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益華
(浙江 龍泉 323700)
谷下坑窯址群位于浙江省龍泉市西南部查田鎮(zhèn),距查田鎮(zhèn)溪口村北約1公里。據1998年出版的《中國文物地圖集》浙江分冊(下)所述,包括西康頭,下田下、東坑灣等地點共7處窯點,分為谷下坑窯址和谷下坑外岙窯址。谷下坑窯址面積約3000余平方米,堆積豐富。地表采集瓷器有琮式瓶、鬲式爐、雙耳瓶、牡丹紋瓶、高足杯、長頸瓶、蓮瓣碗、折腰碗、雙耳小罐等。裝飾手法為刻、印。胎呈灰白色、釉色青。窯具有匣缽,碗形墊托和瓷、泥質墊餅。谷下坑外岙窯址面積約33000平方米,堆積豐富。地表采集瓷器有琮式瓶、鬲爐、雙耳瓶、牡丹紋瓶、高足杯、小罐等。裝飾手法為刻、印、貼。題材為蓮瓣和花卉。胎色灰白、釉色青。窯具有匣缽和瓷、泥質墊餅。
從谷下坑窯址群發(fā)現的器物瓷片、形制、款式、裝燒方式,以及窯具匣體、簡形墊柱、碗形墊托、喇叭墊座、瓷質、泥質、墊餅來看,其燒造年代應始于南宋,宋元交際是其高峰期,谷下坑窯址存在年代應與龍泉窯宋元間鼎盛時期同屬一個時間跨度。由于谷下坑窯址群地處查田鎮(zhèn)溪口村北約1公里,東與屏南鎮(zhèn)相接,南與小梅鎮(zhèn)相倚,西北靠八都鎮(zhèn),東北與蘭巨鄉(xiāng)相鄰,占有交通便利的地理優(yōu)勢,再加上甌江水系水源的條件,此片區(qū)就形成了溪口窯址區(qū)。
谷下坑窯址群所發(fā)現的器物主要有碗、盤、洗、壺、瓶、爐、缽、罐等。紋飾也非常豐富,以蓮瓣為主,刻、印、劃纏枝牡丹、紋、菊花、水紋等。開口造型方面,有斂口、侈口、葵口、敞口等。谷下坑窯址群所出的殘片遺物,大多為民間實用器物,純藝術品類、把玩類、陳設類也有一定比例。
宋朝的經濟繁榮程度可謂前所未有,農業(yè)、印刷業(yè)、造紙業(yè)、絲織業(yè)、制瓷業(yè)均有重大發(fā)展。宋代對南方的大規(guī)模開發(fā),促成經濟中心南移,出現中原人口大量南徙;大興水利,大面積開荒,又注重農具改進,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發(fā)展迅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谷下坑窯址群的興起有其必然性。
(1)燒窯所用的薪炭等燃料充足,就地取材;
(2)瓷石完全就地取材,而且瓷土質量上乘,尤其紫金土的質量絕佳;
(3)地處交通咽喉,水陸運輸相對通暢;南面臨近小溪,窯群取水用水方便;
(4)宋室由北南渡,建都臨安(今杭州),全國政治、經濟中心由北南移。北方汝、定、鈞窯相繼為金朝所侵占和推毀,五代吳越曾名噪一時的余姚上林湖窯業(yè)也已凋零,而市場上對青瓷需求確有增無減。以龍泉窯為中心,包括谷下坑窯在內的南方窯系很少受戰(zhàn)爭破壞。谷下坑窯址群窯工們在制瓷工藝技術上,吸收了唐、五代越窯和當時官窯以及北方窯工南遷所帶來的工藝技術,產品質量日益提高,燒制出精美絕倫的梅子青、粉青釉色、清脆晶瑩,出現崇尚古雅的獨特藝術類型。
(5)從宋朝開始,東南沿海的港口成為新的貿易中心。宋朝先后在廣州、臨安府(杭州)、泉州、鎮(zhèn)江府、平江府(蘇州)、溫州、江陰軍(江陰)、慶元府(明州,寧波)等地設立市舶司專門管理海外貿易。泉州在南宋晚期更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龍泉青瓷成為主要的輸出產品,外銷瓷產量增加,促進了龍泉青瓷業(yè)的發(fā)展。
谷下坑窯址群屬于龍泉窯溪口系。龍泉窯是開創(chuàng)于三國兩晉,結束于清代,繼越窯而發(fā)展起來的,并吸取了甌(溫州)、婺(金華)窯的傳統(tǒng)精華,又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屹立于青瓷之林,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
谷下坑窯址群所采集的器物瓷片繼承了龍泉窯獨特的薄胎厚釉技術,燒制出了精巧秀致、釉層豐厚的粉青、梅子青瓷器,以及薄胎如紙、厚釉如玉、釉面布滿開片紋的黑胎青瓷,充分展露了龍泉青瓷精巧秀致的風格,符合士大夫所追求的一種純潔簡約的藝術美感。
谷下坑窯址群所采集的器物瓷片的胎色主要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灰白胎;另一種黑胎。灰白胎青瓷主要有粉青、梅子青、翠青、豆青、月白、淡藍、灰黃等不同釉色。釉層豐潤,釉色青翠,晶瑩滋潤,光澤柔和。黑胎青瓷釉色主要有天青、灰青、粉青、淺灰等不同釉色。釉層飽滿、瑩潔,釉面上有大小不等、不同形式開片。
特點歸納如下:
(1)釉光沉著柔和,溫溫如玉;
(2)釉色渾厚滋潤,色澤青翠;
(3)胎質較堅硬,精致細膩;
(4)釉流動性較大,大多數都沿著器物口沿向下流淌,使得口沿處的釉極薄或裸露出胎骨。
從南宋中晚期谷下坑窯址群所出器物殘片,可以推斷谷下坑窯址群已經發(fā)展到高度成熟階段,是青瓷釉色與質地的頂峰,并出現一系列與薄胎厚釉技術適應的釉色配方和胎骨構成。
谷下坑窯址群所出南宋瓷片表現出的造型形式講究各部分的結構比例和線條的變化,它以精致簡練的技巧工藝,嚴謹的制作技法,顯示出頗高的藝術水準。
南宋時期谷下坑窯青瓷器依照功能可以劃分為日用器與陳設祭祀用器兩大類。日用器以碗、碟、杯、盤、壺較為常見,也有一定數量的夾層碗、燈盞、多管瓶、盤口壺、和香爐等。陳設祭祀用器主要有仿古器形瓶、爐、佛像等。南宋中期以后,在承前啟后中力求變化,在傳統(tǒng)造型的基礎上改良和創(chuàng)造多種新穎的造型形式,在器形上與前期相比也更加豐富多彩。
(1)傳統(tǒng)日用器造型,以碗、碟、杯、盤、壺較為常見,形式比以前更輕巧,制作更精細,如蓮瓣碗、葵瓣碗、撇口斜腹碗、梅花小盞、斗笠盞等。
(2)燒造與三代青銅器、玉器造型相類的仿古器形,如觚式瓶、觶式瓶、琮式瓶、貫耳瓶、鬲式爐、簋式爐、鼎爐、奩形爐等。爐的造型源于三代青銅器,如鼎式爐、樽式爐、鬲式爐、簋式爐等。觚式瓶和樽式瓶則分別仿制古代青銅觚、樽造型。琮式瓶依古代玉琮造型制作。此類造型都是作為陳設用瓷,以滿足宮廷和士大夫所需。
(3)創(chuàng)造了不少新造型,表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如形制雋雅的鳳耳瓶、魚耳瓶,冥器的龍虎瓶,精致大氣的蓮瓣碗,活靈活現的雙魚洗、雙魚盤,富于變化的貼花小罐,實用美觀的蓮瓣蓋罐,各式小巧玲瓏的鳥食罐,設計巧妙的仿生洗。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南宋前期至中期,谷下坑窯址群在生產過程中開始采納龍泉中心窯區(qū)器形制作的設計理念,并逐步完成其造型設計。器物的造型線條更為圓潤,整體造型更加追求與三代青銅器、玉器的形似,更注重神似中的再創(chuàng)作。谷下坑窯址群在造型藝術上的成就,不愧為龍泉窯系中一顆燦爛的明珠。
谷下坑窯址群不僅是溪口窯的組成部分,而且還包含在龍泉青瓷技術最高成就的哥窯和弟窯兩大窯系中。同樣還深刻影響著龍泉當地的鄉(xiāng)土文化,使得當地鄉(xiāng)土文化也成為龍泉青瓷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我們更愿意把龍泉青瓷當作“活態(tài)文化遺產”來看,可以用動態(tài)的視角觀察保護龍泉青瓷以及窯址文物遺址。這意味著,它雖根植于過去,卻留存至今,并保有活力,如何更好地利用與傳承承載龍泉青瓷的歷史記憶的谷下坑窯址群,我們都背負著相同的使命。
參考文獻:
[1]中國硅酸鹽協會. 中國陶瓷史[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6.
[2]朱伯謙著. 龍泉窯青瓷[M]. 臺北: 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1998.
[3]吳越濱等.浙江青瓷史[M].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