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100新疆昌吉州人民醫(yī)院老年病科
國際尿控協(xié)會將尿失禁(UI)定義為不受主觀意志控制,尿液不自主漏出的現(xiàn)象,定義為衛(wèi)生問題與社會問題[1,2]。尿失禁是老年人的常見疾病,>60歲的老年人當中,患病率達到15%~30%,嚴重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3,4]。
筆者于2015年開展的針對我區(qū)住院患者CGA,老年回族患者尿失禁發(fā)生率達到57.6%[5]。目前在老年醫(yī)學領(lǐng)域,針對回族人群老年綜合征的研究較少。
本次研究通過CGA方法,從全面的醫(yī)療評估、軀體功能評估、認知和心理功能評估、社會/環(huán)境因素評估幾個方面來探討昌吉地區(qū)回族老年尿失禁人群的老年綜合征的特點[6],并進行CGA管理,了解隨著老年綜合征改善,尿失禁緩解的情況。
2016年1-12月收治年齡≥65歲回族住院患者100例,納入標準:有多種慢性疾病,多種老年問題或老年綜合征,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損害,能通過CGA和干預而獲益的老年患者。排除標準:①疾病晚期、嚴重癡呆、完全功能喪失的老年患者;②不能配合調(diào)查者。100例患者中男50人,女50人,平均年齡(75.53±5.12)歲。
方法:①評估時間及內(nèi)容:對昌吉州人民醫(yī)院老年病科2016年1-12月入住的≥65歲的老年回族患者,使用尿失禁問卷簡表ICI-Q-SF表進行評估,分為尿失禁組和非尿失禁組,分組患者進行CGA,從患者的簡易認知功能狀態(tài)(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肢體活動情況、跌倒和墜床風險、老年抑郁狀態(tài)(GDS)、營養(yǎng)狀況(MNA)、疼痛等多個方面判定,了解兩組患者老年綜合征的發(fā)生情況;對尿失禁患者進行CGA管理6個月,了解干預前后老年綜合征各項指標變化,尿失禁的改善狀況。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9.0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一般狀況:尿失禁問卷表簡表ICIQ-SF表示近4周內(nèi)患者尿失禁的情況,此表主要用來對尿失禁患者進行篩查,問卷共6項內(nèi)容,包括被調(diào)查者的年齡、性別、尿失禁的癥狀及嚴重程度、尿失禁對日常生活的影響[7]。100例入組患者,其中非尿失禁人群43例,尿失禁患者57例,尿失禁患者平均ICI-Q-SF得分(6.77±3.83):其中含輕度尿失禁患者35例,ICI-Q-SF分值(4.36±1.31);中度尿失禁19例,ICI-Q-SF分值(9.78±2.15);重度尿失禁3例,ICI-Q-SF分值(17.0±2.00)。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比例、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經(jīng)濟狀況、居住狀況、患病時家人幫助等一般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老年常見疾病如高血壓病、2型糖尿病、腦梗死、腦出血、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基礎(chǔ)疾病患病率情況一致。
表1 老年尿失禁患者老年綜合征分析(±s)
表1 老年尿失禁患者老年綜合征分析(±s)
分類 MMSE量表 Rivermead運動指數(shù) GDS量表 老年日常生活能力評估量表 疼痛評分 跌倒和墜床危險因素評估分正常 25.75±2.87 13.69±1.41 8.87±6.23 22.89±5.05 0.89±0.50 2.23±1.22尿失禁 21.46±3.86 13.21±1.86 11.72±5.93 24.19±7.77 1.29±0.66 2.90±1.56
表2 尿失禁患者干預后老年綜合征分析(±s)
表2 尿失禁患者干預后老年綜合征分析(±s)
時間 ICI-Q-SF分值 MMSE量表 GDS量表 日常生活能力 跌倒評分干預前 6.77±3.83 22.95+4.19 14.34±6.05 27.17±10.49 3.26±1.78干預后 4.86±1.31 25.44±3.59 10.13±5.33 22.34±4.86 2.68±1.39
尿失禁與老年綜合征關(guān)系分析:在回族老年尿失禁人群中,MMSE量表分值低于非尿失禁組(P<0.05),老年抑郁量表得分(GDS量表)、疼痛評分分值、跌倒和墜床風險明顯高于非尿失禁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針對尿失禁患者進行CGA管理,根據(jù)尿失禁問卷表簡表(ICI-Q-SF表),將尿失禁分為壓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型尿失禁,大多數(shù)老年男性主要以急迫性尿失禁為主,發(fā)病原因主要為前列腺增生所致尿道梗阻,慢性尿道口炎癥等,針對性給予進行功能鍛煉,并且服用非那雄胺片和a受體阻滯劑;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缺乏,尿道固有括約肌肌張力減弱,以壓力性尿失禁多見,進行針對性盆底肌肉的功能鍛煉,并且服用酒石酸特托羅定片6個月;混合型尿失禁指同時具有壓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在重度尿失禁的人群中多見,主要給予藥物治療。在尿失禁治療同時,對患者進行CGA管理,主要從醫(yī)療、軀體功能、認知和心理,環(huán)境因素方面進行干預,6個月后,再次進行評估,了解尿失禁改善情況和老年綜合征的改善情況。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CGA管理6個月后,隨著MMSE量表評分、老年GDS量表評分、老年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分、跌倒和墜床風險評分均有明顯改善,尿失禁患者ICI-Q-SF評分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國內(nèi)關(guān)于老年人尿失禁問題的研究起步較晚,2016年北京醫(yī)院老年醫(yī)學研究所對于2006-2015年P(guān)ubMed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老年人尿失禁文獻進行分析,尿失禁的手術(shù)治療和藥物治療,病理生理學機制,流行病學研究是近幾年老年尿失禁研究的熱點,針對老年綜合征方面的研究較少[8]。
本地區(qū)>65歲老年回族人群尿失禁發(fā)生率高達57%,大部分尿失禁患者存在社交障礙、自尊底下、羞恥感、抑郁等社會問題,應(yīng)該引起老年病科及泌尿?qū)?漆t(yī)生的重視。我國學者鄭瑾等發(fā)現(xiàn)>60歲老年尿失禁生存質(zhì)量和尿失禁的嚴重程度相關(guān),對老年女性患者的心理影響更大[9]。通過此次研究,我區(qū)老年回族患者尿失禁發(fā)生率和北京地區(qū)一致[10],中度和重度尿失禁達到22%,尿失禁癥狀嚴重;老年回族尿失禁患者具有早期認知功能下降、跌倒風險增高、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抑郁風險升高的老年綜合征特點;針對以上特點進行6個月的CGA管理,隨著各個量表分值的改善,尿失禁嚴重程度得到緩解(P<0.01),生活質(zhì)量得到提升,和國內(nèi)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一致[11]。
結(jié)論:CGA管理方法對我區(qū)老年回族尿失禁人群效果明顯,易于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