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五至六年級兒童自尊與親社會傾向行為的研究

2018-01-09 19:50李琳燁張野張珊珊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7年12期
關鍵詞:親社會行為自尊回歸分析

李琳燁+張野+張珊珊

摘要:探討小學五、六年級學生自尊與親社會行為之間的關系,從而為促進兒童心理與人格健康發(fā)展提供參考,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青少年親社會傾向量表修訂版,對760名五、六年級的小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SPSS 22.0對調查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自尊與親社會行為間為正相關,且自尊對親社會行為有預測作用。

關鍵詞:自尊;親社會行為;回歸分析;小學兒童

中圖分類號:B84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7)12007503

近年來,青少年親社會行為出現(xiàn)的頻率逐年下降,校園欺凌事件反而頻繁被報道,對如何提高青少年兒童的親社會行為的研究探討迫在眉睫。在埃森伯格的親社會行為理論模式中,親社會行為需注意到他人的需要、產生助人的動機并將動機轉化為行動。在人格因素中,自尊具有激勵、影響個體助人動機的作用,正好與該理論模式中產生的助人動機階段相符合。由此,自尊會對親社會行為產生一定影響[1]。鄭慶友與盧寧等人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幼兒群體中,自尊水平可以預測親社會行為[2]。那么在五至六年級的小學生群體中,自尊與親社會行為的關系是怎樣的呢?

叢曉波等人認為,自尊(selfesteem)是人對自我自覺的情感判斷,可用以調整自己的認知和行為,來更好地完成作為社會人的文化適應、社會適應[3]。自尊作為心理健康的核心,對兒童生命、人格的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自尊會使兒童追求并體現(xiàn)出良好的社會形象,進而更加適應社會。而社會適應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之一。高樹昱等人將親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定義為泛指一切符合社會期望,并有利于他人和社會,卻對個體本身沒有直接利益的行為,如助人、安慰、照顧、分享等[4]。親社會行為有利于個體社會功能的健全,避免社會交往不良等障礙。

我國以往對于自尊與親社會行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尊或親社會行為(如李瑛[5]和趙章留[6]等),專門針對小學高年級兒童的自尊與親社會行為關系的研究較少。由于小學高年級兒童不但處于兒童與青少年的過渡階段,即將步入青春期,正是生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并且五、六年級兒童不但處于自尊發(fā)展的重要階段[5],而且兒童在這一時期的親社會行為與其未來階段的親社會行為呈正相關[6],即增加兒童的親社會行為對其未來的親社會行為有重要影響。探討自尊與親社會行為的關系,對兒童擁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進而使其社會功能更加健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以小學高年級兒童為樣本,對自尊和親社會行為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并探討其原因,從小學高年級兒童本身、家庭以及學校教育這三個方面對于小學高年級兒童的教育提出了相應的教育對策和方法,以期為小學教學工作提供借鑒和依據(jù)。

一、對象和方法

(一)對象

隨機抽取樣本,在遼寧省抽取5所小學,選取其中的五、六年級學生,共790人為研究對象。其中五年級310人,六年級450人;男生373人,女生387人。問卷合計800份,回收有效問卷760份,問卷有效率95%。

(二)研究工具與統(tǒng)計方法

1Rosenberg自尊量表(SES)

采用Rosenberg編制的自尊量表進行自尊測量。該量表共10個條目,其中5個正向計分,5個負向計分。采用4級計分法,“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同意,“4”表示非常同意,分數(shù)越高,表明自尊水平越高。國內外均對Rosenberg自尊量表的信、效度問題做過多項研究,本研究顯示,量表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在-0.13—0.69之間(除第8條無顯著性意義外其他均有非常顯著性意義),分半信度系數(shù)為0.96,重測信度系數(shù)為0.78,效度也較好。

2青少年親社會傾向量表修訂版

采用寇彧等對Carlo編制的親社會傾向量表(PTM)的修訂版。該量表共26個條目,由6個分量表組成。分別為公開(助人者在公眾場合有他人在場情況下的親社會行為傾向)、匿名(指助人者在不知被幫助者是誰的情況下的親社會行為傾向)、利他(指助人者為減輕他人痛苦做出的親社會行為傾向)、依從(指助人者在他人請求下做出幫助的親社會行為傾向)、情緒性(指助人者在自己情緒喚起的情境中做出幫助的親社會行為傾向)和緊急(指發(fā)生緊急事件時助人者做出幫助的親社會行為傾向)[7]。采用5級計分法,“1”表示非常不像我,“2”表示比較不像我,“3”表示一般,“4”表示比較像我,“5”表示非常像我。分數(shù)越高,代表親社會行為出現(xiàn)的概率越大。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該量表中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分別為0.71、0.78、0.76、0.74、0.73、0.56,各分量表與總量表的相關分別為0.49、0.76、0.80、0.80、0.79、0.80。同時,寇彧的研究結果顯示,該量表效度也較好[8]。

3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主要有描述性統(tǒng)計、獨立樣本t檢驗、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

二、結果

(一)小學高年級兒童自尊和親社會傾向的描述性統(tǒng)計

以年級為自變量,自尊為因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不同年級在自尊水平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五年級組的自尊總分顯著高于六年級組。以性別、年級為自變量,親社會傾向中各方面為因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在利他和依從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女生組在這兩項得分顯著高于男生組;不同年級在匿名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五年級組在匿名方面的得分顯著高于六年級組(見表1)。

(二)自尊與親社會傾向的關系

對自尊與親社會傾向中的各個維度、親社會傾向總分做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自尊與親社會傾向中的公開、匿名、利他、依從、情緒、緊急以及親社會傾向總分皆呈正相關,且具有顯著性差異(見表2)。endprint

在相關分析的基礎上,對自尊與親社會傾向的各個維度、表2自尊與親社會傾向相關性分析

項目公開的匿名的利他的依從的情緒的緊急的親社會傾向總分自尊總分0.18**0.18**0.11**0.13**0.23**〖〗0.20**0.25**親社會傾向進行回歸分析,其中以自尊為自變量,親社會傾向的各個分量表及親社會傾向總分為因變量。結果顯示:自尊對公開、匿名、利他、依從、情緒和緊急均能顯著預測;總體上,自尊對親社會傾向解釋了60%,數(shù)值很高(見表3)。

三、討論

(一)小學高年級兒童自尊和親社會傾向的描述性分析

研究表明,在小學高年級兒童中,五年級兒童自尊水平顯著高于六年級兒童,魏曉娟對青少年自尊發(fā)展特點的研究也顯示出,隨著年級的上升,青少年自尊水平呈下降趨勢[9]。由于小學六年級兒童的年齡大多在11—12歲,為社會性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一方面處于青春期的懵懂階段,在埃里克森的年齡階段劃分中為學齡期與青年期的過渡階段,所面臨的危機與目標均面臨轉變;另一方面要面臨升學、接觸新環(huán)境,相較過去要承擔更多責任與壓力,導致六年級兒童對自己的存在能力、存在價值等方面自信心不足。因此,六年級兒童更敏感、情緒波動易受環(huán)境影響。這可能是使六年級兒童自尊水平低于五年級兒童的原因。

那么,如果要提升六年級兒童的自尊水平,就必須使六年級兒童對自己的存在能力、存在價值持有自信。首先,面對升學等來自自己本身或外界的壓力,要客觀對待,合理正視;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端正對自我的認識,樹立自信心。具體表現(xiàn)為,小學六年級兒童應積極參加課堂內外的活動,釋放壓力;日常生活中努力學習,增長知識,對圖書等工具合理利用,開闊個體眼界,拓寬個體視野,使兒童擁有更廣闊的胸懷,進而增強對自己存在能力的認可。

在親社會行為的年級分組t檢驗中,五年級組在匿名方面顯著高于六年級組。這與藺秀云對云南省學生親社會傾向的研究結果一致[10],在藺秀云的研究中,學生的匿名隨年級的增長而有下降趨勢??赡芟噍^于五年級兒童,六年級兒童更加不在乎幫助的對象是誰,而更注重幫助別人這件事本身。在親社會傾向的性別分組t檢驗中,在利他和依從方面,女生都顯著高于男生。王美芳等人在對學前兒童關于攻擊和親社會行為的性別差異信念的研究也顯示出,相對于男孩,女孩的親社會行為更多[11]。女生在利他方面顯著高于男生的原因可能是小學高年級兒童年齡多處于11—13歲,女孩的生理、心理的發(fā)育均早于男孩,對角色期待的性別差異有更顯著的效果,小學高年級的女童因此更容易出現(xiàn)利他行為。在依從方面,導致女生顯著高于男生也可能是受到社會一般期望與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在一般期望與傳統(tǒng)觀念中,女性應比男性更能感知到他人的需求,女性應更多的溫順依從,男性應堅強獨立,這也是性別的刻板印象。同時,從性別天性角度講,女孩更適合團體活動,男孩更擅于單打獨斗。

若想提升小學高年級兒童的親社會行為出現(xiàn)的頻率,可充分利用其特質,如讓六年級兒童多了解其幫助對象的信息,多讓兒童與其幫助對象接觸,進而增加其親社會行為;學校和家庭在培養(yǎng)過程中,注重對男孩責任感、集體榮譽感與共情能力的培養(yǎng),為男孩樹立助人是光榮的這一正確觀念,鼓勵男孩做出利他行為,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打破刻板印象,不單單要求男孩堅強獨立,更重要的是幫助男孩樹立助人意識,在面對他人請求時,樂于幫助別人。教師和家長等重要他人也要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嚴于律己,做出表率作用。

(二)自尊與親社會傾向關系分析

對于自尊和親社會傾向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自尊與親社會傾向的各個維度、親社會傾向總分皆呈正相關,且具有顯著性差異。并且自尊水平可顯著預測親社會傾向,王麗等人的研究都表明自尊對親社會行為有預測作用[12]。

根據(jù)埃森伯格的親社會行為理論模式,親社會行為需經過注意到他人的需要、產生助人的動機并將動機轉化為行動這三個步驟,自尊是人格因素中具有激勵、影響個體動機作用的因素,而親社會行為正是注意到他人的需要、產生助人的動機并將動機轉化為行動的行為。自尊水平高的人一般都對自己的存在能力、存在價值有一定的信心,大多認為自己有能力、有義務去對他人產生積極的影響或幫助,并樂于付諸行動。因此,自尊可以對親社會行為產生預測作用。

在具體分量表中,小學高年級兒童的親社會行為中的公開、匿名、利他、依從、情緒性、緊急可由自尊水平有效預測,這說明它們產生與發(fā)展的主要影響因素就是自尊。自尊水平高的兒童對自我價值十分明確,有信心也更樂于在公眾場合,在他人的關注下表現(xiàn)出親社會傾向。他們自我勝任感更強,更關注幫助別人這件事,不太在乎幫助的是誰。同時,對于自身存在能力有充分認識,在自己能力范圍內更能夠表現(xiàn)出減輕他人痛苦的親社會傾向。自尊水平高的兒童的重要感更強,對于別人的請求更容易提出幫助。并且他們更容易移情,對別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更容易被喚醒情緒,從而表現(xiàn)出親社會傾向。發(fā)生緊急事件時,自尊水平高的兒童出于對自身能力和價值的自信,更容易做出助人行為。

由此可知,若想提升小學高年級兒童親社會行為出現(xiàn)的頻率,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提高其自尊水平,這就需要來自小學高年級兒童本身、家庭以及學校的共同努力。兒童本身需要自尊、自重并且自信,合理面對壓力,尋找適合自己的減壓方式,如旅游,做游戲,參加校內外的各種活動;努力學習,提升自我,增加自己的知識面,進而增強自信。從家庭角度講,父母應關注孩子心理波動與細微變化,當兒童由于生活與學習產生敏感變化時,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做出積極引導;日常中多鼓勵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認可;多陪伴孩子,加強親子溝通,表達對孩子的愛;注重培養(yǎng)兒童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發(fā)現(xiàn)自我的能力,進而培養(yǎng)兒童的自信心、自尊心。學校教育中,教師作為對兒童影響最大的人應注重自身言行,多鼓勵少批評,關注每個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在給兒童傳授知識的基礎上,感知兒童心理變化,采取合理方法緩解兒童對于升學等方面的壓力。學校方面可以多組織兒童參與課堂實踐活動,提高兒童的自我價值感。

四、結論

(1)在小學高年級兒童中,五年級兒童自尊水平顯著高于六年級兒童;五年級組在匿名方面顯著高于六年級組;在利他和依從方面,女生都顯著高于男生。

(2)自尊與親社會傾向中的公開、匿名、利他、依從、情緒、緊急以及親社會傾向總分皆呈正相關。

(3)自尊水平可顯著預測小學高年級兒童親社會行為及其公開、匿名、利他、依從、情緒性、緊急各具體方面。

參考文獻:

[1]王美芳,龐維國.艾森伯格的親社會行為理論模式[J].心理學動態(tài),1997,5(4):36—41.

[2]鄭慶友,盧寧.幼兒父母陪伴自尊和親社會行為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6,37(1):71—77.

[3]叢曉波.自尊:心理健康的核心[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1):144—148.

[4]高樹昱.親社會行為研究的新趨勢[J].社會心理科學,2005,20(5—6):53—74.

[5]李瑛,郭亞寧.青少年自尊發(fā)展特點與教育培養(yǎng)[J].素質教育與德育美德,2009(3):49—51.

[6]趙章留,寇彧.兒童四種典型親社會行為發(fā)展的特點[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6(1):117—121.

[7]陳寧,張亞坤,施建農.12~18歲留守兒童親社會行為傾向及其與主觀健康水平的關系[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6(12):1451—1457.

[8]寇彧.青少年親社會傾向量表的修訂[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7(1):112—117.

[9]魏曉娟.青少年自尊的發(fā)展特點及家庭影響因素研究[J].青少年學刊,2016(3):16—20.

[10]藺秀云,方曉義,李輝,劉朝瑩,楊志穩(wěn).云南省學生親社會傾向發(fā)展趨勢及對學校適應的預測[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6(4):44—51.

[11]王美芳,孫丹.學前兒童關于攻擊和親社會行為的性別差異信念[J].心理科學,2010(3):576—579.

[12]王麗,王庭照.青少年親社會行為研究[J].當代青年研究,2005(11):51—53.(責任編輯:蔣琰)endprint

猜你喜歡
親社會行為自尊回歸分析
高職生學校社會行為的調查研究
親社會行為研究綜述
角色游戲促進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策略
巴东县| 右玉县| 象州县| 河东区| 高雄县| 合水县| 清水县| 鲁山县| 和田县| 陆川县| 逊克县| 高青县| 呼图壁县| 公安县| 祁阳县| 民乐县| 西青区| 吉林市| 南通市| 沽源县| 柯坪县| 丘北县| 通化县| 虹口区| 桃园县| 云南省| 威海市| 黄浦区| 万全县| 德保县| 曲沃县| 临邑县| 巍山| 台州市| 安多县| 新营市| 辽宁省| 淮安市| 肇东市| 霍林郭勒市| 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