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悅
在女兒教育方面,曾經(jīng)的NBA籃球明星、現(xiàn)在的中國籃協(xié)主席姚明可謂是“大塊頭有大智慧”:女兒讀幼兒園,他讓女兒坐校車穿普通衣服,過跟普通孩子一樣的生活。生活中,他和妻子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做慈善活動時,他總會帶上女兒,讓她學會感恩和回饋。而在女兒的興趣選擇上,他又放權(quán)給孩子,讓她自己選擇……
低調(diào)育女遠離奢華
2010年5月22日凌晨,在美國休斯敦當?shù)匾患裔t(yī)院,闖蕩NBA獲得巨大成功的姚明迎來了女兒的出生。作為著名的籃球運動員,雖然姚明身在大洋彼岸,但他榮升為父親的喜事兒,還是得到了億萬中國球迷的祝福。
尊重父母和妻子的意愿,姚明給女兒取名沁蕾,蘊含了沁人心脾和含苞待放的花蕾的意思。雖然有著天價收入,但姚明沒有給產(chǎn)后的妻子特殊待遇,而是按中國的傳統(tǒng)方式讓葉莉坐月子。女兒牙牙學語時,姚明和家人說的都是上海話。
女兒出生后在美國生活了一年,姚明和父母、妻子才帶孩子第一次回上海的家。帶女兒回國時,姚明不想受外界過多干擾,對回家的時間、航班嚴格保密。姚明的父親姚志源還特意申請了貴賓通道。不料,消息靈通的媒體還是知道了姚明全家回國的消息。為了一睹姚沁蕾的真容,攝影記者們在機場蹲守,終于捕捉到姚明一家走出機場的畫面。
回到上海后,有雙方父母幫忙,姚明和妻子輕松了不少。與一些撫養(yǎng)孩子喜歡精益求精、一擲千金的明星父母不同,姚明和妻子一切順其自然,嬰兒用品只買實用的,從不刻意挑選品牌。
轉(zhuǎn)眼,姚沁蕾該上幼兒園了。姚明給女兒選幼兒園的原則是,只選對的,不選貴的,只要適合孩子就行。那些收費高的貴族幼兒園不一定適合孩子,姚明只想讓女兒和普通孩子一樣,在幼兒園里度過快樂的幼年時光。幼兒園離家有一段距離,身為全職太太的葉莉想駕車專職接送女兒。姚明不以為然地說:“女兒坐幼兒園校車就行了,孩子還能和小朋友們一起在車上玩耍,不必勞神費力地專車接送,不要讓她感到自己有特殊之處,這樣孩子才有團隊意識,將來不至于清高自負,讓人敬而遠之?!比~莉覺得姚明的建議有道理,就放棄了駕車接送女兒的想法。
自此,姚沁蕾每天坐校車往返幼兒園。她穿的是普通衣服,背的是普通書包,除了個子較高外,不知內(nèi)情的人,不敢相信這個樸實的孩子就是姚明的女兒。在幼兒園里,與小朋友們在一起,姚沁蕾性格活潑、樂于助人,非常受小朋友們的歡迎。
在女兒的穿衣上,姚明認為舒服、美觀就行。姚沁蕾5歲生日那天,親友們送了幾套名牌童裝,姚明很少讓女兒穿。葉莉?qū)δ切┟频臇|西幾乎無感。姚明看到不少明星朋友把孩子打扮得珠光寶氣,從來都是淡然一笑,不予置評。
盡管事務(wù)繁忙,姚明卻很注意和女兒的親子互動?;氐郊依铮П畠?,用他特有的“姚氏幽默”給女兒講故事,以至于他每次回家,女兒就會伸開雙臂讓他抱。姚明認為,最好的家教就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品性,女孩子能做到吃苦耐勞、不嬌氣、心胸寬廣,將來一定會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
在女兒的家教方面,姚明的策略就是盡力做到剛?cè)嵯酀?,女兒做了錯事,他和妻子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有一次,姚沁蕾在飯桌上發(fā)脾氣,把不愛吃的菜弄到了地板上,還噘著嘴嚷著不吃了,然后氣呼呼地離開了飯桌。一向疼愛孫女的奶奶要去哄她,姚明馬上給母親使了個眼色。他把葉莉叫到一邊,嚴肅地說:“挑食、不珍惜食物,這樣的毛病必須改,不能慣著孩子。老規(guī)矩,你唱白臉?!比~莉會意,她把女兒拽到另一個房間,嚴厲地指出她不但挑食,還不珍惜食物,在飯桌上亂發(fā)脾氣,是沒有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這樣的孩子媽媽不喜歡,其他人也不喜歡。在媽媽的嚴厲批評下,姚沁蕾低下了頭。
葉莉批評完女兒,姚明登場了。他把女兒帶到書房,打開電腦找到一個農(nóng)民伯伯播種、收獲的動漫,對女兒說:“每一粒食物的背后都有著農(nóng)民伯伯的艱辛付出,浪費食物是對別人的不尊重,挑食更是一個不好的習慣。飯桌上發(fā)脾氣,是對長輩的不尊敬。如果你想做一個好孩子,就得注意自己在飯桌上的言行?!甭犃税职值脑挘η呃僦鲃拥懒饲?。
培養(yǎng)女兒自信、樂觀品質(zhì)
姚明知道,孩子從小養(yǎng)成自信、樂觀的性格很重要。幼年時的姚明很自卑,在班里很少說話,老師叫他念課文都不敢站起來,這可急壞了班主任。姚明7歲生日那天,正好有節(jié)班主任的語文課。為了幫助姚明克服自卑心理,班主任來到姚明課桌旁,鼓勵他站起來念課文。見老師點了自己的名,姚明極不情愿地站了起來。也真怪,姚明竟像老師一樣念起了課文,而且非常流利,語調(diào)異常自信。班主任連呼:“孺子可教,朽木可雕!”下課后,老師找到姚明,問他念課文時的心理變化,姚明吭哧了一會兒,實話實說:“老師,我站起來后,發(fā)現(xiàn)你還沒有我高,所以就不緊張了?!币γ鞯脑挵牙蠋煻簶妨?,他鼓勵姚明:“對呀,你站起來高人一頭,有啥可怕的!”從那以后,姚明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積極參加各種活動,還主動和環(huán)衛(wèi)工一起掃大街,性格變得越來越開朗。
對于當年這段趣事,姚明有時當笑話講給朋友聽,但他心里明白,只有多鍛煉,克服內(nèi)心的怯懦,人才能變得自信。要想培養(yǎng)女兒自信、樂觀、大氣的品質(zhì),只有讓她多接觸社會,多參加活動,多開闊眼界。
2010年12月31日,美國NBA常規(guī)賽火箭隊在主場迎戰(zhàn)多倫多猛龍隊。細心的觀眾發(fā)現(xiàn),姚明的父母、妻子帶著半歲多的姚沁蕾出現(xiàn)在了看臺上,姚沁蕾穿著淺藍色的線衫,眼睛不停地四處亂看,非??蓯?。很顯然,這種場合令她非常好奇和興奮。2011年7月20日,姚明在上海浦東嘉里酒店舉行新聞發(fā)布會,宣布自己的退役決定和今后的安排。當時姚沁蕾才1歲多,但在眾多媒體蜂擁而至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卻神態(tài)輕松,顯然,她對這種大陣勢一點兒不害怕。帶女兒出席自己的退役新聞發(fā)布會,讓女兒首次在國內(nèi)公眾面前亮相,這是姚明的決定。當時姚沁蕾身穿紫色衣服亮相,坐在奶奶方鳳娣懷中,神態(tài)輕松,旁邊是姚明的父親姚志源和妻子葉莉。發(fā)布會開場前,奶奶握住姚沁蕾的雙手,帶動她鼓掌,為即將開始的新聞發(fā)布會預熱,姚沁蕾的萌態(tài)被記者的鏡頭捕捉了進去,她成了全場最受注目的小明星。endprint
身為萬眾矚目的籃球明星,姚明成立了“姚基金”,用自己的影響力不遺余力地做慈善,幫助困難和弱勢群體。2013年7月1日,姚明組織了“姚基金”慈善籃球賽,并邀請諾阿、麥迪、斯科拉等NBA籃球明星參加。這次比賽的全部收入,都將進入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的“姚基金”賬戶,為貧困地區(qū)以及雅安災(zāi)區(qū)的青少年配置體育設(shè)施,并支持他們參與“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項目。
比賽的頭天上午,姚明和諾阿、麥迪等明星一起來到位于北京市昌平區(qū)的匯蕾學校,他們?yōu)檫@所外來務(wù)工人員子弟小學的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體育課。隨行記者發(fā)現(xiàn),姚明這次慈善之旅,還帶了妻子葉莉和女兒姚沁蕾隨行。有記者問姚明為何帶女兒參加公益活動時,姚明說:“我希望給孩子上一堂生動的課,讓她看一看社會百態(tài),體味一下人間冷暖,她才明白自己有多么幸運。更重要的是,孩子會從小產(chǎn)生一種回饋社會的想法?!?/p>
平時姚明不僅樂于帶著女兒做慈善,他還鼓勵女兒多幫助別人。女兒過生日或春節(jié)時,經(jīng)常會收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大紅包。姚明給女兒開了個賬戶,把這些錢存進去,每當國內(nèi)有災(zāi)情發(fā)生或遇到有需要幫助的人,他都讓妻子以女兒的名義進行資助。收到受助人表示感謝的信件后,姚明都會讓女兒讀一讀,讓她感受一下幫助別人的快樂。
受姚明和家人的影響,姚沁蕾從小就知道替他人著想。有一次,姚明接女兒放學,發(fā)現(xiàn)女兒早上帶的毛絨玩具不見了,就問她怎么回事。姚沁蕾告訴爸爸,有一個小朋友弄丟了玩具哭得很傷心,她就把自己的玩具給了那個小朋友。姚明聽了,夸獎女兒懂事、善良,又隨口問了句:“你把自己心愛的玩具給了別人,心里不難過嗎?”姚沁蕾到底是孩子,把心愛的玩具送人,是有些舍不得,聽爸爸這樣問,便撇撇嘴想哭??吹脚畠貉廴t了,姚明攬過女兒,安慰說:“你做得對,爸爸再送你個一模一樣的玩具!”姚沁蕾立馬高興起來。
未來職業(yè)讓孩子去選擇
姚明的籃球明星身份以及他和妻子的“海拔”,使得姚沁蕾沒出生就受到大家的關(guān)注。更讓姚明沒想到的是,女兒出生后,圍繞著她的國籍問題,網(wǎng)友們在網(wǎng)上打起了口水仗。
2010年3月,姚明帶葉莉踏上了赴美行程,由于葉莉離分娩不到兩個月,葉莉的赴美,實際上就是進入美國分娩。按照美國相關(guān)法律規(guī)定:一個人只要出生在美國境內(nèi)就可以自動取得美國國籍。5月22日凌晨,葉莉在美國休斯敦當?shù)蒯t(yī)院產(chǎn)下女兒,她在降生的那一刻自動獲得了美國國籍。由于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這讓以姚明為驕傲的中國球迷感情上難以接受。有球迷指出,如果姚明的女兒將來繼承父業(yè)打籃球,那么她就不能代表中國隊參賽,而只能代表美國隊參賽,這無疑是中國籃球的一大損失。
面對國內(nèi)洶涌的輿情,4個月后,姚明公開做出回應(yīng):“雖然女兒現(xiàn)在是美國公民,但等她長到18歲時,她有權(quán)利選擇中國國籍,從而成為中國公民,我會把這個選擇的權(quán)留給她。”
除了姚沁蕾的國籍受到關(guān)注,她未來的職業(yè)選擇也是籃球迷們關(guān)心的話題。3歲時,姚沁蕾的身高已達到了五六歲小孩的標準。網(wǎng)友們紛紛建議,姚明和葉莉多生幾個,特別是再要個男孩,不管是將來打籃球還是打排球都行,也算為國家做點貢獻。
對于女兒是否繼承父母衣缽,姚明在上海一家電視臺錄制家庭教育節(jié)目時做出回應(yīng):“我希望女兒去尋找自己喜歡的東西,因為這也是父母教育我的,他們從來沒有說你一定要去打籃球或者一定要怎么樣。”不過,姚明也表示,他不排斥“女承父業(yè)”,畢竟孩子生活在籃球世家,潛移默化中會對籃球這項運動產(chǎn)生特殊的感情。對于女兒將來是否打籃球,姚明認為未來也有這個可能。姚明向球迷們透露,其實當初他父母也并不是非常支持他打職業(yè)籃球,但還是尊重了他的選擇。
因為內(nèi)心的籃球情結(jié),姚明和妻子對女兒的籃球天賦還是有幾分期許的。女兒2歲時,姚明和妻子就開始帶女兒玩籃球,試著教她運球、投籃。女兒的動作做得有模有樣,讓姚明很欣慰。他覺得,即便孩子將來不從事職業(yè)籃球運動,與喜歡籃球這項運動并不相悖。
女兒3歲時,姚明受邀到廈門參加商業(yè)慈善活動,他帶著妻子和女兒前往。在籃球館活動現(xiàn)場,姚明和妻子給女兒上起了籃球訓練課。在現(xiàn)場觀眾的注視下,姚明運球時夸張的樣子讓女兒樂不可支。在爸爸的指導下,姚沁蕾運球、傳球一氣呵成,引得現(xiàn)場觀眾嘖嘖稱贊。隨后,他們一家三口又站到了罰球線上玩起了定點投籃,姚明百罰百中,姚沁蕾掐著腰、伸著脖子為爸爸喝彩。
在女兒才藝培養(yǎng)方面,姚明也體現(xiàn)出他開明的一面,他允許女兒有一個月的選擇期,如果女兒一個月內(nèi)對某項才藝興趣不減,便要簽訂協(xié)議,遵守協(xié)議,把喜歡的才藝學到底。姚明深知,孩子畢竟是孩子,對一件事情的新鮮勁兒過去后,便會產(chǎn)生厭倦情緒,這個時候往往考驗家長的定力和智慧。
姚沁蕾5歲時喜歡上了鋼琴,一個月后仍興致盎然,姚明與女兒簽訂了“學琴協(xié)議”,鼓勵她堅持學下去。然而不到兩個月,枯燥的練習讓姚沁蕾有了厭倦情緒。為了讓女兒能信守當初的承諾,姚明沒有對女兒施壓,而是拜訪與女兒同齡鋼琴學得好的朋友的孩子。姚沁蕾看到同齡小朋友鋼琴不但彈得好,而且練琴也很主動,很是慚愧,回到家便主動練起琴來。為了讓女兒保持長久的練琴熱情,姚明經(jīng)常把朋友的孩子請到家里來,讓他們和女兒一起練琴。
除了運動和才藝,姚明還很注重女兒對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腹有詩書氣自華。姚明想讓女兒內(nèi)外兼修,成為一個既有內(nèi)涵,又充滿活力的女孩。如今,已滿7周歲的姚沁蕾已經(jīng)讀小學了。同天下父母一樣,姚明夫婦對女兒的未來充滿了憧憬,他們也達成共識:只要女兒健康快樂,未來所走的路都由她自己選擇,父母所做的就是陪伴孩子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