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先福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高科技正在逐漸走進教育領域。面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進步,我們不應該全盤否定傳統(tǒng)的教育智慧,更不能忘記教育的初心,而是要讓高科技、智能化服務于有價值的、正確的教育,這才是我們的理想教育。
中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為人類文明貢獻中國的智慧和方案。這樣的觀念必然要深刻地影響今天的教育,包括對基礎教育的定位。
《學記》是我國古代的教育專著之一,我們如今的教育思想好多都源于此。例如:“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形成良好的社會風俗靠什么?靠教育。反過來說,教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化民成俗。不可否認,教育還有許多其他方面的功能,如促進社會物質財富的發(fā)展,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關注物質,那么未來世界的發(fā)展將是不可想象的。
考試是檢測教育效果的非常重要的手段,那么在兩千多年前,中國的學校是如何考察學生的呢?即“比年入學,中年考校?!本褪钦f學校每年都有入學的時間,隔一年要考試一次,對學生進行考察和測驗。測驗什么呢?“一年視離經(jīng)辨志”,即剛入學時要考察學生對基本文章的掌握與理解;“三年視敬業(yè)樂群”,即經(jīng)過三年的培養(yǎng)是不是愛學習了,對學習感興趣了,能不能和同學們友好相處;“五年視博習親師”,即通過五年的學習能不能廣泛學習知識,懂得和老師親近;“七年視論學取友”,七年”相當于今天上初中了,在這個時候能不能談論自己學習的心得,能不能通過討論學問來交朋友?今天很多的學校認為這就已經(jīng)達到很好的教育目標了,但是在古人看來這不過是“謂之小成”,大概就是及格水平。之后要做到“九年知類通達”,即不僅要廣泛學習,而且要對知識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獨立、獨到的見解和知識框架;“強立而不返”,即不因外界的變化而輕易改變自己的志向,形成堅定的追求和信仰,這才是“謂之大成”,才是教育的目的。所以,不論今天教育如何變化,我們都不能忘記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比绻覀兘裉斓慕逃荒茏寣W生得“大學之道”,那么“中國夢”的實現(xiàn)將從何談起呢?
古人對于教育的方法和規(guī)律也有非常深入的研究。“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即不強制學生,讓學生思想保持開放,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習慣,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訴學生。再如孔子的思辨教學法,既有向老師的請教,又有同學之間的討論,等等,如是方法在今天也不過時。雖然如今我們通過一些智能化教學軟件,實現(xiàn)了學習過程的智能化,但是其本質仍然是想方設法地提高考試分數(shù),采用大量灌輸?shù)姆椒ǎ雎粤藢W生的接受能力。不僅教學方法不合理,而且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真正需求,更加不符合實際的教學情況,以致學生只感到學習的困苦,卻不知道學習的好處。這樣的教育是毫無成效的!所以我們要明白教育的最終目的,積極地繼承傳統(tǒng)教育的精華,而不是盲目地引進新技術。
當前,許多學校在積極探索“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模式、教育數(shù)據(jù)挖掘、智慧校園建設等,新技術將給未來的學校教育帶來重大變革。
但是對于基礎教育而言,改革不能太過激進,更加不能被新技術過分擾亂。比較成熟的新技術可以作為輔助手段,將其逐步引進中小學教育教學中,但是不能對新技術的運用過分熱衷,以致忘記了教育的本分,因為學校教育的基本功能仍然是傳承人類價值、完善人性、學習知識。
網(wǎng)絡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空間局限性,使得優(yōu)質教育資源跨區(qū)域共享成為可能。但是,教育不僅是向學生傳遞知識,從根本上說還是一種潤物無聲的過程,因此網(wǎng)絡上的優(yōu)質資源共享,并不能代替課堂教學。中小學校使用新的教育技術是必要的,但也不必唯信息技術論。要根據(jù)具體的實際教育情境需要來決定,講求教育效果。比如,多媒體PPT的運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減少板書時間,提高教師的授課效率等,但是它也有負面作用。從教師層面講,它減少了教師發(fā)揮的空間;從學生層面講,PPT強化了“看”而弱化了“聽”。直觀視覺技術的運用,減弱了學生課堂上動腦思考的能力。有些學校強制性要求教師上課必須使用PPT,那恐怕就是錯誤的管理方式了。
今天的一切教育方法變革,其實都是發(fā)生在技術的層面,作為教育者,更重要的是要堅守“大學之道”,不要在技術面前迷失了方向。
因為伴隨著網(wǎng)絡的普遍化,“現(xiàn)場感”越來越成為一種稀缺資源,網(wǎng)絡上的名師、名課會促使教師引進新的教學思想、改進教學方法,但仍然不可能代替課堂教學。當今社會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使很多人認為人工智能會代替教師。但我認為,人工智能始終缺少教育最關鍵的一點,即師生之間密切的人本關系。機器還不能夠代替這種豐富的人性,盡管不斷發(fā)展的技術已經(jīng)使得我們和機器之間接觸的界面越來越友好,但它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仍然存在本質的區(qū)別。
從目前來看,機器雖然更容易在物理技術領域戰(zhàn)勝人類、取代人類,而我們的教育面對的是無限復雜的對象,這就意味著我們有無限的空間來展現(xiàn)我們的智慧,當前的技術還無法產生教育者的智慧,更加無法取代教師來實現(xiàn)學校教育的功能。讓學生的靈魂得到塑造、讓師生有共同的精神向往、讓學校的教育價值成為師生的共同追求才是教育的理想,因為人性、理性、信仰、使命,都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也都要通過教育才能得以實現(xiàn),這也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當我們仰望未來,談教育創(chuàng)新的時候,更應該始終謹記,創(chuàng)新的前提是守正?!爸行W教育不能太過激進,不能被新技術所擾亂。”清華大學科學史系首任系主任吳國盛教授認為,“學校使用新的教育技術是必要的,但是不必‘唯高技術主義’,對新技術既不要不切實際地熱衷引進,也不必恐懼和拒絕。”
總的來說,我們的教育,不在于教育技術的先進性夠不夠,而在于我們是否有正確的教育核心理念。信息化、智能化固然給教育帶來一些根本性改變,但這種改變在教育中不應該是最核心的內容。就如那句流傳甚廣的話:“我們是不是走得太快了,需要等一等我們的靈魂?!睆母疽饬x上講,教育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速度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教育發(fā)展本身,而教育本身這個核心思想才是教育的靈魂。教育千萬不要忘記我們是要培育“人”的這個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