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軍,王振志, 李香紅
(山東省萊西市人民醫(yī)院,山東 萊西 266000)
靜脈穿刺是護理工作中的一項基本技術操作,也是臨床給藥的主要方法之一。穿刺的成功率至關重要,它能保證治療藥物及時有效的應用。對于普通的靜脈穿刺,大多數(shù)人都能做到一針見血,而對于一些慢性病多、皮膚松弛、皮下組織少、皮膚彈性差、需要長期輸液的特殊病人,就需要我們掌握一定的技巧,現(xiàn)將我30年來在臨床實踐中的穿刺技巧介紹給大家:
靜脈穿刺在臨床工作中是十分常見的護理操作,這項操作也是護士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術,對于大多數(shù)的患者靜脈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很高,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是,臨床上有些患者的情況比較特殊,對他們實施靜脈穿刺的難度很大,所以對待這些患者,護士要十分謹慎與小心,不斷提升自己的穿刺技巧,盡量達到一次穿刺成功。
由于水腫的存在,血管被水腫組織所掩蓋,血管往往不明顯,不容易看到和摸及,常規(guī)方法綁上止血帶行靜脈穿刺時,水腫加重,尋找血管更加困難,而不用止血帶在手背和足背先沿血管走行方向,反復推壓,將水腫組織間隙液體推向血管周圍,使靜脈顯露,這時迅速進行消毒,在水腫未復原之前及時進針,往往能夠一陣見血[1]。
病人皮下脂肪少,血管彈性差,比較脆弱,且易于滑動,穿刺時需充分暴露血管,看清血管走向,摸清深淺和粗細,且牢牢固定血管,扎止血帶前讓病人手臂下垂,這樣手臂淺靜脈充盈最佳,然后進針時,針頭應從血管旁邊進針,針頭與血管平行,針進血管時不要用力過猛,見有回血再順時針緩慢進針少許,然后固定,這樣容易穿刺成功,原則寧慢勿快,持針要穩(wěn)。
病人脂肪豐滿,血管較深,暴露不明顯,但彈性好,較固定,不滑動,應用左手順手觸摸靜脈方向,摸清血管后,右手30-40度進針,有突破感時,即可見到回血,回血后將針頭稍挑起送入血管即可。
小兒頭皮靜脈較細,加上小兒不配合,往往不易成功,這要求我們熟悉頭皮靜脈常用的穿刺部位,提前做好穿刺準備,呈向心方向穿刺。對暴露不明顯的小兒,選用按摩、熱敷、拍擊等方法;對皮膚黑且粗糙的患兒,可輕輕擠壓穿刺部位的左右兩側的皮膚,使穿刺部位皮膚輕松,根據(jù)血管走向進針,血液回流會特別暢通,對重度脫水,多次補液的患兒可選用離心方向穿刺。
病人由于創(chuàng)面滲出,血液濃縮,血流緩慢,血管不充盈,在皮膚上往往呈現(xiàn)凹陷狀走向,此時可在靜脈近心端處扎止血帶,在沿靜脈回流方向,充分推壓血流,或拍打局部血管,當靜脈暴露時迅速穿刺。
大出血或者失液體較多的,由于血容量減少,使靜脈空虛,扁癟,進行靜脈穿刺時要特別小心,應采用挑起針刺法,使針頭進入血管有突破感,即使無回血,針頭也可能進入血管內了,可先注入少許液體,而沒見針頭旁腫脹,即證明注入靜脈。
一些女病人和兒童血管比較細小,穿刺比較困難,碰到這種情況一方面做好穿刺前的準備工作,可用熱敷方法使血管充分充盈,擴張以利于穿刺,另一方面選擇穿刺針頭斜面比較小的針頭,這樣更能增加穿刺的成功率。
可選用較銳利的針頭,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別固定血管兩端,在血管上旁以30度斜角進針,回血后,針頭稍挑起,順著血管進針小許即可。
本次研究中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2.0對納入研究對象臨床資料進行分析,以(±s)均數(shù)加減標差形式對計量資料進行統(tǒng)計,使用t檢驗計量資料,使用 X2檢驗資料,患者之間是否存在統(tǒng)計學價值使用X2檢驗,以0.05為標準,如P<0.05表示存在統(tǒng)計學價值。
經(jīng)過上述的操作,護士能夠在為患者進行靜脈穿刺的時候做到有針對性,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的操作,目前我們的穿刺技術有了很大的提升,穿刺失敗的情況更是非常少見,大大提升了一次穿刺成功率,值得推廣。
靜脈穿刺是最為常見的與基本的臨床護理操作技巧,是每個醫(yī)護人員必須會的且要十分精通的一種操作技巧,絕大多數(shù)給患者用藥的方式都是靜脈輸液,而在靜脈輸液之前是要對患者實施穿刺的,穿刺操作是那么的常見與普通,給人的印象是簡單的,常常被忽略,但是根據(jù)筆者的臨床經(jīng)驗我體會到:看似雖然簡單的事情往往是十分復雜的,更加需要認真的態(tài)度,在臨床中有些情況特殊的患者,例如:小兒患者、老年患者、水腫患者等等,給這些患者進行靜脈穿刺的難度是很大的,因此要求護士必須冷靜對待、認真處理。
采用靜脈穿刺的技巧,使靜脈穿刺得心應手,提高了靜脈穿刺的成功率,減少了反復穿刺給病人帶來的痛苦和恐懼,提高了護理質量,增加了病人的信任度和滿意度。靜脈穿刺的成功率除與操作者嫻熟技術有關外,其穩(wěn)定的情緒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是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的關鍵。護士工作中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和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取得患者信任與配合,才能更有效的提高靜脈穿刺的成功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