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姿
小班化教育下小學語文課堂應注重關注每一位學生,激發(fā)他們主動、快樂參與語文教學活動。
一、打造課堂,提供個性發(fā)展的土壤
1. 人文性課堂
新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人教版第三冊《窗前的氣球》一文,科里亞生病了,獨自一人躺在病床上,覺得很沒意思。同班同學的愛心氣球讓他感受到大家的溫暖。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啟發(fā)學生:除了在氣球上畫笑臉,還有什么好方法表達他們對科里亞的關心呢?學生們沉思片刻,紛紛出主意:可以寫問候卡,系在氣球上帶給科里亞;可以求父母帶我們?nèi)ゲ》刻酵?;可以在病房樓下唱歌,讓歌聲帶去快樂……教師適時布置小練筆的任務:那我們都來寫一張問候的小紙條吧。就寫在課文插圖的旁邊。學生寫完后,投影到屏幕上,大家一起來讀讀。學生的情感一下子被激發(fā)了起來,懂得了在朋友需要的時候,我們可以送去誠摯的問候,也可以熱心地幫上一把。這個環(huán)節(jié)尊重了孩子自身的力量,閃爍著人文思想的亮光,設身處地從學生角度出發(fā),使課文的中心思想得到了升華。
2. 實用性課堂
教學人教版第四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文本羅列了幾種野外迷路可以找到方向的方法:借助太陽、北極星、大樹和積雪。在學生學習了這四種方法后,筆者對學生提出了質疑:除了這些方法,你還知道有哪些實用的方法呢?這個環(huán)節(jié)實際上是考查學生在科學知識方面的積累。在學生列舉了方法后,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的手段,即時上網(wǎng),和學生一起查找其它辨別方向的方法。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同時,也激發(fā)了探索大自然的濃厚興趣,在他們的心中埋下了熱愛科學的種子,為三年級的科學課學習磁場和指南針做好鋪墊。在語文課堂上,當面臨實際情境或問題時,教師可啟發(fā)學生:這個問題,我們在以前的課文學過嗎?在其它科目學過嗎?在平時閱讀課外書時看到過嗎?在生活中嘗試過、發(fā)生過嗎?以此讓學生明白:每個科目的學習內(nèi)容是可以橫向聯(lián)系的;學習內(nèi)容既來源于生活,反過來也可以指導生活實際。
3. 個性化課堂
人教版第七冊《語文園地七》的習作要求寫學生自己的成長故事。這個習作練習很能激發(fā)學生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寫自己真實發(fā)生的事情,展現(xiàn)個性。首先,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我們每天都在成長,在我們身上發(fā)生的故事都是成長故事。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有哪些成長故事想和大家分享呢?然后,教師邊聽學生匯報邊板書:第一次學做飯;做值日衛(wèi)生認真負責,被老師表揚了;學習做剪貼小報;拆了家里的某樣物品卻不能讓它恢復了……目的為了啟發(fā)學生選材的思路;接著,讓學生選取最想表達的內(nèi)容,自己在座位說說,注意講清楚事情發(fā)生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還要注意加上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和心理活動;然后,創(chuàng)設情景:教師捧出一個木箱子,告訴學生,這是一個時光匣子。大家用心寫下自己的成長故事,折好放進信封,再放進這個時光匣子。老師把匣子收藏好。十年以后,大家高中畢業(yè)時再開啟,重溫童年的成長印記。孩子們必定躍躍欲試。通過這樣有趣的個性化課堂活動,不僅提高學生的口語和書面表達能力,還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個性。
人教版第八冊《語文園地四》的習作,寫寫自己的拿手本領,也是非常個性化的學習和展示。首先,教師在課前要做比較細致的準備。如:設計一份表,讓學生填寫自己的拿手本領是什么;練就這個拿手本領的原因;是怎么練出來的;對別人有哪些幫助或者別人的評價。接著,根據(jù)學生填寫的內(nèi)容進行分類,把擁有相同和相似本領的學生分在同一組,在上課時讓他們暫時移動原來座位,坐到一起學習。這樣做,目的是能根據(jù)他們的個性特點進行分組輔導。同組的學生可以現(xiàn)在組內(nèi)交流分享,因為大家選擇的寫作對象基本相同或相似,所以在交流分享的過程中,既能學習別人的構思和寫法,又能繼續(xù)保持自己的個性愛好不受影響。最后,教師針對有突出問題的個別學生可單獨進行輔導,而不用面向全體,節(jié)省了大家的時間,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識和有效的指導。
二、改革形式,推行小組式合作學習
1. 小組合作學習的定義和實踐意義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的主要方式是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異質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小組為主體,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機制,以小組目標達成為標準,以小組成績?yōu)楠剟钜罁?jù)的教學組織形式。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內(nèi)涵豐富,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的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在小組成員間形成開放、包容的學習氛圍,使小組成員間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之間的共同進步。因此,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需要,也是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需要!
2. 小組合作學習的操作過程
把全班學生分為自主學習、半自主學習和被動學習三個小群體。其中自主學習和被動學習的學生占少數(shù),半自主學習的學生占多數(shù)。把全班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組4—6人,每組最少有一名能自主學習的學生,擔任學習組長,負責課堂上組織、主持小組成員展開有效的學習和討論,幫助被動學習的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課堂練習;每組一名被動學習的學生,根據(jù)該學生的個性特點,可安排擔任總務組長,負責收發(fā)本組作業(yè)本、檢查組員的課桌是否擺放整齊,也可擔任美工組長或勞動組長,負責代表小組出班里的墻報或者輪值搞衛(wèi)生,以此培養(yǎng)責任感;半自主學習的學生2—4人,可安排協(xié)助學習組長或總務組長工作,或擔任勞動組長、美工組長等。這種分工基于一般情況下。在語文課堂上。分工還可根據(jù)課程和教法學法適時調整。如教學內(nèi)容相對簡單,可讓半自主學習的學生擔任臨時學習組長,鍛煉組織、管理的能力。每隔一段時間,隨著學生能力的提升,分組和分工要進行相應的調整,讓更多學生承擔任務,從而培養(yǎng)個性的良性發(fā)展。
三、引領課堂,培養(yǎng)學生開放性思維endprint
1. 營造融洽氣氛,保護學生個性思維
課堂上,教師和善親切的肢體語言會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師要尊重學生,善于和學生交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質疑和爭論,肯定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煥發(fā)出來的的創(chuàng)造力,多用諸如“你的觀察很仔細”“你的回答很有新意““聽你們的朗讀是一種享受,你們不但讀出了聲,還讀出了情?!薄澳愕膯栴}提得很好,這是善于思考的結果。”“對,我很高興你有這樣的認識!”等鼓勵性語言,充分體現(xiàn):課堂是平等的,學習是快樂的,每一個學生都是最棒的。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第七冊《貓》的“讀寫結合”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仿照“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里摔跤,抱著花枝打秋千,所過之處,枝折花落?!边@句話說說,小貓還可能到什么地方搞破壞?有的說:“小貓在客廳沙發(fā)上玩彈跳床,不停地跳上跳下,把沙發(fā)套子也抓出線頭來,所到之處,皺皺巴巴?!庇械恼f:“小貓在櫥柜里彈奏樂器,所過之處,碗碟都被印上了小梅花,有的還應聲落地呢?!苯處煕]想到竟然有這么多的可能,孩子們的天真爛漫真的很可愛,不禁為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贊不絕口:“真棒,把沙發(fā)比作彈跳床!”“唷,碗碟變成樂器啦!”學生聽了,都會心一笑,全班都被引進了卡通片《貓和老鼠》的幽默搞笑場景中。這不正和老舍先生愛貓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嗎?于是,更多的學生舉起小手爭相說他們心中的絕妙句子。
2. 設計開放問題,促進學生發(fā)散思維
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獨立的個體,因而學生的個性也是千差萬別的,每種與生俱來的個性潛能都有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我們不能扼殺或者抑制,而應多加挖掘和培養(yǎng)。所以,在問題設計上,教師應該盡可能地減少答案唯一的限定性問題,更多地設置一些能促進學生個性思考、多向思維的開放性問題,為學生放飛思想、發(fā)展個性提供廣闊的空間,開放性的問題更能激活學生個性的種子破土而出,茁壯成長。
人教版第六冊《果園機器人》這篇課文深受學生喜愛,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科學領域的莫大興趣。作者大膽想象,具體描寫了機器人幫忙收運水果,免除了果農(nóng)們大量的體力勞動,還提出了好點子:機器人只要吃了掉在地上的水果,就能充滿能量,不用充電。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有意識引導學生清楚文章的布局謀篇:發(fā)明什么——為什么要發(fā)明——機器人是怎樣工作的——環(huán)保節(jié)能。學完課文后,讓學生畫出他們想設計的機器人,主要部件旁邊都要標明用途,為后面的寫作做好鋪墊。學生的思路一下子打開了,在他們的畫筆下,產(chǎn)生了學習機器人、做家務機器人、保護野生動物機器人、機器戰(zhàn)士……孩子們的個性有了放飛的空間,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最后,讓他們把自己設計的機器人按課文的框架寫出來。讀——畫——寫,學生的思路完成了文字感知——畫面創(chuàng)作——文字創(chuàng)作的全過程,一氣呵成,愉快而完美。
責任編輯 邱 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