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德州學院附屬小學(253000)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明白: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尊重自己內心的需要,有權利說“不”,但同時也要尊重被拒絕人的內心感受,維護良好的人際關系。
2.初步學習巧妙說“不”的三點要求,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重點難點:
1.重點:兩難情境的角色扮演,引導學生學習演練如何說“不”。
2.難點:歸納巧妙說“不”的三點要求。
活動過程:
游戲名稱:粘泡泡糖。說清楚游戲規(guī)則,并強調粘好后立馬安靜下來,最先安靜下來的一組為勝者。
師:同學們,我們先來玩一個游戲好嗎?粘泡泡糖的游戲還記得嗎?小手拍起來。
(依次粘三個,粘四個,粘兩個,并以粘兩個的為結束引入課題。)
師:這下都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跟你的朋友熱情擁抱一下吧。
師:孩子們,和你的朋友在一起高興嗎?那和朋友之間有沒有遇到過讓你特別為難的事情呢?有的同學已經開始皺起了小眉頭。小華和小林之間啊,就發(fā)生了這樣一件事。
[設計意圖:以學生喜歡的游戲進行熱身活動,在歡笑聲中很自然地將學生帶入本課的問題情境中。]
已是晚上九點鐘,小華正忙著寫作業(yè),同學小林興沖沖地拿著一本新買的漫畫到小華家,要和小華一起欣賞,小華……
師:如果你是小華,面對小林的要求,你此時心里會是什么樣的感受呢?能不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
生:煩。
師:為什么會覺得煩呢?(對孩子們的回答要進行及時追問。)
師:你會怎么辦呢?答應還是不答應?
學生大部分會說不答應,老師不做任何評價。
師:難道事實真像你們說的那樣嗎?我們看看小華A是怎么做的?
小華A:真看得起我,好,我陪你看,作業(yè)明天再說!
小林A:(高興)真夠朋友!
(可是小華心里是矛盾的,他一邊陪著小林看連環(huán)畫,一邊心里想著作業(yè)。)
小華B:去去去!看什么漫畫!現(xiàn)在幾點鐘了,我完不成作業(yè),誰負責?
小林B:(生氣)我再也不理你了!
師:小華B是這樣拒絕的。
師:如果你是小林,被這樣拒絕了會是什么感受呢。
生:生氣……
師:嗯,確實是挺生氣的。像小華A那樣,不拒絕會讓自己難受,小華B拒絕了又讓別人生氣了,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是我們不該拒絕嗎?你們怎么看?(學生討論發(fā)言)
師:對呀,當我們覺得應該說“不”時,還要注意拒絕的方式方法,也就是要學會說“不”。(邊說邊板書,適時出示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的播放,很形象地將兩難情境呈現(xiàn)給學生,引起他們的思考,展開本課主題學會說“不”的討論。]
師:小林好高興哦,有人陪他看書了??墒沁@時的小華A呢,你們覺得她心里是什么感受?
生:糾結。
師:為什么糾結呢?
生:害怕。
師:害怕什么呢?
生:擔心。師:擔心什么呢?
師:嗯,大家都體會到了,答應之后小華A其實是糾結的,是難受的,是擔心的。
師:那你們覺得小華其實是該接受還是拒絕呢?
生:拒絕。
師:那我們就看看小華B是怎么拒絕的吧。
師:那到底該怎么樣去說“不”,才能既滿足自己的正當需要,又能尊重別人,不傷害別人呢?如果你是小華,你會怎么對小林說?(發(fā)言后學生自己評論)
師:我們再一起看看小華C是怎么處理的好嗎?
小華C:這本書一定有趣,謝謝你能和我分享,很可惜我現(xiàn)在不能陪你看了,我作業(yè)還沒寫完呢!要不明天我再陪你看吧!
小林C:(有些失望)那好吧!
師:小華C接受小林的邀請了嗎?
生:沒有。
師:如果你是小林C,你會是什么感受呢?
生:不會生氣了。
師:為什么不會生氣了呢?
生:他很有禮貌。
師:嗯,她拒絕的態(tài)度你能接受。
師:那么小華C是怎么做到的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小華C的語言特點吧。
PPT展示小華C的語言,逐句分析,和學生一起找到說“不”需要注意的三點基本要求。
師:符合這三點要求的拒絕我們把它叫作巧妙說“不”。
師:誰能說一說巧妙說“不”要做到哪三點?
生:委婉說“不”,說明原因,找到替代辦法。
師總結:當我們有正當理由時,說“不”是我們的權利,但也要理解和尊重別人,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才能讓別人容易接受。
[設計意圖:結合視頻中的具體情境,啟發(fā)學生積極地探討巧妙說“不”的三點要求。]
師:接下來我們就用這三點要求解決生活中常遇到的兩個問題。請看小貝同學遇到了一件什么煩心事。(播放視頻),抄作業(yè)的事情你們遇到過嗎?
生:遇到過。
師:如果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們該不該說“不”呢?
生:該。
師:那該怎么說不呢?請你們兩人一組,討論一下接下來的對話內容,注意用到我們學過的巧妙說“不”的三點要求,一會兒請兩組同學上來展示。(學生討論時教師進行指導,展示時一定要求學生認真傾聽)
師:你們覺得這位同學處理得怎么樣?你覺得他哪句話說得特別好呢?
師:對呀,抄作業(yè)只是把這道題寫上了,你還是不會的,它對你來說永遠是難題,所以我們不能抄作業(yè)。
師:當有同學要抄自己作業(yè)時,我們一定要說“不”,如果你能幫他把題目講明白那就更好了。
師總結:孩子們,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們其實是找不到替代辦法的,那我們就直接禮貌地說“不”,并說明理由就可以了,面對更過分一些的要求我們甚至也可以不說理由。巧妙說“不”的三點要求是可以靈活運用的。
師:孩子們,在你們的學習、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關于說“不”的小故事。你有沒有像小華A那樣不好意思拒絕或像小華B拒絕不當?shù)慕洑v。
學生談經歷,教師啟發(fā)學生去總結點評。
師:看來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與人交往時,學會分享、學會體諒,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如果有正當?shù)睦碛?,我們也要敢于說“不”,但要學會該如何說“不”,懂得說“不”要注意的三點要求……(引導學生總結回顧)
[設計意圖:由情境到現(xiàn)實生活,指導學生學以致用。]
[教學反思]在學齡期兒童的社會化進程中,與他人正常交往,形成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他們日常的交往活動中,關于拒絕和接受的矛盾會逐步突出,尤其是到了小學五、六年級,這一問題對學生的困擾會逐漸凸顯,具體表現(xiàn)為很多孩子在與他人交往時,存在一種錯誤觀念,以為拒絕別人,對別人說“不”,就會失去友誼,就會對別人造成傷害,所以該說“不”時不說“不”,為此,不僅浪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而且還影響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并且內心沖突不斷,煩惱不斷。本節(jié)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就是基于學生目前出現(xiàn)的問題,結合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要求進行設計的,以“已是晚上九點鐘,小華正忙著寫作業(yè),同學小林興沖沖地拿著一本新買的漫畫到小華家,要和小華一起欣賞,小華……”這一矛盾情境為主線,通過讓學生觀賞課前精心錄制的視頻,將他們帶入問題情境中來,激起他們主動探討問題的欲望,經過自由交流探討找到問題解決的辦法。最終明確說“不”要把握三個要點:態(tài)度委婉(不傷害被拒絕人)、說明理由(尋求別人的理解)、找到替代辦法(讓被拒絕人不至于太傷心)。最后在角色扮演中進行切身體驗和感受。
這樣的設計力求讓學生在活動的參與和體驗中,逐步體會到要想獲得真誠持久的友誼,得到別人的肯定,拒絕和接受是同等重要的。
在授課教師巧妙恰當?shù)囊龑拢@樣的活動設計對學生產生的更為深遠的影響是,使他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擁有一個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運用更為理智的方式處理人際關系。通過對各個活動環(huán)節(jié)的參與,學生逐漸明白每個人都有拒絕的權利,不需要得到允許才能拒絕;尊重自己內心的需要,不需要為拒絕別人感到愧疚;只要拒絕得當,就不會因此而傷害到別人;如果在拒絕的同時能理解對方的感受,會給別人以溫暖,如果有替代辦法,會給別人以安慰。讓學生在學會說“不”的同時,也學會接受別人說“不”,學會接受和理解別人的拒絕,這對學生獨立人格和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