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付*
麻黃湯是《傷寒雜病論》中辨治太陽傷寒證的重要代表方。筆者深入研究麻黃湯中用藥及用量之間的關(guān)系,體悟到麻黃湯中麻黃辨治病變并不局限于太陽,桂枝辨治病變不局限于太陽,杏仁、甘草不是針對(duì)太陽病變之必用藥而是辨治里證之要藥,進(jìn)而得出麻黃湯是辨治各科雜病的重要基礎(chǔ)用方。若病變比較重、病情比較復(fù)雜,僅僅用麻黃湯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的,對(duì)此只有選擇麻黃湯合方[1],才能用活麻黃湯合方辨治臨床各科疑難雜病。
許某,男,65歲,2015年3月6日初診?;颊哂卸嗄曷灾夤芟∈?,6年前又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年前至今反復(fù)出現(xiàn)全心衰竭,經(jīng)多次住院及門診治療,未能有效控制病情,近因病友介紹前來診治??淘\:心悸,氣短,呼吸困難,下肢浮腫,手指顫抖,怕冷,手足不溫,口苦口膩,舌質(zhì)淡紅,苔薄白略膩,脈沉弱。辨為心肺陽虛,濕熱夾風(fēng)證。予麻黃湯、茯苓四逆湯、藜蘆甘草湯、澤瀉湯和黃連粉方合方。藥用:麻黃10g,桂枝6g,杏仁15g,茯苓12g,生附子5g(先煎),干姜5g,紅參3g,藜蘆1.5g,黃連6g,白術(shù)12g,澤瀉30g,炙甘草10g。6劑。每日1劑,以水浸泡30分鐘,先以大火燒開,再以小火煎煮20分鐘,每次服用100mL,每日分早中晚服。
2015年3月13日二診:呼吸困難明顯好轉(zhuǎn),仍倦怠乏力,以前方變紅參為10g,6劑。
2015年3月20日三診:呼吸困難進(jìn)一步好轉(zhuǎn),下肢浮腫較前消退,倦怠乏力好轉(zhuǎn),手指顫抖基本消除,以前方6劑。
藥后呼吸困難、下肢浮腫基本消除,又以前方治療20余劑,諸證基本緩解。之后,又以前方因病情變化酌情加減治療以鞏固效果[2]。隨訪2年,未再復(fù)發(fā)。
用方體會(huì)根據(jù)心悸、呼吸困難辨病變?cè)谛姆危桓鶕?jù)手足不溫、怕冷辨為陽虛;因口苦口膩、舌質(zhì)淡紅辨為夾熱;因手指顫抖辨為夾風(fēng)。以此辨為心肺陽虛,濕熱夾風(fēng)證。以麻黃湯宣發(fā)心肺,利水消腫;以茯苓四逆湯益氣溫陽利水;以澤瀉湯健脾益氣,利水消腫;以藜蘆甘草湯熄風(fēng)化痰;以黃連粉方清熱燥濕。方藥相互為用,以取得預(yù)期治療效果。此外,該合方還可用于辨治肺源性心臟病和右束支完全性傳導(dǎo)阻滯。
馬某,女,60歲,2016年2月20日初診。有多年慢性胃炎病史,2年來反復(fù)出現(xiàn)胃痙攣,服用西藥(具體不詳)雖可緩解疼痛但仍反復(fù)發(fā)作,近因病友介紹前來診治??淘\:胃痛劇烈,嘔吐痰涎,受涼更甚,胃脘堅(jiān)硬,手足不溫,口苦口膩,舌質(zhì)淡,苔白厚膩,脈沉弱。辨為寒凝陽虛夾濕熱證。予麻黃湯、麻黃附子細(xì)辛湯、桂枝人參湯、赤丸和黃連粉方合方。藥用:麻黃10g,桂枝12g,杏仁15g,制附子5g,細(xì)辛6g,制川烏6g,生半夏12g,紅參10g,白術(shù)10g,干姜10g,黃連6g,茯苓12g,炙甘草12g。6劑。每日1劑,以水浸泡30分鐘,先以大火燒開,再以小火煎煮45分鐘,每次服用150mL,每日分早中晚服。
2016年2月27日二診:胃痛未再發(fā)作,仍胃脘堅(jiān)硬,以前方變桂枝為15g,6劑。
藥后胃脘堅(jiān)硬基本消除,手足不溫好轉(zhuǎn),以前方6劑后諸證基本消除,又以前方治療30余劑,諸證悉除。隨訪1年,未再復(fù)發(fā)。
用方體會(huì)根據(jù)胃痛、嘔吐辨為病變?cè)谖鸽?;根?jù)嘔吐痰涎、受涼更甚辨為寒飲;因手足不溫、脈沉弱辨為陽虛;因口苦口膩辨為濕熱。以此辨為寒凝陽虛夾濕熱證。以麻黃湯宣散寒飲;以麻黃附子細(xì)辛湯溫陽化飲止痛;以桂枝人參湯益氣溫陽散寒;以赤丸溫化寒痰;以黃連粉方清熱燥濕。方藥相互為用[3],以取得預(yù)期治療效果。此外,該合方還可用于辨治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腸痙攣。
夏某,男,64歲,2016年4月1日初診?;颊哂?年小腿肌肉痙攣疼痛病史,近2年來癥狀加重,服用中西藥未能有效控制病情,近因病友介紹前來診治。刻診:小腿肌肉痙攣疼痛,手足冰涼,怕冷,倦怠乏力,口苦口膩,舌質(zhì)紅,苔黃膩夾白,脈沉弱。辨為寒凝陽虛夾濕熱證。予麻黃湯、烏頭湯與半夏瀉心湯合方。藥用:麻黃10g,桂枝6g,杏仁15g,制川烏6g,白芍10g,黃芪10g,生半夏12g,干姜10g,紅參10g,黃芩10g,黃連3g,大棗12枚,炙甘草10g。6劑。每日1劑,以水浸泡30分鐘,先以大火燒開,再以小火煎煮50分鐘,每次服用150mL,每日分早中晚服。
2016年4月8日二診:小腿肌肉痙攣疼痛明顯減輕,仍口苦口膩,以前方變黃連為6g,6劑。
藥后小腿肌肉痙攣疼痛進(jìn)一步減輕,口苦口膩基本消除,以前方近30劑后諸證悉除。隨訪1年,未再復(fù)發(fā)。
用方體會(huì)根據(jù)小腿肌肉痙攣疼痛辨病變?cè)谙轮?;根?jù)手足冰涼辨為寒凝;因倦怠乏力辨為氣虛;因口苦口膩辨為濕熱。以此辨為寒凝陽虛夾濕熱證。以麻黃湯宣發(fā)散寒,溫通經(jīng)脈;以烏頭湯益氣溫陽,散寒止痛;以半夏瀉心湯益氣溫陽,清熱燥濕。方藥相互為用,以取得預(yù)期治療效果。此外,該合方還可用于辨治強(qiáng)直性脊柱炎。
鄭某,男,8歲。2016年5月6日初診。其母代訴,3年前因感冒出現(xiàn)咳嗽,反復(fù)不愈,西醫(yī)診斷為小兒支氣管炎,3年來經(jīng)常服用中西藥未能取得預(yù)期治療效果,近因病友介紹前來診治??淘\:咳嗽,夜間和早上加重,痰多不易咯出,倦怠乏力,手足冰涼,怕冷,咽干,口渴欲飲溫水,舌質(zhì)紅,苔白膩夾黃,脈沉弱。辨為肺寒陽虛,痰濕夾熱證。治當(dāng)宣肺散寒,益氣溫陽,燥濕化痰,兼清郁熱。給予麻黃湯、四逆加人參湯、桔梗湯與小半夏加茯苓湯合方。藥用:麻黃10g,桂枝6g,杏仁15g,干姜5g,生附子5g(先煎),生半夏24g,生姜24g,茯苓12g,紅參3g,桔梗20g,炙甘草10g。6劑,每日1劑,第1次煎45分鐘左右,第2次煎20分鐘,合并藥液,每次服150mL左右,每日分早中晚服。
2016年5月13日二診:咳嗽明顯減輕,仍倦怠乏力,以前方變紅參為6g,6劑。
2016年5月20日三診:咳嗽較前又有明顯減輕,倦怠乏力基本消除,以前方6劑。
2016年5月27日四診:咳嗽基本消除,仍手足不溫,以前方變干姜為10g,6劑。
藥后諸證基本消除,又以前方治療20劑,諸證悉除。隨訪1年,未再復(fù)發(fā)。
用方體會(huì)根據(jù)咳嗽、白痰辨為肺寒;根據(jù)手足冰涼、怕冷辨為陽虛;因苔膩、白痰辨為痰濕;因咽干、舌質(zhì)紅辨為郁熱。以此辨為肺寒陽虛痰濕夾熱證。方以麻黃湯宣肺散寒;以四逆加人參湯益氣溫陽散寒;以小半夏加茯苓湯益氣燥濕化痰;以桔梗湯益氣清利肺咽。方藥相互為用,以奏其效。
程某,男,73歲。2016年3月21日初診?;颊哂卸嗄旮]性心動(dòng)過緩病史,近2年來病情加重,近因病友介紹前來診治??淘\:心悸(心率46次/分鐘),胸悶,呼吸不暢,胸部怕冷如冰,倦怠乏力,手足不溫,怕冷,口淡不渴,舌質(zhì)淡,苔白厚膩,脈沉弱。辨為寒郁陽虛夾痰證。治當(dāng)宣散寒郁,益氣溫陽,燥濕化痰。予麻黃湯、四逆加人參湯與小半夏加茯苓湯合方。藥用:麻黃10g,桂枝6g,杏仁15g,干姜5g,生附子5g(先煎),生半夏24g,紅參3g,生姜24g,茯苓12g,炙甘草10g。6劑,每日1劑,第1次煎45分鐘左右,第2次煎20分鐘,合并藥液,每次服150mL左右,每日分早中晚服。
2016年3月28日二診:心悸好轉(zhuǎn),仍胸悶,以前方加陳皮24g,6劑。
2016年4月4日三診:心悸進(jìn)一步好轉(zhuǎn),胸悶減輕,仍倦怠乏力,以前方變紅參為10g,6劑。
藥后心悸進(jìn)一步好轉(zhuǎn)(心率52次/分鐘),胸悶基本消除,倦怠乏力明顯好轉(zhuǎn),以前方12劑后諸證基本消除,又以前方治療50劑,諸證悉除,心率62次/分鐘。隨訪1年,未再復(fù)發(fā)。
用方體會(huì)根據(jù)心悸、呼吸不利、胸中怕冷辨為寒郁氣機(jī);根據(jù)手足不溫、怕冷辨為陽虛;因苔膩、胸悶辨為痰濕。以此辨為寒郁陽虛夾痰證[4]。方以麻黃湯宣散寒郁;以四逆湯益氣溫陽散寒;以小半夏加茯苓湯益氣燥濕化痰。方藥相互為用,以奏其效。
梁某,女,59歲。2016年7月2日初診。患者有多年竇性心動(dòng)過速病史,近1年來病情加重,近因病友介紹前來診治??淘\:心悸(心率118次/分鐘),胸悶,氣短,胸部怕冷,倦怠乏力,手足不溫,怕冷,口淡不渴,舌質(zhì)暗淡夾瘀,苔白厚膩,脈沉弱。辨為寒郁陽虛夾痰瘀證。治當(dāng)宣散寒郁,益氣溫陽,活血化痰。給予麻黃湯、四逆加人參湯、小半夏加茯苓湯與失笑散合方。藥用:麻黃10g,桂枝6g,杏仁15g,干姜5g,生附子5g(先煎),生半夏24g,生姜24g,紅參3g,茯苓12g,五靈脂10g,蒲黃10g,炙甘草10g。6劑,每日1劑,第1次煎45分鐘左右,第2次煎20分鐘,合并藥液,每次服150ml左右,每日分早中晚服。
2016年7月9日二診:心悸好轉(zhuǎn),仍氣短,以前方變紅參為10g,6劑。
2016年7月16日三診:心悸進(jìn)一步好轉(zhuǎn),氣短減輕,仍手足不溫,以前方變干姜為10g,6劑。
2016年7月23日四診:心悸進(jìn)一步好轉(zhuǎn)(心率93次/分鐘),倦怠乏力明顯好轉(zhuǎn),仍手足不溫,以前方變生附子為6g,6劑。
藥后心悸進(jìn)一步好轉(zhuǎn),氣短、倦怠乏力較前明顯改善,以前方治療66劑后諸證悉除,心率75次/分鐘。隨訪1年,未再復(fù)發(fā)。
用方體會(huì)根據(jù)心悸、氣短、胸部怕冷辨為寒郁氣機(jī);根據(jù)手足不溫、怕冷辨為陽虛;因苔膩、胸悶辨為痰濕;因舌質(zhì)暗淡夾瘀紫辨為瘀。以此辨為寒郁陽虛夾痰瘀證[5]。方以麻黃湯宣散寒郁;以四逆加人參湯益氣溫陽散寒;以小半夏加茯苓湯益氣燥濕化痰;以失笑散活血化瘀。方藥相互為用,以奏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