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晨
美育元素應是小學英語教材中包含的必備元素,不光是內容、音韻和規(guī)律的美,同時也應該包括適合于兒童所需的、擁有豐富英美文化的插圖及英文歌曲等。通過這些元素的加入可以為小學生學習英語提供一定的興趣,與此同時,達到寓教于美的目的。通過寓教于美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讀出獨特英語味道、書寫英語下筆如有神。
所謂“知識即美德”運用到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就是說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習興趣,深刻地體會到英語的美感。英語是目前國際通用語言,學習語言就是要掌握一種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只有將學生引入英語學習的文化氛圍中,了解該語種運用人群的生活以及各方面特征,才能將自身情感融入其中。
一、美育元素在小學英語中的運用
(一)音韻美
無論是哪種語言,其美感都首先體現在音韻上。通過不同的語調呈現出輕重緩急和抑揚頓挫的感覺,可以很好地反映說話人當時的心理或者心情的變化。而英語則非常柔和,通過語調的升降變化以及音節(jié)的輕重緩急可以呈現出一種音韻美。這種獨一無二的音韻美使說話者可以享受到獨特的樂趣。
(二)內容美
語言可以深刻反映所思所想,因此只要說話就會表現出一種獨特的思維魅力。英語的歷史悠久孕育著西方人文歷史的精髓,由于英語在內容中包含著豐富的美育因素,所以,英語也像漢語一樣有較強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就像獨特的西餐已經像傳統中國美食一樣融入了中國兒童的生活當中,而獨特的美式幽默與傳統中國表達方式的委婉含蓄更是相映成趣。通過對中英文的對比學習,就可以對兩國經濟文化以及各個方面都進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在二者的對比學習中,讓學生體會到無窮的樂趣和美感。
(三)規(guī)律美
英語的規(guī)律美主要表現在語法結構和語言的表達順序上。英語中的語法運用和說話的先后順序與中文不同,首先,英語在語法上具有“橫看成嶺”之感,主要是因為英語通過動詞的不同形式變化以及時態(tài)變化展現不同的情景。就比如:(1)He is going to sch001.他正在去學校的路上。(2)He went to school at seven.他以前都是7點鐘去上學。(3)He hasgone to school.他已經去了學校。通過同樣詞的不同形式就可以表達出不同的含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有規(guī)律性語法內容的傳授可以讓學生更快地掌握英語學習的方法,同時在追尋規(guī)律的過程中感受英語學習的獨特樂趣。
其次,英語的規(guī)律美體現在表達順序的不同上。由于中西歷史文化的不同導致的思維差異,因此,英語表達時,通常將說話內容的重要部分放在句子的前半部分,而時間和地點等其他內容就放在句子的后半部分。但是在漢語中,我們一般先將要表達內容的背景陳述清楚。就比如,我們說“河上有一條船”,而英語的表達方式則是"There is a boat onthe fiver.”即“有一條船在河上”,也就是先講清主題再說背景。其實,說話順序的不同并不是因為習慣,而是因為中國人習慣通過事物的發(fā)生背景研究事物本質,西方人更注重人的個性,通常并不重視事物間的關聯。如果英語老師在從教過程中能夠清楚把握東方人相信任何事物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的,而東方人也習慣于通過事物之間的聯系來認識和組織這個世界之間的相互關系。如果英語教師能夠將這種習慣應用于教學當中,讓學生把握英語的總體特征,就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同時,現在的小學英語教材也存在著美育的因素,主要體現于以下幾個方面:
(1)在教材中具有顏色鮮明的插圖以及朗朗上口的英文歌可以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無論是哪個版本的教材,都從根本上抓住了學生該年齡階段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通過編排上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興趣。以人教版的教材為例,通過將要學習的內容編排成兒童日常生活情景,并添加兒童歌曲,使整個教材圖文并茂,更符合這個年齡學生的心理認知。這樣的教材有利于學生脫離抽象的語言教育,而形成獨特的英文思維。
(2)音像教材尤其體現了英語教材的韻律之美,無論是語調輕快的兒童歌曲,內容豐富的童謠,還是其他的動畫影像,整個英文教材變得生動形象。特別是在教材中插入英文本土的兒童歌曲或者是童謠,都在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料的同時又充滿了英語獨特的音律之美,讓學生能夠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斷地培養(yǎng)出英語學習的基本素養(yǎng)。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寓教于美實施的方法與策略
只有激發(fā)出學生的興趣,而不是依靠強硬的手段逼迫學生學習才是成功的教育。因此,想要提高教學水平不僅要依靠教師過硬的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也要依靠老師的智慧和對工作的高度熱情。教師應該將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學生教育相融合。
通過將英語讀出抑揚頓挫之感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潛移默化地提高他們的口語水平。因此對于英語教師來說,應該能夠說出一口流利的地道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這對學生學習英語啟蒙教育是至關重要的。
三、結語
“寓教于美”對小學的英語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英語教師要不斷地培養(yǎng)自己的英語能力和素養(yǎng),同時也要增強自身的審美意識,將美融入自身的課堂教育當中,就是通過美的傳播感染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不斷地增強英語學習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