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良高
摘 要:以學生為主,多種合作方式來幫助教學,從而發(fā)現(xiàn)學生的潛能?;雍献鹘虒W,擺脫地理課堂以往存在的傳統(tǒng)呆板的教學方式的束縛,給學生自由平等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地理 互動合作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2-0107-01
地理作為一個和生活比較貼近的學科,卻因為傳統(tǒng)的呆板的教學方式,而導致很多同學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不高,從而學習效果不好。為了提高地理的課堂的教學效果,提倡互動合作教學。
1 什么是合作教學
合作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老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和平等的學習氛圍,合作方式多種多樣,不局限于老師和學生,還包括學生和學生,老師和老師的合作,通過多方的努力來發(fā)現(xiàn)學生的潛能,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地理教學中,就可以借助這樣的教學方式,通過一些方式,來加強各方的互動和合作,從而使地理課堂處于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和老師相處更和諧,老師正確的引導,學生也接受老師的幫助,還會主動和老師交流合作,學習效果自然就提高了。
2 互動合作教學的構建
2.1 以學生為主
教育本來就是以學生為主,脫離了這個原則的教學是沒有意義。如果老師只是想著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而忽略學生,這樣的教學是失敗的。互動教學的構建最根本的原則就是以學生為主,老師在教學中只是一個輔助作用。教學時,讓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學生覺得自己受到重視,會不自覺就投入到學習中去的。老師在準備教學時,就應該把學生放在最前面,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教學。在學生遇到困難時,不是直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而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教學時還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來不斷改進教學,學生是根本。一節(jié)課的好與壞,關鍵是看學生的掌握情況以及參與度。我們不是說老師完全失去地位,而是學生放在一個首要位置,所有的教學都圍繞著學生來進行,這樣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地理課堂中,更應該這樣,本來就比較復雜的知識如果還不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那么教學就難以進行下去。當然,在以學生為主后,一個好的師生關系也有利于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效果。
2.2 師生關系
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老師處于一個高于學生地位,從而使老師和學生的交流沒有多大的效率。老師丟不掉自己的身份,學生也覺得受到束縛?;雍献鹘虒W,致力于打造一種全新的師生關系。老師和學生處于一個平等的地位,可以自由進行交流。老師和學生不是以往的師生關系,而是伙伴和朋友,更是合作者。處于一個平等地位,老師不會覺得自己高高在上,不會拒絕學生對自己的批評和建議,這樣有利于教學的改進;學生不會覺得自己被束縛,可以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講解,存在的問題也可以很自然的就告訴了老師,這樣也利于學生的學習。教學本來就是以學生為主,一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改變整個課堂的氛圍,讓教學更容易進行。老師可以很自然的表達自己,在教學時自己的觀念也可以讓學生接受,學生不會拒絕老師的引導和幫助。學生也不會拒絕老師的幫助,畢竟老師是你的朋友。地理教學時,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教學變得更加容易,學生和老師可以自由探討問題,不存在地位的差別,平等和諧的氛圍也可以讓教學更有效果。當然,除了民主的師生關系以外,教學內(nèi)容如何設置也影響著教學效果。
2.3 教學內(nèi)容
教學內(nèi)容的設置首先應該結合學生的具體特點,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感興趣的東西來設置教學內(nèi)容。有的學生對氣候感興趣,有的對人文感興趣,有的對人種感興趣……興趣千差萬別,如何將教學內(nèi)容設置成學生感興趣的就需要老師的經(jīng)驗和積累了。教學內(nèi)容還應該結合互動合作學習的特點,多設置一些需要老師和學生來一起完成的任務,由老師來引導學生去學習,通過互動合作,讓學生在不知不覺間學會地理知識。針對地理學科的特點來設置教學內(nèi)容,地理和我們實際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如何將我們的實際生活引入地理課堂,也需要老師思考。最近發(fā)生的熱點,老師也可以收集起來,與地理相關的在課堂上引入,保證整個教學既尊重書本,又緊跟社會的發(fā)展。當然,教學內(nèi)容還是應該以書本為主,然后再根據(jù)學生和實際的情況來設置。一個好的教學內(nèi)容,可以完美包含書本知識,又能包含其他知識,讓學生主動去學習,老師和學生互動合作,讓這門課程很好地進行。
3 互動合作教學的優(yōu)化
在互動合作教學過程中,肯定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包括學生的適應情況,老師教學的開展情況。一個方法的開始總是需要不斷實踐和改進的,在實際教學時,老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及時調(diào)整上課計劃,讓學生更好地適應,老師也應該自我調(diào)整,不斷接受新鮮的事物。在和學生,和老師合作時,不斷學習和進步。以前接觸和應用的都是一些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對于互動合作教學,老師和學生肯定都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老師要習慣把學生放在自己的平等位置上,學生也要適應老師不在是高高在上的地位,老師和學生可以擁有一個好的關系。在課堂互動合作活動時,老師要學會總結,學會發(fā)現(xiàn)不同學生的潛能,從而使每個學生有個性化的發(fā)展,活動的設置也需要根據(jù)實際生活和實際上課情況來不斷改進和優(yōu)化。老師還需要及時和學生交流,了解他們還有哪些建議,從而使以后的課堂變得更加合理和融洽。老師不斷改進,學生不斷適應,學校也應該不時進行考察,并組織老師學習,從而使互動合作教學更深入大家的心里。好的教學方式,值得在教學中推廣,一個新的方法,總是需要不斷實踐和改進,經(jīng)過優(yōu)化的互動合作教學,可以在地理課堂發(fā)揮重要作用。
現(xiàn)代教育強調(diào)自由,更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主,我們在實際教學時應該不斷改進和適應。互動合作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以老師和學生合作等多種方式,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地理作為一個比較復雜的學科,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需要老師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 閔潔.合作教學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
[2] 胡春艷.初中地理互動合作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應用[J].新課程雜志,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