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玉萍??
生態(tài)語文教育觀強調語文教學應當擺脫“教師死板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轉而尊重學生主體,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以確保學生獲得語文學習的個性成長。那么,具體落實到初中詩歌教學上,語文教師應當如何構建起生態(tài)化的課堂教學呢?筆者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感悟,就此展開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一、詩歌課堂生態(tài)化的內涵
在生態(tài)的詩歌課堂上,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體,擁有學習的絕對主動權,他們或獨立思考,或小組合作探究,實現(xiàn)對所學詩歌的深刻理解;教師也不再是照抄照搬教輔資料,而是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展開具體知識點的教學。概括而言,生態(tài)化的詩歌課堂處處涌現(xiàn)著“生動、生長、生活、生命、生成”的智慧火花。
二、詩歌課堂生態(tài)化的策略
1.生動、生長
所謂“生動”,即指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主動參與、認真思考、積極探究的學習狀態(tài)。而“生長”則是指獲得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的成長。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立足于“生動”追求最終的“生長”,學生反響異常良好。
以下是筆者教授《再別康橋》時的一個片段:
師:《再別康橋》是我國詩人徐志摩的經(jīng)典代表作之一。作者將題目定為“再別康橋”有何含義呢?
生1: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再”有“第二次”的意思,詩人將題目定為“再別康橋”是不是在表明他這是第二次離開康橋呢?
生2:我不同意你這個說法。我查過相關資料,徐志摩于1921年第一次來到康橋,之后于1922年離開,在這期間,他寫下了《康橋,再會吧》以作紀念。1925年徐志摩第二次來到康橋,在前來的途中他寫下了《我所知道的康橋》以抒發(fā)內心的情感,隨后再次離開?!对賱e康橋》寫于1928年,這是詩人第三次離開康橋時的抒情之作。
(其他學生紛紛報以熱烈掌聲。)
師:從生2的回答中,我們不難看出詩人對康橋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在每次離開康橋或者前往康橋時都會抒發(fā)自己內心對于康橋的真摯情感。那么,面對再一次的離別,詩人內心會有哪些情緒涌動呢?
生3:我認為是依依不舍、留戀萬分。
師:大家同意這位學生的觀點嗎?
生齊:同意。
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中,詩歌學習的探究氛圍日漸濃厚,學生也從中獲得了諸多收獲:了解到創(chuàng)作背景之于詩歌的重要意義、探究詩歌應當立足于整個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這充分證明了生態(tài)詩歌教學中,“生動”之于“生長”的積極意義。
2.生活、生命
所謂“生活”即是指語文教學要立足學生的生活實際,要同他們現(xiàn)實生活中的經(jīng)驗建立起緊密的聯(lián)系,所謂的“讓生活之水源源不斷地注入學生語文學習的海洋”便是這個道理。生活化的教學往往能加深學生對所學語文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至于“生命”則是指語文教學要時刻體現(xiàn)尊重生命、關愛生命的理念,在融洽、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幫助學生樹立端正的生命價值觀。
可以說,在生態(tài)的詩歌課堂中,“生活”是“生命”的前提,而“生命”則是“生活”的最終歸宿。筆者在《七律·長征》的教學實踐中就可以很好地證明這一點。以下是具體的教學片段:
師:見到“長征”這兩個字,大家腦海中會浮現(xiàn)什么?
生1:翻越雪山。
生2:跨過草地。
生3:物資匱乏,吃不飽穿不暖。
師:是的,長征期間的條件非常艱苦。假如是你,面對這種嚴峻的環(huán)境,大家會怎么做呢?請結合現(xiàn)實生活經(jīng)歷回答。
生4:很可能就放棄了,吃不飽穿不暖簡直沒法想象。
生5:我也很可能會放棄,我可翻不了雪山,寒冷的冬天要不是上學,連門都不想出。
師:大家的回答很幽默,但是從中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面對艱苦的條件,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認為自己不能戰(zhàn)勝長征。并將其中的一項項障礙看作是不可逾越的鴻溝。可是,我們的開國領袖毛澤東同志,卻并不這么認為。在他的眼里,紅軍戰(zhàn)士意志剛強,萬水千山之于他們都是平平常常的事物。綿延的五嶺之于他們是微微的波浪,恢宏的烏蒙山也只是小小的泥丸……這是一種多么樂觀、多么豁達、多么豪情壯志的心理啊!對比一下,之前那些同學的視野未免有些狹隘了。不知道大家從這一番描述中,又學到了什么呢?
生6:待人處事要積極樂觀。
生7:要有一番壯志凌云之情緒。
生8:要堅信“風雨之后總會有彩虹”。
至此,貼合學生生活實際的詩歌教學使得學生對于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這恰恰正是《七律·長征》這一經(jīng)典詩歌教學的出發(fā)點所在。很好地實現(xiàn)了生態(tài)詩歌課堂教學下“生活”與“生命”的有機統(tǒng)一。
3.生成
生態(tài)課堂提倡尊重課堂生成,并鼓勵教師立足這些生成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筆者在詩歌的課堂教學中也會格外注重將生成資源有效地納入到教學之中,最終促使詩歌生態(tài)課堂處處閃耀著精彩的光芒。
如,在教學《生活是多么廣闊》這一現(xiàn)代詩歌時,筆者正在帶領學生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調,突然一名學生大聲提問道:“老師,詩人‘去歌詠隊‘去演戲‘去高山滑雪‘去星光下露宿……這些對于我們初中生來講并不現(xiàn)實啊,這是不是說明我們沒有必要再學習這首詩了呢,反正他的內容也與現(xiàn)實不符?!蓖蝗怀霈F(xiàn)如此不“和諧”的聲音,筆者也是心里一慌,但隨即馬上穩(wěn)住了心緒。“這名學生的觀點代表了他的真實想法,對于這種大膽發(fā)言的勇氣老師首先要給予肯定與激勵。但是,我們究竟還有無必要學習這首現(xiàn)代詩呢?老師認為應當率先認真分析這一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情感內涵。
《生活是多么廣闊》寫于1942年,當時詩人身處延安。當時,國民黨長期對延安實施全面經(jīng)濟封鎖,致使延安地區(qū)的物質極為匱乏,人們的基本生活難以維持。為了鼓舞人們重新煥發(fā)對生活的熱愛,也為了抒發(fā)自己對革命新生活的熱愛,詩人寫下了這首詩歌。誠然,像剛才那位學生講的那樣,詩人在詩作中所列舉的一些例子并不十分契合我們初中生的實際情況,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沒有有必要對其進行學習。
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敏感度逐漸下降,更有不少身處青春年華的初中生抱怨‘生活無趣,相信通過學習何其芳的《生活是多么廣闊》,大家能從中理解什么是生活?怎樣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樂?進而從作者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中學會如何熱愛生活。這才是本詩歌學習的最大價值意義所在……如此,不僅巧妙化解了學生的質疑,同時,在充分利用這一生成資源的情況下幫助學生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把握了《生活是多么廣闊》這一詩歌的精髓與內涵。
由上述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出,只有在課堂教學中貫徹、落實“生動、生長、生活、生命、生成”這“五生”原則,才能在建構生態(tài)詩歌課堂的同時,真正讓詩歌教學成為學生前進路上的重要力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塘橋初級中學(2156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