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辛亥康有為的虛君共和論*

2018-01-17 22:24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4期
關鍵詞:政體共和君主

桑 兵

在歷來的歷史認識中,帝制與共和是專制與民主的體現(xiàn),二者如同冰炭水火,根本對立,絕不相容。然而,在國體政體的復雜辨析之下,共和與民主并不對等,而共和與君主卻出現(xiàn)并存的可能(另文詳論)。受此影響,辛亥各省光復之際,眼看共和一路高歌猛進,一些擁清人士試圖調和帝制與共和的緊張,以保留君位。即使未必一定要保大清,因為擔憂共和制導致內部紛爭和外部干預,使得國家分崩離析,也力求保留君位以凌駕于各派政治勢力之上,緩沖調節(jié),同時羈縻藩部。于是君主與共和的關系變得有些微妙,讓袁世凱得以上下其手,居間取利。康有為應對時局提出的虛君共和主張,成為調和君主與共和的發(fā)端,在當時波譎云詭的政壇攪動一陣漣漪,也牽動了民初以來國人關于中國政治體制變革及其前途命運的廣泛思考,迄今仍然余波未了。

一、虛君共和論的提出

武昌的槍聲響起,民主共和與君主立憲之爭很快就由事實做出了結論。盡管清廷被迫應允英國式的憲政,可是已經(jīng)人心盡失,被徹底排除于一切政治安排之外。南北和談的前提,就是實行共和,廢除帝制。雖然談判進程中雙方一度同意由國民大會來取決國體政體,實際上彼此都心知肚明,清王朝已經(jīng)失去實質性存在的任何可能,淪為他人討價還價的砝碼。列強當然并不希望中國實行共和,因為他們覺得中國的國民素質遠遠不夠,可是一方面被留學生和華僑高漲的共和熱情所震撼,一方面擔心自己的在華利益受到損害,以英國為首的列強不肯對清廷和民黨沖突的政治抉擇表示任何傾向性意見或態(tài)度,而主張交由中國人自己解決。只有日本出于擔心影響本國民權運動等等的考量,總想出手干涉,而礙于英國的反對,也不敢單獨行動。

立憲派要求開國會,本來就是呼應楊度以此測試清廷有無改革誠意的意見,皇族內閣出臺后,他們對清廷徹底絕望,一旦局勢風云突變,紛紛順勢轉而推動各地獨立,并表態(tài)支持共和,只不過他們嘴里心中的共和,與革命黨的理想總有些異樣。11月19日,張謇致電清內閣,力辭江蘇宣慰使和農(nóng)工商大臣,并最后進言忠告:“與其殄生靈以鋒鏑交爭之慘,毋寧納民族于共和主義之中,必如是,乃稍為皇室留百世禋祀之愛根,乃不為人民遺二次革命之種子?!?《中國革命消息·張謇復袁世凱電文》,《時報》1911年11月21日,第2版,“專電”。共和成了避免革命接二連三的主要選項。張謇進而表示,君主立憲最宜于國小而血統(tǒng)純一之民族如日本,民主共和最宜于國土遼闊,種族不一,風俗各殊之民族,如瑞士、美國*“辛亥九月致內閣電”,《張季子九錄·政聞錄》第3卷,上海:中華書局,1931年,第41—42頁。。言下之意,地廣人眾的中國反而更加適宜共和,所指當側重于聯(lián)邦主義一面。

大勢所趨之下,一時間舉國競相言說的共和,無形中失去了共同的認定,甚至堅持帝制者,也試圖在皇權與共和之間搭建橋梁,想方設法使之共存??梢哉f,在一片高歌猛進之下,形形色色的共和主張看似異彩紛呈,實則五花八門,眾口一詞的共和遭遇了有史以來最為復雜的認同危機。如果說此前的爭議主要集中于共和是否可行,那么現(xiàn)在則是共和的外延究竟可以拉伸到何種程度仍然保持其內涵的基本要素,而不至于全然變味。

武昌槍響剛剛一月,戰(zhàn)事正酣之際,康有為就致函黎元洪、黃興、湯化龍等,一方面聲稱自己早在《大同書》中就專門發(fā)明共和之義,只是因為時尚未至,所以先言立憲,一方面則說共和有古義六(周召共和、人皇九頭、希臘雅典賢人議會、斯巴達二王并立、羅馬三頭之治及世襲總統(tǒng)),今義四(瑞士、葡萄牙的議長共和,不設總統(tǒng);美、法及美洲各國的總統(tǒng)共和,總統(tǒng)權力大小不一;加拿大、澳洲、波蘭、匈牙利的虛屬共和,國會完全自治,英皇、奧皇虛領;英國、比利時、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挪威的君主共和,權在國會,君主無實權),共有十體,重要的問題是應當如何取舍從違?!胺蚋鲊w,各有其歷史風俗,各不相師。強而合之,必有乖謬,則足以致敗者矣。”自清廷頒布十九信條,“君主虛位,同于讓皇,滿洲已亡”。中國包括滿、漢、蒙、回、藏,否則不全。而滿、蒙、回、藏地方比內地多三倍,蒙藏“非吾華固有,滿人竭力而得之以贈吾華人。然而蒙、藏之人,實系屬滿洲而與華絕無系涉者也” 。如果斷棄舊朝,則蒙、回、藏不可收,中國不能保。

在康有為看來,君主共和國與虛屬共和國,國會實有全權,“故歐人言法理者,以英為共和王國,實為萬國憲政之祖,而政體之至善者也” 。中國積四千年君主之俗,只有采用虛君共和政體,“尚突出于英、比與加拿大、澳洲之上,盡有共和之利而無其爭亂之弊,豈非最為法良意美者乎?天佑中國,事變最后,乃忽得此奇妙之政體,豈非厚幸耶!”其具體做法是,去君主紀年而用黃帝紀年,以清為朝號而改中華為國號,君主只留虛位,如同木偶,實權在國會及其所舉之人(名義未定)。如此,則可以息內爭,保疆域,避外患。而虛君的人選,一是清朝舊主,一是孔子后人。相較而言,尤其是考慮到保疆域的問題,留舊主即清帝更加有利。

康有為的設想,如今大部分國人聽來頗有幾分異想天開,但他當時卻是鄭重其事的,所留下來的多份函稿,顯示他千方百計試圖說服萬里之外的武漢民黨:“總統(tǒng)共和與君主共和之制,其民權同,其國會、內閣同,其總理大臣事權與總統(tǒng)同,名位雖殊,皆代君主者也……夫立總統(tǒng),不過為國民之代理而已,乃為一代理而死國民無算,其害大矣。則反不如有虛君而不亂之為良法也?!痹谒磥恚艞l頒布后,一切國權,皆在國會,內閣、上議院員皆舉自國會,君主絕無用人、行政、立法權;國會限制內兵,則君主并無兵權。提議改正憲法律令,皆由國會議定,而君主奉行之,不能解散否決?!肮示旁率蘸笾袊芍^之虛君之共和國。夫虛君之共和國者,雖異于瑞士、美、法,而與加拿大、澳洲、波國、匈牙利無異。彼大國之君主,且在遠有威;吾國虛君主,在近更無威權也。日本人亦謂吾今為共和國,蓋法理實然,可謂共和之新制矣?!?/p>

革命黨人所求者革命,“今則專制之君主與立憲之君主皆革矣,是數(shù)千年之大革命,不止一朝之革命,則革命亦告成功矣。公等所欲者共和也,今虛君之銜,實同無君,共和又已告成功矣。公等所力持者民族,今滿人將改姓,實同歸化,大臣皆易漢人,雖有達壽,亦不任藩部,其地又非漢人故物也。今高麗、安南亡后,歸化者猶且容之,況滿、蒙乎?普大地萬國,未有不納異族歸化者也。然則君等之民族主義,又已成功矣。公等舉兵一月,所求皆得,所欲皆應,亦又何求?此后求中國之完全,求民生之治安,乃方今之急務。若尚不止,進而過求,則召亂矣,召干涉矣?!奔热灰磺心康木堰_成,不必節(jié)外生枝。

總而言之,革命的目標全都實現(xiàn),接下來應當設法收拾善后,而善后的良法,就是虛君共和。正如康有為所說:“為今中國大勢計,莫善于行虛君共和策?!彼痛诉M一步提出上中下三策:“因舊朝而共和之,以安全中國,上策也;尊奉衍圣公以收中國,中策也;不得已而行議長共和,下策?!辈粌H如此,他還斷言“若行總統(tǒng)共和以召亂,是謂無策”,并以“公等圖之”*《與黎元洪、黃興、湯化龍書》(1911年11月9日),康有為撰,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9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202—217頁。所錄幾封信雖然內容詳略不同,文字有異,但寫作時間、對象、意思大體一致,當為同一信函的不同底稿。將選項交由革命黨。

與此同時,康有為又發(fā)出致黨內公啟,聲稱憲法十九信條頒布,則舊朝君權已經(jīng)禪讓?!翱几鲊w,國權出于國會者,謂之共和……故日本人謂今之中國已變?yōu)楣埠偷蹏?,今名之為虛君共和國。吾輩日夜期望之君主立憲國,今已進行至君主共和國矣。君主雖有而如無,則革無可革;滿洲已改歸漢籍,亦革無可革。夫憲政有三,有君主憲政,有民主憲政,亦有虛君憲政。吾黨專以言憲政為目的者也,無論如何,變法實為吾黨宗旨,無論實君虛君,皆為帝國;英國稱共和王國是也,仍含吾黨之名義。今國內紛亂,爭議虛君共和與總統(tǒng)共和孰為得失。武漢之黨,主總統(tǒng)共和者也,國民平和者,主虛君共和者也。今南北以兵相持,終難解決,必賴有第三團出而和定之。頃與全國志士欲開國民大會,決議中國政體,吾黨則力主虛君共和者也。今舊朝禪讓,實同于無矣。吾黨無論舊朝如何,即有變動,吾黨欲戴孔衍圣公為虛君??籽苁ス?,孔子之后而漢人者也。”也就是說,即使上策不行,也要確保中策,務必實行君位帝制,保留帝國的名義。

之所以非保留虛君不可,是因為康有為斷定總統(tǒng)共和制將引發(fā)內亂外患,而虛君共和所爭者只在總理大臣,前者必然兵戈相見,后者只需口筆之爭,所以,“今吾黨竭力欲保中國統(tǒng)一,其宗旨非虛君共和制不可;其下手,非開國民大議會兼糾合軍隊不可”*《致黨內公啟》(1911年11月),康有為撰,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9集,第218—219頁。。這無異于新局勢下該黨的正式行動綱領。而開國民大會與糾合軍隊雙管齊下,可見經(jīng)歷清季政治角逐的各派都已意識到,身處中國的政治生態(tài),單憑議會道路的書生意氣并不足恃。

為了應對時局,闡明虛君共和的理據(jù),康有為專門撰寫了《救亡論》,他堅稱革命將導致國家危亡,共和政體不能行于中國,而將虛君共和視為化解革命所造成的危機的唯一途徑。后來他回憶道:“辛亥八、九月之間,舉國行大革命。吾惴惴恐小慄,懼中國之亡也,橫覽萬國,豎窮千古,考事變,計得失,怵禍患,作《救亡論》以告邦人,寄之上海。是時革命之大勢,若卷潮倒河,人皆畏避,無敢刊者,即強印之,亦無敢購讀者,遂匿藏焉?!眱赡旰笃溲缘玫接∽C,才刊行出版。雖然文章全面而詳細,關于虛君共和的論說,并未較前述各文增加多少內容,無非是強調十九信條之后,君主只剩虛名,政體與共和無異,留此冷廟土偶,“而其效用可以弭亂,而令外人不干涉,后則不至歲易總統(tǒng)以相爭殺”,有百利而無一害*《救亡論》(1911年11月),康有為撰,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9集,第222、238頁。。

緊接著,康有為又寫了《共和論》《安新中國議》《漢族宜憂外分勿內爭論》等文,不厭其煩地反復闡述虛君共和的主張?!豆埠驼摗酚置豆埠驼w論》,文中將共和今義增加到六種,即將法國和葡萄牙單列,前者為上下國會合選代表王之總統(tǒng)共和,總統(tǒng)代表王者,有任期無實權,政府由宰相行政;后者為上下國會合選之總統(tǒng)不代表王之共和,國會公舉總統(tǒng),無宰相有任期。與美國共和制的區(qū)別在于總統(tǒng)由國民選舉還是由國會選舉。“議長共和制者,太平大同之制也,非今中國據(jù)亂世所能驟至也?!薄白悦馈⒎ㄒ酝?,妄立美共和政體者,未有不大亂無已者也?!?/p>

康有為堅決反對總統(tǒng)而主張君主,主要是考慮到總統(tǒng)由于選舉,人人可以覬覦,而君主由于世襲,一般人不做非分之想。況且君主有名無實,爭之無用。這正是針對民主共和的弊端最有效的形式。“蓋虛君之用,以門地不以人才,以迎立不以選舉,以貴貴不以尊賢。夫兩雄必不并立,才與才遇則必爭,故立虛君者,不欲其有才也,不欲其有黨也,然后冢宰總百官以行政,乃得專行其志,而無掣肘之患,一也。夫立憲之法,必以國會主之,以政黨爭之。若無虛君而立總統(tǒng),則兩黨爭總統(tǒng)時,其上無一極尊重之人以鎮(zhèn)國人,則陷于無政府之禍,??质肷酢9侍摼疄橛?,必以世襲,乃為久確而堅固。又必禁由于公選,乃無大黨,而不必有才,乃不與宰相爭權,而后內閣乃得行政,而后國乃可強。歐洲數(shù)百年歷試而得之,故明知君主之無用無才,而必立之者,賴其無才無用以為用也。故英人與比利時、羅馬尼亞、布加利牙、那威、希臘,必立君主、不立民主者,恐公選者之必才,而世襲者未必才也,寧迎外國異族人為王,而不立本國人者,為其無黨也。其苦心委曲,以成就此虛君之法者,皆所以免爭總統(tǒng)時陷于無政府之禍也?!?/p>

康有為一再聲明自己與清廷本系宿仇,想出這一辦法,完全出于愛國救亡的真心?!胺蛴骶鞴埠托轮浦罾?,則觀于立憲之君主而可恍然矣。立憲各國,政體雖有不同,而權在國會內閣則一也,與共和國無少異也。夫既全權在國會,由國會政黨之大者組織內閣,故其君主毫無用人行政之權,故憲法大義曰君主無責任,曰君主不為惡,曰國會監(jiān)督,曰大臣代受責任。夫在天謂之為命,在人謂之為責任,在下接之謂之為代受,在上去之謂之為革。然則代受責任乎,禪讓乎,革命乎,名體雖微不同,其實一也?!?/p>

有意思的是,康有為明明比附歐美政制,卻指責國人變法事事師法歐美,其實往往一知半解,所以大敗。“歐美政藝,一切皆經(jīng)試驗實測而來,皆經(jīng)百千敗績,乃改良而得之,各國各有其歷史風俗,易地則敗。今吾國人皆慕歐美人之良法,而無其百試之經(jīng)驗,萬一誤而蹉跌,則五千年文明之古國,豈可為試驗場乎?”希望海內同胞慎擇熟講而后行之。他自認為虛君共和就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而來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以君主論,專制與立憲相近,以民權論,則立憲與共和相近,雖有君主,卻與專制政體截然相反。“共和之君主,其虛名為君主雖同,而實體則全為共和。夫凡物各有主體,專制君主,以君主為主體,而專制為從體;立憲君主,以立憲為主體,而君主為從體;虛君共和,以共和為主體,而虛君為從體。故立憲猶可無君主,而共和不妨有君主。既有此新制,則歐人立憲、共和二政體,不能名定之,只得為定新名曰虛君共和也。此真共和之一新體也?!?/p>

康有為不但對自己的創(chuàng)新頗為自信,而且不無自得,他認為,名從義生,“歐人多生出之新名者,欲精切其體也。今空名之君主者,只能編入共和制,而不能編入立憲君主制也。天下古今之義必出于三,孔子之言三統(tǒng)三世是也。若以君主言之,既有專制之君主,有立憲之君主,自應有共和之虛君;以立憲言之,有立憲之民主,有立憲之君主,自應有立憲之虛君主;以共和言之,有議長之共和,有總統(tǒng)之共和,自應有虛君之共和。其義一也,未發(fā)其義則忘之耳?!比颂焐赜袪幮模瑳]有機會條件就不會泛濫?!吧w虛君共和之制,實非君主也,不過共尊一土偶之神耳。以總理大臣代君主之權,特令人只爭總理大臣焉。所以大導國人之爭心入于政黨,爭政黨多者,得為總理大臣,而爭政黨者,只以口舌筆墨,所以暗銷爭總統(tǒng)之干戈。發(fā)其伏流,俾行軌道,雖有洪水乎,有河道則不泛濫滔天矣,是所以為絕妙之良法美意也?!边@樣法良意美的政體,甚至超越英、比與加拿大、澳洲之上,盡有共和之利而無其爭亂之弊,實堪稱最?!疤煊又袊?,事變最后,乃忽得奇妙之政體,豈非厚幸耶!”*《共和政體論》(1911年12月),康有為撰,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9集,第241—250頁。虛君共和政體已是匪夷所思,必出于三的論證方式更加異想天開。只是共和制的總統(tǒng)也未必一定掌握實權,責任內閣制之下,總統(tǒng)不過名義上的最高元首,不一定非要保留君位才能免于相爭不已。

在《漢族宜憂外分勿內爭論》中,康有為堅持強調中國已是民主立憲,不必繼續(xù)爭論不已,連召開國民大會決定國體政體也是多此一舉,應當立即停止內部爭斗,以免招致瓜分慘禍*《漢族宜憂外分勿內爭論》(1912年1月),康有為撰,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9集,第257—272頁。。

不過,盡管康有為喋喋不休,其主張?zhí)摼埠偷闹匾康闹唬瑹o疑還是保留清朝和清帝的名義名分。他指十九條之后已是虛君共和,甚至斷言沒有攝政,連虛君共和也不是,“只能謂之候補襲帝之總統(tǒng)共和國”。為了平息各方圍繞是否君主立憲持續(xù)展開的紛爭,他建言:“用資政院上奏辯明此義,發(fā)一懿旨,共和已定,則爭君主立憲者,亦無所措辭矣,亦可以解求共和者之怒心矣。更有無上最要者,今日怒心全由民族,必定國號、去紀元,乃可以隱銷其兵氣……請資政院與內閣各上一奏,亟下懿旨,改國號為中國,用孔子紀年。細思國號必當有‘中華’二字,不必回避,以為統(tǒng)一之基,令南方難自分異,又可得民心。全國皆為中國人,禁不得稱滿、漢字,后與帝及百官皆仿英例,臨資政院宣誓,與新貴共入中國籍,即改漢姓,諸滿人并盡賜漢姓。如此一舉,令國民攻滿者無所措辭?!?《致某君書》(1911年底),康有為撰,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9集,第251頁。消弭族屬分別的用心不無可取,只是康有為的一廂情愿非但不能取信于南方,連清廷也不買賬,康黨屢次電請,均未得到清廷的正面回應。

二、梁啟超的步趨及推行

梁啟超在虛君共和的問題上對康有為亦步亦趨,他寫了《新中國建設問題》,其下篇《虛君共和政體與民主共和政體之問題》,幾乎照本宣科地重復了康有為關于虛君共和的全套說法,即雖然承認新中國當采用共和政體,但現(xiàn)行的共和政體多不適宜,尤其是美法式共和政體,絕不可行,惟有虛戴君主的共和政體,“雖未敢稱為最良之政體,而就現(xiàn)行諸種政體比較之,則圓妙無出其右者矣” 。虛君共和制濫觴于英國,全由習慣積漸而成。其后比利時著成文憲法,遂為全歐列邦的模范?!捌錇橹埔玻幸皇酪u君主稱尊號于兆民之上,與專制君主國無異也。而政無大小皆自內閣出,內閣則必得國會多數(shù)信任于始成立者也。國會則由人民公舉,代表國民總意者也。其實際與美法等國之主權在民者絲毫無異,故言國法學者,或以編入共和政體之列。獨其所以異者,則戴一世襲之大爵主為裝飾品,國民待以殊禮,且歲供皇室費若干以豢養(yǎng)之而已。夫歐人果何取乎此裝飾品,而全國人屈己以禮之,且出其血汗金錢以豢之也?以其可以杜內爭而定民志也……是故十九世紀歐洲諸國,無國不經(jīng)革命。夫革命固未有不與君主為敵者矣,及其成功也,則仍莫不虛戴一君主。其尤取巧者,則不戴本國人為君主,迎一異國異種之人而立之,但使之宣誓入籍宣誓守憲而已。”

不過,梁啟超雖然認為虛君共和的國會權重,政府強力,為政體極軌,但是對于是否能在中國實行,與康有為的認識卻有所差距。尤其是滿人皇帝能否被國人接受,不無疑慮。他說:

吾中國大不幸,乃三百年間戴異族為君主,久施虐政,屢失信于民,逮于今日,而令此事殆成絕望,貽我國民以極難解決之一問題也。吾十余年來,日夜竭其力所能逮以與惡政治奮斗,而皇室實為惡政治所從出,于是皇室乃大憾我,所以僇辱窘逐之者,無所不用其極。雖然,吾之奮斗,猶專向政府,而不肯以皇室為射鵠。國中一部分人士,或以吾為有所畏、有所媚,訕笑之、辱罵之,而吾不改吾度。蓋吾疇昔確信美法之民主共和制,決不適于中國,欲躋國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虛君。而事勢之最順者,似莫如就現(xiàn)皇統(tǒng)而虛存之。十年來之所以慎于發(fā)言,意即在是。吾行吾所信,故知我罪我,俱非所計也。雖然,吾蓋誤矣。今之皇室,乃飲鴆以祈速死,甘自取亡而更貽我中國以難題。使彼數(shù)年以來,稍有分毫交讓精神,稍能布誠以待吾民,使所謂十九條信條者,能于一年數(shù)月前發(fā)布其一二,則吾民雖長戴此裝飾品,視之如希臘、那威等國之迎立異族耳,吾知吾民當不屑龂龂與較者。而無如始終不寤,直至人心盡去,舉國皆敵,然后迫于要盟,以冀偷活,而既晚矣。夫國家之建設組織,必以民眾意向為歸,民之所厭,雖與之天下,豈能一朝居。嗚呼!以萬國經(jīng)驗最良之虛君共和制,吾國民熟知之,而今日殆無道以適用之,誰之罪也?是真可為長太息也。

不僅如此,即使清皇室改從漢姓,以人心怨毒如此之甚,國民也未必許其尸居虛位。雖然憲法信條已經(jīng)誓廟公布,可是事定之后,清朝未必甘心長此退讓,而不謀所以恢復其權力?!案`以為若萬不得已而戴舊朝以行虛君共和制,則遷都實為一最重要之條件。誠能南遷,則民權之確立,庶可期矣。且京師久為首惡之區(qū),非離卻之,則政治之改革,終末由奏效也?!钡耸挛幢剞k得到,即能辦到,國民也未必滿意。以遷都相制衡,與孫中山約束袁世凱如出一轍。但前提是國民允許清皇室繼續(xù)存在。至于奉衍圣公為皇帝,亦有三疑,一是清室未必禪讓,則外國不易承認;二是孔子為一教主,擁戴其嗣為一國元首,不無政教混合之嫌,而啟他教教徒之疑忌;三是于蒙回藏的內附缺少維系作用。所以,“同是戴虛君,而衍圣公不如現(xiàn)皇室……現(xiàn)皇室既不能戴,則我國行虛君共和制之望殆絕也” 。

相較于康有為一口咬定非虛君共和不可,梁啟超只是表示雖然如此最好,可惜時勢不合,未必可行?!胺蛎裰鞴埠椭浦N種不可行也既如彼,虛君共和制之種種不能行也又如此,于是乎吾新中國建設之良法殆窮。夫吾國民終不能以其窮焉而棄不建設也,必當思所以通之者。吾思之思之,既竭吾才矣,而迄未能斷也。吾只能盡舉其所見,臚陳利病于國民之前,求全國民之慎思審擇而已。夫決定一國建設之大問題,惟全國民能有此權,決非一私人所能為役也?!?梁啟超:《新中國建設問題》,《飲冰室合集》第4冊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43—46頁。面對進退兩難的局面,雖然梁啟超聲稱要再三苦思,卻是有心無力,束手無策了。

盡管內心不以為然,梁啟超還是不能違背康有為的意旨,行動上不得不積極推行虛君共和的主張,與國內各方面接洽聯(lián)系。11月26日,梁啟超致函潘若海,表示愿意與袁世凱相互配合,穩(wěn)定局勢,轉移國民心理,而不就袁內閣法律副大臣之位,正是為了說話有力。他說:

鄙人既確信共和政體為萬不可行于中國,始終抱定君主立憲宗旨;欲求此宗旨之實現(xiàn),端賴項城,然則,鄙人不助項城,更復助誰?……吾自信,項城若能與我推心握手,天下事大有可為。雖然,今當舉國中風狂走之時,急激派之所最忌者,惟吾二人,驟然相合,則是并為一的,以待萬矢之集,是所謂以名妨實也。吾自問,對于圖治方針,可以獻替于項城者不少;然為今日計,則撥亂實為第一義,而圖治不過第二義。以撥亂論,項城坐鎮(zhèn)于上,理財治兵,此其所長也。鄙人則以言論轉移國民心理,使多數(shù)人由急激而趨于中立,由中立而趨于溫和,此其所長也。分途赴功,交相為用。而鄙人既以此自任,則必與政府斷絕關系,庶可冀國民之漸見聽納。若就此虛位,所能補于項城者幾何?而鄙人則無復發(fā)言之余地矣。此所謂棄長用短也……共和之病,今已見端,不出三月,國民必將厭破壞事業(yè)若蛇蝎,渴思所以治之。其時,則我輩主義獲伸之時也。而此三月之中,最要者需保京師無恙,其下手在調和親貴,支持財政,項城當優(yōu)為之。次則因勢利導,轉變輿論,鄙人不敏,竊以自任。鄙人無他長處,然察國民心理之微,發(fā)言抓著癢處,使人移情于不覺,竊謂舉國中無人能逮我者。今所為文已成者不少,惟當分先后,擇時然后布之。*“中國歷史博物館通史研究室編《歷史與文物》第一期《梁啟超復楊度親筆信》”,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69—570頁。按,此函實為梁啟超致潘若海。另外,《梁啟超年譜長編》所錄宣統(tǒng)三年十月三日羅癭公《致任公先生書》實寫作于12月22日,詳見李永勝:《清帝退位前夕梁啟超與袁世凱關系》,《歷史研究》2000年第6期。

同時,梁啟超派盛先覺到上海探聽革命黨的口風,據(jù)說章太炎有將滿洲交與清帝使之自立之議,“覺以詢之,章曰:‘昔誠有此議,今已知其不可而作罷矣?!X又聞章曾有共和政府成立之后,首立清帝為大總領,后再黜而竟廢之之議,以詢章,章曰:‘昔亦誠有是,然今大勢已粗定,清廷萬無能為力,且革命黨勢甚囂囂,再作此言必大受辱。吾今亦不敢妄談矣?!渭坝X此次路經(jīng)須磨,面謁南海及先生事,并略述南海及先生意。章曰:‘今也,兩先生心跡蓋昭昭然于天下矣,吾何慊焉?!X因進先生所托之書焉,章閱畢曰:‘曩余致書任公,蓋未知其隱衷故爾,今知之矣?!X乃略道虛君共和主義,章求其詳,覺因出先生所屬攜長書示之,章請俟三數(shù)日略行研究而后相答,覺許之,并歷述南海及先生之苦心孤詣,且求其善為研究焉” 。

此事看似大有希望,以至于來人作出判斷,“由是觀之,章之難能主張?zhí)摼埠停w可想見,而似默然許可也。何則?覺先進言中國現(xiàn)情,不稱共和,章聆而深然之故也”*“宣統(tǒng)三年十月十七日盛先覺《致任公先生書》”,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第571頁。??墒茄芯康慕Y果,章的答復令其大失所望,其復函謂:

清帝猶在,而蒙古已宣告獨立,是雖存清帝之號,未足羈制蒙古也。況清帝若無實權,則非蒙古所憚;若有實權,則是一國二君,其禍甚于蒙古背叛。若只戴清帝為元首,而欲漢人柄政,此非袁世凱輩不作此妄言。蒙古果叛,中國本部遂不足自立耶?此亦不然。本部之地大于日本七倍有余,日本猶足以自強,況中國本部乎?要之,兵強財盛,本部足以雄視世界,兵孱財盡,雖有無數(shù)外藩,亦何所益耶!徒以地之廣狹論國之強弱,謂外藩一失,中國遂不能自持,此亦愚者之見。共和政體既就,蒙古必無惡感。仆所見蒙古人,其恨滿人至于銜骨,其對漢人猶有同舟共濟之意,所患者俄人誘之耳。然即清帝不退,能使俄人無蠶食之心耶?俄人能運動蒙古人,漢人亦能運動蒙古人,豈在持清帝之虛名以招致之乎?”*“宣統(tǒng)三年十月章太炎《復梁任公書》”,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第574—575頁。按:原書雖如此標注,但引文實為盛先覺《章太炎〈復梁任公書〉跋》。

看過復函,來者終于明白:“要之,革黨萬不能就虛君共和之策,較溫和如章太炎者,所說猶然,況其余乎?”不過他并不死心,揣測道:“黃興專注北伐,似不可動,可動者其宋教仁乎?惜未能相見也?!?“宣統(tǒng)三年十月章太炎《復梁任公書跋》”,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第574—575頁。

章太炎的觀點,其所撰《大共和日報》發(fā)刊辭(1912年1月4日)做了正面表述,在他看來,“民主立憲、君主立憲、君主專制,此為政體高下之分,而非政事美惡之別。專制非無良規(guī),共和非無秕政” 。中華國民所望于共和者,“在元首不世及,人民無貴賤”,“非欲盡效法蘭西、美利加之治也。議院之權過高,則受賄鬻言,莫可禁制;聯(lián)邦之形既建,故布政施法,多不整齊。臧吏遍于市朝,土豪恣其兼并,美之弊政,既如此矣;法人稍能統(tǒng)一,而根本過誤,在一意主自由,民德已偷,習俗淫靡,莠言不塞,奇邪莫制,在位者無能改革,相與因循,其政雖齊,無救于亡國滅種之兆。中國效是二者,則朝夕崩離耳” 。政治法律,皆依習慣而成,不能橫取照搬他國成法。而光復宗國,和寧兆民,為勢所必然,“近見之徒,復欲擁戴虜廷,以持秩序,云共和不可行于中國,是孰尸其咎哉”*章太炎:《大共和日報發(fā)刊辭》,湯志鈞編:《章太炎政論選集》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537—538頁。。他雖然批評美法之制的弊政,卻斷言共和大勢不可逆轉。

12月15日,羅惇曧來函報告南北各方對“虛君共和”主張的態(tài)度。其時議和代表移席上海,“時論謂君主一層,大有希望,而梁燕孫謂不過有三成把握而已……南中各省代表多系憲友會人,如浙省陳敬第(江蘇為雷奮)來緘,謂大勢已趨共和,君位一層,開口即遭詬詈,恐不能不并入共和。將來解決民主,必舉項城為總統(tǒng),皙子謂項城仍可為拿破侖云。各報均言唐力主共和,梁燕孫謂絕無其事。梁征問公議論,略以相告,梁謂君位共和,項城與唐均同此旨,囑將尊恉隱括簡言由梁電告唐,資其議和之材料。即已電蛻將尊意見書暨北江致黃書,并錄送唐閱,或可資其采擇。惟深察南中情形,似非民主不可,若決定民主,則項城不知如何處置”*“宣統(tǒng)三年十月二十五日羅癭公《致任公先生書》”,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第578頁。。

12月22日,羅惇曧(癭公)又來函報告與袁世凱接洽的情形:“昨謁項城,備達尊恉……因詢公對于時局之議論,略以相告。渠言:我總抱定十九條宗旨;我自出山即抱定君主立憲,此時亦無可改變。答言:按十九條,便非立憲,純是共和,南軍既要求共和,我當允其共和,但當仍留君位,可名為君位共和。渠言:我主張系君主立憲共和政體。當下不便駁之,但答云:不如君位共和之直捷了當,君主無否決之權,無調海陸軍之權,但當名為君位耳。渠頷之而已。”又轉告與南方民黨溝通的消息:“晚已電告蛻,將尊意見書及北江致黃興速錄送唐大臣,并將尊意見電告唐,由燕孫發(fā)出。今日又告燕孫,請其將君位共和名義電告唐,私向彼黨密商,謂君主不過裝飾品,何必流無數(shù)血以爭此虛名。我既承認共和,彼許留虛君,則和成矣。燕頗韙此言,已允電唐矣。唐已與黃興晤談甚久,黃持甚堅,謂正式會議時,各人必致大沖突,當大決裂云。”*“宣統(tǒng)三年十月三日羅癭公《致任公先生書》”,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第567—568頁。稍后獲悉,唐紹儀將所謂虛君共和之制提出與南方商議,而伍廷芳“仍執(zhí)不允”*“宣統(tǒng)三年十一月廿二日羅癭公《致任公先生書》”,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第587頁。。

到1912年1月27日,羅惇曧總算認識到:“項城之心,千孔百竅,外人無從捉摸,日日言君位,至今尚未改口,特松緩耳。而其左右自唐氏明贊共和外,如梁如趙如楊皙子及其余,皆均持共和(見所措置),均向共和一邊進行?!睋?jù)此,不僅“足以斷定項城之主共和也”,而且可以斷言:“此時虛君共和字樣,京中久已消滅矣。至改中華國從漢姓一層,楊士琦提議不從,至今則無及矣。當派議和代表時,即行此策,撤去眾射之的,猶可及,今則時已過矣?!?“宣統(tǒng)三年十二月九日羅癭公《致任公先生書》”,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第589頁。

2月5日,羅惇曧再度來函,告以:“日來共和政體已決定,君主議論已漸滅無余,京中報館并改變言論,所尚持君主論者,僅資政院議員所開《民視報》耳,僅數(shù)百紙,不足輕重也?!笨涤袨閯?chuàng)制的“虛君共和”名稱,“成為一種議論,袁辭爵折,竟以此名詞入告,已奇矣。近日報中常發(fā)現(xiàn)‘虛君共和’字樣,謂將來發(fā)表為虛君共和。其字面則同,其內容絕非,蓋宣布共和后,仍留此虛君號以存舊君名義耳,非虛君共和政體也。不意長者費多少心血,供他人涂飾耳目之用,至可嘆也”*“宣統(tǒng)三年十二月十八日羅癭公《致任公先生書》”,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第590—591頁。。袁世凱借用虛君共和名義,旨在與南方討價還價,實際上不過以退位換優(yōu)待的名義,與康有為保留君位的本意大相徑庭。就此而論,戊戌以來康梁一派一系列的政治主張及其與各方論爭,可以說均由事實做了無情的結論。

三、虛君共和的反響

康有為苦思冥想出來的奇招妙法,最終落得個被以為可以指望的人利用來涂飾耳目,真是情何以堪。不過,包括上述字面相同內容絕非的涂飾,虛君共和的主張也留下了歷史的印跡,尤其是《大公報》連篇累牘地討論政體問題,兼采帝制與共和的主張甚囂塵上。有人附和其說,并且公開上書江浙軍政府,聲稱直接聞于英、美、德、法、日本、俄、奧各國使者的意見是:“中國行省較多,領土亦廣,向無組織,勢難一致,驟言共和,必召內亂。又言民主、君主,在實權不在虛名,茍民主政體,總統(tǒng)權重,又無國務裁判良法,往往任期未滿,即起紛爭,如南美、中美各國,屢見流血之事,可為前車之鑒。倘君主政體,君上權輕,則君上僅擁虛名,而實權盡在國會,如英之憲法,實斟酌盡善,于中國現(xiàn)狀,尤最為合宜?!倍靶艞l十九條,雖存君主立憲之虛名,已握民主共和之實權,總理由國會公舉,已與民主選舉總統(tǒng)無異,朝廷有頒布而無否認,更與共和取決議院無異。是中國之君主立憲,視各國之民主共和,相去僅一間耳”*《許鼎霖致蘇州大都督程、上海外交長伍、民政長李書》(續(xù)),《大公報》1911年11月27日,第2版,“代論”。。有人則表示:“中國此次所頒之憲法信條,純系脫胎英制,雖襲君主之名,已具有民主之實”。而從中國情勢的各方面考查,仍有保留君位的必要*第三者:《君主、民主立憲問題之解決》,《大公報》1911年12月5、6日,均第2—3版,“征文發(fā)表”。。

還有人借評論國事共濟會將君主、民主取決于全國人民一事,聲稱:“仆亦國民一分子,請以君民共主之說進。所謂君民共主者,非故為模棱,意在調停也。吾國各省本非列邦,則內容當如美利堅之聯(lián)合各州,采取共和制度;吾國蒙、回、藏各部本有王公,則表面當如德意志之擁戴一尊,采取帝國制度。如此則內民主而外君主,由合而分者,亦由分而合,于世界國家聯(lián)合及聯(lián)合國家外別開一新例,以為我中華聯(lián)邦帝國光,則鄙言其庶幾愚者一得乎?!逼渌鶆?chuàng)制,就是“斟酌于德、美二國之間,使各省為民主之聯(lián)邦,而中央仍不失為君主之帝國也”*徐士瀛:《讀大公報論中國今日政體上之解決書后》,《大公報》1911年11月29、30日,均第2張第3版,“來稿”。。這些以聯(lián)邦為共和的言詞,不但意思,連文字也與康有為各文如出一轍。

1911年12月16日,針對“十九信條”,《民立報》刊登奉天某報所載的南北議和二十二條,據(jù)稱是經(jīng)清內閣會議決定、清廷批準,作為唐紹儀南下議和的條款,涉及君主與共和關系的各條為:(一)大清帝國改號中華聯(lián)邦共和國;(二)大清皇帝改號中華聯(lián)邦共和國王;(三)各省改為中華聯(lián)邦,組織共和政府,蒙古、青海、西藏在內;(四)由各省選舉議員組織上、下兩院,公選大總統(tǒng)作行政機關;(五)國王及大總統(tǒng)的歲俸由國會議定,其額度務從優(yōu)厚;(七)行政權統(tǒng)歸大總統(tǒng)總攬,國王屬憲法上特別地位,不得干預政事;(九)國王世襲,大總統(tǒng)任期四年;(十)國王及大總統(tǒng)的待遇同等;(十一)國王自用之人得由國王任用,其人員與政事無關系;(十二)國王為萬世一系;(十三)如有加害于國王或謀危害國王者,皆處死刑;(十四)除大總統(tǒng)外,所有國民皆為臣民;(十五)國王及大總統(tǒng)均受同等之尊稱;(十六)凡與國王為敵之國家及其君主或大總統(tǒng),吾大總統(tǒng)亦視之為仇敵;(十七)國會為立法機關,無論大總統(tǒng)及國王均不得干預;(十八)司法機關獨立,歸裁判所管轄;(十九)宣戰(zhàn)、媾和及締結國際條約并頒布法律等權,操自大總統(tǒng);(二十)憲法及關于國王權限事宜之改訂,須國王同意;(二十一)憲法改訂專由國會決議;(二十二)除以上各款外,資政院已表決的信條均予采用*《唐紹儀媾和策》,《民立報》1911年12月16日,第4頁,“新聞一”;中國國家博物館編,勞祖德整理:《鄭孝胥日記》第3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第1370—1372頁。《民立報》稱此“恐系傳聞之詞,姑照錄之”。兩種文本文字間有不同。。

對此方案,《民立報》不以為然,“既為共和國矣,何以復有國王”*《所謂議和之條件》,《民立報》1911年12月16日,第4頁,“新聞一”。。但空穴來風,事出有因,坊間媒體的相關消息時有所聞。12月,漢口議和大臣及各省代表陸續(xù)出發(fā)赴滬,據(jù)說“有某君提議將來憲法可仿比利時纂擬,比國雖系君主政體,其國會之權利甚偉,民權亦較英、德甚大,實不啻君主共和國,中國此時頗宜采仿,袁內閣已頗贊同,議和大綱即以此為標準。并聞英使之意,亦擬定中國政體為君位共和立憲國,君位之下,另舉總統(tǒng)辦理國政,此為中國特創(chuàng),各國所無云”*《研究政體之種種問題》,《大公報》1911年12月13日,第3版,“要聞”。。另有消息稱:“聞當唐大臣赴滬議和臨行時,曾請取項城意見,今探得其內容如下:一、雖奪君主實權,但須仍擁立之;二、總理大臣應由民選,須附以與共和國大統(tǒng)領同一之權限;三、另置上下兩院;四、各省采美國制度,自為政治。并以民軍果否承認皇帝存續(xù)尚未可知,若民軍堅執(zhí)意見,則再行協(xié)商,惟須達到和平解決之目的。又聞唐大臣昨又電致袁內閣,略謂現(xiàn)在民軍所主張之議和條件四大綱:一、改大清帝國為中華帝國;二、黃帝紀元與宣統(tǒng)年號并列;三、攝政王改用漢員;四、地方行政官準人選舉。”*《關于和議之緊要消息》,《大公報》1911年12月23日,第4版,“要聞”。

和談陷入僵局,唐紹儀“電請袁內閣指示遷就辦法,而袁之復電略以君主如實不能成議,則應改為聯(lián)邦共和政體或君主名義之共和政體,即取消皇帝名號,另改名稱,均無不可。倘必欲廢棄皇室,斷難辦到云”*《關于議和之緊要消息》,《大公報》1911年12月25日,第4版,“要聞”。。南北和議擱淺之際,內閣又有人透露:“在前數(shù)日唐大臣連次密電請示退讓辦法,袁內閣已有允認共和之意,惟于共和中必須仍保全皇室,方能承認,如君主名義之共和政體及君主名義之聯(lián)邦政體等辦法?!?《袁內閣對于和議之政見》,《大公報》1911年12月27日,第4版,“要聞”。

實情是否如此,另當別論,但此事當與康梁等人的主張及活動不無關聯(lián)。即使袁世凱一方偷梁換柱,故意放話,淵源還是可以追溯到康有為的虛君共和主張。

與中華聯(lián)邦共和國的想法如出一轍,還有人提出“帝國共和主義”的理念和具體建置方案。宣統(tǒng)三年十一月,全國聯(lián)合進行會代表張琴、李離,臨時國民公會代表朱通儒、劉振源,憲政實進會代表宋育仁、于邦華等呈文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認為南北和議因為君主立憲、共和立憲政體有待國會公決而面臨破裂,甚屬非計,要求宣布帝國共和,以鞏固皇室。在他們看來,南北雖然都有和平解決之心,可是政治學說不明,無法擺脫君主共和非此即彼的取舍抉擇?!胺虼髾嗖僦谝蝗耍侵^君主立憲,日本、俄羅斯是也。大權操于議會,是謂共和立憲,德意志、英吉利是也。至于法蘭西、美利堅二國,近人譯曰民主、曰合眾,謂為共和政體之一種則可,謂為共和政體之概則,則不可。若但言共和二字,則不在有世襲之君位與無世襲之君位明矣。此從法理上解釋而絕無疑義者也。”

清季國人好以個人所知局部片段的西學知識為一般通則,由于各自所本不同,因而凡事要在是非曲直上爭個輸贏。上述號稱絕無疑義的解釋,當然也是不無可議,甚至在一些人看來簡直就是胡言亂語??墒沁@樣的說法是否合乎法理通則,另當別論,至少反映出一個事實,即所謂深入人心的“共和”觀念或思想,其實還是各自表述的概念,而且所表述的意思言人人殊。本著調和觀念制度截然對立的帝制與共和的主旨,呈文者中有人“嘗旁考列邦政體,原本信條,折衷乎英法之間,提倡帝國共和主義。擬尊皇帝為大圣皇,宣布共和政體,召集國會,公舉大統(tǒng)領,草擬憲法,實行共和立憲,以冀早定國體而息政爭” 。

從法理、領土、國教、種族、黨派、文義等六方面,呈文者詳細闡述了實行帝國共和主義既適合于中國當時情勢、又有助于學理發(fā)展和體制設置的重大理由,宣稱:“此六大問題既完全解決,其余紀元問題、國號問題、首都問題,皆可以國會公意決之。總之,此帝國共和四字,成一完全獨立主義,各方面均彌滿無憾,非遷就兩可之間為調停計也?!崩鐝姆ɡ砩峡矗髁椪w有三原則,一是君主不負責任,二是君主神圣不可侵犯,三是君主不能為惡??墒穷C布法令概以君主名義,不可說絕對無責任。所謂由國務大臣代負責任,不知是對君主還是人民負責。若對君主,則行政失當,君主亦有責任;若對人民,則拒絕副署,又未免侵犯神圣。“學者于此等理論苦無確當定義。今以政權完全付之大統(tǒng)領,則元首不過以一特別階級,為全國瞻望。而一切宗教、典祀、封號皆以至高之元首為之,可以為善,不能為惡。將來政體上發(fā)明最簡當之定義,我國政治史有特別光榮矣?!?故宮檔案館編:《關于南北議和的清方檔案·宣統(tǒng)三年十一月□□日全國聯(lián)合進行會代表張琴等致內閣袁世凱呈》,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8),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第161—166頁。

可是,即使擁清者,對于這樣的主張也視同無理取鬧。已經(jīng)賦閑的惲毓鼎雖然對宣統(tǒng)朝局極不以為然,清朝和帝制危在旦夕還是令他五內俱焚,并與各省志存皇室者組織了同志聯(lián)合會。1912年1月28日,他至同志會,“知大事已去,無可挽回,痛恨欲哭,而閩人張知廬編修猶登臺長篇大論演解帝國共和政體,余不能再坐,惘惘而出”*惲毓鼎著,史曉風整理:《惲毓鼎澄齋日記》,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73頁。。

與此相似,康、梁的虛君共和在政壇社會不無影響,本會內部卻鮮有贊同者,很多人還毫不掩飾地表示異議。11月黨禁初開,就有人主張贊成共和,徐勤致函康有為,直言不諱道:“頃十八省已盡行獨立,上海已有各省代表齊集,組織新政府及民主憲法。滿人氣運已絕,若復抗輿論,存皇族,必為全國之公敵矣。美洲則人心更主共和主義,乞切勿再倡存皇族以失人心,而散會事?!?“宣統(tǒng)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徐君勉《致南海夫子書》”,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第592—593頁。吳貫因(即吳冠英)則致函梁啟超,認為既不宜附和民主共和,也不能仍舊標榜君主立憲:“夫在一年以前,此說固有最強之理由,今則立言不易矣。蓋昔所以主張君主立憲者,謂欲避殺人流血之慘也,今則已殺人矣,已流血矣。將士之暴骨沙場者,不知其幾千百,人民之失所流離者,不知其幾千萬,問其原因何在,則皆由皇室無道所致耳。夫因一人一姓之無道,遂使舉國涂炭,今仍欲倡議保全其皇位,其勢實不順?!薄笆暌詠?,一國青年有為之士為政府官吏所殺者,無慮數(shù)萬人。”“今者怨毒之氣,已彌滿全國,若不使其得一泄,而欲以術或以力鉗止之,縱或能彌縫一時,而怨毒既深,他日仍必大爆發(fā)。故今日皇室之可否保存,只可聽之革命之良心,此則俟袁世凱與之交涉可也,非吾黨所宜代為之言也。”*“宣統(tǒng)三年十月廿四日吳冠英《致任公先生書》”,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第595頁?;蕶嗟壑埔殉汕Х蛩?,繼續(xù)擁清即意味著與萬民為敵。

因此,在同黨看來,非但不能繼續(xù)主張?zhí)摼埠?,保留清室,而且應該設法與之切割,以自證清白。有同黨致函梁啟超稱:“自武昌肇事以來,足下政見未經(jīng)發(fā)表于世,有之則僅一《新中國建設問題論》,其時所持論仍是虛君共和制。若有機不出,則人將疑足下仍有故清系戀,他日若有宗社黨余孽煽惑,且誣足下以惡名,雖有百喙將何從而辨之?!笨傊?,“吾黨處現(xiàn)在時局,既已屢次失機,如袁果有援引之意,萬不可錯過,否則一年之后,政黨林立,人才輩出,他日將無容吾輩跕足地矣”*“宣統(tǒng)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馮翼年、梁炳光《致孟遠先生書》”,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第602頁。。當保留清帝與本黨生存出現(xiàn)利害沖突之時,只能選擇后者而拋棄前者。

在民主共和已成大勢所趨的時勢下,虛君共和的確不合時宜。其時南北輿論大都傾向民主共和:“惟前代之革命戰(zhàn)爭,無非因爭奪王位權而起,蓋專制相承之國,其國民間初未有立憲共和之觀念,故革命之起,無不以王位為其目的物,故革命之名詞,亦僅為易姓改物時之所專用。自歐美之政治思想輸入以來,久苦于專制之國民,乃勃起而歡迎之,革命之聲,漸流布于薄海內外,而革命之意義,亦大變其本來,幾若專為推翻專制政府,改建立憲共和政體之標志。故自今以后,我中國革命戰(zhàn)爭之興起,不可不以轉移統(tǒng)治權為目的,若復有覬覦王位、專竊政權之舉,則固為我國民族之所決不能容者也。”此言將古今革命意涵的分別一語道破,進而宣告:“此次我國革命軍之起,其宣示于我國民者,一為政治革命非種族革命,是無人種戰(zhàn)爭之意味……一為建設民國、創(chuàng)立共和政體,是無爭奪統(tǒng)治權之性質。故此次戰(zhàn)爭,純乎為轉移統(tǒng)治權之政治戰(zhàn)爭,一改歷代革命戰(zhàn)爭之面目,實為我革命民族中一種之異彩。不特大多數(shù)國民傾向于此主義,即清政府中亦已承認此主義而不惜讓步于國民。雖實行憲政與創(chuàng)立共和,主張各異,而轉移統(tǒng)治權之主義,實已確立而不可移。我國民今日所當兢兢注意者,即在維持此主義,不使稍有所動搖,以免他主義之闌入。”*傖父:《革命戰(zhàn)爭》,《東方雜志》第8卷第9號,1911年11月15日,第3頁。這的確是形勢比人強的典型表現(xiàn)。

有人更加依據(jù)學理概括宣稱:“夫國體有二,曰君王,曰民主。政體有二,曰專制,曰立憲。民主立憲者,誠現(xiàn)今最良之政治,亦我同胞四萬萬人所公認之題目也。故共和政體,實中華民國必不可易之政體?!?樸庵:《建設共和政府之研究》,《民國報》第1號,1911年11月21日,第1頁,“論說”。正因為共和勢不可擋,任何可能威脅共和實現(xiàn)的言行都會遭到強烈反對。“今各省軍政府成立,共和政府亦將出現(xiàn),其于君主政體已有不能并立之勢。乃政府欲為調停之計,勸諭各省公舉代表晉京與資政院議員組織臨時國會,以解決君主、民主問題。不知召集之詔甫下,反對之電已來,則將來國會之能否召集,不煩言而已決?!?夢幻:《對于召集臨時國會之感言》,《大公報》1911年11月22日,第3版,“言論”。

對于試圖調和君主與共和的努力,康有為自詡是創(chuàng)新的神來之筆,可是連持論中庸的《大公報》也諷刺道:“自君主、民主問題爭持不解,于是居間人于無可調停之中幻造一調停之法,曰君主共和立憲國。予初以為外人之惡謔,特用以調侃吾國之君民兩黨者,乃征諸近日所聞,則骎骎乎將有實行之勢。既有君主,何云共和,既云共和,何有君主,子矛子盾,尚復成何政體?既有皇帝,何用總統(tǒng),既有總統(tǒng),何用皇帝,并妻匹嫡,尚復成何國體?是真于君主、民主、聯(lián)邦、合眾諸種國家之外,別創(chuàng)一新奇之格,宜稱之曰騎墻國。”*無妄:《閑評二》,《大公報》1911年12月24日,第2張第1版。將康有為的異想天開視為囈語。

不過,由于南北君民之爭久拖不決,戰(zhàn)事延續(xù)的危機始終籠罩,且時有波折回瀾,尤其是北方的一些報紙,不時發(fā)出懷疑的聲調,制造悲觀的氣氛。有人質疑:“中國既不能法美國之共和制,又不能使獨立各省復歸統(tǒng)一,然則果何道以從乎?”*盧劍秋:《君主、民主立憲問題之解決》(續(xù)),《大公報》1911年12月19日,第3版,“征文發(fā)表”。也有人模棱兩可,一方面指責:“憂時愛國之士各抱政治主義立說,上書指陳得失,或主張君主立憲,或主張民主共和,議論紛紜,言各成理,何去何從,幾令同胞莫衷一是。不知君主、民主者,國體之區(qū)別也,立憲、共和者,政體之關系也,茍國體徒易其虛名,而政體罕收其實效,夫亦何取而為此無意識、無價值之革命也哉。且立憲、共和所異者,只此名號之分,而實在之精神為國民求權利者,則一也。”另一方面又斷言:“曠觀世界大勢,由專制而進于立憲,由立憲而進于共和,此為一定之階級,而不容稍越者也,使共和政體行之而不善焉,則易開釁隙之端,將仍歸專制之下,此又天演物競之理,勢所必至者也。”*會稽止岐氏:《對于同胞之忠告》,《大公報》1912年1月3日,第2張第2版,“來稿”。

對于“政體之遞嬗而演進也,率由專制而趨立憲,由立憲而轉共和,故如我國今日之急進,人亦有以躐等為言,以為自后政爭將無寧歲者”的說法,有人不以為然,表示:“殊不知此亦視國民之道德心何如,共和國民應有之道德,我國民果無不完且備也,則彼殆適成其為杞憂之見?!?《論共和政體成立之有望》,《盛京時報》1911年12月31日,第1版,“論說”。

與躐等說相伴,君主的存廢及其作用再度成為議論的話題。有的只是就局部事務或區(qū)域而言,如指“吾目前最危最急之禍,非存君主不能解免者,莫財政若。此次兵爭,財政上之喪失,無慮鉅萬,公私交困……如取共和之實而仍君主之名,則政體改而國體未改,關稅即可收回,貸款不難成立?!?金匱許士熊:《解決現(xiàn)局平議》(續(xù)),《大公報》1912年1月6日,第2張第4版,“來稿”。中國幅員遼闊,區(qū)域差異很大,“君主、共和,雙方并峙,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誰歟能下真實之判斷者。以程度言,則邊僻地方,尚以開明專制為最宜,去君主立憲,尚覺倜乎其遠,而奚論共和也。以東南各省之趨勢言之,則受君主之酷毒也已久,人心殆無不傾向共和一方面,語以君主立憲,格格乎其不相入也”*《論中國之前途》,《盛京時報》1912年1月13日,第1版,“論說”。。 國體政體取決于國民程度,而國民程度因地而異,不可一概而論,所以要因地制宜。

有的則涉及整個政治體制的建制,有人承認“共和國體,為世界立憲國家最優(yōu)最美最良最善無疵之國體。凡其國國民教育,普及發(fā)達,程度智識,日新月異而歲不同者,無不以共和國體為所欲達之最上目的”,但是共和要從形式及精神兩方面觀察?!熬裆瞎埠驼?,其全國內一切立法、司法、行政之活動,及改革一政治,施行一政策,無不順乎大多數(shù)國民之趨向與社會之心理。其發(fā)表于外部,而見諸實行者,恰與輿論相符合,此精神上共和也。如英、比等國,雖名為君主立憲國體,而實具共和之精神?!敝劣凇靶问缴瞎埠驼?,其國之性根本屬專制,而又知專制之不足以立國,不足以服民心,不足以與世界列強齊驅而并駕也,乃一時的將國體上冠以共和之名義,為將來陰行專制手段之地步”*《形式共和與精神共和》,《盛京時報》1912年1月14日,第1版,“代論”。。必須名實相副,才是真共和。如果徒有其名,則與專制無異。

如果說上述還只是對民主共和表示懷疑,對君主立憲有所寄望,屬于態(tài)度消極,那么有人就從當時各方爭議不下的幾大問題入手,直接提出調處的方法。而所提的方法,名為調處,其實正是虛君共和論的變相接續(xù)。關于國體問題,其引馬卡伯利的君主、共和兩分法,指東南各省雖已群趨于共和主義潮流,唾棄君主二字,但共和有貴族、寡人、民主三種,貴族共和不宜于今日,“惟民主、寡人兩主義頗有研究之價值。平心而論,吾國今日全體人民(合滿、蒙、回、藏在內)果能及民主共和程度乎,未可知也。人民既無此程度而貿(mào)然行之,是猶強學步之嬰孩以趨走也,鮮不僨仆者”。

民主共和既不可行,余下的只有寡人共和?!拔釃鴮W識宏通,深明中外大局,賢達君子頗有其人,依憲法上之規(guī)定,以此項少數(shù)人行使政權,如歷史上周召共和之例,與夫日耳曼聯(lián)邦共和之制,稍為近似,實今日之便利也。至其組織之法,宜設大統(tǒng)領正副各一,代表君主行使中央政府最高權力,為國民擔負責任。統(tǒng)領之下,設內閣一所,以內閣大臣數(shù)人組織之,不設總理,而統(tǒng)屬于統(tǒng)領,仿佛美國元老院之制。其選任之法,大統(tǒng)領則由國會公推,內閣大臣則由大統(tǒng)領酌派,而必得議院之同意。又各部之部長及聯(lián)董可以入充總統(tǒng)及內閣大臣之任,而內閣大臣及統(tǒng)領等又可出當部長及聯(lián)董之職。”

至于國際代表名義與國號,“民軍之所求者在夫改良政體,而非欲帝制自為,政府之所爭者在此空虛名義,而非欲大權獨攬。夫政治之權力既為君主所甘讓,民軍已攫取之,帝號之名義為民軍所不需要者,政府何妨仍用之,而何必為此兩敗俱傷之策,以自相殘戮乎。為調和兩方面以維持大局計,莫若仿春秋侯伯共戴周室,周召夾輔王政之義,政治行以共和,名號仍存君主,定現(xiàn)在帝室為國中一特別階級,畀皇族懿親以畿輔特有權利,庶為平允。若國號則兩方面有調和之一法,黃帝紀元乃關民族全部分歷史上之總紀念,現(xiàn)帝國號乃屬一朝代統(tǒng)系之問題,二者不甚相牴牾,何妨雙方采用,稱黃帝紀元若干年第幾朝代某國號某帝第幾年較為便利。至各聯(lián)部部長之職守,今帝之特權,由憲法上規(guī)定之,如是則君主、民主之紛爭可以平息,滿漢之意見可以融化,國勢必蒸蒸日上矣”*《致民軍政府請速和平解決以維大局政見書》,《大公報》1912年1月17日,第2張第3版;1月18日,第2張第4版,均“錄件”。。這樣各取所需、內外有別的苦心孤詣,正是虛君共和的變種,其目的就是借著南北君民相持不下的機會,以平息沖突戰(zhàn)亂、防止各方紛爭的名義,為清帝留下一線生機。

四、虛君共和與國體政體

君主與共和能否并存的熱議,惹起國人對于國體政體問題的再度關注,連旗人也加入討論。對于君主獨裁,大都主張揚棄,理據(jù)是:“我國歷史上的沿革,以國體而論,本是君主國體,以政體而論,本是專制政體,我們立國數(shù)千年,從來并沒見史書上載著有民主共和這種名詞。論起實際來,君主與人民并沒有什么直接或間接的利害關系,只與政體上大有關系,政體良美,人民便能同蒙其利,政體惡劣,人民便能交受其害,這是中外哲人賢士久已考察出來一個歷歷不爽的道理。我們向來立國,全用的是專制政體,這個專制政體,乃是最不利于人民的一種物件,因為專制政體乃是一個君主獨裁的政治?!?君主立憲維持會編輯部干事春治先來稿:《君主立憲與民主共和的利害》,《大公報》1912年1月23日,第2張第4版,“白話”。此言出自旗人之口,可見掃除專制確是人心所向。

就時勢而論,共和無疑是大勢所趨,而國體政體的論說為此推波助瀾。“自國體問題發(fā)現(xiàn),舉國人心所以反對君主、傾向共和者,為人人欲得選舉權、參政權,一掃數(shù)千年專制帝國之積弊,不使新中國留此污點也。蓋帝國與民國,其政體迥不相同,君主與民主,其地位亦截然相反,今論者萬口一辭,無不以共和為無上之政策,不但南省紳民出死力以相爭,而北省紳民亦隨聲而附和?!?夢幻:《閱直、豫咨議局與民國總統(tǒng)來往兩電書后》,《大公報》1912年1月24日,第2版,“言論”。正是因為明了理據(jù)所在,才會有萬眾一心的聲應氣求。

國體政體之分在日本原是為了辨析其獨特的君主立憲體制而生,移植中土,卻成了民主共和思潮的一大推手。但是究竟采取何種政體為宜,仍然眾說紛紜。因為“共和與專制二者,乃政體上之區(qū)別,而于政事之美惡,則另為一問題”*《論今后我民之天職》,《盛京時報》1912年1月24日,第1版,“論說”。。尤其在尚未脫離清朝控制的北方各省,雖然知道民主共和已是大勢所趨,對于國民程度是否適合仍然存在相當大的疑慮。有人就此論道:

國體者,一國主權所在之謂也,國民者,組織國家之要素,輔國體之進行,俾國家穩(wěn)健堅固而不生危險之現(xiàn)象者也。國體程度高于國民程度,或二者相差過甚,則國家對內無以謀生存發(fā)達,對外無以團結勢力,而競爭于世界大同之時代。國民程度高于國體程度,則其國民必厭惡政府,組織絕大政黨而思所以改造國家,推倒政府,此自然之勢也。共和國體為世界立憲國最優(yōu)之國體,欲覘其國民之程度果與國體適合與否,須從其國內之各種社會、各種教育及農(nóng)工商業(yè)發(fā)達之狀況而定。所謂共和國民者,必其國內之大多數(shù)人民知識、學術及政治上之思想皆與國體相符合,而后國家基礎益固定而不可以動搖。非然者,其國體中每生種種之變相,非漸流為少數(shù)專制,即漸趨于獨裁政治,或釀成議院專制之結果,是皆國體之變態(tài),其人民實力不足與國體相輔而行之流弊也。中國今日國體將確定為共和,一般國民皆休養(yǎng)生息于共和國體之下,然中國國體果與中國國民程度相合與否,為最有研究價格之問題。

作者希望政府“留意于增進國民之程度”*選:《共和國體與共和國民》,《大公報》1912年1月28日,第2版,“代論”。,以免各地國民程度不一,與共和國體不相適應,滋生種種弊端。所以,盡管大勢潮流,多半傾向共和,君主已處于失敗之地,卻未必是民主優(yōu)于君主的體現(xiàn)?!懊裰髯悦裰鳎埠妥怨埠?,合而為一固可利國福民,離而為二仍不免革命流血,勿謂共和二字即民主之代名詞也。知乎此者,乃可與言真共和?!?夢幻:《閑評二》,《大公報》1912年2月1日,第2張第1版。

也有人雖然承認“大道有經(jīng)有權,有常有變,經(jīng)與常固一定之規(guī)則,權與變則與世為轉移”,也知道“歐西自契約說行,權利、義務各自分明,君主遂為人民之公仆,久之,世界漸趨于文明,程度日高,權力日漲,競爭愈烈,生存愈久,于是盡人皆有國家之觀念,抱政治之思想,知以人民為國家之主體,棄君主而圖共和”,可是卻辯稱:“合中外之治理、治法以參觀,果能國利民福,雖開明專制也可,君主立憲也可,即民主共和也亦無不可。國體之解決不解決,在通人達士固無所謂爭執(zhí)也?!庇纱说贸龅慕Y論是滿清統(tǒng)治甚好,非歷朝歷代專制可比,應當繼續(xù)維系*《候選知縣朱龍伯上袁內閣書》,《大公報》1912年1月31日,第2張第4版,“來件”。。

形勢比人強,在國體政體熱議的紛紛攘攘之中,清廷終于決定退位,接受共和。可是關于此事的報道中,清帝退位享有優(yōu)待不斷被說成是虛君共和。2月4日《大公報》的報道就說:“議決虛君共和國體各條件已紀昨報,茲聞以上各項現(xiàn)向南京樞府往返電商,此中一、二、三、八、十、十一、十三七項略經(jīng)議定,其余六項現(xiàn)正電商之際,可望彼此一致,無所更動。但此等未決條項經(jīng)民國贊同后即奏請懿旨確定,故公布之期尚須有待。又聞十四日御前會議后,皇太后業(yè)已承認虛君共和,南京亦表允從之意,惟目下尚有一般反對者,故宣布須少緩?!?《國體問題宣布之慎重》,《大公報》1912年2月4日,第3版,“要聞”。次日該報仍然聲稱:“虛君共和國體日前□御前會議已經(jīng)決定,迭志本報?!?《國體問題將完全解決》,《大公報》1912年2月5日,第3版,“要聞”。又援引來自內閣的消息說,近日駐京各公使連赴迎賓館拜晤袁內閣,秘密會商要事,“聞其內容系關于解決國體后之各項問題,如內閣所提出之虛君位共和辦法及取消南京政府等事,民軍尚未承認,內閣亦或堅持,彼此又有互相糾葛之勢,故各公使仍擬再為調停,以免終于決裂云”*《解決國體后仍待調?!罚洞蠊珗蟆?,1912年2月5日,第4版,“要聞”。。

有識者看到,和議遲遲無果,并非因為君主的存廢。“或謂國體一日不定,和議一日不成,即戰(zhàn)禍一日不息,不知國體問題早已迎刃而解,而今日所龂龂爭執(zhí)者,則為解決國體之外,另發(fā)生之一大問題也。蓋未允共和以前,由種族問題發(fā)生政治問題,由政治問題發(fā)生國體問題,此今日議和之結果也。既認共和以后,由皇室問題發(fā)生國會問題,由國會問題發(fā)生政府問題,此今日議和之開端也。國體問題所爭者在君主、民主,其名固不并存,政府問題所爭者在南京、北京,其勢亦不兩立。然君主既兩無所望,則國體之解決其事易?!比绻驼劜怀桑匦滦麘?zhàn),“當認為孫、袁之宣戰(zhàn),而非君民之宣戰(zhàn),蓋君主二字,無論虛君共和、民主共和,已于議和兩月以來暗中消滅”*夢幻:《解決國體外之議和問題》,《大公報》1912年2月5日,第2版,“言論”。。這一判斷,在北京方面大體不錯,在南京方面則未必盡然。袁世凱并不代表君,孫中山則仍然代表民。

虛君共和雖然事實上沒有可行性,輿論風傳卻始終不絕于耳?!皟乳w前日呈進要折一封,圖一件,據(jù)個中人云:該圖確系為虛君共和政系表,折中系解釋君位與該政體之維系,并證明日前所擬十三條之種種關系。惟該表當日復由內廷發(fā)還內閣?!?《呈進虛君共和政系表》,《大公報》1912年2月6日,第3—4版,“要聞”。“袁內閣于十五日呈遞密折一件,其內容聞系詳細解釋虛君共和一切組織,其最關緊要之句為政權雖皆遜讓,皇位仍舊存留,請毋滋生疑慮云?!?《袁內閣密奏之內容》,《大公報》1912年2月6日,第4版,“要聞”。據(jù)說內閣還接到康、梁二人聯(lián)名來電一件,“其內容系表示贊成虛君共和之政體,并于內閣所擬各條款頗有指陳。袁已將種種不得已之苦衷電告康梁,并詳述其委屈婉轉保存君位之本意云”*《康梁贊成虛君共和》,《大公報》1912年2月8日,第5版,“要聞”。。

羅惇曧指康有為的虛君共和為袁世凱所利用,主要就是將此與退位優(yōu)待混為一談,以便敷衍滿蒙親貴王公?!洞蠊珗蟆返南嚓P報道可以佐證:“虛君共和政體已將規(guī)定,袁內閣特將所擬條款于十八日通告駐京各蒙古王公。茲聞該王公等對于所擬均極贊成,并無反對之意,日內即行公謁袁總理詳籌一切?!?《蒙古王公與虛君共和》,《大公報》1912年2月8日,第4版,“要聞”?!疤摼埠驼w,內閣特將十九信條所定各節(jié)逐一比較,于日昨布告親貴。茲聞各王公以政體雖改,而宗祀未湮,君位猶存,深感袁總理維持之苦心,故均無反對之意,雖恭邸亦表示贊同,刻均靜候發(fā)表。”*《親貴王公與虛君共和》,《大公報》1912年2月8日,第4—5版,“要聞”。這就為清帝退位掃除了障礙。

利用虛君共和,還不單是為了安撫北方,也有增加與南方討價還價砝碼的用意?!肮埠驮t旨一經(jīng)發(fā)表,袁內閣即當首先將所抱宗旨刊布中外。茲探袁內閣對于此項刊布極為躊躇,偏于君主則與時勢不合,偏于共和則招中外訕笑。近與各幕府屢次討論,當商出一法,系對于君主及共和兩方皆用虛寫,其重要處即將此次出仕原屬調停和局,并無他項奢望種種之苦衷敘明,大約將來即用此意?!?《袁內閣宣布宗旨之預聞》,《大公報》1912年2月8日,第4版,“要聞”。

南方對于所謂虛君共和的主張始終高度警惕,雙方反復磋商的條款,都寫明清帝退位或遜位,才能給予優(yōu)待。一直關注報道此事的《大公報》在刊出新訂條款后特加按語:“以上各款仍系遜位,并非辭政,不得謂之虛君共和,不知內閣如何磋議?!?《民軍電復優(yōu)待皇室條款》,《大公報》1912年2月10日,第4版,“要聞”。其后續(xù)報道稱:“內閣前次提出優(yōu)待各條款,已由南京民軍議決電復,袁內閣遂于二十一日特開閣議研究。聞袁意以各項條款雖多刪改字義,尚無不可。惟其中最要者為甲類中皇帝尊號無相承不替字樣,且以外國君主待遇,殊與內閣所擬虛君共和宗旨相?!詾殛P系至要問題,未便承認,議定后除電復伍代表外,并奏請皇太后欽核。”*《關于優(yōu)待條款之閣議》,《大公報》1912年2月11日,第3版,“要聞”。

面對南京臨時政府方面的堅持,袁世凱再次以武力相威脅,“馮、姜、段各軍統(tǒng)對于虛君共和政體極表贊成,已聯(lián)電伍廷芳,要求承認優(yōu)待條件” 。伍廷芳通電表示:此次袁內閣提出優(yōu)待條件,已由參議院協(xié)定,并將修正案令全體議決,“惟清帝遜位字樣必須標明,非是即不足鞏固中華民國之基礎,且含有虛君位之嫌疑。此次自武昌起義所流之血,聚集可成江河,國民之所希望者,惟在共和,故對于清帝遜位一事不能不始終堅持。而諸公欲保存舊帝之苦心,此間已為人所共諒。但以此事關太鉅,不能含糊了事”。馮國璋接電后,“再聯(lián)合各路軍隊復去一電,于遜位二字大為反對,力請撤銷,否則死不認可”*《各軍統(tǒng)關于遜位之電爭》,《大公報》1912年2月12日,第5版,“要聞”。。由此可見,南北雙方暗中就是否虛君的博弈,其實相當激烈。民黨唯恐稍有不慎,給清廷留下任何重掌權力的口實機會。

清帝退位詔書頒布之日,有人總結一年來的大變局,分為三個時期,最后“為君民議和時期,即專制消滅時期也。當此之時,言戰(zhàn)則餉械俱窮,言撫則口舌無效,適因外交團之介紹,停戰(zhàn)議和,于是由種族問題變?yōu)檎螁栴},更由政治問題變?yōu)閲w問題,而君主、民主之爭議起。其始政府堅持君主立憲之說,迨一再展期,共和之潮流遂有一往莫遏之勢。政府知非改建共和不足以挽回人心,保全領土,皇太后亦力顧大局,不忍以一姓之尊榮陷生靈于涂炭,慨然允行虛君共和國體,以政權讓之國民。有施必有報,民軍遂提出優(yōu)待皇室條件,以表其酬報之忱,此今日議和之終局也”*夢幻:《辛亥年回顧錄》,《大公報》1912年2月13日,第3版,“言論”。。 仍然將退位優(yōu)待混同于虛君共和。

虛君共和的主張能否成立,是否如康有為所自詡為奇妙政體,可以從當時中外人士關于國體政體的辨析大致反映出來。有人正本清源道:“共和為國體之一,而或以為政體者,此不明國體與政體之區(qū)別者也。國體與政體之區(qū)別,極易混淆。雖歐美積學之士,猶復龂龂致辯,莫衷一是。然茍就統(tǒng)治權以立論,則二者之區(qū)別,初不甚難……國體所以定統(tǒng)治權所在之問題者,政體所以定統(tǒng)治權作用之問題者,由統(tǒng)治權所在以定國體,則有君主國與共和國之分。而共和國,實兼貴族國與民主國而言,即一人而占國家最高地位者,為君主國,少數(shù)人而占國家最高地位者,為貴族國,一般人民而占國家最高地位者,為民主國。更由統(tǒng)治權之作用,以定政體,則有立憲國與專制國之分,即立法、司法、行政三者,各設分任機關以運行之者,曰立憲;其不分任者,曰專制。然則共和乃國體之一,其與政體,固若風馬牛之不相及,乃不明此義者,猶復以之為政體。一若政體之中,于立憲、專制外,更有共和政體之一種,與立憲、專制,鼎足而三,是則非但不合于學理,亦且有背乎事實。何則,共和國家,未有不立憲者,若以共和為政體之一,而立憲又為政體之一,豈非一國而有兩種政體乎?……不寧惟是,若以共和為政體,則政治而善,將唯共和貪其功;政治而不善,亦將唯共和尸其咎矣。不知共和乃國體,其優(yōu)勝之點,即在元首不世及。夫元首不世及,則不患無治人。至于政治之善惡,又當視其政體以為轉移。此所以共和國家,未有不立憲者,蓋必立憲而后不患無治法。由是以觀,則不患無治人,為共和之力;不患無治法,為立憲之功。一為國體,一為政體,各有所長,莫能相掩。若直以共和為政體,而政治之善惡,其功其過,又悉歸諸共和,是豈持平之論,焉得而不辯哉?!?浩如投稿:《論共和為國體之一》,《盛京時報》1912年2月15日,第1版,“選論”。按照此說,君主制與共和制同為國體,而同一國家不能有兩種對立的國體,絕無并存混同的可能。

同樣是依據(jù)國體政體的辨析,日本人士的看法有所不同: “抑所謂君主國體、共和國體云者,固似正反對之國體,如水火之不相容,然此特為法理上之相違,國家之本質,則君主國體、共和國體實為同一。蓋國家由主權而成立,所謂主權者,法理上絕對無制限,君主國之主權與共和國之主權,其本質為平等。惟主權之所在,或存于一人之君主,或存于國(當為團,引者注)體合議之意志,而別為君主國體及共和國體,其主權之性質,要為同一,何則?主權者之意志,即成法律,而既成法律以后,則為無論君主國與民主國,皆得向于其人民要求強制,使其絕對的服從法律,則無不同也。至于共和國體,雖又有貴族共和、民主共和之別,然此亦但因組織主權團體員數(shù)之多少,而無根本的差別。惟君主國體與共和國體,法理上似為全然正反對之二大制度。然在今日世界文明各國,無論為君主為共和,皆成立憲政體,故處今日而論國體,斷無優(yōu)劣之訾議。此何以故?昔之政體,君主、共和同為專制,故評論其優(yōu)劣,研究其利害得失,有時謂當廢君主國體而變?yōu)楣埠蛧w,有時謂當變共和體而改為君主制。若夫立憲政體,則政府之權限與人民之自由皆據(jù)憲法而確定,不能互相侵害,故君主國體與共和國體,其行政之實質內容均屬同一,無變更國體之必要。立憲代議制之君主國,其國體雖為君主制,而政體實含共和制。單頭大統(tǒng)領之共和國,其國體雖為共和制,而政體當仿君主制。要之,國體為君主制者,則其政府之組織(政體)宜調以共和制之要素,采共和制之所長,補君主制之所短,此至要之務也?!?高勞:《東洋最初之共和國》(節(jié)譯日本《太陽雜志》),《東方雜志》第8卷第10號,1912年4月1日,第36—37頁。其意顯然在于調和君主共和的緊張。

盡管各方各執(zhí)一詞,無法統(tǒng)一,只要不帶成見,甚至別有用心,就學理而論,也無需統(tǒng)一。無論如何,帝制與共和,不可能作為國體而并存,但可以作為國體與政體而兼容。只是現(xiàn)實政治不容含糊其辭,有所閃失。伍廷芳解釋優(yōu)待清室條件時,斬釘截鐵地指出:“民國政府于贊成共和、自愿辭位之清帝雖可予以優(yōu)待,然萬不能于共和國體稍有妨礙,有蹈虛君位之嫌?!?《臨時政府法令及來往公文·伍代表解釋優(yōu)待清帝條件》,《東方雜志》第8卷第10號,1912年4月1日,第26頁,“內外時報”。此言足以為針對民主共和的國體政體之爭以及虛君共和主張劃上句號。

結 語

1912年10月22日,梁啟超在北京報界歡迎會上發(fā)表演說《鄙人對于言論界之過去及將來》,此文當年就做了《庸言》的代發(fā)刊詞,而該刊是梁啟超宣傳進步黨政見的主要陣地。這篇文字相當于梁回國后的宣言書,同時也是關于自己過去政見的辯解書,從中可見其共和心路歷程的跌宕起伏,也相當程度反映了辛亥時期中國共和發(fā)展演化的軌跡,而國體政體之辨正是其輾轉騰挪的學理憑借。梁啟超自稱自己的“立言之宗旨,則仍在浚牖民智,薰陶民德,發(fā)揚民力,務使養(yǎng)成共和法治國國民之資格。此則十八年來之初志,且將終身以之者也” 。至于世論或以其曾主張君主立憲,或捏造讕言,謂其不慊于共和希圖破壞,皆為詞?!盁o論前此吾黨所盡力于共和主義者何如,即以近年所主張,對于國體主維持現(xiàn)狀,對于政體則懸一理想以求必達,此志固可皎然與天下共見。夫國體與政體本不相蒙,稍有政治常識者頻能知之矣?!庇需b于此,“故于國體則承認現(xiàn)在之事實,于政體則求貫徹將來之理想” 。前此對于障礙極多的君主國體猶能屈己承認,如今對于神圣高尚的共和國體更不可能反挾異議。所以,今日擁護共和國體,實行立憲政體,為論理上必然的結果,無所謂節(jié)操問題。況且前此所憂革命后的種種險象,不幸而言中者十而八九,事實章章,在人耳目,不能為諱。今后責任的艱巨視前十倍,不容推卸。中國為中國人之中國,絕不能放棄責任?!八鶠橛s續(xù)前業(yè),常舉其所信以言論與天下相見也。”*梁啟超:《鄙人對于言論界之過去及將來》,《庸言》第1卷第1號,1912年12月1日,第5—7頁,“講演”。

國體政體之辨,為梁啟超找到脫困的空間,避免了一面倒的共和聲勢下今是昨非的尷尬。國體政體辨析的出現(xiàn)及其在近代中國的表現(xiàn),表明因緣不同的社會文化創(chuàng)造出來的政治體制和政治學說,雖有一定的規(guī)律和一般的規(guī)則,卻很難成為毫無例外的通則。以前所未有作為己所不能的依據(jù),是行動力缺乏的表現(xiàn)。反之,以為可以一廂情愿地任意作為,遲早也會付出代價。其間的度因時因地因人而異,拿捏起來極為困難。政治學、國家學、法學之類的學科分際,其實是依據(jù)人類社會不同實體的歷史和現(xiàn)狀進行歸納和解釋,并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公理公例。梁啟超等人書生意氣,紙上談兵,以為必須完全按照學理建政,只能是緣木求魚??墒?,梁啟超雖然慘敗,革命黨也并非完勝,各國的歷史和現(xiàn)狀,畢竟還有參照作用。參驗民初的歷史,康有為、梁啟超關于共和之后的種種預言和描述,可以說存在驚人的相似。幾年后,康有為將其辛亥之際的文字編輯成《不幸而言中不聽則國亡》,表示當年的預言都不幸成了現(xiàn)實。中國人經(jīng)歷了艱苦卓絕的努力,承受了無數(shù)的苦難和犧牲,才終于擺脫了割據(jù)紛爭以及專制獨裁的困境,以至于民初不少人為何必當初悔恨不已。當然,這或許是浴火重生不得不付出的代價,即使歷史可以從頭來過,人們依然會毫不猶豫地做出同樣的選擇。

近代中國的政治變革,必須取法域外,有所選擇,取法是大勢所趨,選擇則要根據(jù)國情。而不同方面和人物的立場見識有別,取法選擇自然有異。化為政治口號的共和,在革命洪流的裹挾下看似成為人心所向,只是這樣的異口同聲之下,各自心中的共和有著不同的含義和指向。如果各方都一味以各自的利害為考量取舍,沖突就難以避免。而模糊分歧的最大公約化,不過是暫緩了矛盾的爆發(fā)。究竟如何是好,還有待國人繼續(xù)披荊斬棘,開拓進取。

猜你喜歡
政體共和君主
五張羊皮
當代皇室
共和都市辦公室
和諧君主帝嚳
“適宜君王的風度”:論《李爾王》中的新舊君主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鏡管理法
亞里士多德理想政體及其當代價值研究
淺析英美法政體的異同
近代中國的兩種自由概念
共和思想的內在價值的文獻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