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彩霞+史寶珊+鄭紅霞
摘要:口語交際是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內容,是現(xiàn)代小學教育中的一門全新課程??谡Z交際課程與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的模式有著很大的差異,它不僅需要發(fā)揮學生的聽、說能力還要發(fā)揮溝通、交際的作用,發(fā)揮學生傳遞信息、處理情感、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口語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能力上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更側重對學生交際能力、溝通能力、應變能力以及團結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目前全國小學、家長和教育學生都在高度關注口語交際課程的發(fā)展和落實,所以文章對口語交際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究,以便更好的發(fā)揮口語交際在小學教育中的作用。
關鍵詞:口語交際;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應用研究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標準的頒布,其中對小學口語交際做出了基礎要求,要求小學口語交際必須將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作為口語交際課程設立的根本,并且鍛煉小學生的傾聽、表達、理解和應對能力,提高小學生與他人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和文明程度,滿足我國素質教育的需要。所以在小學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的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等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渠道,抓準機會,讓小學生在繁多的語言實踐環(huán)境中學習到口語交際的知識,掌握這項生存和發(fā)展的基本技能,從而切實有效的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用心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口語交際教學的效果不僅要靠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來實現(xiàn),還要依靠教學環(huán)境和氛圍對學生的引導來實現(xiàn)。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交流氛圍,讓學生在身心放松中活躍自己的思維、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小學生放棄怕被教師指責和訓斥的戒備,這樣才能引導學生產生交際情感、交際欲望。在這種輕松的環(huán)境下,擅長言談的孩子會變得侃侃而談,平時沉默寡言的孩子也會拋開內心的顧慮,產生傾訴的欲望[1]。
二、創(chuàng)設挑戰(zhàn)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口語交際的相關教學活動應在具體情境中展開,要為學生布置有交際意義的任務,讓學生切實的感受到交際的魅力和樂趣。在通常情況下,有兩種形式的口語交際情境,一種是在課堂中營造情境,另一種是營造現(xiàn)實生活中的情境,也就是說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情境還原到課堂中,也可以被定義為營造生活情景[2]。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講,第二種情境是相當具有挑戰(zhàn)性的,但是在這種事生活化的情境中,小學生能夠有效的理解交際內容,更能激起小學生對口語交際的興趣,從而有效的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能力。
三、結合實際生活,創(chuàng)造實踐機會——開發(fā)學生潛力
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在不斷實踐中形成的。小學新課程標準中也強調要用更貼近生活的話題和情境作為口語交際教學活動的內容,重視學生掌握口語交際能力的情況,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并不是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口授的方式將口語交際的知識傳遞給學生后,自行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體驗,而是要在課堂上就將實際運用的內容傳遞給學生,并多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努力開發(fā)學生的交際潛力,使小學生能夠自如的運用語言,從而實現(xiàn)提升能力的目的[3]。
四、關注學生語言習慣——落實口語交際方法
一個人的口語交際并不僅僅局限在要把話說清楚、說明白的水平,還要運用語言的魅力,讓自己的表達內容變得得體,讓聽者受用,體現(xiàn)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和文明素質。雖然,目前很多學校口語交際課開展的如火如荼,課堂上也熱熱鬧鬧,但教師卻只重視落實教學內容,忽略了提高學生語言的質量和培養(yǎng)學生語言習慣方面的工作。導致學生在實際交往中,出現(xiàn)用詞錯誤、病句、語序顛倒、詞不達意、語句不通順等問題,也不對學生進行糾正。所以對于普遍性的重點問題,教師要向學生反復的強調,并通過教師點評、學生點評、自我點評的方式幫助學生糾正不良習慣。另外,在口語交際中的另一項重點應是教會學生傾聽,能夠尊重他人并理解他人的表達。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更側重學生對語言材料的積累和運用,口語交際是實踐學生運用語言積累的主要途徑,但其前提也是要讓學生學會傾聽。筆者認為在口語交際中傾聽的要素應是:首先要注意儀態(tài),表達自身的尊重,眼睛要直視對方,讓說話人了解你的傾聽狀態(tài);而且不要一聽到不認同的意見就急于反駁,突然的打斷對方的陳述;也不要因自己完全理解對方的意圖和說話的含義就顯現(xiàn)出不耐煩、想逃離的樣子[4]。同時要注意理解對方的表達內容。分析對方表達的含義,正確、不偏激的理解對方說話的意思,并及時的做出回應或應答。所以在口語交際課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言語表達習慣,讓學生掌握口語交際的正確方法。例如在保護動物這個口語交際話題中,學生會提出很多不同的保護方法和與動物成為朋友的方法,但是由于思維發(fā)展和心智水平的不同,有些小學生可能無法理解其他同學提出的方法,這時教師要幫助小學生理解,不能讓小學生出現(xiàn)干擾其它人表達或起哄行為。
結束語:總而言之,口語交際是現(xiàn)代社會自然人發(fā)展和生存的基本技能,我國教育也理應在小學階段就開始注重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讓小學生切實掌握與他人溝通和交流的方法,并讓小學生具備將自己的表達賦予感染力、說服力的能力。在我國教育深化改革的今天,小學教師要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和實踐能力,轉變教學觀念,改革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學習小學口語交際的欲望和興趣,挖掘小學生的交際潛力,讓學生真正的融入到口語交際學習中。
參考文獻:
[1]何培云.寧夏生態(tài)移民地區(qū)小學高年級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策略探究[D].寧夏大學,2014.
[2]胡秀玲.小學高年級語文口語交際的策略[J].新課程·上旬,2016,27(8):168-168.
[3]李春燕.由“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引發(fā)藏區(qū)口語交際--小學高年級的教學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5,24(10):45-45.
(作者單位: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qū)陳曹鄉(xiāng)許東小學 461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