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貝青喬的大型七言組詩《咄咄吟》,是奕經(jīng)在浙江辦理軍務時的極好史料。其以注釋詩的特點,彌補了詩歌篇幅短小,敘事不清的缺陷。詩人將投效奕經(jīng)戎幕期間的所見所聞,以真實的筆觸記述下來。清朝官吏腐敗,無強兵,無悍將,與英軍之間的戰(zhàn)爭勢必以失敗告終。文章主要從主帥不威、軍紀不嚴、用人不當、任事不謹、將官不睦、功才不修、軍民二心等角度,分析《咄咄吟》中所記載之“咄咄怪事”對奕經(jīng)東征失敗的影響。
關鍵詞:貝青喬 《咄咄吟》 奕經(jīng) 鴉片戰(zhàn)爭
19世紀中葉,英國人的堅船利炮粉碎了清廷天朝上國的迷夢。在清朝政府的無能統(tǒng)治下,國家內憂外患,社會矛盾突出。生存于亂世的中國人或諂媚,或愚昧,或悲憤,或激越,無一例外地卷入了這場浩劫中。這一時期的文壇,也涌現(xiàn)出不少反映時弊、謳歌正義、愛國抗爭的詩文作品。貝青喬的大型七言組詩《咄咄吟》便是其中的翹楚。
貝青喬(1810—1863),字子木,號無咎,江蘇吳縣人。有《半行庵詩存稿》《咄咄吟》《爬疥漫録》行世。其父貝廷煦、六叔貝廷點都有詩文之氣。貝青喬無疑受到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為以后的詩歌創(chuàng)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同時,他曾跟隨朱綬學習詩歌創(chuàng)作,在《半行庵詩存稿·自序》中提到:“余初不解吟事,年二十八遇朱丈綬,聞其緒論,始粗識師承,然畏難未學也。”[1](P3)沈濤《匏廬詩話》稱朱綬“格律精微”。[2](P4562)葉廷琯《蛻翁所見詩錄》評價他“于詩尤殫精竭慮為之,痛掃時調,力崇正聲,以振興詩學自任。所作揚忠表烈,感時吊古諸篇,芬芳悱惻,沈鬱豪宕,視古名家可以抗手?!盵3](P9670-9671)貝青喬作為朱綬的學生,受到了朱綬積極關心時事、為時代發(fā)聲的詩歌創(chuàng)作傾向的影響。為其以后描繪自身所見之“咄咄怪事”做了風格鋪墊。
其時,英國向中國販賣鴉片,造成大量白銀外流,同時用鴉片摧毀國民意志,其目的昭然若揭。1834年(道光十四年),兩廣總督盧坤在奏折中寫道:“經(jīng)在逃之姚九、歐寬交給該犯李亞祖番銀三萬六千兩,雇鄭亞旦快蟹艇裝載,議定雇價洋銀二百元?!盵4](P145)破獲的鴉片走私案件所涉金額之大,走私運輸利潤之高,使得很多不法之徒鋌而走險,與英商勾結,販賣煙毒?!盎ǘ槲已?,造煙利千百。法傳自島夷,滋蔓遍華貊。私種有嚴禁,花田地宜僻。此非官道旁,所以盈阡陌?!保ā栋胄锈衷姶娓濉肪砣独浰诨ā罚┟癖娯潏D私利,不顧法令,種植罌粟,也成為煙毒泛濫的推動因素。同時,國民沾染鴉片之人數(shù)甚多,涉及階層甚廣,更是極大地損害著清政府的安定統(tǒng)治。陳壽祺在《上宮保尚書儀真公書》中提及:“計二十年間,天下之甘其酖而傾其貲者,奚啻累千億萬。編氓陷之十二三焉,庠序陷之十四五焉,紈绔陷之十八九焉,官弁陷之十一二焉?!盵5](P4)江浙一帶的民眾更是將吸食鴉片當作家常便飯,“不農(nóng)亦不末,積懶成自然。摴蒱書為業(yè),暮夜酣洋煙?!保ā栋胄锈衷姶娓濉肪硪弧侗瘡S民》)鴉片毒害中國益甚,禁煙運動迫在眉睫。
1839年(道光十九年)四月廿二,道光帝令欽差大臣林則徐、兩廣總督鄧廷楨于虎門銷煙?;㈤T銷煙極大地打擊了煙商的氣焰,同時振奮了中國國民之人心?!盁煼擞墒墙^望,煽動英夷,結黨犯順?!保ā哆瓦鸵鳌肪矶┗㈤T銷煙后,英軍以此為借口加速了對中國的侵略。“嘆息漏卮今已破,不堪重問阿芙蓉?!保ā哆瓦鸵鳌肪矶?,鴉片繼續(xù)蔓延于中國大地之上。道光帝改換琦善為欽差大臣兼任兩廣總督。琦善開始向英軍委屈迎和,連連退讓。詩人將以琦善為首的主和派比作“野雉”,“野雉飛匿草田里,知畏其首不畏尾。陡然驚起復遠揚,終入庖人湯鑊里?!保ā哆瓦鸵鳌るs歌九章》其四),諷刺其一味投降違和,最終會為人魚肉,陷國家于更加危險的境地。
“嶺南高筑受降城,魋結披猖自敗盟。仰見雷霆天怒赫,軒弧舜戚復東征?!保ā哆瓦鸵鳌肪硪唬?841年(道光二十一年)十月,道光皇帝頒布上諭:“奕經(jīng)著授為揚威將軍,馳驛前往浙江辦理軍務?!盵4](P214)“道光二十一年十月二十日,揚威將軍奕經(jīng)奉旨進剿寧波英夷,道出蘇吳,駐節(jié)滄浪亭。”(《咄咄吟·自序》)貝青喬就是在此時投效軍門,隨奕經(jīng)至浙中。在軍營效力期間,貝青喬目睹了官場、軍營內外的種種可解不可解之事,“暇輒紀以詩,積久得若干首,加以小注,略述原委”。錢仲聯(lián)評價《咄咄吟》:“反映鴉片戰(zhàn)爭時期敵寇之橫暴,清政府官吏之昏聵,將士與人民之英勇抗敵,字字為血淚凝成。同時則龔定庵《己亥雜詩》亦其類?!盵6]錢仲聯(lián)將貝青喬的《咄咄吟》與龔自珍的《己亥雜詩》放在同等的高度,可見《咄咄吟》是值得學者關注的詩集。
《咄咄吟》是貝青喬所作的大型七絕組詩,分上下兩卷,共120首。每首詩下,詩人都有詳細的自注,交代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值得注意的是,詩人為每首詩所作自注的篇幅甚長,詳細地記述了其所見的真實“怪事”。前后幾首詩的自注,在事件上往往存在緊密的聯(lián)系,體現(xiàn)了詩人以詩與注存史的意圖,“姑筆諸書,以俟夫后之解之者?!薄哆瓦鸵鳌非坝辛翌}詞,無一例外都提到了《咄咄吟》以詩存史的特點。“詩史一編傳杜甫,良家十郡感陳濤”(《咄咄吟·鵑紅詞客題詞》),詩人記述從奕經(jīng)幕中之所見所聞,實有志于傳與后世,并為后世做前車之鑒。
在奕經(jīng)幕府中,詩人寫下他的所見所聞。在這120首詩中,我們不難看出奕經(jīng)東征的失敗是必然的。
一、主帥不威
奕經(jīng)是道光皇帝欽點的揚威將軍,奉命南下辦理軍務,卻在管理下屬與指揮軍隊作戰(zhàn)上行事乖張,毫無原則。嘉業(yè)堂主劉承干在給《咄咄吟》所作的跋文中,對主帥奕經(jīng)不善用兵的原因做了分析:“開國之初,親王將兵,實能運籌帷幄,沖鋒行陣。數(shù)傳而后,生長深宮,不知世事,膏梁紈绔,何足與謀大事哉?”奕經(jīng)作為一個長年生長于京都皇城的王爺,并沒有實際領兵打仗的能力,從握有實權,一步步被架空,失去戰(zhàn)斗的信心。“十斛香螺千尺絹,朝朝揮瀝米家山?!保ā哆瓦鸵鳌肪矶?,在山水字畫上排遣落寞。
行軍布陣需要根據(jù)戰(zhàn)爭雙方之力量優(yōu)劣對比,制定合理嚴謹?shù)淖鲬?zhàn)方案。奕經(jīng)作為一軍主帥,卻在做重大決策的時候問道于鬼神?!帮Z風敢望神相助,一卦靈簽卜虎頭?!保ā哆瓦鸵鳌肪硪唬?。迷信于從占卜算簽中窺視戰(zhàn)機,而不考慮實際戰(zhàn)況,實屬愚昧。endprint
對犯錯的下屬一再縱容,是奕經(jīng)在軍中難樹威信的一大原因。在一次戰(zhàn)敗之后,將軍查取各員罪狀,人人歸咎張應云,謂其“未設伏鄉(xiāng)勇,而妄報布置周密,且所辦火攻船貽誤尤多,咸請將軍奏斬之?!睂④娨蚺c張應云有師生之誼,多加袒護,免其死罪而讓其戴罪立功。主帥帶頭徇私,在軍中何來威信?“將軍每聞外間謠言,或謂其狎娼妓”,實際是有“麾下借其名以招搖者,將軍終不問,即聞之,亦惟婉諭而已?!比斡刹肯聰淖约旱拿暎瑩p害軍隊威信,奕經(jīng)都不曾嚴加痛斥。他的懦弱性格助長了軍中的不正之風。
奕經(jīng)好大喜功,不將精力用在對敵作戰(zhàn)上,而是盲目自信,早早命人擬作邀功的“露布”。除夕開兵,幕客元旦便已經(jīng)畫好《指揮如意圖》進獻給將軍?!皩④婎H珍愛之,遍屬麾下題詠。”貝青喬在《咄咄吟》中對此事譏諷道:“好是畫師能點筆,指揮如意獻新圖?!遍_戰(zhàn)在即,作為主帥的奕經(jīng)絲毫沒有意識到對手的強大,沉浸在強兵舊夢里,以為勝券在握。
作為一軍主帥,應該時時激勵振奮軍心,凝聚軍隊戰(zhàn)斗力。然而,在江蘇提督陳化成血戰(zhàn)而死,喪歸福建時,有人勸將軍往吊,“以激勵將士之心,將軍不屑也”。
后期主和派耆英、伊里布等人頻頻阻撓與英軍之戰(zhàn),而是積極洽談和議,逐漸架空了以奕經(jīng)為首的主戰(zhàn)派的權利?!白躁扔⒌群妥h既決,機密之事遂不復稟白將軍。將軍亦不往問之,惟安坐杭城,以為靜鎮(zhèn)而已?!迸e人陳培常笑稱軍營如“桃花源”一般清凈。
舉人臧紆青在贈將軍楹帖中對奕經(jīng)規(guī)諷道“菩薩心腸,金剛面目”,意指將軍過于仁厚,需要霹靂手腕,嚴厲措施來增加在軍中的威信,這實在是對奕經(jīng)最好的評價。
二、軍紀不嚴
方說四寅期要密,漏師早有寺人貂。
開兵時間本為軍中重要機密,卻早早被不軌之人泄密給了英軍。軍中奸細四起,防不勝防,沒有機密可言,甚至連將軍自身的安全都難以保障。
森嚴軍府月黃昏,衛(wèi)士橫鈹夾寢門。
將軍因奸細充斥,防人行刺,特募拳師二人,每夜直宿于臥榻之側。將軍寢帳,作為軍中最嚴密把守之地,竟然也得不到安全保障,軍中也就沒有真正的安全可言。
帳外交綏半死生,帳中早賀大功成。赫蹄小紙尖如匕,疑是靴刀出鞘明。
張應云等人誤信捷報,以為大獲全勝?!拔奈潆S員,已爭入拜賀,并紛紛于靴筒中出小紙條,謂有私親一二人,乞附名捷稟中”,軍中毫無軍紀,官員明目張膽地徇私貪利,“得功之人,不必親在軍中也”。
蕭蕭聽盡吳娘曲,不道銷金自有窩。
狂花撩亂撲蘇臺,鮮荔如何比艷來。
戰(zhàn)事緊急,而軍中要員卻時時微服往飲于娼妓之所。以至于坊間流傳著“杭州娼妓最堪夸,明年養(yǎng)出個小欽差”之語。可見軍紀散漫,軍心混亂之況。“英夷在浙滋擾,揚武將軍久住蘇城,盤游佚樂,優(yōu)舲妓楫,圍繞水營。來往客舟,地方官截留供應差務,民船概不敢行?!盵7](P59)軍隊軍紀渙散,還滋擾當?shù)匕傩照I?,百姓對官家士兵勢必心懷不滿。
三、用人不當,任事不謹
癮到材官定若僧,當前一任泰山崩。鉛丸如雨煙如墨,尸臥穹廬吸一鐙。
兩軍交戰(zhàn)正酣,張應云作為后路備應軍的主帥,“時方煙癮至,不能視事”。等到清軍兵敗而回,軍帳內宜進宜退之聲至黃昏不決,應云仍犯煙癮不能主事。在退兵避讓時,“應云猶臥吸鴉片煙,半時許始踉蹌升輿走”。軍中官吏知法犯法,為了可以吸食鴉片,這些手握權力的官員當然不會真心抗煙,“蓋以衙門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親、長隨、書辦、差役,嗜鴉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販賣之人。若不從此嚴起,彼正欲賣煙者為源源接濟,安肯破獲以斷來路?”[5](P12)這一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清政府的禁煙行動自然遲遲不見成效。
愧我鳩工渾未識,舊圖傳自《火龍經(jīng)》。
將軍下令造飛火銅槍五百具。貝青喬作為一介文人,尚且知道此種火器于明代劉基、焦玉所著《火龍經(jīng)》中可見。軍中專門制造兵器的工匠竟然沒有一人見過,更別說打造了。可是,即使能夠打造出這五百具火器,依照的還是幾百年前明代的舊樣,無論如何也無法抗擊英軍威力巨大的先進火器。
罽幕虛張列劍鐶,天官小宰已生還。八公草木依然在,綠擁春云滿鄮山。
參贊禮部侍郎文蔚大敵當前卻毫無對策,只能“盤旋一室中,口喚‘奈何者兩時許”。后“不得已,遂問諸牙牌數(shù)”以占卜吉兇。朝廷要員昏庸到用占卜手段預測自己的命運,而毫無應對之策,可謂悲哀至極。
昏庸無能之人輩出,朝廷無賢官可用,軍隊無良將可依。然而,真正有才識、有膽略之人卻得不到重視,好的計策謀略得不到實施。
膻碉腥峒郁崔嵬,萬里迢迢赴敵來。奮取蝥弧誇捷足,百身轟入一聲雷。
金川八角碉屯土司阿木穰及其部下驍勇善戰(zhàn),善用鳥槍,軍中卻有不許攜帶鳥槍之令。于是在與敵接戰(zhàn)時,只能使用并不擅長且沒有優(yōu)勢的短兵器。阿木穰與其部下最終屈死于戰(zhàn)場之上。
龜形艇子運新機,戲水爭看小合圍。海上濤頭高似屋,可容駕霧一橫飛。
“水師與洋盜,是一是二,其父為洋盜,其子為水師,是所恒有。水師兵丁,誤差革退,即去而為洋盜;營中招募水師兵丁,洋盜即來入伍?!盵7](P63)水師即為洋盜,實乃無奈之舉,“誠以沙線海潮,非熟悉情形者不能充補?!盵7](P63)水師中人員成分復雜,有不少漢奸混跡其中,就連林則徐對這一問題都極為頭疼,“雖諸葛武侯來,亦只是束手無策”。[7](P63)有人向將軍獻策,認為軍隊自己造船,一可省雇船之費用,二可嚴選水勇習練,永無漢奸之患。本是一項長遠之策,將軍也深感認同。但是經(jīng)過劉韻珂、牛鑒等人的阻撓,辦法折中,制圓船數(shù)雙。圓船只適合內河作戰(zhàn),及遇大江,則“浪猛船弱,勢遂不支”。一個好的計策沒有得到好的執(zhí)行,最終也毫無用處。
四、將官不睦,遇事不決
軍營中官官相護、勾心斗角、相互傾軋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軍隊文武官弁與地方官吏之間矛盾也很突出。以奕經(jīng)為首的主戰(zhàn)派與劉韻珂、伊里布等人的地方投降派常有嫌隙。造成遇到戰(zhàn)事,是戰(zhàn)是和,無從決斷。endprint
大舸高艑更小輪,如魚銜尾塞江滣。
將軍帶兵至無錫,欲登岸賃公館居住,而州縣官不肯辦差,將軍不得已,遂與各隨員久居船上。將士不能上岸,于是全部駐扎在船上。所需船只約七百余只,每日發(fā)銀三百余兩。州縣官員的不配合,極大消耗著財力物力。
不有嘉禾強項令,早應相犯到秋毫。
奕經(jīng)駐扎蘇州期間,隨員常向州縣官員索取財物,差役繁重,導致地方官吏怨聲載道。梁湖以東,只有小船可經(jīng)過,余姚、慈溪二縣的知縣特雇二百余船供軍中官員使用,卻仍不敷文武各員乘坐。軍隊人員冗雜,隊伍龐大,所需所急甚多,本就給地方官吏的管理與調度造成很大不便。加之軍中隨員肆意猖狂,向地方索取無度,造成軍隊與所在州縣之間的矛盾沖突激烈。
五、功才不修,財用不度,軍營環(huán)境惡劣
行軍打仗本應選取經(jīng)驗豐富的將領、訓練有素的士兵。然而,在奕經(jīng)的軍隊中,將領缺乏帶兵經(jīng)驗,文官才學淺陋。士兵疏于訓練,所招募之鄉(xiāng)勇缺乏管理,遇敵則逃。這些人在戰(zhàn)場上幾乎沒有任何抵抗的能力,同時還消耗著大量的財力。
“茍其將之不明于韜略,不嫻于技術,則雖日召兵而練之,而其兵且茫然不知所向,又況其偷惰茍安之不足以作兵氣也!又況其克吞糧餉者不足以服兵心也!故欲求可用之兵,當先求可用之將。”[5](P8)沒有英勇善戰(zhàn)的士兵,其根本原因是沒有經(jīng)驗豐富的將領對其進行操練與指導。
因為軍中將領素質低下,常常無序地調度軍隊,造成“賊到兵先走,兵來賊已空。可憐兵與賊,何日得相逢”的境地,而士兵頻繁接到調度的命令,在途中疲于奔波,而需要整軍打仗時卻已經(jīng)耗盡精力,無力抵抗。
僵臥荒原淚暗吞,此時存問最銜恩。傷心一七金瘡藥,掩得淋漓幾血痕。
被槍炮所傷的士兵,多數(shù)負傷而未中要害。然而因為藥物短缺,有幸能夠得到醫(yī)治之人“不及十之二三”,“其余均坐視其死?!避姞I缺乏必備的救援物資,導致本可以救活之人,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其死去。
丸大硨磲壓帽纓,青襟也算有殊榮。底須貢入成均去,新樣明經(jīng)詫一黌。
軍中文官大多是不學無術之人。貝青喬向將軍進言時,軍中的吏部官員竟然不知曉《大清會典》中的律例,謂其“為臆造”,可見軍中文官濫竽充數(shù)者居多。
六、軍民二心
營門小肆懸高榜,義取義經(jīng)第一爻。
自曹娥江至寧、鎮(zhèn)二城的路上,雖山路崎嶇,但是村莊水井繁富,可以用錢交換食物,所以進兵時只發(fā)餉銀,沒有發(fā)糧米。然而鄉(xiāng)民聽說官兵過境,嚇得四散逃避一空。官兵因為沒有糧食補給,作戰(zhàn)無力,“屢欲潰敗”。軍隊人員眾多,日常用品開銷巨大,民眾借此機會大肆抬高物價,從士兵手中攫取豐厚利潤。軍民二心,內耗一片,毫無凝聚力。
民眾之所以敵視清兵,甚至像懼怕英軍一樣懼怕清政府的官兵,是因為清軍所過之處,給百姓生活帶來極大禍害。各級官吏是清政府在民間的形象代言人,這些人徇私舞弊,魚肉百姓,百姓對清政府已經(jīng)失望至極,更不會與清政府站在一條戰(zhàn)線上抵抗外敵了?!敖裰饫糌M惟諱盜而已哉,其貪以浚民之脂膏,酷以干天之憤怒,舞文玩法以欺朝廷之耳目,雖痛哭流涕言之,不能盡其情狀?!盵5](P8)
沒有民眾的支持,清兵抗擊英軍缺少了強大的后援力量。
民眾不與清兵合作的一個原因,便是害怕?lián)p害自身的利益,同時遭到英軍的打擊報復。編修朱楷設計帶大炮藏于岸側吳姓煙肆中,伏擊在船上的英軍首領。卻遭到煙肆主人的極力阻撓,謂“一擊不中,我家齏粉矣,即幸而得中,安保他夷不我仇耶?”于是力撤炮兵之手,甚至不惜與其伙伴將炮兵毆打至死。
在《咄咄吟》的跋文中,劉承干總結了揚威將軍進兵浙江,失敗而返的原因,蓋其“和戰(zhàn)之歧異,調度之乖方,威令之不行,督撫之忌刻,遂至全局損失,軍威大挫”。雖然貝青喬一直堅持到“將軍被逮,又命列敘軍務始末,繕具親供,備刑部入奏”,可其郁悶困惑之心,不平憤慨之氣貫穿《咄咄吟》始終。他對清政府從上到下的貪官昏吏已經(jīng)不抱希望,而是寄望于后者,“為后之用兵者告,俾知軍中之利病焉”。嚴迪昌在《清詩史》中評價貝青喬:“從一定程度上,貝青喬的詩具有戰(zhàn)斗的投槍和匕首作用,較之不痛不癢的程式化的詩文字來,光輝得多?!盵8](P1046)頗為精確。
終南剪祟志猶存,青阪吟成盡淚痕。恰有邊情難下筆,半關公論半私恩。
奕經(jīng)最終被押解回京,貝青喬滿腔報國之心,只能在《咄咄吟》中化為斑斑“淚痕”?!鞍洳恍?,怒其不爭”,當時的中國人像是一盤散沙,只有少數(shù)清醒之人發(fā)出拯救時弊的強音。貝青喬的《咄咄吟》可謂是其中的代表作,是在亂世中困惑而又激憤的中國人用心血書寫的一代史詩。
注釋:
[1]馬衛(wèi)中、陳國安點校,[清]貝青喬著:《貝青喬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2]吳忱、楊焄點校,張寅彭選輯:《清詩話三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3]錢仲聯(lián):《清詩紀事》,蘇州:鳳凰出版社,2004年版。
[4]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鴉片戰(zhàn)爭檔案史料》,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5]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譯室:《鴉片戰(zhàn)爭時期思想史料選輯》,北京: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2013年版。
[6]錢仲聯(lián):《道咸詩壇點將錄》,蘇州大學學報,1989年,第4期。
[7]杜春和、張秀清整理,張集馨著:《道咸宦海見聞錄》,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版。
[8]嚴迪昌:《清詩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高婧姝 山西太原 山西大學文學院 030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