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 高慧楓
摘 要:一個具有美好心靈的人,首先要學會愛人。正是有了愛人之心,才會對集體、對他人、對社會充滿感恩,也才能建立起更優(yōu)秀的集體好風尚。情感教育不能依靠別人,應該是在學生自主發(fā)展的過程中進行自我鍛造、自我磨練、自我感悟。探討了在班集體建設的過程中,班主任如何創(chuàng)建、如何引導、如何領導班級走上情感教育之路。
關鍵詞:情感教育;情感眼;情之力;情之機
2017年8月15日,“中國陶行知研究會蘇霍姆林斯基研究專業(yè)委員會”走進了我們學校。吳盤生主任宣布了無錫市西漳中學和天一實驗小學正式加入“蘇研會”,開始了我們的情感教育之路。全國著名情感教育專家朱小蔓教授說:“情感教育就是磨礪師生具備一雙美麗的情感眼睛?!卑嘀魅我朴谟眠@雙美麗的眼睛去觀察學生,發(fā)現(xiàn)班級里一切能夠挖掘情感力量的契機,逐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情感的能力,讓學生看到情感的美麗、老師的慈愛、同學的可愛,從而體會到班集體的幸福感,這就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培養(yǎng)真正的人。
在這半年,通過情感建班,情感帶班,抓住日常工作中情感教育的“情感點”“觸發(fā)點”“困惑點”“共鳴點”,我們做了三件比較有意義的事。
一、磨煉情之眼,逐步建立“情感教育牽掛清單”
情感教育是讓人時時刻刻牽掛的教育,而學生始終是讓班主任最牽腸掛肚的人。開學之初,我們就向全班做了一次問卷調(diào)查,設計了幾個關于情感牽掛的問題,例如:“1.我心里最難過的一件事 2.我當前最大的困難是 3.我最害怕的一件事
看了孩子們的回答,我才了解到隱藏在他們心中的小秘密。有的孩子為學習成績擔憂,有的因為與父母不能和諧相處而苦惱,有的因不適應寄宿生活而困擾。根據(jù)這些內(nèi)容,我設計了第一張班級的情感“牽掛”清單。通過對比、整合,發(fā)現(xiàn)有8個孩子因為受父母離異的影響,其中受影響最大的就是軒×同學。
父母離異后,軒×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家庭的殘缺和成績的落后,使他變得自卑,不愿意與同學交流。每當我想以安慰、同情的姿態(tài)走向他時,他都遠遠地躲開了。后來,我嘗試避開“家庭”這個禁區(qū),多問問他與興趣有關的問題,漸漸的,他開始回答我的問題,甚至愿意和我主動地聊兩句。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他能逐漸敞開心扉,已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和肯定。
只要我們愿意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哪怕再崎嶇、再坎坷,也終將能到達他們心底最脆弱、最敏感的角落,尋覓值得我們牽掛的點點滴滴。
二、抓住情之機,讓學生深深感到情感就在身邊
真正的班級是由“愛”這個字組成的,每一個優(yōu)秀班集體都應該是一個美麗的情感世界,而情感教育就是最重要的促成因素。這兩個月以來,在唐云增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努力抓住情之機,讓學生感到情感就在身邊。
9月,運動會讓孩子們體會到了情感所給予的溫暖。旭日初升,黑板上卻早已寫滿了48位同學對運動員的祝福:“我知道你很厲害!” “加油,我看好你們!”比賽激烈地舉行著,捷報不斷傳來,但是突然,參加女子400米的閔×因病無法上場。她含著眼淚問我:“老師,怎么辦呀?”班級里嘰嘰喳喳地商量著。突然,角落里傳來一個堅定的聲音,“我去吧?!彼腥硕嫁D過身——姜×,一個上午剛剛跑完800米的女孩。我不放心地說:“可以嗎?身體吃得消嗎?”她笑著安慰我:“老師,放心吧,800米正好把我跑通了,現(xiàn)在達到最佳狀態(tài)?!迸?!隨著發(fā)令槍響,她飛奔而出,看著她漸行漸近的身影,我的擔心蕩然無存,滿眼都是她倔強地抿著嘴唇,堅定地邁出每一步的樣子,那是我見過最美麗、最鮮活、最青春、最具力量的生命。場上的情景讓人感動,場下的一幕幕也同樣動情,當運動會結束后,其他班的孩子都打掃好了自己的區(qū)域回到了自己的教室,我們班有人提議,把一些角落的垃圾再撿一撿、掃一掃。一聲令下,所有的同學都開動起來。金秋9月,往常是樹葉“唰啦啦”地飄落,讓人感覺到一陣陣的凄涼,而今年,感動代替了凄涼,樹葉也似乎有了感情,飄得如此生動。
生活中處處都有情感教育,班級日常工作應是充滿情感的工作。班主任要用一雙敏銳的眼睛去挖掘班級內(nèi)部的情感機會,引導孩子去體驗,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感悟、升華自己的情感價值觀。情感教育不能依靠別人,而應該在學生自主發(fā)展的過程中進行自我鍛造、自我磨煉、自我感悟。
三、運用情之力,激發(fā)學生情感潛能
情感教育是具有超長的時效性、超強的感染力的班級情感的共性力量。它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發(fā)現(xiàn)力、感受力、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教育。在過去的兩個多月中,我們磨煉了情之眼,抓住了情之機,接下來我們應該運用情之力來激發(fā)班級學生的情感潛能。
11月中旬,我們迎來了進入初中階段的第一次大考——期中考試。許多孩子在剛進入初中時,適應不了快節(jié)奏的學習生活,因此變得有點急躁,不知所措。為了平和他們的心態(tài),讓他們能夠安心迎考,在10月份的班會課上,我們設計了“寫給期中考試的我”這封信,在這封信中,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在班級中尋找一個他,這個他要能成為你的榜樣,你的趕超對象。希望每一個人能夠在學習上趕上那個他,在品德上趕上那個他,在身體素質(zhì)上趕上那個他。在期中考試結束后,每個人再次會打開自己的這封信,看看自己完成了幾個目標,每完成一個目標,我們都會獎勵相對應的情感之力獎章。我希望,班級中的這股情感之力能夠自然遷移到學習中,甚至今后的生活中。
教育不是“自古華山一條路”,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心明眼亮,有卓越遠見,有精深的專業(yè)知識,風趣幽默的教學方法,保持一顆平常心,用正確的方法做學生與家長之間情感交流的橋梁,在濃濃的情感教育中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之力,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朱小蔓.情感教育論綱[M].人民出版社,2007-05.
作者簡介:徐靜,漢族,江蘇無錫人,1984年5月出生,中學一級教師,無錫市惠山區(qū)德育能手,長期致力于情感教育和班集體建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