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泉
(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2)
對天人關系的思考,源自于人類的生存實踐。人類的生存既是對物質(zhì)資料的不斷豐富與改良,也包括了對精神世界的勾畫與建構,以此形成了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基本框架。人類的延續(xù),便是在物質(zhì)與精神交織的網(wǎng)絡中不斷生成、變化。因此,天人關系,不僅是中國古代哲學的核心命題,也是極具現(xiàn)代意義的研究課題①。
如果我們查閱現(xiàn)存的所有符號文獻,對天人的討論可以追溯到西周甚至更早,但其正式形成則是以《中庸》《易傳》為代表②。 《中庸》《易傳》基本上確立了“天人合一”的理論框架,并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③,特別是漢宋。這兩個時期的哲學家圍繞“天人關系”進行了理論化、哲學化的建構。在宋代,張載(1020~1077,字子厚,學者稱橫渠先生)正式提出“天人合一”一詞,對天人理論進行了更為系統(tǒng)的詮釋?;趯θ祟悓嵺`行為的反思,張載從同知用、合內(nèi)外兩個層面,論述了天人有別、交勝、合一的三種關系,形成了完備且自洽的天人體系。
人對自身及世界的認知是生存和延續(xù)的必要前提。張載對此有十分明確的認識,特別強調(diào)“思知人不可不知天”[1](P21),“天人異知, 不足以盡明”[1](P20)。但天人又有很大的不同。天地的運行及其對世間萬物的影響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不同于人因為思慮憂患而產(chǎn)生的行為動作。天地的運行沒有心思和意識,天道只是一種客觀行為④;人則因為有思慮和憂患,其行為具有目的性。人必須“用思慮憂患以經(jīng)世”,這既是人類生存的必然追求,也是人主體精神的真正體現(xiàn)。但這是一個不斷演化與發(fā)展的過程。人類一直處于對天地法則的模仿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是從天道之中分判出了“人之道”。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將天人混為一談,人之道,不可以混通天道。正如張載在《橫渠易說》中所指出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則仁爾,此其為能弘道?!薄疤鞜o意,……圣人之于天下,法則無不善也。”“天則無心,……圣人則豈忘思慮憂患?雖圣亦人耳……。”[1](P188-189)
張載分析“天地設位,圣人成能”時,指出:
天能為性,人謀為能。大人盡性,不以天能為能而以人謀為能,故曰“天地設位,圣人成能。[1](P21,232)
天的能力是其自然法則的呈現(xiàn),人的能力則是思維意識的表現(xiàn)。賢能的人能夠體悟天地法則,并不會狂妄到將私欲的謀劃隨意凌駕于天地法則之上,只是充分發(fā)揮主體的認知本能以運用法則,所以說:“天地設立了上下之位,圣人仿效它來成就自己的才能?!?/p>
天地為人提供了存在和活動的場所、資源,人必須發(fā)揮、挖掘自己的才智,認知、弘揚天地萬物運行的道理,承擔經(jīng)營、救濟天下的責任,即所謂“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人道雖不同于天道,但可以弘揚天道,成為天地萬物的主持者。所以說:“天惟運動一氣,鼓萬物而生,無心以恤物。圣人則有憂患,不得似天?!斓卦O位,圣人成能?!ト耍魈斓刂?,又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必也為之經(jīng)營,不可以有優(yōu)付之無憂。 ”[1](P185)
《周易》恒卦《彖辭》說“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边@里的“天地萬物之情”以及“天地之大義”“天地之心”均不能理解為天的情感和意識活動,因為“天地固無思慮”,這些都是人的“思慮忖度”和對天地法則運行的贊美。
復卦《彖辭》說“復見其天地之心”,張載認為:
大抵言 “天地之心”者,“天地之大德曰生”,則以生物為本者乃天地之心也。地雷“見天地之心”者,天地之心惟是生物,“天地之大德曰生”也。雷復于地中,卻是生物。《彖》曰:“終則有始,天行也?!碧煨泻螄L有息?正以靜有何期程?此動,是靜中之動。靜中之動,動而不窮,又有甚首尾起滅?自有天地以來以豈于今,蓋為靜而動。天則無心無為,無所主宰,恒然如此,有何休歇?人之德性亦于此合,乃是己有。茍心中造作安排而靜,則安能久?然必從此去,蓋靜者進德之基也。[1](P113)
天地之心,亦只是指天地化生萬物的能力,人們認為這是天地最大的德行。復卦之象是“雷在地中”,象征陽氣開始生長,天道運行又一循環(huán)的開始。天道運行沒有休止的時候,一直是動靜相因,循環(huán)不已,難以說什么時候是開始、什么時候是結尾。天地自產(chǎn)生到現(xiàn)在,從最初始的靜止轉(zhuǎn)動之后,天的運行“無心無為,無所主宰,恒然如此”,一直生生不息地運行著,未曾休息停歇。人的德性和天道的動靜之道相吻合,都有自己的存在狀態(tài)和運行方式。如果人心的安靜來自“造作安排”,那是不能持久的。心只有順從德性,仿佛天道的運行一般自然,才是真正處于安靜寧和的狀態(tài)。處于這種狀態(tài),才能精進德性、近乎天道。
天道的自然運化,不存在思慮與私心。人常有思慮憂患,又有“意必固我”之私;圣人亦有思慮憂患,卻能無私如天,“盡心知性知天”,與天為一。天與人雖有不同,但是“天人不須強分?!泵鞔_天人的區(qū)別,是正確處理天人關系的基礎與前提。
張載對天的理解有三重,一是天的自然性,二是天的神圣性,三是天的哲學性。自然性是天的最基礎屬性,由此而賦予其神圣性含義,并在自然與神圣基礎上對“天(太虛)”進行了本體化的建構。因此,基于天人的區(qū)別,張載對天與人的關系給出了兩重答案,一則是交勝,一則是合一。
張載的這一區(qū)分,與自《尚書·洪范》及董仲舒以來的“天人感應說”不同。張載以天的“自然”含義為基礎,摒棄了其“意志性”與“神秘性”含義。在《橫渠易說》及《正蒙》的相關表述中,張載反復強調(diào)了圣人對天地的“效法”,突出人的主體性與認知性。因此,張載對天人關系的基本認知既承接了孔孟儒學天人一體、天人相通的思想,也十分重視老子及其之后的天人有別、天人相分的自然主義思想,從而形成了其獨特的天人理論⑤。
“天人交勝”作為張載對天人關系的第二重闡釋,是他從人類社會盛衰變化的歷史進程中總結出來的,因此“天人異用,不足以言誠”[1](P20)。 張載解釋《周易·系辭下》“于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認為:“世衰則天人交勝,其道不一,易之情也?!边@一論斷可能與唐代劉禹錫“天人交相勝”的命題有淵源。
劉禹錫在《天論》⑥中對天人作了一個定位,認為“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動物之尤者也”(《天論上》),“天與人,萬物之尤者也”(《天論中》)。 論及天人各自的功能和作用時,劉禹錫認為“天之道在生殖,其用在強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天論上》),“天之所能者,生萬物也;人之所能者,治萬物也”(《天論上》)。所以,“天與人交相勝”(《天論中》)。此即是說,天的基本作用是“生殖”,是強者制服弱者的規(guī)律。人的主要作用在于 “法制”,規(guī)定“是非”標準并予以執(zhí)行。社會安定,是非分明,“法制”具有效力,是“人理勝”;社會混亂,是非不明,賞罰不分,“法制”失去效力,則是為“天理勝”。
此外,劉禹錫還提出了萬物 “交相勝”“還相用”的觀點,這其中也包括了天與人這對萬物的代表??梢钥闯?,在劉禹錫的表述中,“還相用”是萬物“交相勝”的基礎。天對人的作用是自然過程,人對天(自然界)的作用則是思慮謀劃。劉禹錫認為,天無私無為,不存在與人爭勝。所謂天勝,實質(zhì)是人對自己無能的推脫而已。因此,他十分強調(diào)“人能勝乎天者,法也?!保ā短煺撋稀罚?/p>
劉禹錫天人“交相勝”“還相用”的思想,主要是對荀子 《天論》“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繼承和發(fā)展。同時,也吸收了柳宗元《天說》天人“各行不相予”的觀點。劉禹錫強調(diào)天人相分,反對將天作為意志和神性理解,批評從董仲舒到韓愈的“天人感應”論說。
人類一直生活在一種奮斗的姿態(tài)當中,隨著生存境遇的變化,迫使人類不斷探索與挖掘自然界,必然容易形成與天地對立的局面。當人們團結一致時,雖然可以通過對生產(chǎn)力的提升來獲取生存質(zhì)量的優(yōu)化,但與此同時,不可避免地破壞著世界的生態(tài)平衡。物欲的過度膨脹,又破壞了人類精神世界的穩(wěn)定,從而不可避免地激化社會矛盾,人類群體不斷分化,群體力量被削弱。在這種境遇下,人類很容易喪失對自然災害的正常抵抗能力。所謂祥瑞、天譴,亦無非是人類能否在物質(zhì)和精神上實現(xiàn)雙重穩(wěn)定而已。
紛爭總歸是要結束的,張載、柳宗元、劉禹錫等學者基于天人之分,積極探討了人類如何取得生存境遇的優(yōu)化問題。沿著這一思路,張載明確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題,“天人有別”與“天人交勝”則是“合一”的認識前提。正如德國現(xiàn)代哲學家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所說:“真正的統(tǒng)一性,乃是先假定了分離,而復于此一分離中重建其自身的那一種統(tǒng)一性?!盵2]當然,張載這里并非是假設,而認為是一種真實。同時,這與從荀子到劉禹錫主張和側重“天人相分”的自然主義歸宿不同,張載在自然基礎上生發(fā)并建構了人文性與哲學性的天人合一歸宿,致力于人類自身的重建。
張載在《正蒙·乾稱篇第十七》中指出:“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遺人,《易》所謂不遺、不流、不過者也?!盵1](P65)這便是“天人合一”一詞的正式出現(xiàn)。這一論斷,既是張載對宋以前天人關系問題的凝練,也是對其天人哲學體系的一種表述⑦。張載的學術目的在于,建構高度哲學化的儒家理論,從理論和現(xiàn)實兩個方面抵消佛老的不良影響,彰顯儒學的理論特質(zhì),改善人類的群體性生存境遇,甚至是實現(xiàn)萬世的太平。
張載認為,通過“因明致誠,因誠致明”的“致學—工夫”途徑,使誠與明互相貫通,可以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這種境界 “得天而未始遺人”,正如《周易》所說的“不遺、不流、不過”恰如其分的程度。經(jīng)由為學的努力,可以實現(xiàn)“成圣”的理想:在領悟“天”及“天道”本質(zhì)時,以德性的修養(yǎng)與修煉為輔助,以“窮理”(“明”)與“盡性”(“誠”)兩方面互為根據(jù)、交互為用[3]。張載這一理論的根源在《周易》和《中庸》⑧,其進路為內(nèi)在省察與外在踐履,并媾合在天道性命相貫通的理論架構中⑨。
如何實現(xiàn)“天人合一”,首先必須明確其內(nèi)在的三個基本問題:一是對天人及其差異的認知,二是對天人之聯(lián)系的認知,三是對“合”的認知。最后凝結為“一”,即境界或境域(Situation)。張載對天人的異同與聯(lián)系的理解,充分體現(xiàn)了其理性認知與價值取向,并且落實在工夫?qū)嵺`與生命境界上。正如有學者認為,“中國哲學中的 ‘天人合一’之‘合’是一種境界之合,是美學目的論之合。用現(xiàn)代新儒家學者牟宗三的話說,這個‘合’就是即內(nèi)在即超越、即道德即宗教、即存有即活動的智的直覺。 ”[4]
“窮理盡性”是一種偏向認知的進路。窮理又以“識造化”為開始,所謂“既識造化,然后其理可窮”[1](P206)。造化指天地萬物運作的動力和天地萬物生成的根源,蘊含著萬物的變化過程及其秩序,體現(xiàn)著其各自的秉性或本質(zhì)。張載認為:“不見易則不識造化,不識造化則不知性命。既不識造化,則將何謂之性命也?”[1](P206)⑩在世間一切變化的過程中,可以認知和把握“造化”,從而體悟性命之理。但張載強調(diào)“窮理亦當有漸。見物多,窮理多。從此就約,盡人之性,盡物之性。 ”[1](P206)
窮理以盡性為直接目的,以窮盡人的天地之性為核心?!靶浴笔侵柑斓厝f物生成的根源,體現(xiàn)其各自的秉性或本質(zhì)。萬物(包括人)均稟受了本原的天地之性和“形而后”的氣質(zhì)之性,且因氣(氣質(zhì))的“剛柔、緩速、清濁”而各有差異。人性的本原不是氣質(zhì)之性,而是天地之性。作為天地之性根源的太虛是“至善”的,故而天地之性在價值論上也是指向至善的,并具有了超越性、普遍性和永恒性[5](P545)。
在“窮理”與“盡性”之間,張載引入了孟子“盡心知性”的思想。張載在《正蒙》中指出:“世人之心,止于聞見之狹。圣人盡性,不以見聞梏其心,其視天下無一物非我,孟子謂盡心則知性知天以此。天大無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見聞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見聞?!盵1](P24)“心”是指人特有的認知能力——合心官知覺與天地之性的“德性之知”、合感官知覺與氣質(zhì)之性的“見聞之知”。張載強調(diào)“盡心”,是要從宇宙整體、從造化之道去體悟“德性”的根源,以確立宏闊的“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識[5](P551)。
在心性論的前提下,人們應該通過 “變化氣質(zhì)”、“大心體物”、“虛心存養(yǎng)”、“知禮成性”等道德修養(yǎng)的工夫?qū)嵺`,糅合 “自明誠”與 “自誠明”[1](P21),實現(xiàn)學者至大人一節(jié)的生命提升。
在“窮理盡性”之后,張載以“窮神知化”接續(xù),強調(diào)大人至圣人一節(jié)的特殊性。這是從認識論向境界論轉(zhuǎn)化的一節(jié),或者說是知識的內(nèi)在化與實踐化的過程。張載認為:“精義入神,事豫吾內(nèi),求利吾外也。利用安身,素利吾外,致養(yǎng)吾內(nèi)也。窮神知化乃養(yǎng)成自然,非思勉之能強,故崇德而外,君子未或致知也。 精義入神,養(yǎng)之至也。 ”[1](P216-217)又說“精義入神,利用安身,此大人之事。大人之事則在思勉力行,可以擴而至之;未知或知以上事,是圣人德盛自致,非思勉可得。猶大而化之,大則人為可勉也,化則待利用安身以崇德,然后德盛仁熟,自然而致也。故曰‘窮神知化,德之盛也?!允莿e隔為一節(jié)。 ”[1](P217)張載解釋《系辭下》“窮神知化,德之盛也”,謂:“德盛者,神化可以窮盡,故君子崇之。”又謂:“大可為也,大而化不可為也,在熟而已?!兑住匪^‘窮神知化’,乃德盛仁熟之致,非智力能強也?!薄案F神知化,與天為一,豈有我所能免哉? ”[1](P218)
張載將“窮神知化”作為德性上“天人合一”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在解釋《系辭上》“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時,十分慎重地告誡學者:“神不可致思,存焉可也。化不可助長,順焉可也。存虛明,久至德;順變化,達時中;仁之至,義之盡也。 ”[1](P188)張載反復強調(diào),大人至圣人一節(jié)不是人為的思慮可以強勉實現(xiàn)的,猶如乾卦九二至九五之變。這一過程,是大人德性成熟圓滿的過程,需要保持內(nèi)心的安寧和平,必須剔除安排造作和私意妄念。
“天人合一”作為在認識論基礎上的道德修養(yǎng),從“先識造化”到“窮神知化”集中體現(xiàn)了《易傳》“仁智合一存乎圣”的思想。
“天人合一”的最高階段是“德位皆造”的圣王,強調(diào)德性與事業(yè)(進德修業(yè))的雙重圓滿,可以“并立乎天地以成三才,則是與天地參矣。”[1](P187)張載的“圣王”的觀念與《大學》“修身——平天下”的思路一致。然而這種圣王在地位上,已經(jīng)不局限于現(xiàn)實政治的最高統(tǒng)治者這一角色,而更偏向于道德主體的社會貢獻。
基于對《周易》作者“制作”之義的探求,張載很重視《易傳》中“禮”的思想。作為社會秩序的“禮”,在形式和內(nèi)涵上都是對天地之道的效法,亦是為了保障人類生存境遇的穩(wěn)健提升。
張載在解讀《禮記說·禮運篇》時指出:“今天之生萬物,其尊卑小大,自有禮之象,人順之而已,此所謂禮?;蛘邔R远Y出于人,而禮本天之自然”[1](P191)。 張載此說雖為《禮記》而發(fā),然其思路與《易傳》的乾坤觀及三才之道完全相符。張載又說“知理則能制禮”[1](P327),這是將《易傳》中“窮理”與“知禮”“制禮”“盡禮”的關系凸顯了出來。此外,張載還強調(diào)心和情對禮的影響,指出“禮之原在心”,“人情所安即禮也”。在《易傳》中則表現(xiàn)為圣人之心對萬物萬民的感通以及因情制宜的權變思想。
禮不僅關乎個人的德性修養(yǎng),也與社會秩序的和諧建構密切相關。禮學從周公開始,雖幾經(jīng)崩壞,但其維系人類社會的貢獻卻是無可辯駁的。張載解釋《系辭上》“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時指出:圣人亦必知禮成性,然后道義從此出,譬之天地設位則造化行乎其中。知則務崇,禮則惟欲乎卑,成性須是知禮,存存則是長存。知禮亦如天地設位[1](P197)。 又說:禮亦有不須變者,如天敘、天秩之類,如何變[1](P193)!
張載明確指出禮所效法的天地所固有的秩序,具有一種永恒性原則。即使是圣人,也必須知禮才能成性,才能弘揚天道。通過禮,可以實現(xiàn)“合內(nèi)外之道”[1](P191),貫通天人之際。 知禮,則能對天人關系建立一種原則性認知,確立規(guī)范。這也是孔子“立于禮”精神的體現(xiàn)。
張載認為:“知極其高,故效天;禮著實處,故法地。 人必禮以立,失禮則孰為道? ”[1](P192)知禮,就是效法天地,人的主體精神才能有所確立;不知禮,則容易違背規(guī)則,便不利于弘道?!吨芤住は缔o下》謂“皇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之乾坤。”張載解釋說:“君逸臣勞。上古無君臣尊卑勞逸治別,故制以禮。 ”[1](P212)這也是在強調(diào)圣人取法乾坤之道,創(chuàng)制禮典,規(guī)范國家制度和社會秩序,使上下能各從其分。
《周易·系辭上》“圣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一語對圣人制禮之意則表達地更為明顯,張載解釋認為:
時措之宜便是禮,禮即時措時中,見之事業(yè)者。非禮之禮,非義之義,但非時中皆是也。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又不可以一概言?!瓡r中之義甚大,須是精義入神以致用,始得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此方是真義理也。行其典禮而不達會通,則有非時中者矣。今學者則須是執(zhí)禮,蓋禮亦是自會通制之者。然言不足以盡天下之事,守禮亦未為失,但大人見之,則為非禮非義,不時中也。君子要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以其看前言往行熟,則自能比物丑類,亦能見得時中。[1](P264,328)
張載強調(diào)對禮的會通與時宜,認為君子當于前言往行中體會“時中”之義,不可拘泥于已有的文字和行為。人的境界不同,所見禮義亦有所不同,如常人與大人之別。大人是《周易》中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概念,均體現(xiàn)在乾卦中。一指九二有德無位之大人,一指九五德位皆造之大人。九二是德性未顯、德行未施的圣人,九五則是德性彰顯、德行普施的圣人。二者沒有實質(zhì)區(qū)別,所處時位不同而已。張載認為:
庸言庸行,蓋天下經(jīng)德達道,大人之德施于是溥矣。天下之文明于是著矣。然非窮變化之神以時措之宜,則或陷于非禮之禮、非義之義。此顏子所以求龍德正中,乾乾進德,思處其極,未敢以方體之常安吾止也。[1](P73)
“庸言庸行”就是禮,是誠信的語言與嚴謹?shù)男袨椋翘煜滤餐裱某5轮恋?。圣人的德行也因之普施于萬物,天下的禮樂制度也因之興盛于四方。這種境界只有以“窮神知化”、通曉時宜的方式才能實踐和維持。即使如顏回,在追求盛德中正之道時,也必須在德性上持之以恒,追求極致(窮理盡性),不敢以常規(guī)限制其德業(yè)的進修。
《系辭》三陳九卦之德,因其 “切于人事”[1](P242)。 首論履卦,認為是履“德之基”,“和而至”,“以和行”?!兑讉鳌氛J為君子效法履卦之象,確定上下尊卑的社會秩序,安定萬民的心志,所以履卦(禮)是建立德業(yè)的根基;履卦所蘊含的德性光明,所以和順而崇高,教人以禮,和順行事。張載解釋“履,和而至”謂:“和必以禮節(jié)之,注意極佳?!睆堓d以禮解履,認為用禮來節(jié)制“和”才能賦予其最好的意義,這是對《易傳》履卦德性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因此,天人關系的最終狀態(tài),也必然地表現(xiàn)為“天人合一”之“和”。
張載認為“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1](P10)。其天人思想也符合這一原則。天人相互對待而有所分別,則各呈現(xiàn)其能力;隨著自然時空的變遷與社會矛盾的激化,人類必然與所生存的世界產(chǎn)生沖突,或強勢或孱弱;隨著認知能力與德性境界的提升,人類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必然驅(qū)使著人與世界的和諧共處。因此,天人的這三重關系結構,最終所呈現(xiàn)的“合一”狀態(tài),既具有精神境界的意義,也涵蓋了人們對社會倫理與自然秩序的執(zhí)著。
“天人合一”既可以作為個體生命的一種道德修養(yǎng)實踐,更應該成為人間社會與自然生態(tài)的現(xiàn)實。雖然這一境遇可能很難發(fā)生,但這一觀念將會不斷警示人們:只有通過堅持不懈的道德修為、制度建設、智力開發(fā),人類才能夠在精神領域、社會領域和自然領域中無限趨近這一理想的生命境界。因此,如果我們還立志于追求幸福和諧的美好生活,張載“天人合一”思想必然是我們今天處理好人與世界關系的重要理論資源。
注:
①關于天人關系問題的歷史地位及現(xiàn)代意義,請參見劉笑敢:《天人合一:學術、學說和信仰——再論中國哲學之身份及研究取向的不同》,載《中國哲學與文化》第十輯,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年,第71-102頁。
② 《中庸》的影響遠不及《易傳》,時至北宋因為理學的興起,《中庸》的影響才逐漸明顯,甚至超越了《易傳》。
③ 也有學者認為,把“天人合一”的思想歸源于《易經(jīng)》或者把《易經(jīng)》的基本思想歸結于“天人合一”是沒有根據(jù)的。如李晨陽:《是“天人合一”還是“天、地、人”三才——兼論儒家環(huán)境哲學的基本架構》,載《周易研究》2014年第5期,第5-10頁。
④徐復觀曾指出“在孔子心目中的天,只是對于‘四時行焉,百物生焉’的現(xiàn)象而感覺到有一個宇宙生命、宇宙法則的存在”,“決不曾認為那是人格神的存在?!保ㄐ鞆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第88頁。)張載此處似乎也是遵循了孔子的這一思想,只是借用老子之言來作清晰的表述。
⑤ 關于儒家“天人合一”觀的“天人一體”特性,可參考劉學智:《“天人合一”即“天人和諧”?——解讀儒家“天人合一”觀念的一個誤區(qū)》,載《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2期。關于漢代以前的“天人合一”思想的歷史及其辨析,可參考張強:《漢前“天人合一”觀的歷史嬗變》,載《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
⑥ 關于《天論》的文本,可參考[唐]劉禹錫:瞿蛻園箋證《劉禹錫集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38-147 頁;[唐]劉禹錫著,陶敏、陶紅雨校注:《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長沙:岳麓書社,2003年,第987-995頁。
⑦陳俊民認為,在“究天人之際”的問題上,張載思想是歷史發(fā)展的一個新階段;由周至漢是“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化論,由晉至唐是“天人二本”的宇宙“體用”論,張載則提出了“天人一氣”的宇宙本體論。見陳俊民:《張載哲學思想及關學學派》,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1-77頁。
⑧ 《橫渠易說》與“天人關系”的問題,歷來有學者關注,如馮友蘭、張岱年等前輩在哲學史類著作中早有論述。亦有撰文研究者,如劉學智:《<橫渠易說>與張載的天人合一思想》,載 《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2期;劉學智:《<橫渠易說>與理學天人新義》,載《哲學與文化》1992 年第 5 期;丁原明:《<橫渠易說>的新天人觀》,劉學智、[韓]高康玉主編《關學、南冥學與東亞文明》,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第22-35頁等。此外亦有學位論文以此為題,如謝榮華:《<橫渠易說>的天人關系論》,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
⑨ 有學者指出,“天人合一”的進路,主要有 “盡心—知性—知天”的內(nèi)省察路線、“制天命而用之”的外行動路線、陰陽五行的宇宙系統(tǒng)論路線、“通天下一氣”的宇宙生成論路線、“道通天地”的本體論路線五種。參康中乾、王有熙:《中國傳統(tǒng)哲學關于“天人合一”的五種思想路線》,載《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此外,還可參考丁為祥:《論“天人合一”》,載《北大中國文化研究》2015年。關于張載的宇宙論與心性論,請參考林樂昌《張載理學與文獻探研》,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5-76頁,第二章至第四章的相關論述。
⑩關于“先識造化”在張載思想及其學派中的地位,可參考李存山:《“先識造化”與”先識仁”——從關學與洛學的異同看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特質(zhì)及其轉(zhuǎn)型》,載《人文雜志》198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