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玲 胡建偉
【摘 要】教育的本質是受教育者在一次次完善與整合中個性化與社會化,從而使生命從不完整到完整,從不完美到完美,從失誤發(fā)展為成功。允許學生出錯,教育者不但擁有幸福的教育體驗,而且問題學生也會不再成為問題了。以愛為前提,運用各種方法轉化他們,問題學生一定能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
【關鍵詞】問題學生 教育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6-0214-01
作為班主任老師,給學生一米陽光,尤其是“問題學生”,雖然并不耀眼,但足以溫暖學生的心靈 。有位哲人曾經說過:“不犯錯誤,那是天使的夢想;少犯錯誤,這是為人的準則?!泵總€人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心靈都是純潔的。由于在成長過程中,社會、家庭、學校等環(huán)境中存在或產生的負面因素,使學生心理出現誤區(qū)、陰影,甚至障礙,逐漸表現出偏激、沖動、小器、自私、無情、抑郁等不良個性品質,從而淪為“問題學生”。那么,如何打開心結、撥亮這些學生的心燈,本文做一淺析。
一、以愛心感化
在所有的教育方法中,情感的投入是最重要的,因為規(guī)則不講人情,必須嚴格執(zhí)行,而唯有愛心可以放大。當我們耐心地審視今天的教育,教師的自我實現越來越明顯,而教師的自我實現應在提升育人理念和師德上狠下功夫,而不是以損傷學生的自尊為代價的自我實現。對于學生來說,出錯是難免的。教育就是在一天天地減少學生身上的錯誤。允許學生出錯首先要承認生命的差異在這種愛的感染下,再差的學生也會在出錯中產生內疚并尋求改變。班級為了比平均分,一些老師不是以不斷提高“問題學生”的自信為突破口,而是拼命地從“問題學生”身上去“擠”去“壓”,這種教育只會給“問題學生”帶來更多的心理障礙,給教育工作帶來更多的煩惱,使“問題學生”增加更多的“問題”。教育最基本的價值在于讓每個學生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教育允許出錯,出錯也是教育。讓學生的“問題”在師愛中融化,在不斷注入的人文氣息中溶解。德國著名教育家、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書中反復提到,人格平等、富于愛心的交流對話是全部教育的基礎??梢?,以我們潤物細無聲的愛去感化問題學生,將會使問題學生不再成為問題。
二、以寬容引導
對待“問題學生”,我們更要懷著一顆寬容的心,做耐心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切不可操之過急,期望他們在短時間內就能改掉幾年甚至是十幾年養(yǎng)成的壞習慣。 很多學生犯錯誤其實是無意識的,他們也知道不能那樣做,為什么呢?因為他們還沒有掌握怎樣去做的方法。所以,老師必須引導他們判斷“對”與“錯”,還要教會他們正確處理問題的方法。譬如,我班一個男生非常喜歡一名女生,他已做到天天追求,見機行事的地步,女生已徘徊于“接受”與“不接受”兩難選擇之間。于是,我就先找女生談話,女生已明白應該拒絕,卻不知道怎樣拒絕,我就告訴她對那個男生的信一律不回應,對那個男生的言行一律不關注,那個男生提供的食品一律大家分享,始終保持不即不離的態(tài)度。結果,那個男生開始坐不住了,主動找我交流自己的想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還哭了幾次,經我的引導,他終于如釋重負,走出了困境。因此,以寬容的心態(tài)引導對于教師轉化“問題學生”來說非常必要。
三、以賞識教育
實行賞識教育,對問題學生的轉化尤為重要。要賞識一個人,必須接受一個人,對學生也是如此,但教師往往比較容易喜歡那些學習好、聽話的學生,而對紀律松懈、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往往比較不喜歡,并常常橫加指責。使他們失去了上進的動力,往往會破罐子破摔,成為讓學校、老師都頭疼的學生。每個人都不會自甘落后,我們對待每一個學生都要有耐心、愛心,善于挖掘他們的優(yōu)點,激勵他們奮發(fā)向上的勇氣,變被動為主動,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賞識不等于驕縱,無原則的賞識就是驕縱,是教育中的大忌。
四、以耐心關注
遵循制度,掌握好尺度,給問題學生以足夠的耐心。我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記得我們班上有個叫帥帥的學生,他的學習成績不是很好,但是他很努力,也很有自己的想法,每次班里有什么活動,他都能想出與眾不同的創(chuàng)想,為此大家都親切的稱呼他為“大帥”。真的是很有大帥風范,也許由于他是單親的緣故,平時他很孤僻,很少和同學來往,為此我每隔一段時間就和他談談心,我漸漸地打消了他的顧慮,并發(fā)現了他身上很多的優(yōu)點,盡量給他發(fā)展的空間。今年我們學校要開運動會的時候,每班要自己設計一個引導牌,因為每年都開運動會,引導牌也看的多了,所以很多同學想了很多方案,都沒有什么新意,沒能達成共識。眼看運動會就要開始了,同學們也想不出更好地方案,這時帥帥不慌不忙的走上講臺,把他的方案和大家一說,同學們都激動地鼓掌,我也覺得很好。不僅很醒目,而且能最大限度的彰顯班級風采。最終,在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班牌大獲全勝,得到了校領導和老師同學們的一致好評,我暗暗的為他感到高興。事后我們進行了一次交心的談話,原來他很喜歡讀書,他說讀書不僅讓他學到了很多知識,而且能給他帶來很多啟發(fā)。很多靈動的想法,都來源于書本上的文字。這次的引導牌的創(chuàng)想,就是看到了一段文字,給了他啟發(fā),才收到了這么好的效果。從那以后,他不僅變得開朗樂觀,而且能主動幫助同學,和學生們打成一片,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梢?,耐心關注對問題學生來說不可小覷。
總之,問題學生的轉化是一件十分細致而艱巨的工作,絕非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見影,轉化“問題學生”是一項復雜而系統(tǒng)的工程,老師必須擺正心態(tài),沉下去,堅持住,講方法,重細節(jié),給“問題學生”一米陽光,教育才會走出“十字路口”,也才能真正實現“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尹天存.給“問題學生”一米陽光——班主任教學心得[J].學周刊,2017年26期.
[2]彭筱.“問題學生”的情感軟化[J].教育科學論壇,2006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