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攀
摘 要:當今社會,人際交往能力是個體能否適應社會生活的重要指標之一。但我國許多調(diào)查研究顯示,幼兒同伴交往質(zhì)量與交往頻率都存在很大問題。通過日常觀察發(fā)現(xiàn),托小班幼兒在與同伴進行交往時存在著一些較為明顯的問題。本文從分析托小班幼兒游戲中同伴沖突的原因入手,探討了解決托小班幼兒游戲中同伴沖突的相應策略。
關鍵詞:托小班幼兒;游戲;同伴沖突;原因分析;應對策略
幼兒游戲是幼兒參與社會性互動的主要方式,能夠讓幼兒快速認識周圍世界,加快幼兒的社會化。但是在大多數(shù)幼兒游戲中,總是會伴隨著爭搶玩具、言語傷害等各類沖突,難以實現(xiàn)游戲本身的價值和作用。大部分教師在發(fā)現(xiàn)這種沖突的時候,都會當面制止。但這種處理方式并不能真正促進幼兒成長,雖然能夠有效的解決沖突,但也使得幼兒難以學會主動解決沖突的方法。
一、托小班幼兒游戲中同伴沖突的原因分析
1.幼兒自身問題。
幼兒本身的思維能力有限,在做游戲的過程中通常都會忽視同伴的感受,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非常顯著。這種思維方式也是幼兒階段廣泛存在的特征,主要是幼兒自身的認知發(fā)展層次不高,在處理人際關系的時候很難站在同伴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這也使得很多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跟同伴發(fā)生意愿差異的時候,很快就會轉(zhuǎn)化為沖突,想要依賴于對立狀態(tài)來獲得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
2.游戲環(huán)境不友好。
幼兒游戲中發(fā)生的同伴沖突大部分都是爭搶玩具沖突,這也說明了目前幼兒園在游戲環(huán)境建設方面存在較大欠缺。一方面是因為很多幼兒園迫于生存壓力,不斷壓縮游戲空間,使得幼兒游戲展開的過程中由于空間局促而跟其他幼兒發(fā)生沖突。另一方面則是教師在幼兒玩具和其他材料方面設置不合理。幼兒本身的自控能力非常不足,在看到同伴玩一些有趣玩具的時候也想要去玩。
3.教師介入的時機和方法不對。
在幼兒游戲同伴沖突的解決過程中,教師介入的時機和方法非常重要。如果介入過早,就會使得幼兒對教師產(chǎn)生依賴感,不利于培養(yǎng)幼兒解決沖突的能力。如果介入過晚,就會使得沖突升級,對幼兒的身心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目前很多教師都在介入時機和方法方面都有較大欠缺,基本上都是第一時間介入沖突,并強制分開沖突的幼兒,利用自身權威性來解決沖突
二、托小班幼兒游戲中同伴沖突的應對策略
1.創(chuàng)設情境式的教學模式。
小班開學初,班級里經(jīng)常會發(fā)生孩子為玩具而爭吵。于是,我們結(jié)合具體事情開展情景式的教學,游戲中娃娃家爸爸媽媽都要搶抱娃娃,于是我們請大班的幼兒進行情景表演,引導孩子想想怎么辦。班里很多幼兒都大聲說:“一起抱!一起抱!……”“一起怎么抱娃娃?娃娃不舒服,娃娃會哭的。”老師馬上把問題拋給孩子。孩子們說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兒說應該爸爸抱一會兒,媽媽抱。我們及時肯定了孩子們的觀點,并且讓大班的孩子進行了情景表演。我們還組織過這樣一個情景表演,一對幼兒在爭搶積木,而另一隊幼兒很開心地在一起搭城堡,問幼兒你愿意學誰?通過幾次情景游戲活動,發(fā)現(xiàn)班級里幼兒爭搶玩具現(xiàn)象少了,大家學著一起玩、輪流玩了。
2.學習多樣化的交往語言。
游戲中交往的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幼兒在同伴群體中的地位。通常交往語言發(fā)展比較好的孩子,往往比較善于通過協(xié)商、說服等比較文明的方式與同伴交往,化解雙方的矛盾。我們結(ji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交往語言歸納為禮貌用語、商量用語、拒絕用語、請求用語、贊美用語等。幼兒每天與教師、小朋友生活交往時,學著使用禮貌用語,如:歡迎、你好、你早、謝謝你、不客氣、對不起,沒關系、再見;有事情需要與別人商量時用商量用語,如:我們一起玩,好嗎?你和我一塊玩,好嗎?讓我玩一會兒,好嗎?……需要拒絕別人時使用拒絕用語如:對不起,我不想……對不起,我不和你玩了;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當需要幫助時使用請求用語,如:請你幫幫我好嗎?請你幫我……教師和小朋友經(jīng)常使用贊美用語,真誠地稱贊別人如:你真棒、你真乖、你真了不起等。
3.適時地介入沖突事件。
面對小班幼兒日?;顒又须S處可見各種沖突,老師的介入方式一定要適時、適當。要注意擺脫“警察”的角色,不能太權威也不能太武斷。在剛?cè)雸@的一段時間,由于教師對每個孩子的個性了解還存在不全面的情況,教師就及時地解決沖突,有時候在沖突事件的萌芽和起始階段就化解?;鉀_突的時候,我們不是光憑自己所見而給予想當然的處理,有些沖突因素是隱性的,我們鼓勵幼兒講述事情的原由和過程。當然,小班孩子不能完整地表達事情的經(jīng)過,老師應該從孩子的思維角度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幫助解決問題,讓幼兒明白發(fā)生矛盾沖突后,應該用說的方法而不是動手解決問題。等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有了一定的集體規(guī)則意識后,我們開始對不同個性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式。
托小班幼兒在游戲中,由于缺乏經(jīng)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矛盾沖突,我們對于幼兒之間的發(fā)生的沖突不能一概而論,必須根據(jù)幼兒的不同性格特點,有選擇地采用恰當?shù)姆椒ń鉀Q幼兒在游戲中發(fā)生的矛盾。大量實踐證明,我們在指導幼兒游戲時,一定要把握時與度,靈活運用各種方法、有效的支持性策略,適度介入,適時放手,真正體現(xiàn)教師的引導者、支持者、傾聽者和欣賞者的作用,推動師幼關系的和諧共進,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李蘭英.解決小班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矛盾沖突的案例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2(28):154.
[2]李憲勇.論幼兒游戲中教師的不當介入及改進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4(4):76-78.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南省實驗幼兒園第二屆(2017年度)課題《托小班幼兒社會性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編號:HNSSY01201713)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