提出了一定要求。作為當代知識分子,一方面應該更多地肩負起社會賦予的批評職責與使命;而另一方面,也應該在消費文化的語境下,去更多地發(fā)揮知識分子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自覺捍衛(wèi)純文學的固有陣地/傳播學批判的基本立場。

第三,高等院校應該在“文化研究”相關課程的開設,以及交叉學科學術方法的倡導與運用中,起到一種引導促進、示范和帶頭的作用。2004年7月1日,國內(nèi)首個“文化研究系”在上海大學成立。這標志著中國高等院校真正開始思考在學科間互融前提下,不斷尋求“文化研究”模式闡釋路徑的創(chuàng)造與更新。文化研究系具有跨學科和跨專業(yè)性,它的設立打破了學科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從而也向交叉學科視域下“文化研究”的探討邁進了一步?!斑@種新型的系(Program)和傳統(tǒng)意義上的院系(department)有所不同,文化研究系側重學術科研,具有研究型的特點,旨在培養(yǎng)眼界開闊、能夠批判性的分析和研究當代中國文化現(xiàn)實的專門人才?!盉18換言之,文化研究系旨在打破傳統(tǒng)單一的知識結構,其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跨學科視野的復合型人才。以往中國大學學科的院系設置,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某一門學科領域里面的專門人才。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社會對跨學科專門人才的需求量急劇增加,之前單一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以及學科之間的壁壘,已然不能滿足社會對相關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從這種程度而言,上海大學文化研究系的成立可謂恰逢其時。畢竟,跨文化和交叉學科的成立初衷和發(fā)展理念,直面當下文化研究所面臨的現(xiàn)實性問題,它一方面具有較強的前瞻性;另一方面對于我們進一步探索符合本國特色的“文化研究”闡釋新模式具有重大意義。

第四,“文化研究”應時刻保持對主流文化價值觀的引領。如上所述,在文學和傳播學學科領域中,往往存在著一系列共通的問題。如新聞傳播學中通常會論及“新聞娛樂化”與公眾社會責任感之間的關系問題;而文學評論中,也常常會提到評論家對作家作品優(yōu)劣與否的評價,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著文學作品的生產(chǎn)機制等。傳播學視域里通常將“新聞娛樂化”視為一種能夠起到“社會減壓閥”作用的機制。即便如此,這里也涉及一個“度”的問題。具體來說,大眾的確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他們從客觀上需要娛樂化的消費來幫助減負。譬如娛樂節(jié)目,像前些年某地方衛(wèi)視推出來的收視率火爆的《快樂女生》《加油好男兒》,以及現(xiàn)在仍然風行的《中國好歌聲》(以前叫《中國好聲音》)之類的娛樂節(jié)目,在很大程度迎合了大眾消遣以及減壓的目的而深受歡迎。這些面向受眾社會需求推出來的娛樂節(jié)目本身無可厚非,但這里存在著一個媒介對社會公眾樹立正確價值觀、提升審美旨趣進行適當合理引領的問題。如果新聞娛樂化超過了一個“度”,勢必會降低整個社會公眾的思考深度,進而造成整個社會的浮躁。同樣,在文學研究領域,純文學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面臨著各種危機,網(wǎng)絡、微博、微信等新興技術手段的出現(xiàn)催生諸多的網(wǎng)絡推手,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社交平臺發(fā)布博客或網(wǎng)絡小說,純文學失去了以往與公眾的“蜜月期”而處于尷尬的境地。這些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而勃興的大眾文學雖然不乏深刻的作品,但更多的是市場化驅動的結果。一味地迎合讀者口味,不僅會降低文學本身的價值性,而且會造成經(jīng)典閱讀的缺失,弱化知識分子啟蒙的立場。如果新一代的青年們很少去閱讀那些被文學史上奉為經(jīng)典的作品,而是一味地追求趣味和玩味,那么帶來的直接后果便是公眾社會責任感的普遍缺失,文學對社會公眾價值觀的塑造和引導能力下降。因此,即便“文化研究”骨子里面充滿著批判的意味,但它同時也肩負著如何在發(fā)展過程中更好地弘揚社會價值觀,以及如何實現(xiàn)對主流價值觀的正確引領等現(xiàn)實性使命。而這些,無疑都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綜上所述,新型文化研究范式的構建,必須突破以往學科之間的學術壁壘,營造出一種互補互通的研究模式。傳播學和文學作為彼此獨立的學科體系,在“文化研究”這一層面有著諸多的共同之處,取得了一定的學術成果。然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文化研究需要實現(xiàn)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研究,不斷取長補短,更好地融入對啟蒙現(xiàn)代性的闡釋。學界一方面呼吁“文化研究”要打破固有的學術思維,構建新的研究路徑;而另一方面,以往單一的學科培養(yǎng)模式和體系已經(jīng)無法適應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以上海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南京大學等為代表的一批高等院校已經(jīng)開始在培養(yǎng)模式上進行探索與創(chuàng)新。在這一過程中,文化研究系、文化傳播學等一批新型的交叉學科應運而生,“文化研究”也開始逐漸打破單科的限制。

就“文化研究”而言,我們在引入和發(fā)展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結合具體的國情語境,從客觀上為構建新型的文化研究范式提供可能。學科之間的單一性、封閉性、自大性,是新型文化研究范式構建的重要阻礙。換而言之,學科之間的交叉性、互補性、開放性應該成為新型文化研究范式構建的理論基點??上驳氖?,已有不少學者關注到了文化研究目前的困境和阻礙,正在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促進文化研究在我國更好的發(fā)展與革新,從這一角度而言,文化研究新范式的構建是值得我們不斷去探索和深究的。

注釋

①陶東風:《文學理論基本問題》,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頁。

②王軒:《后馬克思主義視域下文化研究范式的轉換》,《智庫時代》2018年第30期。

③王文兵、孟憲平:《歷史與現(xiàn)實維度中的文化研究范式分析》,《嶺南學刊》2018年第4期。

④趙一凡:《西方文論關鍵詞》,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566—567頁。

⑤馬新國:《西方文論史》(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660頁。

⑥賴大仁:《全球化語境與文學研究的轉向——近年來“文化研究轉向”問題討論述評》,《江漢論壇》2004年第7期。

⑦胡喬美:《關于文學研究的“文化轉向”問題》,《安徽文學》2009年第5期。

⑧李勇:《文化、媒體與人文——文藝學范式轉型的三個方向》,《文藝爭鳴》2006年第6期。

⑨楊玲:《論從文學研究到文化研究的范式轉型》,《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5期。

⑩陳力丹:《傳播學在中國》,《東南傳播》2015年第7期。

B11B13郭慶光:《傳播學教程》(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99頁。

B12石義彬:《單向度、超真實、內(nèi)爆——批判視野中的當代西方傳播思想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122頁。

B14郝雨、王家?。骸秱鞑W范式危機的學術轉型與路徑拓展——詹姆斯·凱瑞傳播儀式觀的理論溯源及文化取向新論》,《社會科學》2017年第6期。

B15陶東風:《文化研究:西方話語與中國語境》,《文藝研究》1998年第5期。

B16張江:《強制闡釋論》,《文學評論》2014年第6期。

B17徐小霞:《文化研究的范式轉型:從文化表征到文化政策》,《西藏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2期。

B18曉忠:《上海大學文化研究系成立》,《社會科學報》2004年7月15日。

責任編輯:采 薇

猜你喜歡
文化研究傳播學文學
我們需要文學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2016央視春晚“咻一咻”的傳播學解析
科技文化視閾下的文學研究概述
傳播學視閾下新一代“四有”革命軍人的培養(yǎng)研究
相遇中的“傳播”:傳播學研究反思
“文化研究”與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的新視野
理論的終結與新生
大數(shù)據(jù)的傳播學解讀
我與文學三十年
藁城市| 出国| 大关县| 华宁县| 嘉鱼县| 锡林浩特市| 石楼县| 商水县| 望谟县| 淳安县| 济源市| 特克斯县| 合肥市| 陆河县| 永川市| 宁南县| 石棉县| 开阳县| 崇左市| 揭东县| 绥宁县| 南陵县| 吉木乃县| 壤塘县| 谷城县| 军事| 株洲市| 承德县| 沂南县| 富阳市| 涪陵区| 红桥区| 抚州市| 芒康县| 丰原市| 余江县| 大埔县| 昭平县| 中方县| 虞城县| 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