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悠
摘 要:什么樣的班主任才能培養(yǎng)出最優(yōu)秀的學生?在班級管理中,老師總會絞盡腦汁制定出許多規(guī)章制度,并在實踐過程中一次次修訂、完善。然而,無論這張“網(wǎng)”織得多密,總有學生會想辦法、鉆空子,作為班主任,似乎總不能“稱心如意”。其實,縱觀自己的做法,似乎總是把學生放在了自己的對立面,殊不知,學生也是人,也需要被尊重、理解和關(guān)心。如果教師能夠轉(zhuǎn)變觀念,遇事有同理心,蹲下身來,站在孩子的立場,學會傾聽,同時給予溫馨的回應(yīng),用人文情懷促進班級人際關(guān)系的和諧,打造和諧的班級人文環(huán)境,促進班集體目標的實現(xiàn),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關(guān)鍵詞:班級管理;人文情懷;關(guān)注生命
回顧以前自己的做法,“上課要坐直,眼睛看老師”“下課檢查地面、桌子”“互相監(jiān)督,不許在校園內(nèi)奔跑”……似乎,我為孩子們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制定了詳細的“行為準則”,只要參照此準則,保準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可惜,事實并非如此。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多次說過:“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庇萌宋那閼雅囵B(yǎng)學生自主管理的意識與能力,班級管理中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充分認識到“班級管理”不僅是“管”,更多的應(yīng)該是“理”,最終實現(xiàn)一個“導(dǎo)”字,從“管理”走向“指導(dǎo)”,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一、關(guān)注生命——轉(zhuǎn)變觀念定方向
在班級管理中滲透人文情懷就是要改變老師和學生之間不平等的關(guān)系,改變老師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對學生有絕對權(quán)威,作為學生,只有聽從教師的安排。前幾天,我的班級里出現(xiàn)了這樣一件事:學校德育處老師告訴我,早晨我們班沒有打掃保潔區(qū)。上課時,我在沒有調(diào)查的情況下便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了當天的值日生,希望他們能負起自己的責任。事后,我才知道,那天早讀課,數(shù)學老師布置了作業(yè),幾個孩子是因為要完成作業(yè),才耽誤了打掃工作。如果當時我能夠多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允許學生參與到管理中來,和學生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班級管理肯定會事半功倍。
二、尊重生命——管理制度共謀劃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離開管理制度,學生就會放縱自由。所以,學生除了要遵守學校的管理制度,還應(yīng)該遵守班級的管理制度。某些具體的制度是否會被大家認可并遵守,能否起到監(jiān)督防范的作用,就要取決于該制度的內(nèi)容本身。制度的內(nèi)容將決定它是否令人信服從而具有一定的權(quán)威性,因此,班級制度不應(yīng)由班主任單獨制定,班級干部和同學們的意見也很重要,應(yīng)該共同商議決定。將班級制度交由學生親自制定不僅可以鍛煉他們的能力,更可以讓他們統(tǒng)一出一套讓所有人信服的規(guī)矩,這樣有利于班級的整體管理。在制度實施的過程中,不宜太過嚴苛,但要體現(xiàn)出一定的人文情懷。
三、理解生命——同伴互助促成長
“一花獨放不是春”,班主任作為一個個體,主觀情感往往較濃,難免有犯錯誤的時候。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途徑就是要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都參與進來,主動承擔起班級建設(shè)的責任。班委會的選舉就可以通過同學投票選舉產(chǎn)生,選舉出的干部可以代表多數(shù)人的意見,方便以后的班級管理。同時,采用任期期滿換屆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班干部組織自己的小團體,對部分同學有所偏袒或為自己謀取私利。除此之外,還可以把管理建設(shè)班級的機會留給更多的同學,讓大家都有機會參與進來,成為組織者。在選舉班干的過程中尤其要考慮家庭條件差、紀律表現(xiàn)差的學生,鼓勵他們充分發(fā)揮主動性可以讓他們參與到這個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貢獻自己的價值。
四、呵護生命——特殊群體巧護航
每個班級中總會有一些特殊群體,他們有的家庭特別貧困,有的身體殘疾、生活無法自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貧困生往往會遇到比平常人更多的困難,許多我們可以輕易得到的東西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奢侈,正常的日常開支對他們而言可能都是一種負擔。但是他們也比很多人更加堅強,自己的家庭條件不如別人,也無法阻擋對知識的渴望,還是選擇努力拼搏。因此,盡到我們力所能及的力量來幫助他們,可以讓他們感覺到溫暖,成為他們前行的力量。相反地,如果歧視家庭條件差的同學,則可能給他們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陰影,這不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長,更可能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讓孩子對社會失去信任。對于這種情況特殊的學生,他們內(nèi)心往往比較脆弱,老師、同學應(yīng)從旁了解具體情況后再給予幫助。不動聲色的幫助可以保護貧困學生的自尊心,如果他可以感受到身邊的溫暖,自然也會有所回應(yīng),這就形成了良性的循環(huán)。這對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有很大影響。對于這一情況,老師可以采用一些小技巧,比如上課多提問或指派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使學生感覺自己是被重視的。
班級管理是篇大文章,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學生,應(yīng)該成為班級管理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愿我們的班級管理能夠充滿人文情懷,讓豐富的人文底蘊成為學生終身受益的營養(yǎng)。
參考文獻:
[1]戴良斌.無特色教育,讓孩子的天空更高遠[J].教師博覽,2014(2).
[2]陳培瑞.關(guān)于教育發(fā)展的幾點理性思考[J].山東教育科研,1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