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求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的的呼聲越來越高?!皢栴}教學法”孕育而生,即努力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文章從出現、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等方面探討問題教學法在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提出問題;情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作者簡介:姚愛巧,江蘇省高郵市第二中學教師。(江蘇 高郵 225600)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31-0074-02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老師一直以“長者”的身份自居,擔負“填鴨式”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責任,在培養(yǎng)學生全面系統(tǒng)掌握知識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這種教學模式難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新課程改革潮流中,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在尋找一種適應新課程標準的教育方法,追求對學生更高層次能力的培養(yǎng),也就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教學生學會學習,更輕松地學習。既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問題教學法即教師有意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組織探索活動,讓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這種做法的問題性水平較高),或者由教師自己提出問題并解決它們,與此同時向學生說明在該探索情境下的思維邏輯(這種做法的問題性水平較低)。“問題教學”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合作、探索、發(fā)展的平臺,在教學活動中以“問題”為線索,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探索知識、掌握技能、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促進創(chuàng)造思維的發(fā)展。筆者在生物教學實踐中針對問題教學方法的應用進行了初步探究。
一、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
研究發(fā)現,學生在學習階段總有問不完的問題,可是到了高中階段問題卻越來越少,是不是學生什么都懂了,沒有問題,不需要再問了呢?究其原因,除了學生自身生理、心理上的變化外,主要在于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使學生變得只會被動接受知識。為了改變這種無生機的局面,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教師要積極認真做好引導工作,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學會質疑,針對教材中不了解的知識點提出問題,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
首先,教師可以先對幾個性格開朗的同學做思想工作,讓他們主動發(fā)言,活躍課堂氣氛,進而帶動更多的學生提出問題。對于敢于提出問題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充分肯定,保護學生的積極性。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可以采用一定的激勵機制。例如,學生在一個月內能提出十個有價值的問題,就能獲得一次免寫試卷資格。根據心理學知識,一個人一旦提出了具有一定價值的問題后,如果自己了解自是非常好,自己如果不了解,心理上必會驅使他去把這個問題弄懂,這樣的一個過程實際上就是主動學習、解決問題的過程。過程完善了,結果自然不會差,教育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其次,教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的情境時可以從學生的生活或興趣入手,同時注重聯系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例如,在講解“體溫調節(jié)”這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先問學生:在寒冷的冬天和炎熱的夏天,人體會有哪些反應,有哪些不同的反應?學生就會跟著提問:為什么冬天我們會打哆嗦?為什么夏天出汗比冬天多?為什么冬天尿液會比夏天的多?為什么冬天飯量會比夏天大?為什么冬天衣服穿得比夏天多?為什么冬天高血壓病人不能停吃降血壓的藥?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成功引起學生嘗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信心。一旦學生解決了一個個問題,知識點就掌握了,便達到在興趣中學習的目的。
最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也可以由教師先提出一個淺層次的問題,并適當引導,讓學生結合已學習的知識和自身生活經驗提出深一層次、高質量的問題。例如,“免疫調節(jié)”這一部分內容,講解到抗體分布于血清、組織液和外分泌夜中,教師問學生:為什么母乳喂養(yǎng)的嬰幼兒的免疫力要比其他嬰幼兒高?學生基本能答出是由于母乳中有抗體,嬰幼兒從母乳中獲得了母親的抗體,從而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教師提示抗體的化學本質,追問學生有何疑問,有差不多一半的學生能提出問題:既然抗體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那母乳中的抗體為何不能被嬰幼兒的消化道分解消化?經過一段時間這樣的訓練,學生就會逐步養(yǎng)成質疑的習慣。
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讓學生嘗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需要教師教給學生一定的方法。首先,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抓住問題中的關鍵字詞,有時候關鍵字詞能起到撥云見日的效果。其次,可以通過分組討論分析、解決相關問題。給予學生充分討論交流的時間,教師把握課堂討論的正確方向,引導學生進行分類,哪些問題通過認真思考自己能解決,哪些問題需要查閱資料或請教他人能解決,哪些問題涉及課文的重點難點,有必要在課堂上重點解決。最后,對于學生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可以適當點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而不能把答案直接拋給學生。如此,引導學生由淺入深逐漸學會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講解“血糖調節(jié)”這一節(jié)時,血糖的三個來源:食物中的糖消化分解,肝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質轉化;血糖的三個去路:氧化分解釋放能量,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轉化成脂肪等非糖物質。降血糖的激素有胰島素,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等。學生學習后提出了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胰島素是通過抑制肝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質轉化,促進血糖氧化分解,肝糖原和肌糖原合成,轉化脂肪等非糖物質從而達到降低血糖溶度,為什么胰島素不能抑制第一個來源?第二個問題:為什么胰高血糖素只能促進第二、第三來源,不能促進第一來源和抑制三個去路達到升血糖的目的?第三個問題:當體內胰島素含量升高時對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是抑制,而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升高時為什么對胰島素的分泌是促進?對于前兩個問題,學生在課堂上結合生活的實際情況和自己的切身體驗,經分組討論后能答得出來:血糖的第一個來源不能由激素來控制,是人體的一個行為所控制影響,而血糖去路不能夠抑制,如果抑制了,人體的各項需能的生命活動就不能正常進行。第三個問題,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沒有得出正確結論,教師給予提示,降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島素,而升高血糖的激素有多種,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時為什么要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教師給出一個騎自行車為什么要把剎車抓緊一點的例子,素質高一點的部分學生一下就明白了:怕血糖在升高過程中升超了,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在控制血糖升高的量??梢?,由學生討論得出的結論要比由教師直接給予答案讓學生印象深刻得多。
三、實施問題教學法需要注意的問題
問題教學法初步實施時,也要注意把握度和量。學生剛剛接觸問題教學法時,可能會一時不適應,需要循序漸進。有時一節(jié)課上,學生能提出一個問題,分析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教師就要給予肯定和表揚。教師也要關注不同班級、不同學生的發(fā)展層次因材施教,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適應問題教學法,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保護學生學習的熱情,以便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問題教學法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既有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又有能解決課堂的突變性和靈活性的能力。由于水平的限制,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時難免會跑題,或提出一些沒有質量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及時發(fā)現并引導,而且不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討論問題時,有時學生會停留在問題的表面,沒有深入到問題的深處,或是討論處于停止狀態(tài),這就要求教師給予適度的指導。這些都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比如對本科知識及相近學科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課前要充分備好課,要有一定的與學生溝通交流的能力,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層次也要有所了解。
總之,問題教學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合作、探索、發(fā)展的平臺,使學生在問題解決中感受生物的價值和魅力,在教學活動中以“問題”為線索,基于問題情境發(fā)現探索知識,掌握技能,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發(fā)展。其在教學中的應用還需要繼續(xù)探究,不斷發(fā)掘其優(yōu)點,避其短板。
責任編輯 羅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