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媛
摘 要: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大門的越開越大,隨著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時代的漸次到來,英語在社會經(jīng)濟領域和人們生活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了,人們已經(jīng)清醒的認識到,熟練的駕馭、運用英語這一語言技能,無論是出于對個人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考慮,還是出于對服務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需要的考慮,都是不可或缺的和必須掌握的。要想讓未來的人們在其社會經(jīng)濟活動和個人社交活動中能夠熟練的使用英語這一語言技能,就必須要從中學英語教學抓起,在中學英語教學階段就打好扎實的基本功,這樣,當“新時代”們成長起來后,在其社會經(jīng)濟活動和個人社交活動中用到英語這一外來語種時才會駕輕就熟,出口成章。如今,讓中學生學好英語,讓中學老師教好英語,已經(jīng)成為社會上有識之士的共識。也正是這樣的時代進步需要,催動了中學英語課程改革腳步的緊鑼密鼓,持續(xù)深入,開啟了中學英語教師們積極探討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策略的激情?;谏鲜稣J識,文章著重從中學生積極學習情感的培養(yǎng)、寄宿生群體情感的缺失、教學中文化導入的必要性、教學目標的優(yōu)化以及教學過程細節(jié)的優(yōu)化和多元化教學評價的重要性等方面入手,就如何更好的提高中學英語教學效率展開了進一步的討論。
關鍵詞:中學生;英語教學;策略;效率
提高英語教學效率是家長的期待,是學生的心愿,是老師為之奮斗的目標,是社會的共同心聲,是眾望所歸。然而要卓有成效的提高中學英語教學效率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且也不僅僅只是依靠中學老師的單方面不懈努力就能順利實現(xiàn)的,因為,英語畢竟是一門外來語種,盡管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社會各界對于搞好英語教學的重要意義給予了高度的肯定,英語被賦予了極高的社會地位,英語教學及英語在社會上的實踐應用都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與此同時必須清楚的認識到,我國畢竟是一個漢語文化的國度,英語發(fā)展所需要的語言環(huán)境還遠未形成,單靠學校老師的綿薄之力來全面提升中學生英語水平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要想讓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得到全面提升,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本文僅站在中學英語教師的角度,對如何提高中學生英語教學效率的有關策略進行探討。
一、培養(yǎng)積極的學習情感
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情感的培養(yǎng)包括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對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的培養(yǎng)。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發(fā)展和形成,使社會上對于英語人才的需求來越迫切,英語也由此成為了公共關系場域中的重要交流語言和國際科技交流領域的主要應用語言,作為中學英語教師應該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們充分的認識到這一點,讓學生們明白學習英語的深遠意義,從而提高學生們學習英語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
另一方面是對學生學習英語動機的培養(yǎng)。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的內在推動動力量,是主導學生學習的力量源泉,學生們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主動性、學習積極性等都是學習動機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具體體現(xiàn),所以,中學英語老師在教學中要設法開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們清楚的知道自己學習的方向和目標,有了科學、正確的學習動機,學生們就會端正學習的態(tài)度,英語教學的效率自然就會因此而得以提高。
二、關注寄宿學生的情感缺失
寄宿學生情感缺失現(xiàn)象,在中學生當中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非常棘手的現(xiàn)實問題,多年來中學老師們一直在努力尋找解決這一問題的出路,但是收效不盡人意。究其原因,不外乎三個方面,其一是具有走讀條件的學生選擇寄宿制,這里面有家長和校方雙重因素的作用,目的其實很直接,就是試圖通過接近軍事化的寄宿制管理,提高學生的自律性,提升學習的自覺性,這完全是由于家長和校方主觀認識誤區(qū)造成的學生情感缺失;其二是家長不在身邊(如外出務工、異地就業(yè)等),學生因生活起居等無人照顧而迫不得已選擇了寄宿制,這類學生選擇寄宿生活并非出于他們的本愿,乃是不得已而為之,這是家長主觀因素和家庭客觀因素共同造成的學生情感缺失;其三是家庭住址距離校區(qū)較遠(如偏僻山區(qū)、交通不發(fā)達地區(qū)等)的學生選擇寄宿制,這類學生的寄宿生活完全是由于受到客觀自然條件限制造成的,這類學生的情感缺失也最具典型。對于寄宿生活的學生來講,由于長期遠離父母,缺乏父母關愛,親情日漸疏離,因此,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會有一種被人關心、被人呵護的渴望,所以,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喜歡哪些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老師。在英語教學中,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要比其他學科難很多,因為英文畢竟是外來語種,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缺乏成熟的語言環(huán)境,而寄宿制學生由于情感缺失往往更容易觸景生情,產(chǎn)生自閉、離群等消極心理,因此,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老師應該盡力營造一些活躍的氣氛,應盡力給予他們溫馨的關懷,應盡力拉近與寄宿生之間的距離,以此來調動他們英語學習的熱情。
三、重視教學中的文化導入
隨著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形成,國與國之間的溝通和交往會愈來愈頻繁,把“有”帶給“沒有”是人類社會的共同心愿,因此,在中學英語教學中也應重視文化導入,融入國外先進的元素。特別是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吸納了國外很多先進的、優(yōu)秀的文化,這對促進中國自身文化的發(fā)展是具有積極的建設意義的。就在今年的9月8日,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簡稱“投洽會”)在福建廈門正式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投洽會致賀信時還在強調“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改革開放使中國走上了富強的道路,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重視文化導入,一方面有利于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增強他們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還有利于學生對英語活學活用,打破書本的呆板教條;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把文化導入作為英語教學的目的之一。
四、確立合理的教學目標
所謂“教學目標”,指的是“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它既與教育目的、培養(yǎng)目標相聯(lián)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養(yǎng)目標?!苯虒W目標一般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課程目標、課堂目標和成才目標。以課堂教學目標為例,它的確定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是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前置條件。教學目標確立的合理與否與教學的成敗關系密切,對教學的內容、教學的方法、教學的評價和教學的效果等等都能產(chǎn)生影響,因此,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確立合理的教學目標是非常重要的,這是老師教好英語、學生學好英語的必要條件。
五、優(yōu)化教學過程細節(jié)
俗話說得好:“細節(jié)決定成敗”。 中學英語教學過程是由一個個細小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鏈接而成的,因而優(yōu)化教學過程細節(jié)也是一項非常必要的教改活動。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組織教學細節(jié),這是英語教學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既可以起到因果導入作用,又可以迅速集中學生注意力讓學生進入聽課狀態(tài)。
二是師生交流細節(jié),中學英語教與學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信息傳送與接受的過程,這一過程的實現(xiàn)需要借助于師生之間的充分互動與交流才能完成。
三是學習指導細節(jié),具體可分為學習知識指導(如語音、詞匯、語法)、技能學習指導(如聽、說、讀、寫)以及文化意識指導和情感態(tài)度指導等等,由于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和學習目標等也各不相同,所以學習細節(jié)指導要兼顧一般性與個別性兩個方面。
六、植入多元化的教學評價理念
中學生的心智成長尚未完全成熟,尚處于發(fā)育階段,有時候老師不經(jīng)意間的一個評價就有可能會對學生的整個學習歷程產(chǎn)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而老師所面對的學生們又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因此,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在學生學習評價方面,老師要盡量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從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思維以及學習表現(xiàn)等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評價,這樣就容易讓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感受到來自老師的褒獎和鼓勵,從而激發(fā)學生再接再厲、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J].王惠玉.淄博師專學報.2010(02).
[2]論英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與情感教學[J].劉武松.瘋狂英語(教師版).2010(03).
[3]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周芳.職業(yè)圈.2007(10).
[4]多元化評價 讓每個學生找到自我[J].段玉蘭.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