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承賢 楊曉蘭 李群輝 桂淑珍 鐘鳳英
在醫(yī)院對患者進行搬運一直沿用傳統(tǒng)的徒手搬運法完成,但傳統(tǒng)的徒手搬運法會帶來一些并發(fā)癥或不良影響[1,2],徒手搬運法也會導致護士過度用力引起職業(yè)性腰背痛,我國護理人員職業(yè)性腰背痛的平均發(fā)生率為56.62%~75.90%[3~5]。術后危重患者因有傷口使肢體活動差、呼吸循環(huán)不穩(wěn)定、各種管道多,穿衣少甚至未穿衣等特點。據相關統(tǒng)計,多數管道脫落常常發(fā)生在搬運過程中[6,7]。對危重患者我院采用床單搬運法,可有效減少家屬的參與,保障患者安全和舒適?,F介紹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住我院術后危重患者240例,其中男性180例,女性60例;年齡20~86歲,平均年齡56.66±22.22歲。隨機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各120例,兩組患者意識、體重、病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試驗組:采用床單搬運法搬運危重患者需2~4人。搬運方法具體為:將患者所臥床向外移出并固定,使床頭能容納一人距離;松開患者所臥床的床單和蓋被,將患者頭部引流管夾閉放于患者頭部兩側肩部以上位置;將輸液瓶夾閉放于患者胸前位置,若為需用微量泵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患者,則將微量泵放于患者兩腿之間;對于有一或兩個胸瓶患者,則用止血鉗雙向夾閉胸瓶后依先后位置放于患者兩腿之間,尿袋夾閉放于患者兩腿之間,并解開患者約束帶,給患者蓋好被,放下床欄;將目標床或平車和所臥床平行緊挨在一起。對于體重輕的患者,只需2名護士進行搬運,一名護士站在患者床頭,一名護士站在患者床尾,分別抓住床單的兩角,站在床頭的護士喊口令,一起用力把患者搬運至目標床或平車上。對于體重較重患者,則需增加2名護士,2名護士分別站于目標床和所臥床兩側位置,分別抓住床單的兩邊,4人一起聽口令將床單及患者抬至目標床或平車上。
1.2.2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徒手搬運法搬運危重患者需5~6人。將患者被子放于床尾暴露患者,給患者反穿好上衣,將患者雙手交叉放于胸前,將頭部引流管和輸液瓶夾閉放于患者胸前,尿袋夾閉后放于患者腹部;若為需用微量泵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患者,則需一名護士將微量泵拿在手上;對于有一或兩個胸瓶患者,則用止血鉗雙向夾閉胸瓶后由另一名護士拿在手上;這兩名護士均站在搬運護士對側,將目標床或平車與床尾成120°角固定。體重較輕者由另外3名護士參與搬運,搬運者站在同一側,1名護士站在頭側抬患者頭胸部,1名站在腳邊抬患者小腿處,中間要有1名搬運者拖住患者腰臀部,站在頭側護士喊口令,一起將患者搬運至目標床或平車上。體重較重者由另外4名護士參與搬運。
1.2.3 觀察指標:記錄兩組患者轉運過程中的管道脫落類別及發(fā)生次數,比較其管道脫落率;在搬運后10分鐘內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及時詢問患者有無受涼的感覺、有無擔心墜地的恐懼心理、有無隱私被侵犯的感覺等。詢問搬運護士所需人數、有無腰背痛、有無搬不動改由男家屬搬運的情況;最后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比較其差別。
表1 兩組患者管道脫落發(fā)生率比較
注:χ2=4.16,P<0.05。兩組患者管道脫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兩組患者對搬運工作的感受比較
表3 搬運護士對兩種搬運方法的感受比較
3.1 傳統(tǒng)徒手搬運法的缺點 傳統(tǒng)徒手搬運法的人力投入多,一般患者需護士3人或4人及以上,但術后危重患者由于管道多,則所需搬運人員更多。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運動量的減少,肥胖患者越來越多。朗秋月[8]等人對外科手術治療患者的體重進行統(tǒng)計,結果超重患者占63%,嚴重超重患者占28%,這給護理人員安全平穩(wěn)的搬運患者帶來困難。將一人舉起時,由于護士用力方向和患者身體重量的方向相反,故搬運者需用大于患者本身重量的向上的力[6]。傳統(tǒng)的徒手搬運法,由于患者的全部重量由搬運者的上臂支撐,支撐面較小,穩(wěn)定性較差,搬運者所受的壓強更大,對于體重較大患者甚至抬不動,由于搬運費力引發(fā)護士腰背痛。在醫(yī)務人員人力有限的情況下,或多個護士搬運不動的情況下,往往需要電話通知多個男家屬的參與,耽誤轉運。這不僅浪費人力資源,還會導致患者及家屬的不滿;另外由于家屬缺乏搬運知識和技巧,在參與搬運的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多人徒手搬運時由于搬運者用力不均,且患者頭端搬運者力氣小時,可引起患者下墜感,從而引起患者恐懼,也可加重患者傷口疼痛不適,甚至會引起骨折移位等二次傷害的后果。術后危重患者由于身上管道多而未穿衣服,搬運時撤掉蓋被,不僅有隱私被侵犯的感覺,而且在冬春季節(jié)有受涼的感覺甚至引發(fā)寒戰(zhàn);引流袋或輸液瓶放在患者身上,在重力作用下滑脫到地上。由于參與人員較多,床旁搬運工作較混亂,使患者及家屬產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3.2 床單搬運法的優(yōu)點 運用正壓反作用力被分散于較大面積的原理[9],床單搬運法增加了患者受力面積,擴大了人體的支撐面,穩(wěn)定性增強,避免了患者受力不均導致的下墜感,消除了患者的恐懼感,也降低了搬運者所受壓強。根據杠桿原理,改變了搬運著力點,延長了工作力臂,不但節(jié)省人員,而且省力,從而減少了護士腰背痛的發(fā)生。床單搬運法能減輕患者疼痛的不適感、提高患者主觀舒適度及滿意度[10]。床單搬運時,床單猶如形成一個軟擔架,將患者、蓋被及所有管道固定后安全放在床單內,成為一個整體近距離移動,避免了徒手搬運時引流管的牽拉甚至滑脫,避免了暴露患者所導致的有隱私被侵犯的感覺和患者受涼的情況發(fā)生。由于床單容易可取,直接使用患者的床單進行搬運,方便經濟,適合所有臥床患者的搬運,尤其適合超體重及管道多的危重患者。此方法減少了男家屬的參與,也提高了家屬的滿意度。
1 梁業(yè)梅.軸式翻身法搬運腎穿術后患者的可行性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4):1299-1300.
2 王成文.滑單及塑膠滑板輔助床上移動及搬運的進展與推廣[J].護理研究,2015,29(6):767-768.
3 徐瑩,任亞男.某院臨床護士腰背痛相關職業(yè)性因素調查[J].護理學報,2010,17(11):23-26.
4 李向芝,易春燕,高明榕,等.護理人員腰痛相關因素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8):721-723.
5 王晶晶,馬玲,趙偉,等.英國手工搬運法在護理人員職業(yè)性腰背痛防護培訓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12):6-9.
6 林艷.自制軟擔架在急診患者搬運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1,9(10):917.
7 楊紅英,魏自英.布單在多管道手術患者轉運中的應用[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3,29(13):1970-1971.
8 朗秋月,鄭鳳燕,胡悅宏.斜坡臥位在超體重患者術后搬運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7,21(11):2979.
9 沙世鐘,葉成剛,鄒亞萍.滾動式搬運法對胸腰椎骨折疼痛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0):938-939.
10 費旭靜.人體力學在脊柱損傷患者軸位翻身中的應用[J].美中國際創(chuàng)傷雜志,2012,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