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松
(西南民族大學,四川成都 610041)
宋代文教昌盛,經(jīng)濟繁榮,然而在戰(zhàn)場上卻萎靡不振,敗多勝少,最終落下“積貧積弱”之名,而導致這種局面的一大原由,即是被學術界廣泛認可的 “重文輕武”政策。然而,據(jù)《文獻通考》卷一六一中所載,北宋初年,“戎具精進,近古未有”,若是真的重文輕武,又怎么會對軍備如何上心?宋太祖趙匡胤以武立國,深知太阿倒持之危害,他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只是為了防范大權旁落,而并不代表他真的輕視武力。
甲胄是軍戎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宋代甲胄在唐、五代的甲胄形制的基礎上,另有創(chuàng)新?!昂幽鲜§柨h回郭鎮(zhèn)永裕陵將軍石像所著甲胄,包含兜鏊、披膊、束甲絆、烏錘甲、護臂、笏頭帶、袍肚、長靿靴八大組件。其中兜鏊、束甲絆與長靿靴的形制與名稱沿襲五代,宋代的雙尾雙帶扣腰帶已經(jīng)改稱為笏頭帶,抱肚改稱為袍肚,雖然形制與唐、五代相同,但工藝更加細致了,多選用圖案絢麗的織錦制成?!盵1]由此可見,隨著技藝的提高及審美的變遷,宋人在傳承甲胄的實戰(zhàn)功效外,又加入了裝飾的成分,使之具有了時代特色。“護臂應該是由漆皮皮甲制成,上有縱向一根橫向兩根皮帶形系束裝置,縱向皮帶直接固定皮甲上,而兩根橫向皮帶是活動的,戴時將上下皮帶兩端系束?!盵1]這樣的設計,首要原因即是為了保護軍士,同時便于他們靈活作戰(zhàn),將軍隊的戰(zhàn)斗力最大化。
宋代的烏錘甲 “整體形制由五代的甲衣形制演變而來,該甲將腿裙與前胸后背連接為一體,腿裙下緣有錦緞打褶做的裝飾。該甲胸前開襟,兩襟疊壓在一起腹部系束,再在外面系束束甲絆加以固定,再由背部上緣的兩條肩帶通過肩上,在前肩與前胸部相連……后期的宋代甲衣在此形制上加上了很多裝飾和部分改進形成了宋代的獨特風格,這種形制直到遼、金、西夏、明代仍有使用?!盵1]
除了烏錘甲外,“北宋初年的鎧甲,據(jù)《宋史·兵志》記載,有金裝甲、長短齊頭甲、連鎖甲、鎖子甲、黑漆順水山字鐵甲、明光細網(wǎng)甲等多種鐵甲,還有一種以皮革作甲片,上附薄銅或鐵片制成的重量較輕的軟甲。”[2]種類之多,工藝之精湛,已超越前代。
宋代甲胄上承唐、五代之風的同時大量加入裝飾元素,最典型的代表則是儀仗用甲——五色介胄的出現(xiàn)。“甲以布為里,黃絁表之,青綠畫為甲文,紅錦緣,青絁為下帬,絳韋為絡,金銅鐵,長短至膝,前膺為人面二,自背連膺,纏以錦騰蛇?!保ā端问贰x衛(wèi)志六》)這種華麗設計是出于儀仗所需,自然與普通軍士所服有所不同。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边@是中唐時期李賀的詩作。唐朝自安史之亂后國運漸頹,盛世氣象一去不返,當時的社會風氣,雖然少不了“國破山河在”的悲憤,但仍不失慷慨尚武之意。然而在經(jīng)過唐末藩鎮(zhèn)割據(jù)、五代走馬觀花式的政權更迭后,百姓備受戰(zhàn)亂蹂躪,統(tǒng)治者也深恐大權旁落,社會的各個階層,從上到下,都對“武”產(chǎn)生了畏懼之心。
宋朝建立伊始,趙匡胤即“杯酒釋兵權”,同時實行“更戍法”,造成了兵不知將,將不識兵的現(xiàn)象。但是,也正是趙匡胤施行了“旬課”政策,使得北宋初年“戎具精進,近古未有”。這種看似互相矛盾的行為,實際上是在情理之中。所謂“輕武”,并非是因為武力不重要,恰恰相反,是因為武力太過重要,必須嚴加看管,稍有不慎,便有改朝換代之虞。趙匡胤之所以“旬課”,就是想把軍隊打造成一支戰(zhàn)無不勝的勁旅,同時他又以政治手段打壓武將地位,是生怕這支勁旅的控制權會脫離自己的掌控,以致“黃袍加身”的歷史重現(xiàn)罷了。他甚至說:“朕今選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縱皆貪濁,亦不及武臣一人也。”[3]可見其對武將的畏懼之心、防范之嚴。到了宋太宗朝,實行“將從中御”,在文官集團的支持和配合下,將防范和打擊武將作為鞏固集權統(tǒng)治的主要手段之一,對統(tǒng)兵將帥大行猜疑之法,于是,明智的將領們適時調整了自己的心態(tài),處處表現(xiàn)出恭順、謙卑,甚至無能的姿態(tài),如后人所指出:“以仁厚清廉、雍容退讓,釋天子之猜疑,消相臣之傾妒”[4]。之后宋真宗貫徹“以文制武”的祖宗家法,對武將的壓制進一步加重。仁宗朝,戎馬半生、在北宋與西夏戰(zhàn)爭及平息廣西儂智高叛亂中立下奇功的樞密使狄青,深受文臣集團排擠及宋仁宗猜疑,嘉佑元年,宋仁宗患病,群臣議論立皇嗣時,當時的文壇領袖、翰林學士歐陽修便連上三道奏折,直言狄青對朝廷構成的潛在威脅,所謂“武臣掌國機密而得軍情,豈是國家之利”,狄青“心不為惡,而不幸為軍士所喜,深恐因此陷青以禍,而為國家生事”。因此,歐陽修態(tài)度十分堅決地要求罷免狄青樞務,“為國家消未萌之患”[3]。 最終這位曾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名將被貶陳州(今河南淮陽)后抑郁而死,這種自毀長城的行為背后,即藏著一顆“防武”、“懼武”,但絕不是“輕武”之心。
宋朝是一個政治、經(jīng)濟、軍事發(fā)展極不協(xié)調的時代——有了穩(wěn)固的經(jīng)濟基礎和相對完善的上層建筑,卻沒有強有力的軍事作為保障。統(tǒng)治者一方面對軍戎服飾、軍事裝備極為重視,另一方面又對武將極力打壓,這種看似矛盾的行為,背后實則是對兵權的爭奪。無論如何,以武立國的宋太祖以及其繼承者們不可能真正“輕武”,而是采取措施來“治武”、“控武”。武力乃國之重器,不可輕易與人,為了避免重蹈后周覆轍,成為下一個短命王朝,宋廷的作法有些矯枉過正了,以致于武將在前線作戰(zhàn)時也有文臣在旁掣肘,不敢也不能有所作為,使得軍隊作戰(zhàn)能力低下,在屢戰(zhàn)屢敗的情況下,加重了宋朝“積貧積弱”的情況,最終釀成了“靖康之禍”,導致了北宋的滅亡。
參考文獻
[1]陳大威.畫說中國歷代甲胄[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
[2]劉永華.中國古代軍戎服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宋)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M].北京:中華書局,2004.
[4](清)王夫之.宋論[M].北京:中華書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