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遠賢
摘 要:闡述了實踐“先寫后導”作文訓練的幾點體會:一是先寫后導可激發(fā)學生興趣,二是先寫后導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三是先寫后導有利于發(fā)揮學生集體智慧,四是先寫后導使教師的指導更有針對性。
關鍵詞:作文教學;先寫后導;素質教育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梢妼懽鹘虒W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面對寫作教學,雖然我們教師多年來不斷地嘗試和努力,但效果仍不盡如人意。
傳統(tǒng)作文教學模式,一般是“先導后寫”。作文教學指導在前,學生寫作在后,這樣教師的講解和提示就會使學生形成一種心理定勢,必然束縛學生的思想,習作也會出現雷同現象,學生的思維也會產生惰性和依賴性。這種訓練模式帶來的后果是學生越寫越“怕”,教師越教越“困”。怎樣才能將應試教育轉軌到素質教育上來,我認為要把“先導后寫”變?yōu)椤跋葘懞髮А?,拋棄“先導后寫”的傳統(tǒng)作文教學方式,才能符合素質教育的根本原則。在教學中合理穿插運用“先寫后導”的模式,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深化學生對寫作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并能讓教師了解到學生真實的作文水平,從而加強作文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一、先寫后導可激發(fā)學生興趣
“情之所至,自然流為至文。”《古文觀止》中的這句話表明,作文是寫作主體出于表達的需要而自然流露于外的產物。在“先寫”階段,教師應關注學生情感表達的需要,先不作具體的寫作指導,在寫作內容上,教師應選取與學生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主題,讓學生寫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甚至夢到的事情。它打破“先入之見”的局限,開拓學生的思路,這才是真正的“我以我手寫我心”。記得在教學人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背影》這篇課文后,在學生掌握了一定寫作技能的基礎上,我通過討論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并順應學生情感表達的需要,布置了以“親情”為話題的寫作任務。在學生寫作前,只是要求學生仔細回想家人曾帶給自己的深深的觸動,并用自己的語言將這種觸動表達出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這樣較為寬松的寫作環(huán)境,能幫助學生克服對于寫作的畏懼感,充分享受表達的自由與樂趣,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自然流露心聲。
二、先寫后導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學生在未經教師指導的情況下寫出的作文,肯定存在不少問題,經過教師有的放矢的指導后,再讓學生思考此次作文的得失,總結經驗,強化認識,從理性的高度揭示這類文章的寫作規(guī)律,指導以后的寫作,這正是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認知規(guī)律的模式。
在“親情”話題作文教學中,批閱學生的作文后,我發(fā)現大多數學生實際存在的寫作問題是有事情卻寫不具體,缺乏細節(jié)描寫。所以,在集體講評指導時,我在如何展開細節(jié)上發(fā)力,讓學生掌握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首先,從學生作文中挑出一篇存在細節(jié)描寫不足問題的典型作文,讓學生分析例文問題,思考可以怎樣修改。其次,組織學生進行個人思考、小組交流,讓學生發(fā)言,說明自己對例文的看法與修改建議。最后,教師對學生的發(fā)言進行評點,并從課內外引入更多的寫人記敘文案例,從正、反兩方面分別說明如何進行細節(jié)描寫。這節(jié)課,由于從學情出發(fā),學生都有話可說,課堂氣氛活躍,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先寫后導有利于發(fā)揮學生集體智慧
學生的作文雖不經過具體指導,但都或多或少有各自的優(yōu)缺點。教師通過批改、總結優(yōu)點,然后在指導過程中讓學生互相借鑒。同時也可把學生作文中的不足指出來,讓其他同學引以為戒。這種指導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的做法,可以充分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從而達到提高作文教學效果的目的。
一般來說,學生對寫作的認識不是經由一次思考就能完成的。教師在對學生的初次寫作情況進行摸底、點評后,還要根據學生的寫作情況確定下一步的教學策略。如果大部分學生寫作狀況良好,教師就可以布置下一個要求更高的寫作任務;而如果大部分學生在寫作時都存在同一個問題,那么教師就應重視已寫題目的價值,讓學生對原文進行修改。在學生作文存在問題的情況下,再寫比純粹的新寫更能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例如,進行“親情”話題寫作教學時,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案例示范等環(huán)節(jié),學生明白了自己在寫作時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細節(jié)描寫,這時,我要求學生根據本節(jié)課的討論結果、修改建議修改原文,進行二次訓練。在修改時,學生都很注重加強細節(jié)描寫,寫出了讓人讀后印象深刻的作品。學生再次寫作后,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修改情況進行點評,以實現學生寫作水平的螺旋式提升。在學生修改“親情”話題作文后,我在課上總結了此次寫作的成效與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并將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在班上展示。
四、先寫后導使教師的指導更有針對性
這種方式,不是教師包辦一切,學生自己對審題、立意、選材都會有自我的見解和主張。同時教師對學生的獨到見解要給予充分肯定和贊揚,對一般見解只能給予評論補充。整個寫作過程完全是學生主動地創(chuàng)造的過程,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這樣那些得到肯定的學生會有一種光榮的喜悅,而那些曾經有困惑的學生經過點撥,又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欣喜。這樣必然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總之,“先寫后導”有助于教師根據學情進行教學指導,有助于學生發(fā)自內心地表達。然而,在教學時,教師不能將教學模式類型化、單一化,而應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采取最適合學生的教學途徑,讓學生更加關注現實、熱愛生活,樂于通過寫作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獨特感受。這不僅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同時也符合現階段的素質教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