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軍,袁傳保,張圣堯
(1.皖西學院 健康養(yǎng)殖與動物疫病監(jiān)測預警工程技術中心,安徽 六安 237012;2.安徽金豐源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六安237010)
2017年8月初,六安市裕安區(qū)某養(yǎng)豬戶飼養(yǎng)的育肥豬發(fā)生以腹式呼吸和咳嗽為主要癥狀的疾病。該養(yǎng)豬戶飼養(yǎng)了300頭育肥豬,該批豬從不同兩個豬場購買。購買時體重約15 kg。購買到場 10 d后開始出現發(fā)病。臨床癥狀為腹式呼吸非常明顯。用氟苯尼考、強力霉素等多種抗菌物治療,均無效果。遂帶一頭病重豬來就診,但在途中該病豬死亡。
兩側肺幾乎全部呈肝變,手感硬實,缺乏彈性,用手術刀切開時有切沙粒感,切面可見大量米粒大的小結節(jié);肺間質略增寬(見圖1)。其他未見明顯異常。
圖1 全肺呈大葉性肺炎病變,間質稍增寬
無菌采取肺組織涂擦接種于胰大豆蛋白胨瓊脂平板,37 ℃培養(yǎng)18 h。結果平板上長出多個大小不一的白色霉菌菌落和少量細菌菌落(見圖2、圖3)。分離菌藥敏試驗結果對磷霉素和丁胺卡那中敏,對黏桿菌素和氧氟沙星低敏,對氟苯尼考、強力霉素和頭孢曲松耐藥(見圖4)。
用制霉素拌料,每kg體重2萬IU,連用7 d;飼料中添加脫霉劑、麻杏石甘散、替米考星。病重豬肌注林可霉素、丁胺卡那和地塞米松。經過治療,病情漸漸得到控制。6 d后回訪得知未再出現病例,原來病情輕的豬已康復。
圖2 從肺中分離到霉菌和細菌(培養(yǎng)18 h)
圖3 培養(yǎng)4 d后霉菌形態(tài)
圖4 細菌藥敏試驗結果
霉菌性肺炎一般在雛鴨、雛鵝上較為常見,其原因主要是墊料或飼料受潮發(fā)霉,產生的霉菌孢子被吸入肺中所致,形成的特征病變是在肺部出現多個球形、黃白色、硬實、粟粒至綠豆大小的結節(jié)。豬的霉菌性肺炎較為少見。典型的豬霉菌性肺炎在氣管、肺、胸膜上可見團塊狀霉菌斑,肺組織有散在如豆粒大、米粒大小、鴿蛋大、數量不等的灰白或黃白色結節(jié),結節(jié)較柔軟有彈性,結節(jié)切面層次結構明顯,內容物呈干酪樣[1]。
本病例在病史調查和病理剖檢階段均未考慮到存在肺部霉菌感染。因為剖檢時只看到肺部呈大葉性肺炎病變,沒有看到球形的霉菌結節(jié),胸膜上也未見霉斑。雖然切面可見大量米粒大的小結節(jié),但沒有考慮到是霉菌結節(jié)所致。所以,在細菌分離培養(yǎng)時,發(fā)現培養(yǎng)基上長出多個霉斑,感到非常意外。后再次詢問畜主,畜主反映曾有1袋濃縮料局部受潮結塊,但因其含有調味劑,未聞到霉味。所以不排除濃縮料存在局部發(fā)霉引起本病的可能。本病例的肺部霉菌感染病變不甚明顯,可能是因為處在感染初期,尚未形成較大的典型的霉菌結節(jié)。在治療上,使用制霉素拌料是有效措施。雖然從藥理上說,制霉素不吸收,不適合治療深部真菌感染。但筆者和他人的臨床經驗表明,對于霉菌性肺炎,口服制霉素還是可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1,2],具體機制還有待進一步探討。有可能口服制霉素只是預防了未感染豬被感染,從而阻斷了病情在豬群的蔓延。
[1] 楊廣忠.豬曲霉菌性肺炎的診治[J].中國獸醫(yī)雜志 ,2008,44(4):75-76.
[2] 李志杰, 提金鳳,姜建波.麥秸墊料發(fā)霉引發(fā)雛鵝曲霉菌性肺炎的診治[J].畜牧與獸醫(yī) ,2015,47(1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