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礪鋒
摘 要: 在大學古代漢語課程教學中,廣東方言往往具有輔助作用。本文從文字、語音、詞匯、語法四方面舉例探討了廣東諸方言的作用。廣東的高校有較多來自于廣東各地的學生,其他省份的高校也有廣東籍的學生,他們的方言能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掌握古代漢語知識。
關(guān)鍵詞: 廣東方言 古代漢語 教學幫助
漢語方言在大學古代漢語課程教學中起到幫助作用,教材、課堂教學往往利用漢語方言解決一些教學知識點甚至難點。比如國內(nèi)知名度很高的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教材(以下簡稱“教材”)就提到廣州話數(shù)次。例如教材在623頁提出:“有些字的異讀雖然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里已經(jīng)混同了,但是仍保留在某些方言里,例如上升的‘上讀上聲,在上的‘上讀去聲,現(xiàn)在廣州話仍有區(qū)別?!睆V東的方言復雜,全省三大方言——粵語、閩語、客家話都保留了一些普通話沒有保留的古代漢語的語音、詞匯、語法特點,適當?shù)乩眠@些方言特點,幫助廣東高?!绕涫菑V東學生占多數(shù)的地方院?!M行古代漢語教學。下面我們就文字、語音、詞匯、語法等領(lǐng)域分別加以介紹。
一、文字
在古代漢語課程文字教學方面,廣東方言在三方面有幫助作用,一是繁體字的認識,二是形聲字聲符的識別,三是通假字的學習。
(一)繁體字的認識
目前各高校的古代漢語課程多采用繁體字教材,然而多數(shù)學生在大學前并未系統(tǒng)了解繁體字,導致學生拿到教材后有一個自學繁體字的環(huán)節(jié)。有的古代兩個不同音的漢字簡化成了同一個漢字,學生往往難以區(qū)分,利用廣東方言可以幫助學生識記。比如“丑”和“醜”,原是兩個漢字,意義語音皆不相同,普通話已變成同音字,現(xiàn)行漢字也采取了同樣的字形。廣東的閩語則一般此二字不同音,如潮州話“丑”音[thiu],“醜”音[tshiu],正好與《廣韻》的“敕九切”和“昌九切”分別對應(yīng)。在課堂教學時,要潮州的學生用家鄉(xiāng)方言讀出“辛丑”和“美丑”兩個詞語,那么兩個漢字的音義區(qū)別就都體現(xiàn)出來了,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俺蟆焙汀搬h”即便是廣東方言,也不見得能分(客家話粵語都不能分),操閩語的學生能夠幫助同學建立區(qū)別。但是像“松”“鬆”、“郁”“鬱”、“衹”“隻”等字的區(qū)別,不但閩語,客家話粵語也可以區(qū)別。比如廣州話“松”讀[tshu?耷],“鬆”讀[su?耷],正好與《廣韻》的“祥容切”和“私宗切”分別對應(yīng);廣州話“郁”讀[iuk],“鬱”讀[uat],正好與《廣韻》的“於六切”和“紆物切”分別對應(yīng);廣州話“衹”讀[tsi],“隻”讀[tsek],正好與《廣韻》的“章宜切”和“之石切”分別對應(yīng)。利用這些方言特點,既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繁體字,又可以幫助學生練習反切。像家鄉(xiāng)方言地名帶有這些字的(比如“郁南縣”),還能明白自身家鄉(xiāng)名字的來歷,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形聲字的識別
識別形聲字的聲符時,也能利用廣東的方言。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舉形聲字的例字是“江河”,然而“江”是形聲字就頗令現(xiàn)代人費解。廣東方言有的“江”“工”同音(如潮州話同音[ka?耷]),有的“江”“工”語音接近(如梅州話“江”音[ko?耷],“工”音[ku?耷],跟普通話相比,語音接近),理解“江”是形聲字就沒有障礙。有些《說文解字》中記載的形聲字有了廣東方言的幫助更好理解,比如“曳”字聲符是“丿”(《說文》“從申,丿聲”),而廣州話“曳”“丿”同音,“液”字聲符是“夜”(《說文》“從水,夜聲”),而“夜”字聲符是“亦”(《說文》“從夕,亦省聲”),廣州話“液”“亦”同音。本來“曳”“夜”等字就很難在表面看出是形聲字(現(xiàn)代已經(jīng)是獨體字),聲符讀音又與本字有了變化,學生在查找《說文解字》時往往覺得較難理解,而有了自身方言的幫助之后,理解記憶起來更加方便。識別形聲字的聲符能幫助學生了解上古音,為以后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chǔ)。
(三)通假字的利用
學習通假字時能利用廣東方言。例如對《史記·淮陰侯列傳》的文選中“居戲下”一句,教材注道:“戲,通‘麾?!痹谄胀ㄔ挼恼Z音下這一點較難理解,然而潮州話“戲”音[hi],“麾”音[hui],僅存在有無介音之別,聲音較接近。有了這樣活生生的方言的幫助,對這樣的通假字就不再難理解了。當然,這也能幫助學生了解上古音。
二、語音
在古代漢語課程教學中,廣東方言常常運用到古代漢語語音,即音韻方面的教學中。廣東方言多保留了中古的入聲韻尾[p][t][k]和陽聲韻尾[m][n][?耷],多數(shù)廣東方言或多或少有“古無輕唇音”的反映,閩語和客家話還常有“古無舌上音”的反映等,都可以用來講授中古音及上古音知識。尤其是入聲及塞音韻尾方面的知識,家鄉(xiāng)方言沒有這一套系統(tǒng)的學生往往看了教材很難有具體的理解,但是聽了廣東方言后能夠建立起較好的感性認識。另外,一些古人語音上的修辭能借助方言學習。比如《論語》的《憲問》篇中有這么一段: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直”“德”上古音相近,“直”是定母字,“德”是端母字,聲母只存在清濁的差異,“直”“德”又都是職部字??鬃釉谶@里實際上運用了諧音的修辭手法。用普通話甚至廣州話朗讀這一段,無法感受到諧音。而潮州話“直”音[tik],“德”音[tek],讀音較為接近(韻母有細微差異),四會話(粵語)“直”音[tsak],“德”音[tak],讀音較為接近(聲母有細微差異),學生可以建立起諧音的感性認識,理解這里出現(xiàn)的修辭手法。
三、詞匯
廣東方言的詞匯常常保留一些古代漢語的常用詞。比如“行”和“走”,廣東方言常常如古代漢語那樣表示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走”和“跑”的意義,這個現(xiàn)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也常常用在教學中。溫美姬(2011)更是找到了21例梅州客家話中保留的古代漢語詞語,并指明這些方言詞語可以運用到古代漢語教學中。本文要談的主要是變調(diào)構(gòu)詞現(xiàn)象,前文所引教材注意到了廣東方言能反映更多的變調(diào)構(gòu)詞現(xiàn)象,現(xiàn)在再舉幾例。endprint
質(zhì)?!百|(zhì)”作動詞時古讀入聲,作名詞表示抵押的人或物時古讀去聲。普通話由于入聲派入去聲,沒有這個分別了。但是多數(shù)廣東方言還有這個區(qū)別,比如廣州話一般情況下讀[tsat],但是在“人質(zhì)”一詞中讀[tsi]。在未學習古代漢語課程之前,學生一般不知道緣故,在學習之后,一方面了解了方言多音字的來歷,另一方面對變調(diào)構(gòu)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切?!扒小币话阕x入聲,但是表示一切的意思時古讀去聲。今天廣州話在“一切”這個詞語中讀去聲[tshai],在其他情況下讀入聲[tshit],與古代完全吻合。普通話的“切”也是多音字,但都來源于古代的入聲讀法,不能反映古代的語音及詞義差別。學生了解了這個情況后,能夠更加方便地理解“切”的變調(diào)構(gòu)詞現(xiàn)象。
下?!跋隆弊餍稳菰~和名詞時古讀上聲,作動詞時古讀去聲。今天潮州話的白讀系統(tǒng)與此完全一致,反倒是文讀系統(tǒng)只有上聲一讀。白讀往往反映更早層次的讀音,與古代漢語一致是很自然的。學生在了解到這一點后,對于文白異讀的現(xiàn)象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重?!爸亍痹凇稄V韻》中有三反切,分別是平聲、上聲和去聲。今天普通話該字也有兩讀,但變成了陽平和去聲,古漢語的上去兩讀差異不能體現(xiàn),而廣州話“重”正好有三種聲調(diào)的讀法:陽平、陽上、陽去?!稄V韻》對平聲一讀的解釋是“復也,疊也”,今天的各地漢語方言一般都是讀陽平調(diào)的,不需多分析?!稄V韻》對上聲一讀的解釋是“多也,厚也,善也,慎也”,對去聲一讀的解釋是“更為也”。今天廣州話上聲讀法(即陽上)還常常表示“多也”、“厚也”的意思(如“輕重”),去聲讀法(即陽去)還常常表示“更為也”的意思(如“重有”——即普通話的“還有”)。由于“重”的三讀也是體現(xiàn)在白讀音之中的,因此口語少用的“善也”、“慎也”義項就難以體現(xiàn)了,但是以廣州話說明古代的三個讀音是很便利的,能使學生印象深刻。
四、語法
古今漢語的語法雖然差距遠不如語音詞匯的差距那么大,但是仍有一定的區(qū)別,有的古代漢語語法規(guī)律雖然普通話不存,但方言中保持良好。例如比較范疇的表達,古人在形容詞后用“于”引出比較對象?!墩撜Z》的《先進》篇中有這么一句“季氏富于周公”,用普通話翻譯,難免要調(diào)換語序,譯成“季氏比周公富?!?,然而用廣州話翻譯可以直接說成“季氏富過周公”。這樣看來,廣州話跟古代漢語的語序是一致的,只不過介詞“于”換成了“過”,比較對象仍是在形容詞后出現(xiàn),作補語。這樣能避免學生提出“狀語后置”這樣的錯誤表達,明白古代漢語和方言中是補語的成分在普通話中可能是狀語。
五、結(jié)語
廣東方言在進行古代漢語課程教學時很有用,能幫助教師授課,也能幫助學生理解學習。不過目前廣東籍學生的方言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的家鄉(xiāng)方言已經(jīng)不太地道了。比如有的潮州籍學生不知道自己方言中“辛丑”“美丑”的兩個“丑”不同音,有的粵語區(qū)學生“人質(zhì)”的“質(zhì)”也讀入聲而不讀去聲,等等。這樣原有的學習優(yōu)勢就消失了,教師教學時難以利用方言進行說明。
注釋:
本文的廣東方言材料來源于本人調(diào)查及《漢語方音字匯》。
參考文獻:
[1]王力,主編.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M].北京:中華書局,1999.
[2][宋]陳彭年,編.宋本廣韻·永祿本韻鏡[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3][漢]許慎,撰.[宋]徐鉉,校定.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
[4]溫美姬.方言古語詞在古代漢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7(9).
[5]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王福堂,修訂.漢語方音字匯(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