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錦州市義縣九道嶺鎮(zhèn)中心小學 史恩飛
語文是一門語言性的學科,訓練學生聽說能力貫穿語文學習的始終。小學低年級是語言發(fā)展的最佳時期,是掌握語言的關鍵階段。切實地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聽說能力,是整個語文學習的基礎。教師把握好這一時期,對學生進行聽說訓練,對學生學好語文具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近20年來,很多小學教師(特別是低年級語文老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開展了大量的聽說教學研究與實驗,采用了多種多樣的聽說訓練與途徑,總括他們的訓練方法與途徑,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雖然是低年級的孩子,老師也應讓他們明確學會傾聽是一個人學到東西的捷徑,還讓孩子知道認真傾聽也是對別人的尊重,對自己的尊重。正如湯姆·彼得斯在其《追求優(yōu)秀的熱情》一書中所說:“傾聽是禮貌的最高形式?!?/p>
1.細化“聽”的要求
我在教學中就明確提出了傾聽時做到:一要專心;二要耐心;三要細心。
2.強調“聽”的姿勢
針對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少,對抽象的語言不敏感,對操作性強的動作感興趣的特點,在學生上一年級的第一堂語文課開始,就訓練學生聽的能力。
1.多樣的口頭獎勵
課堂中,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及時表揚注意傾聽的孩子,適時地鼓勵學生對他人發(fā)言提出質疑。
2.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
教學中教師可以不斷運用新穎實效的教學手段來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達到充分溝通的目的。
1.讓學生在語文活動中傾聽
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大有裨益。
2.讓學生在游戲中傾聽
兒童的生活離不開游戲,傾聽雖然是枯燥的,但只要加入那么一點游戲成分,學生的興趣就驟然而起了。
3.讓學生在生活中傾聽
生活就是一個“活的課堂”,它為學生學會傾聽創(chuàng)設了情境。
教師可以在學一篇文章時,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之后,根據(jù)課文內容的長短,讓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復述文章的大致內容。由于低年級課本中的文章較短,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背誦出來。這樣長久的鍛煉,在以后的說話中,學生們就能把書本中的好詞佳句運用到自己說話中去。使自己的表達更連貫、更完美。教師平時也可利用課前三分鐘,讓學生自由說一段話,內容不限,學生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自然有話可說,這種訓練堅持下去,一定能提高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直觀性事物對他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因此,看圖說話、聽話應成為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小學語文教材中那一幅幅色彩鮮艷,畫面生動的插圖為教師進行語言訓練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圖畫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課文是訓練說話的依據(jù)和主要內容,在識字、學詞、學句的訓練中抓住說的訓練。如教學生字時,先讓學生說說音節(jié)中的聲母是什么,韻母是什么,其次說結構和部首是什么。然后用這個生字組成詞,并用這個詞說一句話。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練說的機會。讓學生通過識字,識詞,朗讀課文內容,知道要認識的字出現(xiàn)在那里,是什么意思。然后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這樣從字、詞、句、段、篇的訓練過程中,使學生知道不同的字、詞,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
說話訓練光靠課堂上的閱讀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與課外活動相結合。語文學科最重要最常見的課外活動便是閱讀。所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多閱讀童話書、報刊,通過閱讀把“讀”和“說”結合起來。由于低年級的學生較小,組織能力較差,在課外活動、少隊活動中還需要教師的幫助。這時教師可以多組織學生進行詩歌誦讀、講故事比賽、猜迷語等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說話的機會和場合。通過豐富的課外活動,學生會反復朗讀所喜歡的詩歌、故事,不斷搜集材料,從而對課外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學生既吸收了書籍中的書面語言,擴大了知識面,又培養(yǎng)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
小學生還處于初步學習階段,有很強的向師性。教師精彩的范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課文的積極性。教師在范讀課文時,學生可以視其人,聞其聲,直接領略老師的語氣、語調和表情,進而仔細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和感情基調。教師如果能經(jīng)常給學生正確的、動之以情的范讀,就會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自燃然地受到熏陶,切能不斷的提高讀書的興趣。
讀書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離不開大量的讀書實踐活動,包括課文的學習。課文教學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只有正確地讀好其中的每一句話、每段話,才能懂得文章的基本內容和包含的意思。學生接觸到一篇新課文開始往往不會馬上就能讀得好,于是,老師的示范朗讀顯得很有必要。
教師范讀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正確地讀懂課文,讀好課文。為此,教師事先一定要吃透教材和熟悉學生,準確把握課文內容和文章特點,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與教材、教學要求之間的差距,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做好范讀準備,包括要選好范讀的內容和把握范讀的時機。對小學生的朗讀要求,通常分為正確的、流利的和有感情的幾種。其中要求學生讀正確和讀出應有的感情,尤其少不了教師的示范幫助。特別是低年級的教學匯總,教師的范讀尤為重要。
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低段教學中的一個重要任務,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一個重要條件。小學低年級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的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相信在教師的精心指導和有效訓練之下,學生的聽說能力一定會逐步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