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萍
【摘 要】如何提升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是所有教學一線人員需要研究的問題。根據筆者的調查發(fā)現,在初中語文的教學課堂之中,增加教學提問能夠改善課堂教學效果,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本文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近年來在初中語文教學提問設計上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初中;語文;提問;創(chuàng)新設計
教學提問環(huán)節(jié)的出現,能夠使初中語文課堂充滿活力,營造出輕松積極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考察學生對學習知識的掌握程度,鞏固他們的知識基礎,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之中,增加初中語文教學提問的環(huán)節(jié)設計創(chuàng)新和深化應用,為學生的知識學習和能力成長都是有著重要的影響意義。
1.重視分層提問——預防出現兩極分化
在初中的實際課堂教學實踐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所差別,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也是有所差別,因此在課堂的提問設計中,一定要注意的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進行分層設計,保證能夠課堂能夠估計到所有學習水平的學生。兩極分化是在初中學生學習時期最容易出現的現象,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越來越好,學習成績不優(yōu)秀的學生成績越來越倒退,而這種現象的出現往往就是因為教師對學生的關注不同。教師更樂于關注愛學習,學習好的學生,不愿意關注不愛學習,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而分層設計就是顧忌這一點,預防兩極分化的現象出現。
例如,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之中,教師在講解蘇教版課本中古詩《過零丁洋》時,對古詩的教學提問設計可以有三個內容。一是詩歌的抒情方式,二是詩歌的寫作特點,三是詩歌的主旨內容。這三個內容的程度設計是不同的,對于一些語文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可以簡單的掌握詩歌的抒情方式,但是對詩歌的寫作特點和主旨內容的提煉往往是不到位的。因此,對于詩歌的抒情方式和詩歌的主旨內容,教師要交由一些語文學習成績較好,基礎知識扎實的學生來解決。這樣就實現了對教學課堂提問設計之中的分層設計,同時關注了各個層次的學生,避免兩極分化現象的出現。
2.重視點撥提問——預防出現知識不清
在初中的實際教學實踐之中,有很多的教師過于重視整個課堂提問的形式,而忽視了對課堂提問的實際結果。教師提問學生一些問題后,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之中沒有相應的點撥,學生回答結束之后也沒有對問題的拓展和延伸。這樣的教學提問是沒有多少教學效果的,也導致學生對課堂的知識點中的重點和難點認識不足,學習的思路不夠明確和清楚,沒有達到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因此,教師要在課堂的教學提問過程之中,要重視對學生的提問點撥,預防出現學生知識點不清晰的現象,保證課堂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之中,我在講解蘇教版課本之中的魯迅文章《故鄉(xiāng)》之時,要能夠通過一些多媒體的手段介紹本文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魯迅的人生經歷和個人成就。當學生對于整個的文章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就會采用課堂提問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課文內容的提問,在提問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點撥,提示學生關于魯迅人生不同階段的生活和人生感悟,保證學生在思考中回答我提問的問題。這樣的方式,也增加了我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增進我們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3.加強開放提問——增強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在初中的實際教學實踐之中,有很多的教師的教學思維有限,只關注本節(jié)課,本書中的學習內容,不注重對學生思維的開拓和創(chuàng)新設計。目前的考試題目設計在不斷的趨向創(chuàng)新化設計,注重思維的開拓創(chuàng)新。初中,是學生初步獲得知識,放飛思維的開始。同時創(chuàng)新化的提問設計,開放式的提問設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未知事物的探索和好奇心,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和注入學生的語文學習動力。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的提問設計環(huán)節(jié)中,一定要注意的是對學生思維的開拓,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開拓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
例如,在初中的實際教學實踐之中,我在講解蘇教版語文課本中的《鄉(xiāng)愁》一文時,除了提問學生本文中如何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對母親的愛,對妻子的愛,對祖國的愛,還會結合一些歷史事實,來向學生發(fā)問。為什么詩人會有這樣的愛國情感,臺灣問題如何出現的,在將來又該如何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學生能夠在我的指引下,跳出課文,進行思維的延伸,培養(yǎng)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這樣,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能夠得到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知識層面得到升華,課堂提問的環(huán)節(jié)設計目的得以達到。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課堂之中,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作用效果是明顯的。教師要能夠在課堂提問的設計之中,重視分層設計,避免兩極分化,重視提問點撥,預防出現知識不清,加強思維開拓,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要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的提問環(huán)節(jié)。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學生能力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我希望廣大的初中語文教學一線教師能夠借鑒本文,重視課堂的教學提問設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素梅.論初中語文教學提問設計的創(chuàng)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
[2]王亞萍.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問設計的創(chuàng)新分析[J].林區(qū)教學,2017(04)
[3]劉小盼.自主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上旬),2014年05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