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貴港市覃塘區(qū)覃塘鎮(zhèn)六務小學 中心小學(537000)
陸云柳(執(zhí)教) 黃展永(點評)
《我多想去看看》是部編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的一篇文章。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在學生基本掌握文章大意后,教師不妨從另一個角度入手,依托課文內(nèi)容,通過一些口令、提示語等來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師:同學們,上一節(jié)我們學習了本課的生字詞,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師指課題)
生:(齊讀課題)“我多想去看看”。
師:(出示詞語課件)你們還記得這些詞語嗎?
生:(齊說)記得!
師:好,現(xiàn)在我們“開火車”檢查。火車,火車往哪開?(師做“開火車”的手勢)
生:(齊說)往這開!往這開! (生迅速舉手示意)
師:這列火車開起來。(表揚:火車開得又快又穩(wěn))
師:這列火車也開起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展示熱情)
【通過“開火車”的游戲,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既復習了生字,又調(diào)動了他們學習的興趣?!?/p>
師:這些詞大家讀得又快又準!相信要把課文讀好,也難不倒大家了。
師:請看20頁……
生:(齊說)我看20頁!
(師表揚:這一小組的同學動作真利索!動作真快!另一個小組的同學又快又安靜!)
師: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看看課文寫了誰?想去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師:讀書注意……
生:(齊說)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給時間讓學生自己讀書、思考)
師:春眠不覺曉……
生:(齊說)處處聞啼鳥!(以背誦古詩來調(diào)控學習)
師:同學們讀書很認真!那課文里寫了誰?想去哪里?看到了什么?
(師相機出示課件,讓學生快速讀書,找一找,然后匯報)
生1:一個想去天山,一個想去北京。
師:還有不同的嗎?
生2:一個想去北京看天安門廣場,另一個想去新疆看天山。
【此環(huán)節(jié),教師用了一些提示語,讓每個學生都張嘴念,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起來。通過這些提示語,學生明白了學習的要求。】
師:同學們真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讓我們跟著天山的孩子去看看吧。(相機出示課件:第一段話)
師: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這段話,從這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生1:“媽媽告訴我,沿著彎彎的小路,就會走出天山?!?/p>
師:是呀?!把刂?引讀,并用肢體語言展示:彎彎的小路)
生:(齊讀)“彎彎的小路,就會走出天山。”
師:誰自己來讀一讀這句話?
生2:“媽媽告訴我,沿著彎彎的小路,就會走出天山?!?/p>
師:你讀得真好!我仿佛看到了一條彎彎的小路。誰還想來挑戰(zhàn)?(生讀)
師:除了彎彎的小路,還有彎彎的什么呢?
生:(紛紛回答)彎彎的小河、月亮、小船……
(生自己練說)
師:目光——(以口令的形式讓學生集中看黑板)
生:(齊說)聚焦!
師:走出天山,我們就來到遙遠的——(課件出現(xiàn)天安門圖片及句子:“北京城,有一座雄偉的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
師:那“遙遠”有多遠?請看(相機出示課件),這是北京,這是天山。(師用手勢比畫出天山到北京的地圖上的長度)從天山到北京遠嗎?
生3:遠!
生4:不遠!
師:有的同學說遠,也有的說不遠。其實,假如我們坐飛機從天山到北京,大約要4個小時,假如開小車大約要1天又11個小時,假如騎自行車大約要9天,假如走路大約要28天。
(師首先是語速越來越慢,然后是從時間上讓學生體會到“遙遠”)
師:所以,課文說——(課件出示:遙遠的北京城)
生:(齊讀)“遙遠的北京城。”
師:誰來試著讀出遙遠的感覺?
生5:“遙遠的北京城?!?/p>
師:感覺有點遠。誰能讀得更遙遠?
生6:“遙遠的北京城……”
師:老師仿佛看到了遙遠的北京城。 “北”這個字要求會寫,我們看看“北”字在田字格里要注意什么?(相機出示課件)
(全班學生安靜觀察,教師示意他們舉手回答)
師:文明聽眾——
生:(齊說)就是我!
生7:要注意第三筆是“提”。
師:還有誰也想說說?
生8:“北”字的豎彎鉤寫在豎中線上
師:請跟我寫。(師做書空的動作)
生:(齊說)我跟你寫。(生也跟著做書空動作)
師:第一筆先寫豎,第二筆寫在橫中線上,第三筆是提,最后一筆豎彎鉤要壓在豎中線上。
師:在田字格內(nèi)寫一寫“北”字。
師:寫字要注意三個“一”——
生:(齊說)一寸,一拳,一尺。
(師走下去看學生寫字,寫得好的要表揚)
師:這孩子寫字真漂亮!
師:這孩子頭——正,肩——平,腰——直,腳——踩地!
(師的提示讓每個學生立馬坐好來寫字)
師:鋤禾日當午……
生:(齊說)汗滴禾下土。
師:誰能用“北”字來組詞?
生:(紛紛說)北方、北面、北京……
師:是的,遙遠的北京城,有一座雄偉的天安門。(課件:雄偉的天安門圖片)每天早上都進行升旗儀式?,F(xiàn)在我們一起來觀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播放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視頻)
師:看了視頻后,大家有什么想說的?
師:要回答——
生:(齊說)先舉手!
生9:我看到了戰(zhàn)士們的步伐很整齊!
生10:我感受到了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
(課件出示這句話)
師:下面請同桌間互相讀一讀。
生11:(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p>
師:你在“非?!边@個詞語上加了重音,讀得真好聽!大家也像他一樣來讀一讀這個句子。
生:(齊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p>
師:是啊, 在遙遠的北京城,有一座雄偉的天安門,我對媽媽說——
生12:“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指名讀)
師: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我對媽媽說——
生13:“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指名讀)
【一年級的學生容易分心。在朗讀中,教師采用口令、古詩等來調(diào)控學生的學習情緒,緩解學生的學習疲勞,使他們能時時保持比較高昂的學習熱情。】
師:在遙遠的北京城還能看到(相機出示課件:雄偉壯觀的長城),我對媽媽說——
生:(齊讀)“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師:瞧,有美麗的故宮。我對媽媽說——
生:(齊讀)“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師:看,還有巧奪天工的鳥巢,我對媽媽說——
生:(齊讀)“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師:既然大家都想去看看,就讓我們美美地讀這段話吧。
(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以詩歌的形式呈現(xiàn))
師:讀書做到,響而不吼!
(生美美地品讀詩歌)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天山的小朋友多想去北京城看看,那北京的小朋友又想去哪里看看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 “讀書做到,響而不吼!”這在一年級是比較難達到的。因為,學生們讀書總喜歡喊著讀。他們一讀書,教師的耳膜就跟著不停振動。所以,教師提示“響而不吼”,就是希望學生讀書不要喊著讀?!?/p>
【總評】
這是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課時的教學實錄。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著重在課堂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為他們今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了扎實基礎。
教師在指導學生寫“北”字時,提示:“寫字要注意三個‘一’……”學生馬上齊說:“一寸,一拳,一尺。”在學生練寫時,教師又及時通過表揚的方式來進行評價:“這孩子頭——正,肩——平,腰——直,腳——踩地!”并調(diào)整了學生的寫作姿勢。教師在課堂當中嚴格要求,讓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從而為他們寫好中國文字打下扎實的基礎。
目前,有不少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qū),要求學生讀書越響亮越好,結果造成學生喊破嗓子來讀書?!绊懚缓稹本秃芎玫匾髮W生讀書要響亮,但不是有多大聲就讀多大聲,還要注意文章的內(nèi)容,調(diào)整音量,讀出感情等。
總之,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從低年級開始培養(yǎng),這樣既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又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他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