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迎春
管理學是中職經濟類和管理類專業(yè)的基礎課程,掌握基本的管理學思想、理論和技能不但有利于學生畢業(yè)后快速地進入工作狀態(tài),還有利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因此,中職學校越來越重視經濟類和管理類專業(yè)的管理學教學。然而,管理學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都很強的方法論學科,教材字面意思易懂,文字背后蘊含的管理學原理、理論和方法卻抽象枯燥,學生難理解,老師難講解。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在實際教學中,筆者常根據學生特點和教學需要,采用講故事的辦法來啟發(fā)學生,活躍課堂。
一、中職學生的特點
中職生難以理解管理學原理、理論和方法,不但與管理學的學科特點有關,還與中職生本身的特點有關。
1.學習基礎薄弱,學習信心不足
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的學生主要來源于參加中考后未被普通高中錄取的初中畢業(yè)生。他們的學習基礎十分薄弱,不少中職生的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總分還不到200分(2017年廣東省河源市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總分為713分,其中文化科660分,體育科53分)。也就是說,如果按各科100分計算,這部分學生的中考平均分還不足30分。如此低的分數,如此薄弱的文化基礎,想要在中職學校學好各門課程,實屬不易,更何況是抽象枯燥的管理學。不少學生還沒有開始學,心里就已經沒了信心和底氣。
2.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習慣不好,學習興趣不足
大部分中職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習慣不好,學習興趣不足。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學,怎樣去學。有些學生上課無精打采,魂不守舍,對上課的老師視而不見,對老師所講授的課程內容聽而不聞;有些學生一上課就趴在桌子上睡覺,根本不把上課的老師放在眼里;有些學生干脆不到課室,逃課在宿舍睡覺或玩游戲等。和普通高中的學生相比,大部分中職生從小就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談不上濃厚的學習興趣了。
3.精力充沛,好奇心強,容易引導
中職階段的學生多處在十五歲到十七歲之間,還沒有完全定性。他們精力充沛,好奇心強,很容易被老師引導。中職學校的老師如果善于抓住中職生的這一特點,循循善誘,適時引導,不但能夠促使他們掌握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熟練的職業(yè)技能,還能夠拓寬他們的知識視野,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使他們擁有積極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二、故事在《管理學》教學中的作用
故事是一種文學體裁,側重于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來描述某一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所講述的事件形象生動,富有哲理,耐人尋味,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啟發(fā)性,用在《管理學》教學中,可以起到活躍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啟發(fā)學生思考,幫助學生理解管理學知識的作用。
1.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管理學》理論性強,枯燥乏味,在教學中,如果處理不當,學生很快就會對這門學科產生厭倦和抵觸情緒。故事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對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師如果能夠結合教學內容適時地講述一兩個學生感興趣的小故事,整堂課程就會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因為故事而變得高漲。
2.啟發(fā)學生思考,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故事,有的生動有趣,有的蘊含哲理,有的發(fā)人深省。教師如果能夠根據實際教學需要,選擇與管理學原理或理論聯(lián)系緊密的故事,就可以利用故事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借助生動有趣的故事輕輕松松地理解高度概括的管理學原理和理論。
三、如何在中職《管理學》教學中講故事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怎樣講故事才能充分地利用生動有趣的故事來詮釋枯燥乏味的管理學原理和理論呢?
1.情理結合,根據教學需要講故事
利用故事進行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其目的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通過故事理解管理學原理,分辨管理學概念,運用管理學方法。因此,教師在《管理學》教學中講故事必須以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為依據,密切聯(lián)系教學需要,充分結合專業(yè)特點,認真選擇和講解故事,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管理學原理、理論和方法。
在《管理學》教學中講故事不難,但要根據實際教學需要有效地講故事卻不容易。它不但需要任課教師擁有豐富的故事儲備,還需要任課教師在平日里對自己所熟悉的故事進行分類和提煉,明確故事的主要內容,理解故事所蘊含的哲理。老師只有將故事所蘊含的哲理與管理學所闡釋的基本原理結合起來,才能啟發(fā)和引導學生,讓學生有醍醐灌頂之感。
2.長度適中,根據教學進度講故事
在實際教學中,每一門學科都有其規(guī)定的教學課時,教師只能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進度、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對象,選擇長度適中,適合教學需求的故事。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單個的教學故事一般控制在1-3分鐘內比較適宜,盡量不要超過5分鐘,除非這個故事可以貫穿和統(tǒng)領整節(jié)或整章內容。如上述例子中,課堂導入,約2分鐘;師生一起學習控制的含義和作用,約13分鐘;教師或學生講述故事,約2分鐘;學生回答教師提問,約6分鐘;教師講解三個管理學概念,約5分鐘;師生一起結合故事分析三個概念的內涵及優(yōu)缺點,約10分鐘;老師出題檢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約5分鐘;課堂小結,約2分鐘。一節(jié)課45分鐘,教師僅用了18分鐘左右的時間來讓學生聽故事,分析故事,利用故事理解和掌握三個管理學概念,解決課堂難點??梢姡趯嶋H教學中,教師只有根據教學需要選擇長度適中的故事,才可以有效地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使管理學課堂變得既有序又有趣。
3.淺顯易懂,根據學生基礎講故事
中職生的學習基礎薄弱,學習信心不足,理解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有限。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選擇那些淺顯易懂的故事。淺顯的故事通常也蘊含著深奧的哲理,只要我們運用得當,將它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同樣可以起到活躍課堂,啟發(fā)學生,幫助學生理解管理學理論和原理的作用。如上述的故事,雖內容簡短,但發(fā)人深省。學生一聽就知道故事講的是什么,說明了什么道理。老師只需稍作引導,學生就能輕松地將故事中的三種情形同管理學中的三個概念聯(lián)系起來,快速地理解和掌握這三個概念并將其運用到實踐中去。
可見,利用這種淺顯易懂的故事來詮釋枯燥抽象的管理學原理和理論,學生聽著有趣,老師講著也輕松。
4.喜聞樂見,根據學生特點講故事
大部分中職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興趣淡薄,很難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但他們精力充沛,好奇心強,容易受影響。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時,應盡量根據中職生的特點,選擇那些新奇、生動、有趣的故事,最好是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因為這樣的故事最容易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喜歡上管理學,愿意參與到《管理學》教學中來。
要找到這樣的故事,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它需要教師們盡可能地走進學生的生活,了解學生的喜好,理解學生的思想,有意識有目的地收集和整理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這些故事可以是學生身邊實實在在發(fā)生的故事,也可以是最近報道的新聞時事,還可以是影響深遠的歷史故事。換言之,只要是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益的故事,都可以為教師所用。
總之,教師在選擇故事時,不但要考慮學生的喜好和特點,還要考慮實際的教學需要,使我們所選擇的故事既有趣又有用,從而實現(xiàn)利用故事活躍課堂,啟發(fā)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和掌握管理學知識,讓學生喜歡管理學,愛上管理學的目的。
責任編輯 朱守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