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圖書館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8)
“雙一流”建設戰(zhàn)略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注入了新活力,也對高校及圖書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圖書館作為學校文獻信息資源中心及為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其高質量的學科服務成為“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教學和科研邁上新臺階的重要保障。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規(guī)律表明,先有世界一流學科,再有世界一流大學,建成世界一流學科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前提和基礎[1]。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社會美譽度,而大學良好的知名度與社會美譽度取決于其學科水平的卓爾不群。正是因為有成就了世界聞名的“硅谷”而聲名遠揚的電子工程學科,斯坦福大學才成為世界前十的大學;而耶魯大學則借助其一流的人文社會科學、法律等學科成為一流大學[2]??梢?,一流學科成就一流大學。
“雙一流”建設離不開文獻信息資源與服務的保障,學科服務的支撐至關重要。目前,高校圖書館已把學科服務看作是深化用戶服務、完善服務結構、加快圖書館轉型發(fā)展的重要方式。許多高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已從以聯(lián)絡人為主要特征的第一代學科館員服務進入以融入一線、嵌入過程為主要特征的第二代學科館員服務[3]??梢灶A見,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未來學科服務在高校師生中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將成為用戶科研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核心服務[4]。
自1998年清華大學圖書館引入學科館員制度、2001年北京大學圖書館也正式啟動學科館員制度之后,學科服務在各大高校圖書館備受重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得到用戶的認可。但縱觀近20年來我國學科服務的開展,不同層次高校的學科服務層次有明顯的差異,其內涵還需進一步深化,如一些高校學科館員素質參差不齊,缺乏相關的專業(yè)學科背景知識;還有部分高校學科服務內容單一,雖具備了基礎層面的信息服務,像原文傳遞、查收查引等,而對于重點學科網絡資源導航、學科及個人學術評價、學科動態(tài)跟蹤等較深層次的學科服務開展的還不夠充分[5]。尤其是隨著“雙一流”建設的開展,淺層次的學科服務由于深度不夠、創(chuàng)新不足,不能完全適應“雙一流”建設的要求,還存在拓展與深化的巨大空間。
圖書館要服務“雙一流”建設,就必須將自身融入學校發(fā)展環(huán)境之中,開拓服務領域,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深化服務內容,增強服務能力,使學科服務向著服務內容延伸化、服務對象分層化、服務手段協(xié)同化、學科服務專業(yè)化以及學科服務泛在化的方向拓展與深化。
高校的科研以國家重大需求和世界一流為導向,凝練學科方向,強化特色優(yōu)勢。近年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紛紛成立以大學智庫建設為導向的跨學科研究機構。這些附屬于研究型大學的、以大學教授為核心研究人員的研究機構強調專業(yè)化的問題研究與人才培養(yǎng)。它們既從事基礎研究、承擔研究生培養(yǎng)任務,也從事政策和戰(zhàn)略研究、擔負思想創(chuàng)新和服務國家決策的重任。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學科館員隊伍開展智庫服務,由學科服務向智庫服務延伸,實現學科支撐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目標。
學科服務以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互聯(lián)網的電子信息資源為依托,以知識服務為主體,以用戶需求為中心,搭建圖書館學科服務平臺,向教學科研領域的信息用戶提供全面且具有針對性的學科知識服務[6]?!半p一流”建設背景下,隨著“本科生研究性學習”的增強[7],學科服務也延伸到了本科生階段。
現階段,學科服務的對象可以分為3個層次:即以本科生為主的學習型用戶、以授課教師為主的教學型用戶以及以教授、學科帶頭人和研究生為主的研究型用戶。所以,學科服務可以分為3個層次進行:一是針對本科生的以館藏資源為主的信息咨詢、專業(yè)文獻指導、信息培訓等,將圖書館的信息素質教育與學生的課程體系相融合,使其在專業(yè)學習中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和學術科研指導。二是為研究生和一般學科教師、科研人員等提供事實性和方法性咨詢服務。三是為重點學科或特色學科專家、教授等提供融入其教學環(huán)境、嵌入其科研過程的知識、增值服務。
學科服務是一個全方位、全程化的指導研究服務,協(xié)同創(chuàng)新是其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各高校圖書館對外應與世界范圍內大學和機構建立多元化合作伙伴關系,開展館際互借、文獻傳遞等,促進知識的交流、傳播、利用、共享,進一步拓展圖書館學科服務的深度和廣度,為跨學科、多領域研究提供有力的資源保障;對內與校內各部門如研究生院、科研處等加強溝通,通力合作,共創(chuàng)服務品牌。在圖書館內,學科館員通常會加入館內某個跨部門的項目或組成行動團隊[8],共同完成學科服務任務。
學科建設側重于知識體系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學科的基本特征是學術性;專業(yè)建設是社會需求與不同學科知識體系的結合,側重于專門人才的培養(yǎng)。學科是專業(yè)發(fā)展的基礎,專業(yè)是學科承擔人才培養(yǎng)的基地。一流學科是一流專業(yè)建設、一流人才培養(yǎng)的有利條件。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取決于學科水平[9]。所以學科服務專業(yè)化,就是為了適應高校在學科建設中既重視學科建設,又不忽視專業(yè)建設的需要而進行的學科服務拓展與深化。尤其是地方高校圖書館,通過教學與科研并重的服務,使學科服務與專業(yè)教學培養(yǎng)相結合,培養(yǎng)與社會需求直接接軌的應用型人才,從而助力地方高校轉型發(fā)展。
高校圖書館的工作模式已基本實現從“以機構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從“以資源為中心”向“以服務為中心”、從“用戶走進圖書館”向“服務走進用戶”的轉變。泛在圖書館提供的基于網絡、24×7服務時限、多文本、多語種、全球化的服務正在使最初的學科館員制度向泛在化學科服務發(fā)展?!胺簩W科化服務體系”服務學科,“泛在智慧課題”服務教學[10],將成為高校圖書館建設與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對于學科服務,國內學者多有研究。其中,鄭巧提出高校圖書館開展嵌入式學科服務應遵循增強學科館員競爭力、構建學科服務責任體系、形成全面協(xié)同格局、用戶驅動創(chuàng)新學科服務的實踐路徑[11]。朱華認為高校圖書館應從學校發(fā)展和建設高度出發(fā),建立完善、系統(tǒng)的文獻資源保障體系,服務重點學科,支撐重點學科的發(fā)展建設[12]。蔚海燕從搜索、導航、數據和社區(qū)4個方面提出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深化之路,即建設資源發(fā)現系統(tǒng)、優(yōu)化學科導航和課程導航、開展數據查找與分析服務以及研究數據管理和建立虛擬和物理的科研社區(qū)[13]。借鑒已有研究成果,筆者認為應從以下方面思考和探索學科服務拓展與深化的實現路徑。
高校的主要職能是教學和科研,學科服務是針對教學和科研的服務,且教學和科研相互促進??v觀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本科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工作中占據基礎地位,是大學教育的主體部分。堅持“本科為本”,是一流大學建設的必然選擇,也是圖書館的必然選擇。因此,圖書館應樹立以用戶為根本、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的服務理念,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宗旨,改進針對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提升的各項關鍵環(huán)節(jié)。通過素質提高、能力培養(yǎng)、習慣養(yǎng)成等培養(yǎng)科技基礎扎實的本科生,使其進入研究生階段后,能充分利用一流師資和一流實驗室;走上社會,也能更好地引領社會發(fā)展,為社會進步作出貢獻。
圖書館緊緊圍繞“雙一流”大學的辦學目標,掌握本校重點學科的層次、數量和規(guī)模,突破“館”的概念和范式,以用戶及其需求為中心,樹立主動參與的服務觀念,為學校學科建設提供即時性、個性化、全程化的服務保障。例如,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以最終建成智慧型世界一流大學圖書館為目標,積極開展學科服務,主動發(fā)揮學術交流中心、知識加工中心和文化傳承中心的作用[13]。
根據“雙一流”建設的需要, 圖書館以特色重點學科為依托建設館藏。在采購文獻、收集整理網絡資源的同時,積極開展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服務,進行學科文獻資源的補充。另外,提供多樣化的資源檢索系統(tǒng),整合資源檢索途徑、地區(qū)性或全國性的圖書館資源共建項目等,為資源利用提供方便。同時,設立學科分館、學術特色資源館或學科專業(yè)資料室,搜集學科或專業(yè)的專門資源,以支撐在學術上具有極高全球影響力的強項學科[14],保證重點館藏建設。
目前,圖書館以文獻作為重點的采編、典藏、借閱等傳統(tǒng)的業(yè)務流程正在轉向以研究用戶需求和滿足用戶需要為出發(fā)點來調節(jié)組織各種文獻資源,高校圖書館可以借“雙一流”建設為契機,重組機構設置,滿足服務需要。例如,北京大學圖書館于2015年7月在機構重組時,設立了“學習支持中心”,面向師生開展科研支撐服務、學科服務和信息素養(yǎng)服務[15]。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也對業(yè)務機構進行了重組,設置了資源與公共服務部、學習與研究支持部、文化與特藏服務部等[16],實現了從“文獻流”到“服務流”的轉變。業(yè)務流程的重新規(guī)劃與設計,促進了學科資源與學科服務的一體化建設,為學科資源與學科服務的統(tǒng)籌發(fā)展提供了保障。
學科服務平臺以傳播學科知識和學科信息為主,是聯(lián)系學科館員和學科用戶的重要媒介,是開展學科服務的有效支持工具。一般包括學科靜態(tài)網頁、商業(yè)化學科平臺(比較常見的有LibGuides系統(tǒng)、國內維度信息管理平臺、LDSP系統(tǒng)等)、第三方社交軟件應用、Word Press等開源軟件系統(tǒng)等[17]。目前,圖書館界研究較多的是基于Web2.0和基于LibGuides的學科服務平臺建設。大數據時代,學科服務應更加注重知識發(fā)現,通過交互的知識服務,使平臺成為用戶合作學習、合作科研的新型智慧知識平臺。與此同時,在學科服務平臺建設中,除了重視內容的開發(fā),以豐富、精彩的內容增強對用戶的吸引力外,還要加強與用戶的即時溝通,以及利用平臺的互動功能,促進用戶間的橫向學術交流[18]。
學科服務是高校圖書館根據服務環(huán)境的變化而進行的服務創(chuàng)新。學科館員制度和學科服務經歷了一個不斷演化、變革的過程,學科服務伴隨著用戶需求和圖書館服務功能的提升而逐漸完善。當前,我國正在全面推進“雙一流”建設,高校圖書館應適應這一需求,以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為目標,結合學校辦學定位、學科專業(yè)優(yōu)勢,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憑借學科館員的智慧和能力,加強學科服務的拓展與深化,為學校的學科建設和發(fā)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1] 馮用軍.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若干基本問題研究(下):以湖北為例[J].決策與信息,2016(12):90-104.
[2] 潘靜.“雙一流”建設的內涵與行動框架[J].江蘇高教,2016(5):24-27.
[3] 初景利,張冬榮.第二代學科館員與學科化服務[J].圖書情報工作,2008(2):6-10,68.
[4] 劉雅瓊,肖瓏.高校圖書館用戶服務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趨勢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5(20):34-40,93.
[5] 沈洋.985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調查與分析[D].合肥:安徽大學,2016.
[6] 石莉.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體系研究[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11.
[7] 朱強,別立謙.面向未來的大學圖書館業(yè)務與機構重組:以北京大學圖書館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6(2):20-27.
[8] 范愛紅,SCHMIDLE D J.學科服務發(fā)展趨勢與學科館員新角色:康奈爾范例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2(5):15-20.
[9] 劉海燕,曾曉虹.學科與專業(yè)、學科建設與專業(yè)建設關系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7(4):29-31.
[10] 景晶.大學圖書館建設與發(fā)展趨勢研究:基于20位館長的訪談[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6(3):23-26,36.
[11] 鄭巧.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理論視域與實踐路徑[J].圖書館學研究,2015(16):84-88.
[12] 朱華.服務重點學科的高校圖書館文獻保障體系建設研究[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7(1):18-20.
[13] 蔚海燕.搜索、導航、數據、社區(qū):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深化之路[J].圖書情報知識,2017(1):56-66.
[14] 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歷史沿革[EB/OL].[2017-04-14].http://www.lib.sjtu.edu.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 id=134.
[15] 王新,齊慧彬,李伶.21世紀研究型大學圖書館的定位與發(fā)展策略思考[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6(2):27-32.
[16] 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組織機構[EB/OL].[2017-04-14].http://www.lib.sjtu.edu.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 tid=243.
[17] 孫興敏,王煥景.中外高校圖書館學科資源建設對比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7(7):26-33.
[18] 楊輝,張勇.學科服務平臺研究熱點、問題與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7(7):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