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才
【摘要】針對中學階段學生的閱讀教學,教師需要重視和關注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中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教師引導直接影響未來語文學習和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從簡單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升到有組織的文學情感表達的過程。本文以此為出發(fā)點,首先研究了教師人格魅力的濡養(yǎng)作用;第二部分研究了導語設計的激趣作用;第三部分是引導方式的提高作用;最后是探究質疑對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作用。
【關鍵詞】中學語文;閱讀;引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中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實際上是引導學生通過文字體會和作者情感感悟,體會文字在情感表達過程中的巨大魅力,進而從初期啟蒙和激發(fā)學生的文學愛好和熱情。中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單一關注理論和形式化的講解模式,單一關注鍛煉學生知識技能,這種刻板傳統(tǒng)的培訓引導方式很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很可能對學生產生錯誤的文學引導。因此,教師應該以情感和人格教育為閱讀教學的引導重點,鼓勵學生積極利用語言和文字來表達。
一、加強教師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通過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學識風度等從內而外散發(fā)的魅力和感染力。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不僅僅是通過課堂知識講授影響學生,一位教師的自身人格魅力與涵養(yǎng)也會讓學生受到積極的引導和影響。因此,教師在與學生的課下交流與溝通過程中需要注意引導學生的思維和觀念,以此使學生逐漸感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并逐漸更好地為之所吸引,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提升閱讀教學的效果。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緊隨教育發(fā)展的新形勢,打破傳統(tǒng)教學理念,也就是不應當對學生的閱讀行為給予過多的干預甚至壓迫,而是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以平和、平等的心態(tài)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閱讀情境中,從而讓學生學會用心閱讀,進而感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由此形成對教師的崇拜,心生對閱讀的憧憬和向往。
二、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導語設計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當中的重要內容,尤其是中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學生閱讀能力和興趣的養(yǎng)成極為重要。在教學開展之前,導語的設計關乎學生能否快速地融入學習環(huán)境當中,更關乎學生對閱讀內容的興趣。對于導語的設計,應當摒棄傳統(tǒng)的程式化束縛,雖然不一定要求達到某種審美高度,但必須要確保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程度感受到文學的吸引力,從而提高閱讀的欲望和積極性。比如在進行《觀滄?!氛n文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先對曹操的生平加以簡單介紹,同時通過對該課文創(chuàng)作背景加以梳理,使學生能夠對曹操本人形成初步印象,進而通過對曹操性格以及該文章創(chuàng)作背景的吸引力促使學生提高對文章的閱讀興趣。這樣的方式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閱讀,更有利于借此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強化教學質量。
三、重視引導方式的有效創(chuàng)新
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在對學生表達能力和思維模式的訓練層面。為此,教師應對引導方式的重要性予以高度重視。首先,在閱讀教學的整個過程中穿插表達能力的訓練,以課堂教學目的為出發(fā)點,圍繞閱讀內容對學生展開大范圍的提問,對于學生所提出的觀點,教師應予以包容,且不能以自己的主觀想法為核心對學生盲目否定,以此提高學生表達的積極性。其次,應當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充分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思維空間,但依然需要保證將其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尤其是要根據(jù)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實施有針對性的閱讀引導。比如對閱讀速度慢的學生,教師要重點幫助其提高閱讀效率;對于閱讀質量不高的學生,教師要加大力度點撥等。最后,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所提出的問題要盡量給予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比如詢問學生對課本內容的閱讀存在哪些方面的問題等,以此方式對學生閱讀之后的思考予以鼓勵,有利于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并更精準地掌握不同學生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開展教學。
四、引導學生養(yǎng)成勇于質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除了以上幾方面之外,在閱讀過程中對學生反向思維的訓練也至關重要。具體而言,教師應當擺脫傳統(tǒng)教學“權威”理念的局限性,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通過多方面思考而勇于對閱讀內容提出質疑。畢竟就語文學科的本質來看,知識理論體系完全不受局限,自由性較高,因此,閱讀教學除了需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之外,對思維能力的訓練作用同樣不容忽視。對此,教師應深化對學生想象能力的培育。比如通過情境教學等新的方式致力于加強對學生想象力的訓練,通過表層閱讀逐步深入思考,進而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出思考之后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而后教師給予相應的解答,如此形成良性循環(huán)而有效促使學生主觀層面進一步強化思考的動力,對于創(chuàng)新思維的養(yǎng)成大有裨益。
五、總結
綜上所述,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意義重大,除了能夠借此強化學生的表達能力之外,更有利于為學生思維的拓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不斷深入探索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方式,通過引導作用的充分發(fā)揮全面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建芳.中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淺談[J].學周刊,2017(32).
[2]農嵐.淺談普通中學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的方法[J]. 科教導刊(上旬刊),2016(11).
[3]黨喆. 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調查研究[J].學周刊,2016(8).
[4]楊秀敏.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淺探[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S2).
[5]史彥輝. 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學周刊,2014(35).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