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偉,李 東,楊永平,方向東,劉開武,阮 征
(湖北省武漢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湖北 武漢 430016)
豬場生產經營涉及的方面很多,筆者歸納為人、財、物、產、銷,精、料、養(yǎng)、管、防等十個方面,這十個方面相互影響,互為有效補充,缺一不可。在養(yǎng)豬生產過程中,飼料成本占總生產成本的60%以上。母豬對一個豬場來說是創(chuàng)造效益的源頭,而妊娠母豬對于豬場經營者來說尤為重要。妊娠母豬飼養(yǎng)管理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豬場生產成績的高低,而精準飼養(yǎng)管理對于妊娠母豬來說尤為關鍵。母豬的分娩率、有效活仔數、仔豬初生均重、初生窩重、母豬哺乳期失重、斷奶后7天內發(fā)情率等是評價妊娠母豬飼養(yǎng)管理的主要指標。
適配母豬配種后直至分娩的母豬稱為妊娠母豬,妊娠期(一般由最后一次配種日期開始計算)111~119 d,平均為114 d。母豬妊娠期可分為3個階段,分別是附植前、胚期和胎兒期。
做好妊娠母豬的精準飼養(yǎng)管理需要關注三個關鍵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母豬妊娠后第1個月,包括附植前和部分胚期,這個階段妊娠母豬容易受不良環(huán)境的刺激和或不合理的營養(yǎng)供給而導致受精卵無法附植,甚至附植后脫落死亡[1-2]。高能營養(yǎng)的攝入,將會導致黃體酮分泌減少,受精卵存活數量減少,適度低的能量攝入量可以提高受精卵的成活率。同時應該保持妊娠欄舍的安靜,溫濕度適宜,避免妊娠母豬發(fā)生應激。應激抑制母豬體內黃體酮的分泌,容易造成早期流產,因此,保持懷孕母豬安靜,盡量少受應激,防止死胎和流產。
第二個時期是母豬妊娠76~95 d,這一階段母豬乳腺發(fā)育較為活躍[3],此時應盡量控制母豬飼喂量,可以在飼料中添加促進乳腺發(fā)育的中長鏈脂肪酸,以便促進乳腺發(fā)育,為母豬泌乳期提供充足的乳汁做準備。
第三個時期是在懷孕母豬分娩前一個月里,此時胎兒生長發(fā)育快,體重增加迅速,需要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注意加強營養(yǎng),應給予較為優(yōu)質充裕的飼料,定期清理料線和料槽,避免母豬吃到發(fā)霉變質的飼料。
妊娠期母豬的精準飼養(yǎng)需要結合母豬的背膘管理進行,良好的背膘管理可以減少流產、死胎的發(fā)生,提高仔豬初生重和均勻度,可以有效促進乳腺發(fā)育,提高斷奶重,提高母豬泌乳期采食量,降低泌乳期母豬體況損耗,提高母豬終生繁殖性能等,具體飼喂標準如表1。
表1 飼喂標準
母豬妊娠至75 d后是乳腺發(fā)育的關鍵時期,攝入能量過多會增加乳腺中脂肪的沉積,減少乳腺分泌細胞的數量,導致哺乳期泌乳量的減少。妊娠母豬日糧中營養(yǎng)不均衡、攝入量不夠,母豬過瘦,將會抑制乳腺腺泡的發(fā)育和乳汁分泌[4]。初產妊娠母豬一方面要增加自身機體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另一方面要防止飼喂量過多使胎兒過大,導致難產。不同胎次的妊娠母豬,對營養(yǎng)的需求不同,應根據胎次調整飼料配方,制定合理的飼喂量。
供給妊娠母豬發(fā)霉變質的飼料,發(fā)霉變質飼料中的麥角毒素和赤霉烯酮等毒素不僅會影響乳腺發(fā)育[5],而且會破壞飼料中的營養(yǎng)成分、損害母豬消化及生殖器官,造成母豬對營養(yǎng)吸收不良、繁殖和泌乳障礙,進而導致母豬群泌乳下降和仔豬腹瀉。長期飼喂營養(yǎng)價值不全或日糧配方不合理的飼料,特別是低能低蛋白,或缺乏某些微量元素、維生素、氨基酸的日糧,均會影響母豬乳腺的發(fā)育。因此,在母豬妊娠期間,特別是乳腺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一定要確保日糧營養(yǎng)全面而均衡。
母豬妊娠前3周,由于受精卵還處于游離狀態(tài),沒有完全附植于母體胎盤上,此時的受精卵生長速度非常緩慢,這一情況持續(xù)到妊娠的第6周左右,即妊娠前期,這時胚胎的絕對重量不足初生重的1%。妊娠中期胚胎發(fā)育速度加快,胚胎重量占初生重的30%。妊娠后期,特別是產前3~4周,此時胚胎生長發(fā)育極為迅速,大約初生重的70%在這一時期完成。
妊娠期間,如果妊娠母豬得不到科學合理的營養(yǎng)供給,那么將會導致母豬胎盤運輸能力低下和功能缺失而出現仔豬宮內發(fā)育障礙[6],表現出弱仔、死胎以及產仔不均勻的問題。如日糧中缺乏精氨酸,母豬體內經一氧化氮合成酶催化后生成的氣態(tài)信號分子一氧化氮的減少[7],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分泌,抑制血管的擴張,降低子宮胎盤血液流量,降低胎盤供血和營養(yǎng)物質運輸,出現仔豬宮內發(fā)育障礙,導致仔豬初生重較小,均勻度差,弱仔和死胎率增高。
仔豬初生重是判斷有效活仔的一個重要標準。一般情況下,仔豬初生重越大,仔豬活力越好、抗病力越強、生長速度越快、斷奶重越高、出欄日齡越短。所謂的初生差一兩,斷奶差一斤,出欄差十斤也是這個道理。因此,根據胚胎生長發(fā)育的特點給予妊娠母豬科學合理的營養(yǎng)供給,對于提高仔豬初生重及后期仔豬的生長發(fā)育尤為重要。
筆者曾做過相關試驗,在妊娠后期的母豬日糧中添加營養(yǎng)能量合劑,主要成分為優(yōu)質動物蛋白、有機酵母硒、多種不飽和脂肪酸、賴氨酸、纈氨酸、維生素、抗菌肽等,可以顯著提高仔豬的初生重、提高仔豬均勻度、縮短母豬產程等。對照組和試驗組各10頭母豬,胎齡為2~5胎,通過試驗發(fā)現,對照組共產仔109頭,活仔105頭,初生均重為1.33 kg;試驗組共產仔108頭,活仔108頭,初生均重1.76 kg。該試驗很好地說明了精準飼養(yǎng)管理對仔豬初生重的影響。
有效活仔數的多少與兩個因素有關,分別是仔豬初生重和同窩仔豬均勻度。精準飼養(yǎng)管理與仔豬初生重的關系前面已經闡述,這里主要就精準飼養(yǎng)管理與同窩仔豬均勻度進行闡述。同窩仔豬初生重越均勻,仔豬的活力越好,存活率就越高。在此階段要注意飼料中的營養(yǎng),特別是有效蛋白質的含量。比如二胎母豬,在妊娠至90 d以后,每天需要有效代謝能攝入量為34.23 MJ/d,飼料中有效代謝能為13.8 MJ/kg,母豬每天賴氨酸的攝入量為0.61%,根據每天母豬的需要量和損耗量,每頭母豬每天大約需要飼料2 610 g,如果低于這個量,仔豬初生重及均勻度都將會受到影響。而不同地區(qū)的飼料中所含營養(yǎng)成分略有差別,需要對飼料中有效營養(yǎng)成分進行測定,根據測定結果來進行配比,以達到最佳效果。
妊娠中期,母豬體內及乳房內氮滯留量每天只有2 g,而在妊娠后期每天達到14 g[8]。母豬飼料中蛋白質營養(yǎng)充足,體內胚胎就能獲得足夠的營養(yǎng),胚胎的生長發(fā)育一致性就好,妊娠期間母豬瘦肉增長,會對泌乳期泌乳量產生積極作用;如果蛋白及能量含量過高,則會轉化為脂肪,而脂肪增長過多則會對泌乳期采食量產生負面影響,從而影響泌乳量。因此,妊娠期間,妊娠母豬日糧中應適當添加含多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的營養(yǎng)劑,保證營養(yǎng)全面、均衡,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有效活仔數,提高豬場效益。
仔豬斷奶重高低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品種、環(huán)境、仔豬健康度、泌乳量等,其中泌乳量對仔豬斷奶重的影響最大。在母豬妊娠期間,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的調整母豬膘情,導致母豬分娩時的體況較瘦,加之泌乳期營養(yǎng)供給不足,母豬在泌乳期間就會動用自身組織中的氨基酸和脂肪用于合成乳汁,高產母豬尤為如此。
母豬動用自身組織合成乳汁將會造成兩個后果,一是會造成母豬體組織損失較大,體內激素失衡,導致斷奶至再發(fā)情的間隔延長,下一胎的產仔數減少,長期的負營養(yǎng)平衡還會造成平均產仔數減少和繁殖利用年限縮短等問題[9];二是動用自身體組織中的脂肪用于合成乳汁會使乳汁中長鏈脂肪酸增加,進而導致仔豬因消化不良而腹瀉,仔豬生長速度非常緩慢,將會嚴重影響仔豬斷奶重。
仔豬的斷奶重與母豬在妊娠期的膘情和母豬在泌乳期的采食量有很大的關系,母豬在妊娠期的膘情控制前面已經有所涉及,這里就母豬在泌乳期的采食量進行探討。母豬在泌乳期間體重損失過大,將會嚴重影響母豬的終生繁殖性能。假如母豬產后體重為175 kg,帶仔11頭,21 d斷奶,仔豬日增重230 g,賴氨酸含量0.81%,母豬每天采食量及損耗量在5.95 kg時,母豬在整個泌乳期失重達7.7 kg。如果仔豬日增重達270 g,賴氨酸含量0.87%,母豬每天采食量及損耗量在5.95 kg時,母豬失重達17.4 kg。要想降低母豬在泌乳期的失重,只有提高母豬采食量或改變日糧結構,提高賴氨酸、蛋白質、能量含量,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母豬在泌乳期的失重。
妊娠母豬的精準飼養(yǎng)管理對胎兒及初生仔豬的生長及健康非常重要。精準飼養(yǎng)管理模式豬場經濟效益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提高仔豬初生重、增加有效活仔數、提高母豬泌乳量、降低母豬泌乳失重等方面。
以1 000頭生產母豬的豬場為例,每年產2.2胎,每胎產10頭有效活仔,分娩率為90%,利潤為300元/頭,就以上四個方面進行效益分析。假如通過精準飼養(yǎng)管理模式可以提高仔豬初生重0.2 kg,增加有效活仔數0.5頭,提高母豬泌乳量而增加斷奶重1 kg,降低母豬泌乳失重而縮短發(fā)情間隔1 d,提高初生重和增加斷奶重兩個指標可以歸納為縮短100 kg出欄日齡10 d產生效益60元/頭,空懷母豬每天飼料費用為10元/頭,通過計算可以得出產生的經濟效益。
縮短發(fā)情間隔產生的經濟效益:1 000(頭)×2.2胎 /頭 /年 ×1 d÷114 d/胎 /頭×90%×10頭 ×300元 /頭 +1 000(頭)×2.2胎/頭/年×1 d×10元/d≈ 7.4萬元
縮短出欄日齡產生的經濟效益:1 000(頭)×2.2胎/頭/年×10頭×60元/頭=132萬元
增加有效活仔數產生的經濟效益:1 000(頭)×2.2胎/頭/年×0.5頭×300元/頭=33萬元
產生效益總計=7.4萬元+132萬元+33萬元=172.4萬元
以上只是從提高生產成績產生的直觀經濟效益,還有隱含的一些經濟效益,比如人工成本、水電成本、欄舍折舊費、母豬更新成本、藥物成本等。因此,通過精準飼養(yǎng)管理模式可以顯著的提高豬場效益,讓豬場經營者獲得更多的利潤。
[1]HUANG X,CHEN Y,ZHANG F,et al.Peripheral Th17/Treg cell-mediated immunity imbalance in allergic rhinitis patients[J].Brazilian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2014,80(2):152-155.
[2]蔣堯,張新穎,樊自堯,等.豬胚胎附植期免疫耐受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畜牧雜志 ,2016,52(1):69-72.
[3]王丁,Merlin D. Lindemann,曾志凱,等.母豬的乳腺發(fā)育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畜牧雜志,2017,53(2):3-9.
[4]MANJARIN R,TROTTIER N L,WEBER P S,et al.A simple 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procedure for selection of reference genes for reverse-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PCR normalization data[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11,94(10):4950-4961.
[5] 張萬明.影響母豬乳腺發(fā)育的因素研究[J]. 四川畜牧獸醫(yī) ,2015,42(4):40-42.
[6] ZHANG N,SU Y,XU L.Targeting PKCε by miR 143 regulates cell apoptosis in lung cancer[J].FEBS letters,2013,587(22):3661-3667.
[7] 吳信,印遇龍,李恒章.精氨酸的代謝調控及其在豬營養(yǎng)中的研究進展[J].飼料與畜牧 : 新飼料 ,2011(9):8-12.
[8] 張國華,Pomar C,楊公社.采用精準飼養(yǎng)技術評估生長育肥豬的賴氨酸需要量[J].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1,44(18):3840-3849.
[9] THAKER M Y C,BILKEI G.Lactation weight loss influences subsequent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sows[J].Animal Reproduction Science,2005,88(3):309-318.