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靳
摘要:革命類紀念館是為紀念近、現代革命使上重大事件或杰出人物并依托于有關的革命紀念建筑而建立的紀念性博物館。是有關的革命遺址、紀念建筑和文物資料的保護收藏機構,宣傳教育機構和科學研究機構①。過去的幾十年中,革命類紀念館多注重對民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對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并不重視。最近十幾年,新形勢下,很多革命類紀念館認為二者并不矛盾,有很多一脈相承之處,并為此做出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但在協調平衡二者關系上遇到了一些新的亟待解決的問題。鄭州二七紀念館就為此做出了一定的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革命類紀念館;中國傳統文化;思考;探索;實踐
第一:革命類紀念館與中國傳統文化
革命類紀念館是“為紀念近、現代革命使上重大事件或杰出人物并依托于有關的革命紀念建筑而建立的紀念性博物館。是有關的革命遺址、紀念建筑和文物資料的保護收藏機構,宣傳教育機構和科學研究機構?!雹谄渥畛踔荚凇耙择R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對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歷史唯物主義、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提高人民群眾的共產主義覺悟和道德水平?!雹?/p>
新時期下,一些革命類紀念館已經開始突破固有思維,將目光不僅僅局限于革命傳統教育,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展開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與實踐,以期以此為契機,獲得自身發(fā)展的新機遇。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在如何協調歷史唯物主義、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傳統道德觀、價值觀,如何使二者達到和諧與統一,很多革命類紀念館遇到了一些新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這些方面,鄭州二七紀念館做出了一些探索與實踐。
第二:鄭州二七紀念館的一些探索和實踐
鄭州二七紀念館始建于1971年,管轄鄭州二七紀念塔、鄭州二七紀念堂、原日本駐鄭州領事館舊址、鄭州鐵路工人學校舊址四個歷史建筑。鄭州二七紀念館一貫比較重視結合自身條件,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于是做出了一些探索和實踐,也取得了預期的效果④。為此,二七館做出了一些新的探索:
首先,強調中國近現代社會環(huán)境的特殊性,復雜性,以此表明中國近現代的革命事件是革命先烈在一個特殊時期做出的特殊選擇。在宣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同時,再三重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要素:“一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立場、科學方法和基本原理,這是根本指導,是魂;二是一定歷史階段的時代主題和中國國情,這是根本依據,是體;三是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這是根本基礎,是根?!雹?/p>
其次,鄭州二七紀念館經常會舉辦一些與傳統文化相關的臨時性專題展覽,一直以來都收到了社會各界廣泛好評。近年來,每次舉辦這樣的展覽,二七紀念館都會請來一些相關的專家學者,為民眾及館內職工作幾場相關文化知識講座。
最后,也是最值一提的是,鄭州二七紀念館以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為突破口,將相關講座作為館內每季度一次的常態(tài)化業(yè)務。之所以選擇“傳統禮儀文化”作為突破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禮儀文化是中國獨有的文化形式,是中國以儒家為核心的傳統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中國古代社會與國家管理方式即是禮法社會。禮法是禮制與法律相結合的概念,融入哲學家的思想,法學家的智慧和政治家的實踐??梢哉f,抓住了禮儀文化,就能夠抓住中國傳統文化的靈魂與根本。
2、新時期下,社會各階層對傳統禮儀有著一種廣泛而由衷的渴望,這是中國文化的一種回歸與自信。特別是2016年鄭州入選國家中心城市后,鄭州被明確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chuàng)新中心。鄭州市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益發(fā)持續(xù)高漲,二七館作為“一個振奮民族精神,強國興邦的課堂,更是一處集歷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與旅游觀光于一體的勝景”⑥自然是要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
3、禮是一脈相承的,貫穿中國文化的始終,如一條蜿蜒不斷的河流。禮物、禮儀可能隨著社會發(fā)展有所變化,而禮意,凝聚著中國人對人與自然,人與集體,人與人甚至人自身的種種思考,則早已深入每個國人的內心⑦。甚至英烈之家也不例外。比如二七英烈林祥謙,在他犧牲之后,林家后人則將追思凝結成簡短質樸的“三有”家訓以追憶先祖,警示后人⑧。
第三:革命類紀念館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若干思考
一些革命性紀念館在如何協調歷史唯物主義、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傳統道德觀、價值觀,如何使二者達到和諧與統一等問題上做的還不夠。
這其實是有一定的歷史原因的。長期以來,中國在宣傳紅色教育(甚至是更早的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時),并不注重將其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甚至在某些特定的歷史時期,還人為將它們區(qū)分開來劃出界限。以至于一些民眾甚至認為這二者是互相對立矛盾,不能共存的。這種現象是不正常的,這個問題是亟待解決的。在這種情況下,革命類紀念館應當擔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結合自身實際,將二者有機結合在一起,使革命類紀念館真正成為一個“人們學習歷史,了解國情,緬懷先輩光輝業(yè)績,激發(fā)奮發(fā)向上,樹立愛國愛人 民的崇高理想和正確人生觀的重要場所”⑨,成為中國當代的主流文化載體,在精神文明建設中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
注釋:
①見1985 年文化部頒布的《革命紀念館工作試行條例》總則第一條。
②見1985 年文化部頒布的《革命紀念館工作試行條例》總則第一條。
③見1985文化部頒布的《革命紀念館工作試行條例》總則第二條。
④詳見筆者所做《革命類紀念館對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若干思考與探索——以鄭州二七紀念館為例》
⑤《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兼論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與當代價值》2015-12-11《學術交流》包心鑒
⑥見1985文化部頒布的《革命紀念館工作試行條例》總則第二條。
⑦禮是現實生活的緣飾化,用外之物以飾內情,它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一、禮物。就是行禮所用的宮室、衣服、器皿及其他物質的東西。二、禮儀。就是使用禮物的儀容動作。三、禮意。它是由禮物和禮儀所表達的實實在在、明明白白的內容、旨趣或目的。
⑧即“有信仰,揚正氣;有紀律,克隨性;有愛心,樂助人。”
⑨見1985文化部頒布的《革命紀念館工作試行條例》總則第二條。
參考文獻:
[1]《革命紀念館工作試行條例》,文化部頒布,1985。
[2]《詮釋歷史典范:林則徐紀念館現場案例式教學的實踐——基于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思考》,王贛閩,《福州黨校學報》,2017年10月。
[3]《論名人故居紀念館的文化積淀與展陳形式——以周信芳故居紀念館為例》,周海洋,大連工業(yè)大學,2013級碩士畢業(yè)論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