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彪
(海東市人民醫(yī)院,青海 海東 810600)
在膽道系統疾病中,膽結石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近些年我國社會老齡化程度越來越嚴重,使得老年膽結石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膽結石若不能夠及時得到有效的醫(yī)治,會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從而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較大影響,病情嚴重者還會危害患者健康[1-2]。因此需要尋找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展開醫(yī)治,本文將對此展開探討。
參與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進行醫(yī)治的膽結石患者60例,采取數字表法將其分成研究和參照兩組。在研究組的30例患者中,所涉及到的男13例,女17例,患者年齡為30-73歲,平均(46.5±8.4)歲。參照組的30例患者中,所涉及到的男14例,女16例,患者年齡分為32-75歲,平均(48.8±9.2)歲。研究與參照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臨床基礎資料進行對比,沒有顯著的差別,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展開對比。
外科手術是參照組患者所運用的治療方法,其具體內容有對患者采取氣管插管全麻處理,然后對患者進行右肋緣下切口性膽囊切除術、膽囊造瘺術與膽總管探查術。在手術結束后對患者進行相關常規(guī)處理,包括止血、抗炎等。研究組患者則運用外科手術聯合藥物療法展開醫(yī)治,其外科手術療法與參照組相同,在患者進餐前的半小時需要服用消炎利膽片,每次服用的劑量為3 g,每天服用3次,需連續(xù)治療一個月。
本次研究的觀察指標為對比兩組患者的黃疸、膽管炎以及胰腺炎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以及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總有效率,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種,總有效率等于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
這次研究中各項與所選取患者相關的數據都導入到SPSS 18.0中進行處理,使用平均值±標準差的形式來表示計量資料,t作為檢測指標,計數資料則使用百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卡方作為檢測指標,其中P<0.05時證明兩組數據之間具有明顯的差異存在。
采取統計學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組患者出現黃疸、膽管炎以及胰腺炎等并發(fā)癥的例數分別為1例、0例、1例,總計2例,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 6.67%。參照組患者出現黃疸、膽管炎以及胰腺炎等并發(fā)癥的例數分別為2例、1例、3例,總計6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0.00 %。兩組數據對比,有著明顯的差別,可看出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要比參照組低,差別存在統計學意義,P=0.000,χ2=7.082。
在研究組中,患者治療效果表現為顯效、有效的例數分別為12例、16例,總計28例,總有效率為 93.33%,無效2例,占比6.67%。參照組中,患者治療效果表現為顯效、有效的例數分別為10例、13例,總計23例,總有效率為76.67 %,無效7例,占比 23.33%。由此看出,研究組的治療效果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00,χ2=8.092。
在膽道系統疾病中,膽結石是比較常見的一種[4-7]。膽結石的最主要癥狀表現為急性腹痛,在醫(yī)治中容易引發(fā)黃疸、胰腺炎和膽管炎等多種并發(fā)癥。有醫(yī)學者通過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膽結石患者中,女性患者要明顯多于男性患者,而且患者年齡越大,患上膽結石的幾率就越高?,F在臨床上對膽結石進行醫(yī)治主要采用內科保守醫(yī)治與外科手術醫(yī)治。在膽結石的醫(yī)治過程中運用外科手術,其擁有徹底的手術療程,清晰的視野,能夠取得較好的手術效果。然而外科手術治療仍然存在不足,其會導致老年患者在手術結束后減弱了胃腸功能,使得住院時間延長。消炎利膽片作為中藥復方制劑,其在疾病的治療中能夠起到祛濕、清熱、利膽和急性炎癥抑制的作用,在該藥的幫助下,可促使患者各方面癥狀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加快其恢復速度。結合臨床實際可以發(fā)現,若膽結石出現合并感染癥狀,應當及時采取外科手術醫(yī)治,在術后口服消炎利膽片,具有疏肝利膽消炎的功效[8-10]。
本次研究中參照組僅僅只運用外科手術治療方法,研究組患者在進行外科手術的同時加以口服消炎利膽片醫(yī)治。結果數據表明,研究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比參照組低,且研究組的治療效果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因此,在膽結石患者的治療中,采取外科手術聯合藥物治療方法能夠取得可觀的效果,并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值得在臨床上推薦廣泛應用,以促使該類患者盡快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