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秋萍
[摘要]目的 探討慢性胃潰瘍患者中針對性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81例慢性胃潰瘍患者為例,根據隨機綜合序貫法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1例。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針對性護理,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疾病復發(fā)率及護理滿意度分別為4.9%、97.6%,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30.0%、7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大量反流問題發(fā)生率為0.0%,對照組大量反流問題發(fā)生率為7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慢性胃潰瘍患者針對性護理的應用效果突出,值得推廣。
[關鍵詞]慢性胃潰瘍;針對性護理;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12(a)-0175-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c ulcer.Methods 81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c ulcer from January 2015 to April 2016 were selected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4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41 cases) according to random comprehensive sequential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eneral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used targeted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The 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disease recurrence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4.9% and 97.6%,obvious better than 30.0% and 72.5% in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A large number of reflux problems occurr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0.0%,and which was 75.0% in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arget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c ulcer is prominent and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Chronic gastric ulcer;Targeted nursing;Nursing satisfaction
慢性胃潰瘍是臨床常見消化系統(tǒng)疾病,起病隱匿且病程長,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加快以及飲食作息習慣發(fā)生轉變,該疾病發(fā)生率逐步增長,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由于該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生活方式存在相關性,臨床干預除了積極治療,還需輔助有效的護理工作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1]。本研究以慢性胃潰瘍患者為例,采用對比分析法主要探討針對性護理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符合標準病患中選取81例慢性胃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綜合序貫法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1例。對照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26~65歲,平均(46.2±4.9)歲;患病時間3~12年,平均(7.5±2.4)年。觀察組男27例,女14例;年齡26~66歲,平均(46.6±5.3)歲;患病時間3~13年,平均(7.8±2.8)年。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兩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遵照醫(yī)囑執(zhí)行護理措施,形式單一,內容包括常規(guī)疾病知識宣教、常規(guī)病情檢測、常規(guī)用藥指導等。觀察組患者根據病情特點予以針對性護理。①健康教育:形式靈活多樣,根據患者的年齡及性格特點靈活選擇,如電話隨訪、QQ或微信內容推送、發(fā)放宣傳手冊、播放視頻資料等。首先采用自制問卷對患者疾病相關知識了解程度進行科學評估,針對結果總結每個患者的知識漏洞,為其制定針對性健康教育方案。內容包括疾病發(fā)生機制、遵醫(yī)囑治療的必要性、用藥注意事項(如抗酸治療中禁止食用奶制品以及酸性飲食等)以及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日常生活防護措施等,根據每個患者的情況靈活選擇,保證該項護理工作順利有效開展。②心理干預:由于該病病程長且容易反復,患者在長期疾病折磨下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注意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將心理問題嚴重的患者作為重點干預對象。通過與患者交談,了解其心理問題癥結所在并針對性進行疏導,使其明確不良情緒對疾病恢復的影響,促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配合治療。③飲食干預:對患者的喜好以及病情特點為其進行飲食安排,可通過文字或視頻等形式,內容要細化、具體到可食用、不可食用食物的名稱以及原因,提高患者的接受度。飲食以易消化、清淡食物為主,注意遵循“少食多餐、營養(yǎng)搭配合理”的原則,少食用牛奶、濃茶等,忌冷熱交替、刺激以及辛辣等,避免胃黏膜受損,如果出現(xiàn)不良反應要及時向護理人員反饋并針對原因進行飲食調整[2]。④生活管理:指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科學的生活習慣,保持作息規(guī)律;定時科學運動,強度要適中,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指導患者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天氣因素誘發(fā)疾病;囑患者定期復診,以便及時了解疾病進展;采用口頭講述或視頻教學的方式幫助其掌握胃穿孔的具體指證以及疾病復發(fā)現(xiàn)象,以便患者及時就診。⑤藥物護理:嚴格遵醫(yī)囑用藥,避免患者擅自更換藥物或是停藥,對患者用藥后的臨床表現(xiàn)和不良反應情況行密切監(jiān)測,對于潛在的和已經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問題,及時反饋給主治醫(yī)師,并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⑥消毒護理:幽門螺旋菌的傳播方式較多,可通過人與人密切接觸的口口、糞口等傳播,要注意做好居住環(huán)境的消毒工作,進口的食物一定要新鮮衛(wèi)生,與病友接觸時要做好防護措施,避免交叉感染。⑦出院指導:出院前護理人員要將各種藥物的用量、用法和復診時間明確告知患者及家屬,并將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如果出院后出現(xiàn)任何異常情況要及時到醫(yī)院檢查。endprint
1.3觀察指標
護理后隨訪1年,統(tǒng)計兩組患者疾病復發(fā)情況。復發(fā)判定標準:患者治療后潰瘍面積完全愈合,腹痛、體重下降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判定為痊愈。痊愈后又出現(xiàn)疾病癥狀及異常體征為復發(fā);采用百分制自制問卷調查患者的滿意度,>80分、60~80分、<60分表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滿意度=(滿意+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24 h食管pH監(jiān)測對胃食管反流情況進行調查,pH<4為確定反流存在的界限點,pH<4的時間稱為反流時間,如證實有食管過度酸反流,可以確診為大量反流。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SP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復發(fā)率和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疾病復發(fā)率及護理滿意度分別為4.9%、97.6%,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30.0%、7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大量反流發(fā)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無一例發(fā)生大量反流問題,但全部患者均出現(xiàn)少量反流現(xiàn)象,對照組共有30例發(fā)生大量反流問題,另外10例患者出現(xiàn)少量反流現(xiàn)象,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慢性胃潰瘍以間歇性、反復發(fā)作的節(jié)律性上腹痛為臨床特點,部分患者還伴有惡心嘔吐、噯氣等胃腸道不適癥狀,其誘發(fā)因素多樣,一般以免疫因素、幽門螺旋菌感染為主,在飲食不規(guī)律、精神壓力過大等因素作用下即可誘發(fā),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3]。在臨床治療中需長期對癥干預,但由于患者飲食習慣、生活規(guī)律以及心理狀態(tài)存在差異,導致治療效果也受到影響[4]。為了增強效果、減輕疾病復發(fā)率輔助科學有效的護理工作改善患者生活、飲食習慣、心理狀態(tài)具有重要的意義[5]。
針對性護理是護理人員專門針對某種疾病護理需求而構建的一種護理模式[6],所有措施的制定均建立在實踐調查以及疾病特點分析基礎之上,護理有效性強,將其應用于慢性胃潰瘍是提高患者護理依從性、改善療效的重要舉措[7]。其中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避免不良情緒刺激大腦皮層導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同時又能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以及治療依從性;生活管理則有助于促使患者養(yǎng)成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減少其他因素對疾病治療的干擾[8];飲食干預則可以避免損害胃黏膜,對改善預后具有積極意義[9]。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較低,不良生活習慣較多會直接影響到治療效果;另一方面,對照組患者的生活習慣更差,會間接影響到治療效果,有必要加強護理干預。在治療過程中,每例患者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以及心理狀況均存在著個體差異性,而這些差異會對患者的治療產生影響[10-11]。常規(guī)護理僅在患者治療過程中才能發(fā)揮其作用,對患者出院后生活質量的改善作用不大,對患者的復發(fā)情況無法控制,所以,在治療中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實施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十分必要[12-13],有助于患者出院后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病情了解,積極的進行自我調整,減少疾病的復發(fā),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14-15]。
本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患者疾病復發(fā)率以及護理滿意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實驗組大量反流問題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慢性胃潰瘍患者的針對性護理應用效果突出,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蕾,熊召.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6,17(24):196.
[2]王秀娟.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母嬰世界,2015,24(4):269-270.
[3]譚曉娟.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健康前沿,2016,23(6):63.
[4]吳艷艷.針對性護理用于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33):83-84.
[5]龔燕.針對性護理對慢性胃潰瘍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5,12(28):76-78.
[6]唐寧娟,袁襯香,梁婉紅,等.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4):35-36.
[7]徐華.針對性護理在46例慢性胃潰瘍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4,(13):124.
[8]王虹.慢性胃潰瘍患者的針對性護理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4,12(33):167-169.
[9]毛玉風.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6,25(12):2296-2297.
[10]王銀燕.慢性胃潰瘍的診治進展[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 13(10):156-158.
[11]周奕.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1(8):118.
[12]劉麗,劉曼.慢性胃潰瘍患者的針對性護理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5):631-632.
[13]張春燕.針對性護理提升慢性胃潰瘍患者臨床有效率級生活質量效果評價[J].西部中醫(yī)藥,2015,28(3):130-131.
[14]張淑珍.綜合護理干預在根治胃潰瘍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中的應用[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2,37(6):732-733.
[15]呂春梅,師海霞.循證護理對胃潰瘍患者生活質量及并發(fā)癥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3,35(15):2395-2396.
(收稿日期:2017-08-15 本文編輯:崔建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