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梅
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教師應該重視以及把握語文作品的整體感知,仔細觀察作品內容的模糊性以及多義性,積極鼓勵學生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來建構作品的意義,讓學生學會對作品進行多元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避免學生對作品的單一解讀,正確指引學生擴展其閱讀的視角,從不同的角度來對作品進行理解,以了解課文中所表達的豐富內涵。
一、通過歷史角度來解讀課文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歷史的視角來引導學生解讀課文屬于較為常見的解讀方式。通過歷史的角度來理解和揣摩課文的內涵,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程式化理解,并使其與課文進行“平等對話”。同時,以歷史的角度來解讀課文的差異性,并讓學生通過自身的生活經驗,采用不同的視角來對課文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從而充分彰顯出課文閱讀的獨特性和個性化。
例如,在《藤野先生》一課教學中,文章主要表達了藤野先生真誠熱情、行為嚴謹、投身教學的美好品德。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引導學生通過歷史的角度,即通過歷史背景、作者一生的經歷來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含義,促使其更進一步的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中,日本對中國有著嚴重的抵抗行為,日本上下都充滿著鄙視中國人的行為和風氣。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藤野先生能夠對一名中國留學生一直保持友好、尊重、熱情以及友善的態(tài)度,即使藤野先生因為這件事而遭到了日本所謂“愛國者”的譴責、憤恨甚至是攻擊,他也沒有改變對魯迅先生的友善態(tài)度,單憑這一點,魯迅先生已經滿懷感激。
魯迅先生的家庭條件本為優(yōu)越,但是在他13歲那一年 ,其家族逐漸衰敗,也因為如此,魯迅先生作為長子和長孫,早早就挑起家中的生活重擔。在魯迅先生家道中落時,他飽受人們的嘲諷和蔑視,且在其到日本留學后同樣遭受到了日本同學甚至是所有同齡人的鄙視和嘲諷。而就在這樣一直無法獲得公正待遇的生活環(huán)境中,魯迅遇到藤野先生,這名長者能夠給予他在別人身上無法得到的尊重和熱情,讓身在異國他鄉(xiāng)以及飽受冷遇的少年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和感動。
從歷史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經歷的角度來對《藤野先生》這篇課文進行分析,能幫助學生深切感悟到魯迅先生所描述的情感,并體會到藤野先生在如此特殊的背景中,對中國人的尊重和友好這一中心思想。
二、通過情感視角來解讀課文
如果將文學作品視為人生的一種生活體驗,那么加大對文學作品的探究和挖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歷。注意課文中的情感視角,理解不同環(huán)境中人物情感的變化,這是理解課文中心思想的一個特殊的視角。通過情感視角來解讀課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挖掘課文中人物所含有的精神品質,讓學生心靈能夠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得到凈化和洗禮。
例如,在《背影》一課教學中,教師應該重點說明作者對父親強烈的思念之情。課文在一開始就已經交代作者與父親已經超過兩年未相見,而父親給作者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他的背影。接著整篇課文就以父親的背影作為主線,并圍繞父親的背影來展開。另外,課文主要刻畫了火車站送別的場景,并細細描繪了父親是如何拖著肥胖的身軀吃力地爬上月臺,然后再爬下月臺為“我”買橘子的片段,在看到父親溫暖卻又滑稽的背影時,直接撥動了“我”的心弦,情不自禁落淚。而在“我”落淚的同時,也意識到父親已經衰老,并理解了父親深沉的愛。
從課文中的“我的眼淚很快就來了”,可以看出兒子對父親的關愛和體貼,理解父親對生活的辛酸與無奈。對于送別過程中的人物言行,作者也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并體現出父親對兒子的關愛。整篇課文均描寫父親對兒子深沉而含蓄的愛,無法直接用語言直接表達出來。教師要通過情感的視角來為學生解讀出日常生活中能夠體察到的情感場景,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三、通過心理視角解讀課文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指引學生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讓學生深切感受到人物的情感變化,提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教師指引學生探索人物的內心發(fā)生變化的理由,從而讓學生“深入”課文。
例如,在《孔乙己》一課教學中,教師應該抓住孔乙己喝酒并被人嘲笑時發(fā)生的內心變化。課文中“他不回答……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么這樣憑空污人清白?!边@一段的描寫,充分說明了孔乙己在聽到別人拿他有錢買酒的事情來質疑他偷書時是非常氣憤的。而在人們說孔乙己偷過書時,孔乙己并沒有否認,只是紅著臉回答:偷書不能夠說是偷書。解釋兩者寓意不同。通過酒店中人們的談論和諷刺話語可知人們精神的麻木,但孔乙己先是忍氣吞聲,接著回應人們的嘲諷,可看出其屬于迂腐、善良人物的代表。整篇課文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以及行為、心理反應來表現出在封建勢力的壓迫下,人們的同情心、熱情與活力均被扼殺。
當時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清朝,那時候的政府極其腐敗,下層知識分子窮困潦倒,人們一直處于麻木的精神狀態(tài)。教師可指引學生觀察孔乙己在有錢時拿錢買酒的行為以及窮困潦倒時拿錢買酒的行為,人們對孔乙己及在場人物的心理變化等來分析當時社會的風氣。通過心理視角來解讀課文,讓學生更透徹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
四、通過課文形式視角來解讀課文
文學作品的內容與形式具有統一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須要結合課文的特點,來指引學生掌握課文的獨特性,從而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掌握課文的表現形式并體會其中的藝術價值,以提升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例如,在《變色龍》一課教學中,作者描述了奧楚蔑洛夫在不清楚小獵狗來歷時表現出的厭惡之情,并說小獵狗是下賤胚子,而在得知小獵狗主人身份之后,又表現出對小獵狗的諂媚,并且說狗是嬌貴的動物。課文通過描述奧楚蔑洛夫在幾分鐘之內的心理變化,對狗的態(tài)度以及稱呼的變化次數已經達到6次,直接告訴讀者善變是奧楚蔑洛夫的主要性格特點。整篇課文均以奧楚蔑洛夫作為貫穿的主線,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采用漸變與突變相結合的方法來體現出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師可引導學生找出奧楚蔑洛夫發(fā)生語境變化的場景,并查看整篇課文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從而明白作者是采用了幽默諷刺的手法告知人們奧楚蔑洛夫的形象。通過對奧楚蔑洛夫形象的塑造,直接看出其市儈、庸俗以及空虛的心靈,揭示了奧楚蔑洛夫以官架子施以官腔的特點,并直接表明其是沙皇的走狗,進而從側面充分表達出封建制國家的卑劣和丑惡。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解讀課文,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升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
總之,采用多元解讀的教學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不僅能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還能增加學生個性閱讀的學習體驗。同時,有利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對作品進行理解,并使其了解課文中所表達的豐富內涵。此外,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而有利于促進整體閱讀教學效果的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碧波中學(2151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