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真
【摘 要】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又是非??菰锏膬?nèi)容。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把識記課本上的字作為學生識字的唯一渠道,識記書本上的字成了學生語文學習的全部,其實,識字是一種活動性的累積式學習,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識字數(shù)量,更要關注學生在建構知識過程中是否掌握了自主學習的方法,是否產(chǎn)生過愉快的情感體驗,是否得到積極的價值引導。那么,如何讓識字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呢?本文結合自己多年教學經(jīng)驗進行淺析。
【關鍵詞】識字教學;小學生;閱讀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又是非??菰锏膬?nèi)容。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把識記課本上的字作為學生識字的唯一渠道,識記書本上的字成了學生語文學習的全部,其實,識字是一種活動性的累積式學習,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識字數(shù)量,更要關注學生在建構知識過程中是否掌握了自主學習的方法,是否產(chǎn)生過愉快的情感體驗,是否得到積極的價值引導。那么,如何讓識字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呢?
我覺得識字教學不應是枯燥的單向灌輸,而應該是學生的生活需要,因此,教學既要憑借教材,又不能囿于教材。為了完成目標,我們可對教材進行適當?shù)淖兪街亟M、拓展和延伸,充分發(fā)揮教材的“例子”作用,再根據(jù)現(xiàn)有的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識字,在問題情境中識字,使課內(nèi)與課外、學校與社會、課本與生活有機整合,使課堂教學成為架設書本視界與學生經(jīng)驗視界的橋梁。
一、識字教學生活化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因此,我們的教學要注重打通書本世界與學生的世界,將學生從抽象、虛擬的課本方塊字中解脫出來,讓他們充分去感受自然、生活等,吸收各種信息,讓孩子自發(fā)地、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去識字,使識字成為學生生活的一種需要。
元宵節(jié)到了,我就布置每個同學做一盞花燈。孩子做花燈前,我要求他們每個人需要學習幾個跟做花燈有關的詞語,如元宵節(jié)、花燈、紙張、材料等幾個較難掌握的詞匯。由于孩子在做花燈的過程中費盡心機,自然對這些詞刻骨銘心了。而在展示花燈的環(huán)節(jié)中,我讓他們運用所學的詞語來向同學們簡單介紹做花燈的過程。就這樣,我們輕松地把生活情境、自然情境以及社會情境變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大課堂,促進了他們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的發(fā)展。
此外,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們生活的過程中識字。比如,讓孩子和家人一起和面包水餃,并把過程記錄下來。孩子在玩和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基本的生活常識,并通過對活動的記錄來識字。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興致盎然,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都被充分激發(fā)出來了。
二、識字教學情境化
語文習得的規(guī)律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篇章不離情境。因此教學時,我們就注重創(chuàng)設有層次、有梯度、有情趣的鮮活的識字環(huán)境,讓孩子把識字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使他們在識字的過程中,發(fā)展了語言,提高了認識運用能力。
在教學《外面的世界》一課中,我讓孩子通過多媒體演示“帶學生逛社區(qū)”的圖中認識生字,再讓生字從大屏幕中“跳”出來,直接引導學生在卡片中認識它們,把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結合起來。接著創(chuàng)設社區(qū)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模擬實踐表演,比如創(chuàng)設食品超市,指認商品包裝上的字;到學校圖書室,模擬新華書店買書的情景,向同學向老師問字。這樣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過程中,不僅建構了識字的方法和技能,還在動態(tài)的口語交際情境中使情感、態(tài)度、習慣的培養(yǎng)落在了實處,推進了識字、口語交際教學。等學生逛完了“超市”,購完了圖書,我給孩子布置了一份家庭作業(yè),請爸爸媽媽獎勵孩子看電視欄目,并猜動畫片新聞片片頭的字,這樣在興致十足的看電視實踐活動中滲透猜字的方法。在整個識字過程中,孩子們充分地感受到了學習漢字的樂趣,識字成了充滿了趣味的思維活動。
三、識字教學閱讀化
識字與閱讀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只有把兩者有效結合起來,才能推動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大部分學生對于閱讀文本的認識,總是從整體感知開始的,在這個過程中,許多孩子存在著“順文讀”的現(xiàn)象,他們可以通過重復朗讀記住文本的內(nèi)容,但是對于生字的學習并不扎實。因此,在教學中,我就結合課文內(nèi)容開展拓展閱讀,巧妙改變或創(chuàng)設不同語言環(huán)境,讓生字從文本剝離出來,將學習語境逐步縮小,增加生字的復現(xiàn)率,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進行拓展積累。
《我是什么》這篇課文,里面帶有“雨”字頭的生字特別多,很多字長得特別像,孩子們很容易混淆起來。我就把這些生字連起來編了一段話讓孩子們?nèi)プx:“清晨的霧給大地披上了層薄紗。草葉上的露珠和天邊五彩的云霞玩起了躲貓貓的游戲。媽媽看著窗外朦朦朧朧的景色說:‘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今天一定不會下雷陣雨了?!弊x著這段話,孩子們興致盎然,很快地把這些帶有“雨”字頭的字牢牢記住了。所以,把認、讀、解、用有效整合,既能拓展了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又能讓生字的學習學得實,記得牢,為文本的閱讀和理解掃清了障礙,加強了他們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豐富了他們的情感的認知,一舉數(shù)得。
有的課文篇幅很長,較難理解,我們便可以通過變式的方式,把課文的內(nèi)容加以提煉概括,并在這段話中盡可能出現(xiàn)本課生字。例如《小獅子》這篇課文比較長,里面的生字詞比較難寫,執(zhí)教時,我就編了兩句話:“小獅子,懶洋洋,整天只要曬太陽。小獅子,不偷懶,應自立,滾撲撕咬練習該努力,將來才能靠自己?!边@樣讓孩子反復誦讀,一下子就引起了孩子們濃厚的興趣。就這樣,我們借助閱讀語境讓學生學習生字,也通過對生字的鞏固學習促進對閱讀的理解,有效地分解閱讀識字提升點,落實認寫分流,認寫同步,在識字和閱讀相輔相成中,實現(xiàn)從教課文到教語文的華麗轉身。
總之,只有使識字完全成了學生的生活,成了學生自己的事情,才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