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金生
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是黨和國家作出的一項重要戰(zhàn)略決策,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督y(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為我國高校學科建設指明了方向,其中第四條指出:“加強總體規(guī)劃,堅持扶優(yōu)扶需扶特扶新,按照‘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兩類布局建設高校,引導和支持具備較強實力的高校合理定位、辦出特色、差別化發(fā)展,努力形成支撐國家長遠發(fā)展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體系?!边@對我國高等學校分類提出了明確要求和緊迫任務。因此,從高等學校分類的角度,促進高校的合理定位、特色發(fā)展,推進我國高校的“雙一流”建設是正合時宜的。
19世紀60年代初的清朝政府時期,就產生了我國近代最早的一批高等??茖W校,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方言學堂,如京師同文館、湖北自強學堂等;第二類是技術學堂,如福建船政學堂、上海機器學堂等;第三類是軍事學堂,如天津水師學堂、湖北武備學堂、江南路師學堂等。[1]
國民政府時期,高等學校按照管理權限分為國立、省立、市立和私立四種,按照學科門類的數量則分為大學和獨立學院兩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滿足經濟社會建設的需要,于1949~1956年對高等學校實施了全面的改革和“院系調整”,一是全面接收教會大學,逐步確立了以公立高等學校為主體的高等學校辦學體制;二是將原來包含文、理、法、工、農、商、醫(yī)、師范等多個學科領域的綜合大學改組為文理綜合大學,以組合、新設、升級等方式增設工、農、醫(yī)、師范等單科性高等學校,將高等教育比較發(fā)達的華東、華北地區(qū)的高等學校搬遷到高等教育欠發(fā)達地區(qū)。至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全國各項工作全面恢復之前,全國出現的高等學校分別是:按照學科門類性質不同分為綜合類(主要是文理綜合)、工業(yè)類、農業(yè)類、林業(yè)類、醫(yī)藥類、師范類、語言類、財經類、政法類、體育類、藝術類和其他類等12類高等學校;按照學科門類數量和辦學層次分為大學(綜合類)、學院(多科性院系)和高等??茖W校3類;按照管理所屬分為高等教育部屬院校、中央業(yè)務部門屬院校和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管理的地方院校3類;按照教學形式不同分為全日制高等學校、半工半讀高等學校和各種形式的業(yè)務學校3類;按照是否為重點分為重點大學、次重點和非重點大學3類。這是我國高等學校分類發(fā)展的第一個時期。
我國高等學校分類發(fā)展的第二個時期,始于1985年。同年5月《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頒布后,從教育體制改革入手的高等教育領域改革不斷擴展,改革內容涉及辦學體制、管理體制、招生就業(yè)體制等方面,改革方式引入了市場機制,全國出現了一些新的高等教育機構。1996年至1997年底,國家實施了兩期“211工程”建設,全國先后有16所和27所高等學校被增納到重點大學之列。至此,全國出現了高等職業(yè)院校、民辦高等學校、“211大學”與“研究生院”大學等類型的高等學校。[2]
1998年以來直到現今,是我國高等學校分類發(fā)展的第三個時期。由于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大發(fā)展和質量的大提高,滿足了社會各界對多樣化高等教育的需求,又催生了一些新的高等學校,如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yè)院校,按照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民辦二級學院),獨立升本和聯合升本的新建本科院校,“985大學”與研究型大學,一流大學等。
高等學校分類在我國是比較受關注的問題之一,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分類方法和分類體系。如果將我國高等學校分類面臨的問題總結概括一下,則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目前我國高等學校分類標準眾多,如按照學科設置類別分為綜合類、理工類、醫(yī)藥類、財經類、政法類、體育類、師范類高等學校;按照主要投資渠道分為國立、公立、私立和民辦3種,按照隸屬關系分為教育部屬大學、中央部委屬大學、地方院校;按照高等教育發(fā)展階段分為精英型大學、大眾型大學、精英—大眾共存型大學等。[2]
按照學科設置類別劃分高校是國家剛剛成立不久,辦學經驗不足,在全面學習蘇聯的背景下,為了滿足建國初期經濟社會建設的要求而確定的。現在只存在單一學科的高校幾乎沒有,很多高校都有多個學科,正走向綜合化或混合化,完全按照學科門類類別來區(qū)分高等學校行不通,對高校的發(fā)展、學科水平的提高沒有意義。按照投資渠道去劃分高等學校則是基于政府對高校管理的需要而設定的分類標準,建國后國家對高等學校全部接管,定性為公立高等學校,而隨著民營和個體經濟的發(fā)展壯大有能力投資辦學后,出現了私立和民辦高等學校,全國出現了公立、私立高校并存的局面。按照投資渠道劃分高校的這種分類方式對于了解解讀高校有一定的價值,但對于高校的發(fā)展沒有幫助。同樣包括隸屬關系、高等教育發(fā)展階段在內的這些分類標準顯然落后于高校的發(fā)展步伐,既不符合高??焖侔l(fā)展的現狀,與國際上高等學校分類的發(fā)展趨勢相違背,也與當前黨和國家大力倡導推動的高?!半p一流”建設的時代潮流背道而馳。
我國高校分類方法比較多,但每種分類法的分類主體都比較單一。潘懋元、陳厚豐、馬陸亭等學者都提出過自己的分類體系,但都是學者個人或學者群體的研究成果,偏重于按照學術指標對高等學校進行劃分,由于他們的力量薄弱,導致他們的分類體系影響力弱,不具有權威性。我國教育部發(fā)布的按照隸屬關系、辦學性質、重點層次等不同標準劃分的分類體系卻缺少學界、社會的參與,行政主導色彩鮮明,指令性強,偏重于依據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配置資源,忽視了市場需求。我國對高等學校進行分類的民間機構或社會中介組織很少,存在的幾家如網大等分類主體單一,也缺少政府和高校的參與支持,社會影響衰微。雖然我國高校分類體系較多,但是多是由單一主體提出而形成的高等學校分類體系,這注定了獲得認可的廣度和范圍都要小一些,不可避免地帶有相當大的局限性。如果高等學校分類體系是由政府、高校、社會等多方主體參與,經過談判協(xié)商、相互協(xié)調、妥協(xié)后自然形成的,影響力將會比較大,也會廣為人們接受,科學性也較強。
目前我國高等學校分類比較多,有官方的,如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設置暫行條例》《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guī)定》《高等教育法》《高等職業(yè)學校設置標準(暫行)》《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對高等學校的設置標準作出非常詳細的規(guī)定,按照學科覆蓋面、辦學水平、辦學條件等多個指標將高等學校事實上分為大學、學院、???包括高職)三個層次。[2]也有民間的,如我國湖南大學學者陳厚豐將中國高等學校劃分為學科類高校、專業(yè)類高校 、職業(yè)類高校三個基本類別;國家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馬陸亭將國內高校劃分為研究型大學、教學科研型大學、教學型本科院校和高等職業(yè)學院以及社區(qū)學院四種類型等。[3]這些分類體系都缺乏公信力,并不被廣為接受,對我國高校的“雙一流”建設也沒有積極作用。
鑒于我國高等學校分類存在的種種問題,在當前我國高?!半p一流”建設的背景下,需要進行系統(tǒng)深入的思考來改進完善我國高等學校分類,促進高校的合理定位,特色發(fā)展,取得“雙一流”建設的成功。
學科是高等教育活動的平臺,是大學最基本的學術組織單元,學科形態(tài)構筑成大學組織框架,正如伯頓·克拉克所言:“各個學科和專業(yè)之間的包容和排斥,以及多學科的組成和跨學科的組織,推動了高等教育機構的分化?!边@清楚地說明了學科與院校緊密的關系,學科是院校的構成細胞,院校是學科的組織載體。可以說根據學科領域來區(qū)分高等學校是抓住了高等學校的核心和本質。由于學科是由學者、學生、學術成果和學術聲譽四大核心要素構成,因此,我們就可以依據這四大要素提煉指標對高等學校進行分類,判斷學科是否達到一流,一所高校是否是一流高校也可以從學者隊伍、學術成果、學生質量和學術聲譽等維度來進行評判。以學科領域作為高等學校分類標準,對當前高等學校分類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對于個體高校的定位發(fā)展、特色辦學和爭創(chuàng)一流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國內外很多分類體系都把學科領域作為分類標準,如我國學者陳厚豐依據人才培養(yǎng)、學科專業(yè)設置(學科覆蓋面、本??普猩鷮I(yè)數、相關學科在校學生數所占比例)、學生情況、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師資、經濟地理區(qū)域、建設層次和管理隸屬把全國高校共分為36種一級類型和層次、2種二級類型以及12種二級層次。歐洲U—Map以1997年版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中的學科領域作為衡量高校類型的指標。天野郁夫以研究功能的強弱與大小、大學的學科構成兩個主要指標將日本高等學校分為研究型大學、大學院大學(包括綜合性或多科性大學和單科大學)、學部大學(包括多科性大學、女子大學、人文科學類單科大學、社會科學類單科大學和自然科學類大學)。[2]美國卡內基高等教育機構分類法是在美國乃至世界范圍內都具有重要影響的高校分類方法,2005年版本就是以高校所授予學位的層次和數量、學科覆蓋面、科研活動綜合情況為標準把美國高校分為副學士型學院、博士學位授予大學、碩士型學院與大學、學士型學院、專門學院、部落學院。
一所高校的學科分布情況,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這所高等學校的綜合實力。學科建設也是高等學校發(fā)展的“重中之重”,學校的發(fā)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科的建設和發(fā)展水平,世界一流大學大多以一流學科而聞名,我國大學發(fā)展水平的差異,實際上是學科發(fā)展水平的差異。因此,以學科領域作為高等學校分類標準,得出的高等學校分類體系不僅科學合理,抓住了問題的本質,而且符合國際教育分類的發(fā)展趨勢,也必然促進我國高校的“雙一流”建設。
高等學校分類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優(yōu)化、完善過程,指望通過一次分類就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高等學校無序競爭、發(fā)展趨同化、短時間內達到世界一流等問題是不切實際的,因為高等學校時刻與其外部的政治、經濟、文化系統(tǒng)不斷地進行著信息的動態(tài)交流。所以,需要構建高等學校分類機制,適時地根據高等學校系統(tǒng)內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和高等學校系統(tǒng)自身的發(fā)展進行修改和完善,同時讓分類主體各方都參與進來,最大限度保證高等學校分類體系被廣為接受。眾所周知,高等學校分類主體是多元的,政府、社會和高等學校本身都可以是高等學校分類的主體。一般來說,單一主體的高等學校分類體系往往容易達成共識,但其影響力相比較而言要小一些,實施的效果也會打折扣。多主體的高等學校分類體系剛好相反,雖然較難達成共識,但影響力較大,實施效果會好一些。就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而言,沒有哪一類高等學校能夠承擔起分類的主導角色,也沒有哪一個或哪幾個社會中介性組織能夠擔當此重任。[4]政府如果作為高等學校分類的唯一主體,這樣的分類體系會更多地關注政府管理的效能,關注政府管理高校的能力與水平。因此,需要構建政府、高校和社會三方都參與的高等學校分類機制。這三方都參與的分類機制也是促進“雙一流”建設的順利推進,最終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因為一流學科是一流大學的重要載體和重要依托,而學科建設的主體也是多元的,可以是政府、社會和高校自身。所以,“雙一流”建設也需要政府、社會和高校自身的積極參與。如果三方都參與進來,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這三方都參與建設的機制既有利于完善高等學校分類,又有利于我國高校的“雙一流”建設。如《加州高等教育總體規(guī)劃》就是高校、政府和社會三方都參與、不斷地進行博弈的結果。當初,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學院系統(tǒng)和加利福尼亞州大學系統(tǒng)在辦學方面存在著激烈沖突,加利福尼亞大學系統(tǒng)想要控制吞并加利福尼亞州立學院或限制其發(fā)展,而加利福尼亞州立學院系統(tǒng)則想方設法擴充其辦學規(guī)模和校區(qū)數量,以圖達到與加利福尼亞大學系統(tǒng)平起平坐的地位;同時,加利福尼亞州立法機關正積極準備接管對高等學校的政策決定權,而加利福尼亞大學系統(tǒng)則擔心現有的自治權力受到損傷。另外,加利福尼亞大學系統(tǒng)、州立學院系統(tǒng)等高等學校的管理比較混亂,經費開支劇增,而加利福尼亞州政府對此已經顯示出明顯的不滿。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利福尼亞州政府、高校和社會經過不斷的協(xié)商、調和和妥協(xié),逐漸對高等教育系統(tǒng)的分層與管理達成統(tǒng)一,《加州高等教育總體規(guī)劃》由此誕生。[5]在這個過程中,負責協(xié)調加利福尼亞州公立高等教育與州政府之間的關系,以及加利福尼亞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統(tǒng)中各個系統(tǒng)之間的關系的協(xié)調機構“高等教育協(xié)調委員會”也隨之產生,由政府、社會和高校三方參與的機制也建立起來,這種機制的建立被學界認為是美國高等教育發(fā)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正是這種機制,成就了當今美國一批世界一流大學的建成。
高等學校的分類是主觀的。當我們對高等學校分類后,高等學校就被貼上了標簽,就被劃歸到某種類型。如果這種劃分比較科學合理,就會促進高等學校的發(fā)展,反之會阻礙高等學校的發(fā)展。一個比較有公信力的高等學校分類體系,會對高等學校的辦學宗旨、辦學使命作出規(guī)定,促使高等學校清楚地界定其功能和作出準確的分層定位,各層次高等學校根據其辦學使命的不同獲得不同的辦學資金,這既為高等學校達到一流提供了充分保證,又有效防止了不同層次高等學校之間的錯位。一個有公信力的高等學校分類體系,也會對高等學校的學科專業(yè)、課程等作出規(guī)定,不同高等學校會據此提供不同學科專業(yè)的教育,安排不同的課程進行教學,進而有別于其他高等學校而形成自身的特色。而學科專業(yè)和課程是學科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高等學校的基本載體和重要依托。因此,對高等學校學科專業(yè)、課程作出適當的規(guī)定更有利于高等學校達到一流。一個有公信力的高等學校分類體系,還會對高等學校的錄取標準作出規(guī)定,不同高等學校根據其錄取標準招到不同的學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更易于培育出一流的學生,而一流學生也是一流高等學校的重要體現。比如《美國加州高等教育總體規(guī)劃》就明確了加利福尼亞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統(tǒng)各部分的功能和分層定位,對加利福尼亞州初級學院、加利福尼亞州立學院、加利福尼亞州大學和州內其他高等教育機構中的教學設施、課程和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統(tǒng)各自的錄取標準都作出了規(guī)定,這份規(guī)劃使處于不同層次的高等學校通過清晰衡量自身在系統(tǒng)內的位置,來有效確定自身的使命,按照自身所在的不同層次追求不同的資源供給和不同的管理方式。[5]這份規(guī)劃為不同層次高等學校辦出特色、爭創(chuàng)一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