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純峰
【摘 要】歷史是高中階段重要教學內容之一,掌握一定的歷史知識、對各大歷史事件及人物具有客觀理性的評價,對學生而言具有很大意義。課堂作為學生學習的主戰(zhàn)場與獲取知識的主要媒介,緊抓課堂教學、構建高效課堂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及成績,更能培養(yǎng)學生各項優(yōu)秀能力,對學生今后發(fā)展有很大幫助,如何構建高效課堂越發(fā)受教師關注。本文結合現(xiàn)階段高中歷史教學實際情況,論述如何構建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高中歷史教學立足于古今中外歷史人物及事件,全面發(fā)揮歷史教學的功能能弘揚學生愛國精神,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迎合現(xiàn)階段課標要求,如何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各項能力水平及思想道德修養(yǎng)十分重要?,F(xiàn)階段部分教師仍存在對如何構建高效課堂策略不足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在制定各項有效教學計劃的同時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水平,以使學生受益。
一、有效準備教案
良好的課前準備是開展高效課堂教學的前提條件,有效準備教案能使整個課堂井然有序,也有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及時記錄并在課下總結反思,對教師自身水平的提高也有一定促進作用。例如在教學《鴉片戰(zhàn)爭》一課前,教師應根據課標及考試要求書寫教案,明確教學的目的為使學生掌握鴉片戰(zhàn)爭發(fā)生的原因以及當時中國社會現(xiàn)狀,使學生掌握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使其了解鴉片戰(zhàn)爭后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標志著中國開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會等等。并在明確教學任務后制定各教學步驟,將課堂劃分為自主預習、教師講學、自主討論、提出疑惑、教師總結與點評等若干步驟,并在各步驟完成后及時進行自我總結,以發(fā)現(xiàn)自身教學存在問題并及時予以糾正。在準備教案過程中,教師也應結合高中生學習及認知特點,使課堂教學任務既不過多也不過少,使教學速度與進度與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能力相貼合,以提高教學效率。
二、增強教學趣味性
增強教學趣味性不僅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到課堂中、活躍學生思維,而且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歷史科目的興趣不斷提升。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若干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小故事,并在課前講給學生,例如在教學《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一課前,教師可以收集并整理自二戰(zhàn)結束以來資本主義經歷過的經濟危機并將其作為課外知識普及給學生,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自然而然的引入課堂教學內容,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其次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開展趣味知識競答,由教師提出問題并鼓勵學生回答,例如在教學《抗日戰(zhàn)爭》一課時,教師可以問學生:抗日戰(zhàn)爭中有哪些廣為人知的戰(zhàn)役?并引導學生思路,使學生回想起臺兒莊戰(zhàn)役、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zhàn)、淞滬會戰(zhàn)、太原保衛(wèi)戰(zhàn)等戰(zhàn)役,若學生回答正確則教師應給予表揚,以調動學生回答積極性。最后教師可以告訴學生與本節(jié)課內容有關的趣事,例如在教學安史之亂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安祿山在楊貴妃面前最愛扮演的角色就是襁褓中的嬰兒。在增強教學趣味性的同時也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安祿山人物形象,有利于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注重學生自主探究過程
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現(xiàn)階段教學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注重學生自主探究過程不僅能鞏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更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探究意識,使學生具有對知識的求知與探索精神。例如在教學《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xiàn)》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任務:什么是多極化趨勢?為什么會出現(xiàn)多極化趨勢?與此同時讓學生以此為目標進行自主探究,結合曾學過的知識探討這些問題。在學生自學的同時教師應啟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思路,讓學生結合在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xiàn)前的世界局勢推論問題,在學生探究結束后抽部分學生回答問題,并根據學生普遍回答狀況進行點評,最后講解本節(jié)課重要內容與知識點,督促學生做筆記并在課下及時復習。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及互動交流的過程不僅能提高自身課堂學習效率,更能使自身具有一定合作意識及能力,這種意識及能力對學生今后發(fā)展有很大幫助。
四、注重總結與點評
總結與點評是課堂教學的最后一步,有效進行總結與點評能使課堂得到升華。首先教師應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總結,告訴學生本節(jié)課學習重點及重要考點,及時布置作業(yè)并督促學生完成,以起到促進學生復習的作用。其次教師應對課堂紀律、學生注意力集中度、課堂氛圍等進行點評,指出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并和學生共同商討解決方案:若課堂紀律較差,則教師可以制定相應懲罰措施,告訴學生若在課堂上交頭接耳則會有相應懲罰;若課堂氛圍較不活躍,則教師可以詢問學生有哪些感興趣的內容,并在今后教學中將其滲透入教學中,以增強教學趣味性、活躍課堂氛圍。最后教師應對自身教學進行總結與反思,并及時對自身存在問題進行糾正,教師應使教學更加貼合學生實際需求,使學生成為教學的真正受益者。
結語
課堂是教師與學生間聯(lián)系的主要樞紐,是教師傳授給學生知識的主要渠道,構建高效課堂能在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使學生在不斷摸索中尋找到最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及技巧,對學生有很大幫助。本文結合現(xiàn)階段高中歷史教學實際情況,從有效準備教案、增強教學趣味性、注重學生自主探究過程以及注重總結與點評四個方面對如何構建高效課堂進行論述。教師應在不斷尋求最佳教學方案的同時加強與學生間溝通,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幫助學生成長的同時不斷提高高中歷史整體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郝緒兵.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思考與教學實踐——以人教版《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為例[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4):158-160
[2]李軍.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2(8):53-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